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农用地资源评价及其利用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评价了福建省农用地资源的数量、质量、潜力及其分布 .结果表明 ,福建省农用地资源总量和人均数量均以宜林地占绝对优势 ,宜耕类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于三明、南平和漳州 ;宜园类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于漳州、南平和宁德 ;宜林类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于三明、南平和龙岩 ;而宜水产养殖类资源优势则集中于福州和宁德 .宜耕地的质量较差 ,而宜园和宜林地的质量则稍高 .现状农用地资源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且以现状宜耕地的增产潜力最大 ,中低产现状宜耕地主要分布于南平、三明、龙岩、福州和宁德 .全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 95.6 3% ,开发利用的总体潜力已不大 ,但宜园地资源仍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在农用地资源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福建省农用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若干对策 .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农用地资源评介及其利用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评价了福建省农用地资源的数量、质量、潜力及其分布。结果表明,福建省农用地资源总量和人均数量均以宜林地点绝对优势,宜耕类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于三明、南平和漳州宜园类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于漳州、南平和宁德;宜林粝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于三明、南平和龙岩;而宜水产养殖类资源优势则集中于福州和宁德。宜耕地的质量较差,而宜园和宜林地的质量则稍高。现状农用地资源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且以现状宜耕地的增产潜力最大,中低产现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土地潜力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土地潜力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广东省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划分出:耕地的面积为2844254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29%,其中限制因素明显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7.45%,非耕地资源所占的比例很大,约为81%。因而,要求在农业持续利用中针对其主要限制因素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发发挥广东省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赣州市章贡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赣州市章贡区宜农、宜林、不宜地为评价目标,系统阐述了GIS在赣州市章贡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和作用.结果表明,宜农一等地、宜农二等地、宜农宜林地、宜林一等地、宜林二等地和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积分别占23.6%、12.86%、16.69%、34.85%、2.92%和0....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喀斯特地区金沙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适宜开发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能为该区的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特尔菲法对金沙县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评价因子进行筛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相关因子的权重值,并采用DTM模型分析确定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坡度值,依此建立低丘缓坡适宜性评价模型,然后在GIS软件平台上通过叠加分析的方法,得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宜农、宜林、宜建区的空间分布和数量。【结果】在金沙县低丘缓坡资源中,宜农地所占面积相对较少,勉强、不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土地面积占绝大部分,高度适宜仅占总体面积的8.12%,中度适宜占总体的26.52%;宜林地所占面积较多,高度、中度适宜开发为林地总共占宜林地总量的63.33%;宜建地总体面积不多,高度、中度适宜占总体的21.14%、24.59%,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结论】金沙县低丘缓坡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利用可以为金沙县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提供土地储备。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斗门县土地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技术支持下,应用土地资源评价的原理和方法,采用指数和法对广东省斗门县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划分为5个不同的质量等级,统计其面积并绘制土地资源评价图,对不同级别的土地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指数和法划出斗门县耕地资源(包括Ⅰ、Ⅱ等地)共41 418 .73hm^2,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62%。其中,Ⅰ等地主要是质量中上的水稻土和菜地,约占耕地面积的73%;Ⅱ等地主要是中低产用,其数量约占全县耕地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奉节县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大坝建成后,奉节县将淹没土地3260hm^2涉及农业人口3.65万人,奉节县境中部定为该县移民安置区。安置区土地面积4.64万hm^2其中耕地了面积1.54万hm^2,园地面积0.34万hm^2。主要的成土母质共5类73个土种,质地以壤土为主,养分含量中等,土壤呈酸性至弱碱性。现有宜农荒山800hm^2,宜园荒山467hm^2,宜林荒山0.42万hm^2,低产田土0.84万hm^2。开发利用的  相似文献   

