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3种不同诱捕器及2种不同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对茭白二化螟的诱蛾灵敏度、诱集量的最佳组合,进行了不同诱芯及诱捕器对二化螟的田间诱集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盆式诱捕器与粒状诱芯的组合,在诱蛾灵敏度、诱蛾总量上均较优异,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研究黄板信息素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与悬挂方位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诱捕器悬挂在树冠中层(1.5 m)诱集的虫量最多,其次为树冠下层(0.8 m),树冠上层(2.0m)诱集效果最差;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北面诱集的虫量最多,其次为树冠西面和树冠南面,树冠东面诱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性信息素引诱烟草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性信息素不同剂量、载体、种类与诱捕器类型引诱烟草甲的效果,为应用性信息素进行烟草甲监测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福建南平烟草仓库通过信息素不同剂量、不同载体、不同诱捕器和不同诱芯来源比较烟草甲的诱捕效果。[结果]当信息素诱芯剂量浓度为2 mg时,诱虫效果最好;诱芯载体A效果最好,与载体F差异显著,与载体E差异不显著,但载体E的持效性最好;G1和G3两类诱捕器效果最好,与G2差异显著,G1更适合推广应用;4种不同信息素诱芯来源比较,以A和B两类诱芯效果最好,与诱芯C和D差异显著。[结论]性信息素不同剂量、载体、诱捕器类型和诱芯来源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烟草甲诱捕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稻稻纵卷叶螟专用性信息素诱集法与田间赶蛾法比较,评估昆虫性信息诱集法的使用效果和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性诱剂的测报数据与田间赶蛾法测报数据基本吻合,对稻纵卷叶螟测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林间诱蛾活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比较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不同配方的诱集效果,该文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组分顺7-十四碳烯乙酸酯(Z7-14:Ac)、反3-十四碳烯乙酸酯(E3-14:Ac) 和反7-十四碳烯乙酸酯(E7-14:Ac)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4种配方进行了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4组不同配方的性信息素均具有较强的诱集效果,其中平均诱蛾量最高的达17头/诱捕器,日诱蛾量最高的为11头/d,持效期达26 d,不同配方的有效诱捕距离分别达100和150 m.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诱捕器的野外诱集效果发现:沙棘木蠹蛾实用新型诱捕器的诱蛾效果稍差于三角形诱捕器,但其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长时间使用等特点,诱捕器的最佳悬挂高度为1 m.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作为一种高效、无毒、无污染的新方法为沙棘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草地贪夜蛾性诱剂是生物源农药,是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合成的诱芯,具专一、无残毒、不伤天敌、经济高效等优点,自动性诱捕器草地贪夜蛾性诱剂引诱力强,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强的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7.
田间试验表明,棉铃虫性信息素诱芯对棉铃虫成虫有很好的诱捕效果,天然橡胶诱芯和毛细管诱芯诱集棉铃虫成虫的数量相对较大,准确性好,峰形明显,二者皆符合测报要求。并筛选出了理想的、使用简单、诱捕效率高的诱捕器为水盆诱捕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苹果蠹蛾性诱剂的优化配方。[方法]以苹果蠹蛾性信息素主要成分和2个次要成分加抗氧化剂BHT制备10组配比不同的诱芯,并在苹果蠹蛾第一代成虫发生期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10组不同配比的诱芯对苹果蠹蛾均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反,反-8,10-十二碳二烯-1-醇800μg、十二烷-1-醇200μg、十四烷-1-醇80μg和抗氧化剂BHT 100μg的配比田间诱蛾效果最好,且优于商品诱芯。[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苹果蠹蛾性诱剂的优化配方,为开发苹果蠹蛾高效诱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几种性信息素对小菜蛾的诱集效果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种小菜蛾性信息素的田间诱蛾效果和对小菜蛾防效试验表明,性信息素2号的田间诱蛾效果极显著高于其它3种性信息素,平均日诱蛾量达30.75±1.86 头,最高日诱蛾量194.00±8.95头;性信息素应用能使田间小菜蛾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与同类型同生育期正常用药的露地蔬菜相比,性信息素2号对小菜蛾幼虫的田间防效为84.74%,对蛹为79.34%.  相似文献   

10.
