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春和冬季等寒冷季节鸡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冷应激的情况,会导致肉鸡生产性能下降、蛋鸡的产蛋量降低等,导致鸡只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下降.寒冷季节养鸡主要从鸡舍环境、饲料营养、光照以及通风等进行改善.本文将对寒冷季节养鸡冷应激的预防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鸡应激是指鸡对外界因素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在鸡群饲养过程中,会遇到高温、寒冷、贼风、迁群、分群、疾病、捕捉、断喙、天气骤变、免疫接种等因素激发反应。应激通过改变鸡只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从而降低鸡只采食量、生产性能、饲料报酬,同时免疫功能也受到抑制,这对鸡只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造成不良的影响。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才能使应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1.维生素C.鸡喜温怕冷.每逢寒冷低温季节,体质及生产性能下降,耗料增加,产蛋减少,容易患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维生素C具有抗感染、解毒与抗应激等作用,能增加鸡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预防传染病,提高产蛋率.  相似文献   

4.
鸡应激是指鸡对外界因素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在鸡群饲养过程中,会遇到高温、寒冷、分群、迁群、贼风、捕捉、疾病、断喙、免疫接种、天气骤变等因素激发反应。应激会使鸡只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发生改变,从而降低鸡只采食量、饲料报酬、生产性能,同时也抑制免疫功能,这会对鸡只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施加不良的影响。只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应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冬季气候寒冷,鸡易受凉产生冷应激。冷应激会使鸡的产蛋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舍棚内温度若低于0℃以下时,还会冻伤鸡冠、肉髯和脚爪,造成停产等不良后果。鸡在寒冷的舍棚里,往往缩成一团,通过分解体内脂肪产生大量热能来抵御寒冷,或通过大量采食进行体热调节。其结果不仅降低鸡的体质,还降低饲料转化率,得不偿失。因而冬季做好鸡舍棚防寒保温工作是冬季饲管关键。因此,进入秋冬季,即应做好鸡舍棚防寒保暖工作:堵塞孔洞,用塑膜或棉、草帘封闭门窗;也可搭塑料薄膜暖棚养鸡。冬季应在饲料中加大高能量饲料比…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冷应激发生机制以及冷应激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系统基因表达变化,选取28日龄淮南麻黄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冷应激24 h后下丘脑组织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比较淮南麻黄鸡冷应激24 h前后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表达倍数>3倍的基因共877个,其中下调基因334个,主要涉及HAAO、CHRNA9及STAM2等信号转导接头分子基因的低表达;上调基因543个,主要为CCK、NPY及其受体基因、CAMK2A、SST及TRH等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分析可见,在冷应激24 h过程中,鸡下丘脑首先启动神经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刺激鸡体产生采食欲望,随后启动脂质代谢途径以供应机体能量需求.在此过程中,Jak-STAT、Ca离子信号通路等一系列生物反应途径发生响应,以调节机体对寒冷应激的反应.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通路分析为阐明鸡冷应激机理提供重要信息,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有助于抗冷应激分子育种候选基因筛选.  相似文献   

7.
冬季养鸡应防冷应激当鸡受到寒冷的应激刺激后,产蛋量下降,生长发育缓慢,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高,为此,冬季养鸡防止冷应激是至关重要的。1.封闭式鸡舍的顶棚、北墙应加保温层;扣塑料大棚的鸡舍,北墙也应加保温层,最好扣两层塑料膜。舍内适宜温度应达18~23℃...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5,(9)
<正>1通风通风时,控制或减少凉风直吹鸡体。夏季靠风速降温,对逐渐适应风速的鸡来说应激不大,只是风速的存在多少会影响鸡的活动性。寒冷季节通风量相对减小,避免凉风的直接刺激,否则仍然会引起或是加重呼吸道疾病。通风不畅,对后期大群有呼吸道症状的鸡群容易引起较大死亡率,死亡鸡只多数由于窒息,  相似文献   

9.
1.维生素C鸡喜温怕冷,抗寒能力弱,每逢寒冷低温季节,体质及卵巢性能下降,产蛋量减少,容易患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维生素C参与鸡体多种代谢过程,据试验,鸡饲料中日加添维生素C300毫克,可增强体质,缓解冷应激对蛋鸡的不良影响,改善卵巢代谢机能,提高产蛋率。增加鸡体耐寒性及对疾  相似文献   

