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明确香梨优斑螟成虫的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方法]解剖雌雄成虫的内生殖系统并分析。结果发现:雄虫的内生殖系统主要由1对睾丸愈合为一体的近球状精巢,经输精管与2个储精囊相连,储精囊的下端再经输精管与附腺的前端以及复射精管中部相连,其中复射精管前端与附腺前端相连,其下端与单射精管相连, 单射精管末端接于阳茎。雌虫的内生殖系统由2组各4根卵巢的上端连接与悬带,其下端连接两条侧输卵管,两条侧输卵管下端共同连接一条中输卵管,中输卵管末端连接发达的梨形交配囊、受精囊和附腺囊,其中交配囊、受精囊均与导精管相连,附腺囊与附腺相连。[结论]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精巢、2个储精囊、输精管、复射精管、2条附腺及单射精管尾端组成,雌虫的内生殖系统由8根卵巢、2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交配囊及较长的附腺组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严重影响阿拉尔垦区的红枣产业发展。为给当地红枣产业科学防控害虫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桃小食心虫5月中旬在枣园始现,6月底数量达到第1个高峰期,8月中下旬出现第2个高峰,9月中越冬。根据全年气象数据,经有效积温法推算出该虫在当地一年发生2.72代。目前阿拉尔垦区各枣园均有桃小食心虫发生,10团和12团蛀果率高达8.67%和14%,为害最为严重;15团最低,蛀果率为1.33%,平均蛀果率为5.11%。桃小食心虫有一定的扩散传播能力,在塔里木大学校园内以园艺实验站为中心向四周果园扩散,各类果树混种果园中,枣园发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阿拉尔枣园香梨优斑螟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香梨优斑螟在红枣上的为害情况,随机选取了新疆阿拉尔垦区4~10a树龄的17个枣园,开展香梨优斑螟在树体上的为害痕迹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枣园都有受到香梨优斑螟为害现象,枣园最低受害率为4.00%,最高为50.40%,其中受害率低于10%的枣园占总调查枣园的41.2%,受害率50%以上的仅为5.9%,总体上发生较轻。通过受害率与树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没有发现树体受害痕迹随着树龄的增加而上升(R~2=0.1969),因此推测香梨优斑螟在红枣上为害历史较短,并可能有为害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现状,分析农业院校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发现新疆高等农业院校民族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应针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学校应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学生应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和改变就业观念,这是提高农业院校民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Δ9去饱和酶基因特性及其在不同虫态下的表达,研究EpFAD9基因功能及潜在应用提供数据,为该香梨优玫玉暝、饱和脂肪酸积累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鉴定、分析和预测Δ9去饱和酶(EpFAD9)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并利用qRT-PCR方法测定△9去饱和酶基因在不同虫态下的表达水平。【结果】EpFAD9基因开放阅读框由1 056 bp组成,含352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ATG位于获得序列的第1 280碱基上,终止密码子TAA位于该序列第2 338碱基。推测该蛋白无信号肽,共4个跨膜结构域,整体表现为亲水性蛋白,主要在内质网中发挥生物学作用。EpFAD9基因在幼虫期表达量较高,分别是成虫期和蛹期的17.75和29.58倍。【结论】EpFAD9基因基因在香梨优斑螟不同虫态下存在表达差异,在幼虫体内的表达量最高,成虫和蛹期的表达很低,尤其是虫蛹,其表达量更低于成虫,虫蛹和成虫状态下的香梨优斑螟对低温抵抗能力都低于幼虫。  相似文献   
6.
杨明禄 《广东饲料》2005,14(3):27-28
在自然界中可供食用的昆虫就达3650余种。大量研究证明:昆虫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低胆固醇、肉质纤维少、易吸收、微量元素丰富,是优于肉蛋类的最大的动物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7.
干燥条件下不同低龄期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低龄黄粉虫幼虫饲喂不同饲料对幼虫死亡率、体重、化蛹和发育历期的影响。在温度22~28℃、相对湿度30%~45%的条件下,34日龄前饲喂5%奶粉、10%奶粉、100%麸皮、20%玉米粉、40%玉米粉、60%面粉、100%面粉和100%玉米粉8种饲料,后改饲喂纯麸皮饲料,期间不添加其它饲料或水,分别在34日龄和161日龄调查死亡率和体重,每周检查幼虫的化蛹情况。结果表明,34日龄的幼虫体重和死亡率差异极显著,100%玉米粉死亡率(44.00%)最高、体重(0.677 mg/头)最轻,与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5%奶粉死亡率(4.33%)最低、体重(1.804 mg/头)最重;各处理对161日龄幼虫的体重影响差异不显著,5%奶粉、10%奶粉和40%玉米粉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总之,低龄幼虫期饲喂高蛋白饲料可使幼虫期的死亡率下降,幼虫发育历期略有延长,化蛹时间相对较为集中,但对大龄幼虫的体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黄粉虫蛹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蛹作为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的人工寄主,在(28±0.5)℃条件下观察其发育历期,以不同蜂蛹比例进行接种,观察小蜂的寄生情况。结果表明,黄粉虫蛹能够满足白蛾周氏啮小蜂发育的营养需求,发育历期为17.2~22.9d,虽然成功寄生率只有75%左右,但基本可以满足常年大规模繁蜂的需要。不同接蜂比例对寄生率、出蜂蛹率和出蜂量有显著影响,蜂蛹比在2∶1以上较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冷冻致死的黄粉虫蛹上也有产卵行为,但蛹内卵和幼虫量很少,它们在死亡寄主体内存活不超过72h。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新疆阿拉尔苜蓿田的一种主要传粉昆虫,通过利用基因条码技术与形态特征分析,采用动物基因组DNA小量抽提试剂盒提取虫体基因组总DNA的方法,以鳞翅目通用引物扩增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切胶纯化后以试剂盒进行T-载体克隆,挑取阳性克隆送公司测序,获得序列在BOLD数据库中进行分子鉴定;同时根据形态特征进行常规鉴定。结果显示该基因片段序列与吉尔吉斯斯坦的2个黄斑蜂属未鉴定种虫标本相似度最高(99%以上),其次是希腊与俄罗斯的花黄斑蜂(Anthidium florentinum)标本相似度(96%以上),与其他切叶蜂标本序列相似度较低;形态学观察也发现与花黄斑蜂形态描述一致。因此,认定苜蓿田中这种常见黄斑切叶蜂为花黄斑蜂。  相似文献   
10.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产卵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头隔离和群体饲养黄粉虫成虫观察其产卵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温度22~28℃及45~65%RH室内饲养条件下,黄粉虫雌雄比是1:1.33.黄粉虫产卵多集中在前40天,40天之后产卵量下降明显,在整个产量期内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饲养条件下黄粉虫产卵量差异较大。在单头饲养过程中发现产卵量最少仅有3枚/头,有的可多达189枚头,平均17.6枚/头,群体饲养条件下产卵量平均182.02枚/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