不同小菜蛾性信息素诱芯品种性能比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春季十字花科蔬菜地,对6种不同组分及配比的小菜蛾性信息素诱芯品种的诱蛾灵敏度、诱集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Z11-16:Aid):(Z11-16:Ac)=1:1]的常规稀释浓度及其1/2倍浓度配制而成的诱芯无论在诱蛾灵敏度、诱集总量以及最高单日诱蛾量均较优异;以[(Z11-16:Aid):(Z11-16:Ac):(Z11-16:OH)=5:5:1]的常规稀释浓度的1/2倍浓度配制而成的诱芯,虽然最高单日诱蛾量偏低,但在诱蛾灵敏度、诱集总量方面与前2种配比的诱芯无显著差异;以[(Z11-16:Aid):(Z11-16:Ac)=1:1]的常规稀释浓度的1倍浓度配制而成的诱芯,虽然诱蛾灵敏度较高,但诱集总量要极显著低于前3种配比的诱芯;而以[(Z11-16:Aid):(Z11-16:Ac):(Z11-16.OH)=5:5:1]的常规稀释浓度及其1倍浓度配制而成的诱芯,在诱蛾灵敏度、诱集总量方面均极显著差于前3种配比的诱芯。由此可见,在田间Z11-16:OH对小菜蛾诱集的增效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食心虫是为害光皮木瓜果实的主要害虫,在白河县木瓜产区利用性信息素诱芯进行食心虫的监测与防控研究结果表明:白河木瓜食心虫有梨小食心虫、桃心食心虫和桃蛀螟,其中梨小食心虫是最主要的食心虫,占食心虫发生量的73%.利用性诱芯进行监控和诱集,性诱芯悬挂高度为1.5m诱捕效果明显高于其他高度.在果园中每棵树上悬挂一个性诱芯,对食心虫的迷向率达到93%以上,相对防效达到82.3%,可见,利用性信息素迷向法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12.
不同诱捕器诱芯和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引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诱芯和诱捕器对枣园桃小食心虫在陕西佳县枣园进行了防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对桃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糖醋液和果汁,船式诱捕器效果最好,明显优于三角式诱捕器和盆式诱捕器。这说明信息素是用于桃小食心虫检测的最佳诱芯,船式诱捕器是配合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使用的理想诱捕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酱用番茄棉铃虫性信息素与频振式杀虫灯对酱用番茄棉铃虫诱虫效果比较,性信息素诱捕器与频振杀虫灯所诱到的成虫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频振杀虫灯诱蛾量稍高于棉铃虫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棉铃虫性诱剂对阜康市番茄棉铃虫发生动态进行监测,为酱用番茄棉铃虫的防治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调查性诱剂诱捕器对棉铃虫诱杀效果,可降低番茄棉铃虫蛀果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14.
性信息素诱集法与赶蛾法监测稻纵卷叶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性信息素诱集与人工赶蛾2种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性信素诱集法监测的稻纵卷叶螟蛾高峰与赶蛾法相比,具有峰次多、高峰明显的特点,同时高峰出现的时间与赶蛾法比较吻合。因此,性诱法可以作为稻纵卷叶螟一种常规监测方法,与赶蛾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提高纵卷叶螟预测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在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控技术。笔者针对前郭县展开的利用性信息素技术防控二化螟的示范工作进行总结,调查分析诱蛾数量,防治效果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性信息素诱控技术能够有效预防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且投入成本小,经济效益高,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性信息素及诱瓶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橘园内比较了不同厂家生产的5种性信息素、3种不同构造的诱捕器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性信息素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纽康诱剂Ⅱ单瓶最高诱虫量和平均诱虫量均为最高;3种诱捕器中慈溪诱瓶诱虫量最多。建议在生产中可采用纽康诱剂Ⅱ与慈溪诱瓶的组合搭配开展柑橘小实蝇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枣树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2年利用性诱剂进行防治枣树桃小食心虫试验,以寻找最佳的性诱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枣园35 m以内性信息素都能诱到桃小食心雌成虫,其中东面和北面诱蛾量较大,15 m处诱集效果最好,是设置诱捕器的最佳有效范围。枣园内设置诱捕器45个/hm2,既经济又能达到防治目的,在大面积防治时,使用三角式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5 m左右,既达到诱蛾效果,又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诱虫烯和百里香酚对槟榔园害虫诱集理想配比,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开展了不同配比的诱虫烯与百里香酚对槟榔园害虫的诱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诱虫烯和百里香酚均能增加对害虫的诱集效果,且混配更为高效;对蓟马、黑刺粉虱、叶蝉的诱集,以13%诱虫烯·百里香酚和15%诱虫烯·百里香酚增效作用最好,从诱集害虫总量来看,13%诱虫烯...  相似文献   

19.
不同诱捕方法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诱捕器与性诱芯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比较不同诱捕器(水盆式诱捕器,三角粘胶式诱捕器)、不同性诱芯(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诱捕梨小食心虫水盆法好于三角盒粘胶法,诱捕苹果蠹蛾三角盒粘胶法好于水盆法。苹果蠹蛾性诱芯诱捕梨小食心虫数量小于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集的数量,并存在显著差异(P=0.012),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集苹果蠹蛾的现象较少。【结论】研究为聚集信息素的提取及诱捕剂的研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4种小菜蛾性信息素的诱蛾效果和田问防效试验表明,宁波市北仑纽康生物信息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的性信息素的田问诱蛾效果极显著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制的和台湾生产的,其中宁波研制的平均日诱蛾量94.99头,桶,最高平均日诱蛾量194.00头,桶;性信息素应用能使网纱隔离区田问小菜蛾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与同类型同生育期正常用药的露地蔬菜相比,对幼虫的田问防效为84.74%,对蛹为79.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