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杂草防除是紫花苜蓿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在紫花苜蓿的生育期间消灭田间杂草,松土保墒.杂草同紫花苜蓿争水、争肥、争光照,严重降低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有些杂草还能产生有毒物质或生长抑制物质,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杂草中危害最大的是一年生杂草.当紫花苜蓿生长茂盛时能有效抑制杂草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紫花苜蓿草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河北省紫花苜蓿的生产,促进河北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紫花苜蓿生产实际情况,对紫花苜蓿生产的环境条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贮存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该规程对河北省紫花苜蓿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6年2—5月对杨凌区3年生扣5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株高、单株重量、产草量、生长速率、茎叶比、鲜干比和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年生紫花苜蓿株高为132cm,大于3年生紫花苜蓿109cm(P〈01.01);5年生紫花苜蓿单株重量152g/株,大于3年生紫花苜蓿102g/株(P〈0.01);5年生紫花苜蓿的茎叶比0.43-1.67。小于3年生紫花苜蓿0.58—2.42。5年生紫花苜蓿产草量高于3年生紫花苜蓿(P〈0.01),盛花期刈割时,鲜草产量分别达到6.17kg/m^2和4.10kg/m^2;5年生紫花苜蓿的鲜干比4.01—6.69,小于3年生紫花苜蓿4.12—7.26(P〈0.01)。紫花苜蓿叶的最高密度位于地上80—100cm层内;花序的最高密度位于120-140cm层内;40cm以下的生物量以茎为主,茎重由下层至上层递减;紫花苜蓿的茎叶比随植株高度的增加在不断的增大,60—140cm之间各个层次3年生紫花苜蓿的茎叶比均大于5年生紫花苜蓿(P〈O.01)。  相似文献   

4.
陇东紫花苜蓿的栽培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东是全国区域栽培紫花苜蓿面积最大的地区 ,但是 ,该地区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方面截止目前仍处在粗放的经营状态 ,为了提高当地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充分利用土地 ,改善生态环境 ,并为国内、国际饲料市场提供足量、优质的紫花苜蓿产品以及发展当地经济 ,规范陇东紫花苜蓿的栽培生产技术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营养丰富,生态适应性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种植最广泛的豆科牧草,是各种牲畜喜食的优质饲草。定边县是陕西省农牧业大县,全县地域辽阔,日照充足,土层深厚,尤为适宜发展紫花苜蓿产业。从定边县紫花苜蓿产业实际出发,探究适合定边县情的紫花苜蓿种植技术,挖掘紫花苜蓿的利用价值,对定边县紫花苜蓿的栽培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阿鲁科尔沁旗紫花苜蓿生长期间的温度、水分、光照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初步掌握了阿鲁科尔沁旗紫花苜蓿生长期的适宜气象条件,为紫花苜蓿的引种、种植等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在苏南丘陵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当地的气温、降水量、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分析紫花苜蓿的生态适应性,指出紫花苜蓿南引至苏南丘陵地区的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已经具备,且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进展,这将使紫花苜蓿南引最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能力,随着播期的延迟。紫花苜蓿的越冬率明显降低:紫花苜蓿的越冬能力受其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基因型间紫花苜蓿的越冬率存在差异;覆土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介绍了紫花苜蓿的营养特性,重点论述了紫花苜蓿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包括紫花苜蓿产品在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提高反刍动物肉、奶产品品质和紫花苜蓿在反刍动物饲料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公认的优秀豆科牧草,因紫花苜蓿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诸多特点,在畜牧业生产及农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因青割紫花苜蓿不能全年平衡供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产干草都因雨淋、落叶等因素造成部分损失。紫花苜蓿主产区因生长期所产的紫花苜蓿鲜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性的概况、紫花苜蓿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及雄性不育系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紫花苜蓿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优良牧草——紫花苜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优质牧草,营养丰富,抗性强。介绍紫花苜蓿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保健及饲用价值和栽培技术,为紫花苜蓿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红茎紫花苜蓿的色素成分和呈色机理。【方法】以红茎和绿茎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化学显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茎和叶中的色素种类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的含量。【结果】红茎紫花苜蓿茎中主要含花青素苷和类黄酮,绿茎紫花苜蓿茎中不含花青素苷;红茎和绿茎紫花苜蓿叶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茎中的含量(P<0.05),但不同颜色茎间、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红茎紫花苜蓿茎中的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含量及花青素苷与总叶绿素比值均显著高于绿茎紫花苜蓿茎中的对应指标(P<0.05)。【结论】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含量增加是紫花苜蓿茎秆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营养价值与饲用价值最高的优良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 ,被誉为“牧草之王”。随着草食畜牧业的大力发展 ,陇中地区对紫花苜蓿的栽培逐年猛增 ,就陇西县而言 ,种植面积已达到 2 4万亩。由于陇中地区目前在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方面仍属粗放的经营方式 ,为了充分挖掘紫花苜蓿的增产潜力 ,进一步提高苜蓿营养品质 ,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提高紫花苜蓿的附加值 ,有必要对陇中紫花苜蓿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一、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1.耕作技术。紫花苜蓿的耕作技术包括深耕、浅耕、灭茬、耙耱镇压和中耕等 ,…  相似文献   

15.
采用50%紫花苜蓿不加精料,50%紫花苜蓿加精料,30%紫花苜蓿加精料,对照组不加紫花苜蓿进行为期45天的山羊饲养试验,试验结果:50%紫花苜蓿不加精料日均只增重108.6g,50%紫花苜蓿加精料日均只增重108.4g,30%紫花苜蓿加精料日均只增重92.7g,对照组日均只增重89.5g。试验表明:50%WL525紫花苜蓿不加精料饲养山羊,降低了饲养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种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辐射技术在紫花苜蓿诱变育种上的应用,以~(60)Co-γ射线辐照紫花苜蓿品种WL319、斯贝德、巨能耐盐、龙牧806的种子,测量不同剂量的~(60)Co-γ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M_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出苗率、株高、株干质量、株鲜质量都明显下降;叶绿素含量也呈现减少趋势;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60)Co-r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为开展紫花苜蓿诱变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紫花苜蓿是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以高蛋白和相对饲用价值高号称"牧草之王"。紫花苜蓿优质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动物相近,更利于牛羊消化吸收。紫花苜蓿中所含未知因子对牛羊健康和提高畜产品品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国家"草牧业"的健康发展,紫花苜蓿引草入田,"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初步受到重视,通辽地区的紫花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紫花苜蓿种子细小,苗期生长缓慢,极易受到杂草危  相似文献   

18.
宗毓铮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9-10,20
从播种、田间管理和刈割角度总结了山西省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探讨了紫花苜蓿饲用、培肥地力和保持水土的利用方式,明确了紫花苜蓿在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和浙江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总结了紫花苜蓿在浙江的引种、栽培、深加工技术,以及在猪、鸡、兔、鹅、羊等不同畜种饲料中的优化配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发展紫花苜蓿生产对促进浙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促进紫花苜蓿生产推广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世界农牧业发展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但干旱仍是制约紫花苜蓿生产的主要逆境因子。近年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逐年持续升高,对农作物及牧草的干热研究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以云南红河州建水县的6个栽培紫花苜蓿资源为材料,在自然干热条件下研究其光合特性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24号紫花苜蓿资源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紫花苜蓿资源(P<0.05),14号和15号紫花苜蓿资源的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紫花苜蓿资源(P<0.05),16号和15号紫花苜蓿资源的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其他苜蓿资源(P<0.05),24号和14号的紫花苜蓿资源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紫花苜蓿资源(P<0.05)。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呈正相关,而与气孔导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