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家禽冷应激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禽冷应激是指当家禽受到持续低温刺激所表现的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在现代养鸡生产中.冷应激不仅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而且会诱发多种鸡病,甚至造成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在综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家禽冷应激的产生、对家禽生理机能的影响及冷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易小兰 《乡村科技》2019,(19):108-109
综合气象观测主要是为了掌握地面气象信息,并熟练使用各种气象仪器获得气象资料和分析资料。这个过程必须抓住观测技术要点,态度必须认真,并按照规定程序从天气的变化趋势、冷暖气团活动情况、云的变化、天气现象、蒸发以及降水等方面认真观测综合气象变化。为了全面提高综合气象观测水平、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度、并增强公众对气候的了解,需要提高综合气象观测技术,从而提升观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合分析了国外冷等离子体技术的杀菌机理与技术优势、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重点,认为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杀菌技术,冷等离子体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黄芪是天水冷凉山区主要中药材作物之一,缺少适宜的优质品种制约着当地黄芪生产水平的提高,为筛选出适种品种,提高黄芪品质和产量,天水市秦州区农业农村局引进了5个新品种,以当地种植品种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新品种中,陇芪4号、陇芪3号、黄芪9118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适应性强,综合表现好,可在天水冷凉山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严凯  张翠英  钱明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676-11678
对耐冷菌的概念、分布与种类进行了介绍,主要从细胞结构、代谢水平和调控机制等方面阐述了耐冷菌的适冷机制,并对耐冷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自然冷资源保鲜库自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自然冷资源保鲜库温度、湿度自控系统的设计应用。利用自然冷资源保鲜具有安全、方便、节能等优点。虚拟仪器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总线技术和软件工程方法的综合。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自动控制自然冷资源保鲜库的环境参数简单易行,控制参数准确可靠,能有效提高果品和蔬菜保鲜品质。  相似文献   

7.
水稻低温冷害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冷害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水稻耐冷机理、耐冷资源的评价与利用、耐冷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以及水稻耐冷基因工程等方面对水稻耐冷性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水稻耐冷研究和育种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综合论述了影响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性的结构和运行方面的因素;对变起动孔倾角和孔径对起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165 F柴油机的冷起动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稻耐冷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鉴定优异的耐冷种质资源,采用合适的方法发掘其优异的基因源,通过分子育种等手段高效和精确地培育耐冷的水稻品种,是解决上述低温冷害的关键.加快耐冷性状的改良对促进水稻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水稻耐冷基因研究为核心,综合述评了水稻耐冷QTL定位、克隆和水稻耐冷转录因子调控,探讨了水稻耐冷相关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由于以往耐冷QTL定位的精度有限,很难在分子育种中应用;且已克隆的耐冷相关基因由于其耐冷机制的复杂性,在育种中的应用也很少.联合连锁和关联分析可以提高QTL检测的效应和定位精度.因此,利用联合连锁和关联定位方法,挖掘耐冷基因,构建高效的水稻耐冷基因精细定位的策略,并应用于分子育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镇安镇属于冷凉山区,山地面积占75%以上,多年来以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熟制单一,土地综合效益低。文章结合镇安镇冷凉山区气候特点,就玉米、2茬青菜、马铃薯1年4熟制间套种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野生马铃薯的耐冻性机理,对野生马铃薯幼苗的耐冻性和冷驯化能力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冻性越强的品系,POD酶带颜色越深、酶带宽度越宽;冷驯化能力越强的材料在冷驯化后酶带颜色越深,没有冷驯化能力的材料冷驯化后POD酶带颜色深浅不变。认为:S.acaule无性系材料的耐冻性和冷驯化能力与POD同工酶酶带的颜色的深浅、酶带的宽度有密切关系;冷驯化能力的高低主要与冷驯化后酶带颜色深浅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冷害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水稻耐冷分子生理、耐冷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以及水稻耐冷分子育种等几个角度对水稻耐冷性研究作了阐述,并对今后水稻耐冷研究和育种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为喜温性蔬菜作物。冷害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逆境因子,严重影响辣椒的生长发育。遭受冷害胁迫时,包括辣椒在内的众多植物通过多个信号转导途径调节耐冷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的耐冷性。本文从冷信号感知、冷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转录因子、耐冷基因表达等方面,综述了辣椒应答冷信号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辣椒耐冷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中国冷、鲜蘑菇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和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冷、鲜蘑菇产品的出口一直以来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但在近几年来出现了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而主要进口国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比之下,中国对冷、鲜蘑菇产品的进口规模较小,15年来的变化幅度不大.