8.
一、我市耕地资源及利用状况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根据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我市土地开发利用率(已利用土地和土地总面积之比)达到95!46%,城区和龙高半岛土地利用率较高,东翰镇的土地开发利用率为86.2%。为全市最低。我市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19.97%,远高于福州市10.77%的全市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四川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是优势地貌类型占有量少;优质地类比重不大、光温潜力和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不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林地和牧草地不足,各地类人均占有量极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宜农耕地后备资源贫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土地生产力水平发挥不够。因此,基本对策应该是制定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土地的用途管制,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质量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加强土地开发和复垦,实现全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GIS支持下的区域蔬菜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黄河 《福建农业学报》2004,19(2):108-112
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评价了荔城区蔬菜地适宜性及其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荔城区宜菜地和不宜菜耕地分别占全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48.93%和51.07%,宜菜地主要分布于平原区的黄石和新度镇;一、二和三等宜菜地分别占全区宜菜地总面积的91.06%、7.09%和1.85%,表明荔城区宜菜地的总体质量较高;一等宜菜地主要分布于平原区的黄石、新度和拱辰镇;全区宜菜地土壤类型主要为灰埭田、灰泥田和乌埭田,占全区宜菜地总面积的92.42%。在蔬菜地适宜性及其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蔬菜地合理利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明雪  黄智刚 《广西农学报》2021,36(6):64-69,74
[目的]以贵港市平南县耕地为研究对象,建立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体系,为耕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平南县土地利用、高分遥感影像等数据,在GIS平台采用国家土肥部门的耕地质量评价技术,进行2020年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结果]平南县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5.5,其中一等地占比为0.31%,二等地占比为0.32%,三等地占比为3.33%,四等地占比为13.87%,五等地占比为32.82%,六等地占比为32.21%,七等地占比为12.09%,八等地占比为3.73%,九等地占比为1.08%,十等地占比为0.24%.[结论]"十二五"期间,平南县耕地质量等级有所提升,障碍类型中无明显障碍型占比60%以上,但中等级耕地占比达到了78.90%,表明平南县耕地质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针对瘠薄培肥型、灌溉改良型、渍潜稻田型等耕地,应加大资金、技术和物资投入力度,增强土地生产能力,提高耕地产出率,实现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光泽县土地总面积22.37万hm^2,其中耕地面积1.406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28%。耕地位于丘陵、山坡地的比重最大,占耕地总面积的64.8%,位于山间谷地、河谷平原的占30.1%,溪河两岸的耕地占5.1%。据耕地养分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土壤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特别是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平均达30g/kg。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土地资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四川土地资源的问题是优势地貌类型占有量少;优质地类比重不大、光温潜力和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不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林地和牧草地不足,各地类人均占有量极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宜农耕地后备资源分管难利用土土地比重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土地生产力水平发挥不够。因此,基本对策应该是制定实施土和总体规划,衽土地的用途管制,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质量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和率和生产力,加强土地开发和  相似文献   

14.
李娟  龙健  赵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00-15202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以贵州纳雍县狗场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地形、土壤等实际情况,将该矿区拟复垦土地划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储煤场、临时煤矸场、其他附属设施区等评价单元,确定各单元主要破坏类型为压占,破坏程度为重度;并参考耕地、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最终确定该矿区受压占破坏严重的评价地块复垦方向均为宜耕宜林地。  相似文献   

15.
绵阳市土地利用程度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  董廷旭  陈朝镇  张新合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60-5562,5615
根据1995年绵阳市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2009年绵阳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对绵阳市所辖各区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状况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县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位于主城区的涪城区、游仙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最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园地增长迅速,耕地、林地有所减少;地处丘陵区的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江油市等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境内耕地和林地面积呈增长态势;平武县和北川县2个山区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相对较小,平武县除林地外其余地类面积都不同程度地减少,北川县耕地等地类在汶川地震中被部分损毁,目前正通过土地复垦等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6.
姜广媛 《山东农业》2002,(12):41-42
日前在国土资源部召开的“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研讨会”上获悉,尽管我国人均土地少,但通过对农村及城镇土地、灾毁土地、工矿区废弃土地等进行科学的土地整理,我国可以新增加耕地1亿亩以上。 据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高向军介绍,我国土地整理潜力很大。从实践情况看,苏州市通过土地整理可新增耕地5%~10%。安徽六安、阜阳等地通过搬迁改造村庄可新增耕地10%~15%以上。上海市奉贤县通过零散农村向中心农村和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和耕地连片集中等“三集中”,新增耕地可达17%。在此基础上,按耕地面积增加5%标准计算,全国可增加耕地1/15亿公顷以上。土地整理已成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全  相似文献   

17.
GIS支持下的闽侯县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福建省闽侯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通过对未利用土地质量的分析,就未利用土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为该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闽侯县未利用土地中,宜耕、宜园、宜林和不适宜利用的土地面积分别占58.21%、13.19%、26.56%和2.04%.  相似文献   

18.
该文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130户移民进行搬迁前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利用方式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户有使用权且可产生经济效益的土地在移民后面积减幅达95%且土地结构发生变化;以耕地、荒草地为主变更为以耕地、蔬菜大棚、养殖用地为主,耕地类型中水田和水浇地的比例提升42%;在迁出地被征占用的土地面积占迁出地总面积的38%,且其土地利用方式多由耕地和荒草地变为退耕还林还草地。  相似文献   

19.
宁夏盐池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中耕地、草地多,林地少,农业用地占绝对重要地位.土地资源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不断增长的荒漠化趋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此外,还有耕地、草原土地产出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针对盐池县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荒漠化土地综合整治为中心,全面推进生态恢复与重建;强化土地管理,健全管理体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集约化经营,稳步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水平和推广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1新疆农业土地利用现状 1.1新疆土地面积辽阔,但沙漠、砾漠,戈壁,盐漠,裸岩等目前尚不能利用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很大,约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48.24%。农业已利用土地面积只占全疆土地面积的46.74%,是全国土地利用率最低的省区之一。在农业用地中,牧业用地面积最大,占80%以上,而种植业用地较少。林业用地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