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大扁杏枝条可分为发育枝、结果枝、徒长枝和针刺状枝4种类型。1发育枝只着生叶芽,多生在大枝先端,作为延长枝,起扩大树冠和增加结果部位的作用。2结果枝着生花芽和叶芽,根据长短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和花束状结果枝。长果枝为30厘米以上的结果枝,初进入结果期的幼树,此类型枝较多,花芽着  相似文献   

2.
烟田施肥     
树势强健,树冠较小,约相当于普通型树冠体积的2/3;新梢粗壮,萌芽率高达78.3%,短枝多,以短枝结果为主。结果早,4年生亩产可达2349公斤。其枝条缓放后易成花,短截、修剪促发的短枝也能成花结果。短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具有腋花芽结果的习性。开花较整齐,座果率高。  相似文献   

3.
1.杏不完全花的类型,根据花芽生育的过程可分为二类五种,即从花芽来看有僵芽小芽二种;从雌蕊的变化可分为雌蕊变褐、短小、退化三种。2.同株内不完全花的着生,基部主枝最多,沿第一主枝上升逐渐减少,以中央领导枝为最少,基部主枝与中央领导枝相差1倍左右。树冠外围少于内部1倍左右。果枝类型上,以短果枝不完全花最少,长果枝最多,中果枝位于二者之间。同一果枝芽的大小和不完全花的数量有异质性的表现。3.花芽的生育过程:正常花前期(3月前)生长慢,后期较快,伴随花芽的生育过程出现不完全花,3月上、中旬是出现不完全花最多的时期,前期以僵芽最多,占不完全花总数的75.3%左右,后期以雌蕊变褐、短小较多,占80%左右。从正常花与不完全花生育过程看,前期二者生长差异较小,后期差异逐渐加大。4.从同节位花芽数量看,一芽者最大,三芽者平均最小,二芽者平均位于二者之间。并且主芽大于副芽。5.不完全花的种类不同,所形成的原因亦异,其克服的方法,应该根据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生长结果习性 中华寿桃属北方品种群.生长势强.树势直立.幼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随着树龄增长。中、短果枝大量增加,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好。花芽着生节位低,多数枝条生芽始于第2节似。少数枝条花芽始于第1或第3节位,而且成花树龄较早。复花芽丰要分布于中、长果枝的中部.基部与上部很少;单花芽主要分布在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上.全树的复花芽约占48%.单花芽约占52%。因此.在桃树幼树期的整形修剪上要注意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手法。  相似文献   

5.
在苹果的花芽形成上,人们通常只注意短、中长果枝上的花芽,而对于夏秋季形成的二次枝花芽的利用则注意较少。我们通过研究试验看出,在苹果幼旺树上秋剪对形成二次枝成花有明显效果,是增加早期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杏树结果枝及花芽形成规律.[方法]选取不同栽植密度的小白杏树,对其行间两侧主枝上的结果枝类型和花芽的形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下结果枝、花芽和花器官的形成规律.[结果]在5种栽植密度下,结果枝的构成比例不同,但均以花簇状结果枝和短果枝为主,其次为中果枝和长果枝,徒长性果枝最少;花芽在不同类型枝条上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花簇状果枝>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徒长性果枝,并以2×4(m)和5×6(m)的花簇状果枝和短果枝的形成量最多,分别为85.12;和83.62;;杏树的花芽越冬存活率从大到小依次为3 m×6 m > 2 m×8 m > 1.5 m×4 m > 2 m×4 m > 5 m×6 m.可育花的比率从多到少依次为:5 m×6 m >2 m×4 m >1.5 m×4 m > 2 m×8 m> 3 m×6 m.[结论]不同栽植密度下小白杏的结果枝和花器官形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苹果的花芽形成上,人们通常只注意短、中长果枝上的花芽,而对于夏秋季形成的二次枝花芽的利用则注意较少。通过研究试验看出,在苹果幼旺树上秋剪对形成二次枝成花有明显效果,是增加早期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潘继兰 《北京农业》2007,(25):29-30
<正>在苹果的花芽形成上,人们通常只注意短、中长果枝上的花芽,而对于夏秋季形成的二次枝花芽的利用则注意较少。通过研究试验看出,在苹果幼旺树上秋剪对形成二次枝成花有明显效果,是增加早期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苹果短果枝叶片数量对坐果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花短果枝叶片数量不同,花芽发育质量不同,具4片叶成花短果枝次年花序花朵数和坐果率明显低于具5 ̄6叶和7片以上叶成花短果枝。晚秋期间,与具5 ̄6片叶成花短果枝相比,具4片叶成花短果枝顶芽内GAs含量、GAs/ABA幽会较高,而ABA和IAA含量较低,晚秋喷施多效唑和谷氨酸可以明显提高具4片叶成花短果枝次年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0.