本文分析了中国冷、鲜蘑菇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果显示中国冷、鲜蘑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1996-2006年间拥有比较高的水平,但在2007年以后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的抗冷性存在强、中、弱三种类型,抗冷性强的自交系细胞膜和细胞原生质质量较好,渗透调节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低温下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较高,从而低温下能持续生长或冷害后迅速恢复。玉米抗冷性不仅受遗传控制,而且化学措施也可对玉米抗冷性产生调控作用。依据准确可靠的抗冷性鉴定方法,可筛选出抗冷种质资源。利用超早熟抗冷农家种×晚熟强优势单交种的顶交育种途径,可打破抗冷性与配合力之间的负相关连锁,从而选育出高产抗冷杂交种。本文综合评述了玉米抗冷性鉴定方法和效果,抗冷生理生化基础研究的进展,提高玉米冷性的措施和抗冷杂交种选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冷凉山区西葫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高海拔冷凉山区经济作物主要是以烤烟为主,由于烤烟多年连作,导致病害日趋严重;此外,受地理、水资源条件等限制,造成其它经济作物发展缓慢,农民经济来源单一。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增加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在冷凉山区进行西葫芦品种比较试验,选择适应高海拔冷凉山区种植的高产、抗病的西葫芦品种,为高海拔冷凉山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低温胁迫是影响高粱萌发及幼苗长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探讨高粱幼苗生理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明确科学的耐冷综合评价方法,为高粱耐冷种质的筛选及耐冷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粱耐冷品种"冻高粱"和"红壳四号"和冷敏品种"SC407"和"晋303"为试验材料,在2℃条件下低温胁迫处理时间分别为12、24、36 h,研究不同冷害胁迫条件对高粱幼苗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及Pro含量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科学评价高粱幼苗的耐冷性。[结果]耐冷和冷敏品种的MDA含量和Pro含量均随着低温胁迫处理时间增加,呈现增高的趋势,冷敏品种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显著高于耐冷品种(P0. 05),其上升平均幅度变化范围在58. 9%~158. 2%,而耐冷品种各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值均高于冷敏品种,其变化范围在18. 3%~75. 2%;高粱幼苗SOD活性、POD活性随低温处理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低温处理的酶活性均高于对照,耐冷品种的两种酶活性平均增加幅度分别为53. 6%、43. 5%,显著高于冷敏品种的酶活性平均增加幅度(P0. 05),其值分别为31. 0%、37. 3%;12 h低温胁迫高粱生理指标隶属函数平均值耐冷综合评价U值排序为:SC407晋303红壳四号冻高粱,其结果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结论]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4个生理指标可作为高粱耐冷性的鉴定指标,结合隶属函数法对高粱苗期进行耐冷综合评价科学可行,可以为高粱品种耐冷性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方法和热经济学原理建立了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分析模型,阐述了产品成本是评价冷热源系统方案优劣的关键因素.采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综合考虑了单位产品成本、初投资、技术先进性、安装面积、运行安全可靠性、维护管理难易程度和环保性等多种影响因素,基于方法的冷热源优化决策算法.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此新优化决策算法相比工程中传统决策方法,可靠性更高,使各决策方案间优劣区分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背景】食用菌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甾醇等。我国是食用菌种植和消费大国,其中香菇是我国种植最多的食用菌。但现有的蓄冷剂相变温度低,容易在香菇贮藏中引起冻害。【目的】本研究基于香菇的冰点,研制适用于香菇冷链保鲜的新型相变蓄冷剂,维持香菇的采后品质。【方法】以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为指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筛选主要蓄冷成分,并采用硫酸钾、纳米二氧化钛和高吸水性树脂进行复配,优化蓄冷剂配方。根据失重率、色泽、硬度等品质指标,研究蓄冷剂对香菇采后品质的影响。测定谷氨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相关酶活性,探究蓄冷剂保持香菇鲜度的相关机制。【结果】DSC筛选的主要蓄冷成分为麦芽糖醇水溶液。复配后获得蓄冷剂的最优配方:麦芽糖醇1.85%,硫酸钾2.35%,纳米二氧化钛0.02%,高吸水性树脂0.80%。基于此配方所制备蓄冷剂的相变潜热为405.26 J·g-1,相变温度为-1.8℃。与对照组相比,蓄冷剂提供的低温条件下,香菇的失重率降低51.92%,硬度和亮度分别提高66.67%和41.94%,延长了香菇的货架期;同时,低温条件调控谷氨酸代谢和...  相似文献   

20.
高粱耐冷基因全基因组鉴定及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公布的高粱全基因组数据,以及BLAST、Pfam、MEGA6.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高粱相关耐冷基因数量、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粱全基因组中共有AP2 家族基因203个、ICE1基因252个、EIN3基因15个、SNAC2基因133个、AMP1基因3个、COLD1基因3个、qLTG3-1基因53个、ctb1基因90个。通过进化树分析,高粱中XP002457016.1、XP021-317625.1;XP002463411.2、XP002467935.1、XP021317527.1;XP002447111.1、XP021-315473.1、XP002447110.1、XP021318475.1、XP021318476.1;XP002449576.1、XP0024 59022.1;XP002466328.1;XP021317902.1;XP002446618.1、XP002452340.1和XP02 1314112.1基因与模式作物中AP2基因家族、AtEIN3、Osctb1、OsqLTG3-1、AtAMP1、OsCOLD1、OsSNAC2亲缘关系最近,主要分布在高粱1、2、3、4、5、6号染色体。综合分析,在高粱全基因组中耐冷转录因子(AP2 、EIN3、 ICE1 、SNAC2)拷贝数较多,与模式作物耐冷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的基因主要分布在高粱1、3、5号染色体,耐冷功能基因(COLD1、qLTG3-1、ctb1、AMP1)拷贝数较少,与模式作物耐冷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的基因主要分布在1、4、6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