晚秋叶施尿素对苹果翌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冠苹果盛果期大树在落叶前4-3周叶面喷施高浓度(4%-5%)尿素。喷施1次的处理增加短枝成花率;喷施1次,2次和3次均提高百短果枝2果座果率,对短枝新梢枝叶面积有增加作用;叶施尿素显著提高当年短果枝含氮量及翌年发育枝叶的氮素水平。各处理对百花序花朵数,短果枝果台副梢叶面积及果实大小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间伐改形对陇东成龄乔化密闭富士苹果园树体枝类组成、花芽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16年生密闭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隔株间伐改形和不间伐改形树体枝类组成、花芽形成、质量和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改形后长枝和中枝占比率比不间伐改形分别减少5.97、5.88百分点;短枝占比率和优质短枝占比率比不间伐改形分别增加11.85、24.97百分点;顶花芽量比不间伐改形提高35.4%;花芽坐果率比不间伐改形提高23.4百分点;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分别比不间伐改形分别提高16.7%、17.3%;着色面积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比不间伐改形提高12.3,1.03百分点。间伐改形后花芽在冠层中的立体空间分布均衡,有效改善了不间伐改形树体花芽外移和上移现象。可见,间伐改形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密闭果园枝量繁多、树形紊乱等问题,还可有效改善枝条组成比例,提高花芽质量及坐果率,明显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春季低温冻害对核桃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抵御春季低温冻害,提高核桃的稳产性(年际间),在山西隰县采用定株定枝观察方法,开展了春季低温冻害对核桃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混合芽+叶芽和雄花芽避低温冻害性不同,但各品种混合芽+叶芽、雄花芽死亡率均值表现为雄花芽>混合芽+叶芽;春季低温冻害对树体不同部位枝组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副芽枝率>雌花座果率>结果枝率>开雌花枝条率>枝条座果率>树冠新枝率;不同品种间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副芽枝率>结果枝率>开雌花枝条率>枝条座果率>雌花座果率>树冠新枝率。该项研究为吕梁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抵御春季低温冻害、实现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疆若干杏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对8个新疆杏品种的开花物候期和不完全花的调查发现,杏树开花相对集中在3月底4月初,持续5~6 d,花期基本相遇,只是由于局部小气候和天气状况使其略有差异;对于结果枝,所有品种开花先后顺序是花束状果枝、短果枝、中果枝开花,最后是长果枝开花,而其花期持续时间长短和开花先后顺序相反;通过花器官特征调查,各品种不完全花比率在22;~66;,最高的是大果胡安娜为66;,最低的是阿克西米西为22;,败育花率较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所有品种不同类型果枝的不完全花率是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果枝,然而其自然座果率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4.
 全面系统地了解贵州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开花生物学习性,以期为进一步的调控麻疯树雌雄花比例,提高麻疯树产量提供依据。对罗甸县麻疯树开花习性及花分布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花芽为多次分化型,1 a中多次抽枝,枝顶多次分化出花芽。麻疯树在罗甸一般从5月初开始出现花序,到9月,陆续有植株开花,1 a中一般出现2次开花高峰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呈现交替生长动态;麻疯树新梢萌动是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的重要标志;二歧聚伞花序生于当年生新枝枝顶,花序数量、花下叶片数量、每个花序上小花数量以及每花序上雌花数量在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及上中下位置的分布均没有显著差异;花序从露出到花序上小花全部开放约需40 ~ 50 d。单花花期一般为2 ~ 5 d。每个花序上平均有小花134个,雌花平均4个,雌雄比平均1 ∶ 33;雌花在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分枝的位置极显著相关,69%的雌花分布于花序各级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及顶花位置,其中花序第1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1-1)和顶花位置(D)占48%。在花序不同位置,随着雌花数量的增加,坐果数随之增加,而坐果率降低。图3表3参1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樱桃高光效树形培养及应用效果。[方法]针对大樱桃郁闭园,对大樱桃树进行去头、去大枝、回缩复壮和花期复剪等,研究修剪措施对大樱桃树花芽、品质、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改造后大樱桃树的花芽数量和果实质量、产量和效益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其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分别增加了40.2%、41.7%,花芽量增加了51.9%;改造后的1级果率高达85.1%,单果重最高为11.4 g,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为17.9%,达到良好的口感指标;产量最高达16 725 kg/hm2,超出对照221 925元/hm2,增加效益1倍多。[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樱桃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乙烯利处理对麻疯树成花与结实的影响作用,采用不同浓度乙烯利在不同发育时期处理麻疯树茎尖,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期处理对结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结实数呈下降趋势,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发育近成熟时用乙烯利处理,则抑制作用变弱,不同浓度间结实数差异不显著;麻疯树花芽分化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时间性,花后一段时间内,是否用乙烯利处理,枝条都不易形成花序;花序数与乙烯利浓度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乙烯利对麻疯树花的形成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初次结实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成花,二者在果实发育成熟前存在养分竞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确定引种栽培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及其顶芽生长发育特点、引种地和原产地花芽分化进程,为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河南栾川引种栽培的成年株大花黄牡丹为对象,观测其二次枝及其顶芽的生长发育动态,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大花黄牡丹在引种地(栾川和拉萨)及原产地(林芝)三地的二次枝顶芽花芽分化进程。  结果  (1)在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9月中旬,其中5月上旬—6月上旬为生长高峰;但部分花枝的腋芽发育停滞,不形成二次枝。(2)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可分为三类:第1类占比28.57%,于7月中旬形成顶芽并开始花芽分化,次年正常开花结实;第2类主要位于花枝/果枝中下部,形成顶芽但不分化,次年仅营养生长;第3类不形成顶芽,入冬后至次年春受冻干枯。(3)原产地林芝大花黄牡丹二次枝56.25%的顶芽可分化成花芽,次年开花结实,未观察到第3类二次枝。(4)在引种地和原产地,大花黄牡丹的二次枝顶芽分化过程一致,历经6个分化阶段后,最终形成含1个主花蕾、2 ~ 3个侧花蕾、腋芽原基和叶原基的复合芽,主花蕾较侧花蕾分化时间早;腋芽原基位于第3 ~ 4个叶原基基部,次年在花枝上发育形成新的二次枝。(5)引种地和原产地顶芽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引种地栾川分化起始晚,历时相对较长(88 ~ 97 d),引种地拉萨及原产地林芝花芽分化较早,历时相对较短(近70 d)。  结论  栾川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花芽分化比例低,分化起始较晚,持续时间较长,但能够形成稳定且正常花芽分化、开花结实的二次枝,其自然环境可作为选择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地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红提在浙南山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结果特点和修剪效应,从短梢、中梢和长梢三种修剪试验比较,分析结果母枝不同的剪口粗度和芽位对结果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结果母枝(更新枝、当年结果枝)在不同选留情况下的差异性表现。通过研究,认为浙南山区避雨栽培下红提冬剪时结果母枝剪口粗度控制在0.8~1.2 cm为宜,且应以6~8芽中梢修剪为主,短、长梢修剪视树势、枝条老熟程度、结果母枝粗度和空间等情况结合使用,要特别重视更新枝的培育与选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不同熟型的棉花品种及种植方式的研究,建立了一组花芽分化发育的诊断模式。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归结出可用于早发诊断的果枝始节节位的模糊识别模式;并依据花芽分化发育的序列性和相关性,提出棉株各果枝上花芽分化期的判定公式及其以展叶进程为参数的花芽分化数的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拉枝、环割(剥)对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成花坐果的影响,为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促花促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4年生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采用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的方式促花促果。【结果】富士苹果幼树的树高较对照显著降低,冠径较对照显著减小,中心延长枝与主枝延长枝长度较对照显著缩短;1年生枝量分别是对照的1.99和2.59倍,短枝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87和23.42个百分点;单株成花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00和47.00个百分点,单株花芽量分别是对照的3.59和4.68倍,单株花序坐果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47和8.07个百分点;新梢叶片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较对照显著减小,叶绿素SPAD值较对照显著降低。【结论】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既可控制富士苹果幼树的树冠大小,抑制新梢生长,增加枝量,促生短枝;又可提高单株、主枝以及长、中、短枝的花芽量、成花率、坐果率;还能抑制新梢叶片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其中以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的促花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