10.
张跃红 《农村科技》2004,(11):27-27
每年秋末初冬开始直至来年早春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寒冷的严重应激,很多产蛋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往往暴发传支、新城疫、鼻炎、慢呼、喉气等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寒冷应激对阿勒泰羊脂肪酸合成酶mRNA表达的影响,在寒冷应激前后分别采集湖羊及阿勒泰羊各个部位的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肪肪酸合成酶(Fas)mRNA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寒冷应激后其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阿勒泰羊及湖羊Fas mRNA表达量在应激后均有下降,阿勒泰羊尤为显著,且应激后尾部和颈部冷表达量最低。研究表明,在寒冷应激下脂肪酸合成减少,脂肪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供能并维持体温的恒定,以适应冷刺激。  相似文献   

12.
寒冷应激对动物的影响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寒冷应激对动物采食量、消化率、能量代谢、生产性能等的影响及预防寒冷应激的措施,提出为解决畜牧生产中的难题应重点研究抗冷应激的营养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激是指畜禽对外界因素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应激可造成鸡的生产性能下降,自身免疫机能降低,发病率上升,甚至大批死亡。因此,只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把应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1引起鸡应激的因素引起鸡应激的因素多种多样。有些因素的单独应激作用虽然不大,  相似文献   

14.
正蛋鸡饲养一年四季都有育雏和产蛋的鸡群。酷暑严寒对鸡群都是较强的应激因素,特别是北方的冬季,寒冷时期长,将近6个月的漫长时间,给养鸡带来很多困难。冬季日常管理的要点是:适当增加能量饲料、保温通风换气、早晚补光、防疫驱虫和抗应激的综合管理措施。1调整日粮,适当增加能量饲料为御寒采食量也增加,消耗热能比其他季节多,加上产蛋的需要,日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要保持约在16%,还可根据产蛋情况,适当有所增加。冬天不喂冰冷的饲料与  相似文献   

15.
为避免或减轻热应激对鸡的危害,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综述了热应激对鸡免疫器官、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从防暑降温、调整饲料配方和添加抗应激药物等方面阐述了降低热应激对鸡免疫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冬春时节,气候普遍比较寒冷,而养殖户的鸡舍往往又是严密封闭的,由此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一是鸡只易受应激;二是鸡群易受舍内挥发性有毒物质的侵害;三是易受其他禽类疾病的影响。现就一些技术要领向广大养殖户介绍。1防止取暖过程中一氧化碳侵害1.1中毒表现及原因一氧化碳中毒后,鸡只身体呈多处脏器性病变,如肝脏呈肿大状态,  相似文献   

17.
冀贞阳 《农技服务》2005,(10):30-30
抗寒应激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能给动物提供热能,促进养殖动物产生热量.消除内寒、外寒引起的寒冷应激.提高养殖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的抗逆能力及生产性能等作用。适于冬春寒冷季节应用。本文着重介绍目前应用尚不普遍的适于特养动物用的抗寒应激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鸡的热应激可导致鸡体内新陈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鸡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给养鸡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从创造适宜的舍外环境、实施人工降温、加强通风换气、减少额外应激、供足清凉的饮水、合理使用抗应激药物、合理调整日粮配方及饲喂方法、重视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等方面介绍了夏季蛋鸡热应激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杜辉 《中国畜禽种业》2009,5(1):106-106
由于鸡具有体温高、代谢旺盛、无汗腺等生理特点,因而耐受高温环境的能力低,所以高温就成为鸡应激原中危害最大的应激因子。现就有关鸡的热应激及防治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健康白凤雏鸡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应激强度(比正常低5℃和10℃)和不同应激时间(急性、慢性和冷适应阶段)对白凤雏鸡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酞酶(γ-GT)、葡萄糖(GLU)、钙(Ca)、磷(P)、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应激阶段(24 h内),雏鸡血清中LDH、CK和γ-GT等酶活性在应激1~2 h内显著上升,统计结果显示,冷应激强度和持续时间明显影响白凤雏鸡的血液生化指标(P0.05)。冷应激显著激活了血清钙离子震荡波动,明显加强了白凤雏鸡体内糖代谢及能量供应,通过代谢强度增加以抵抗应激刺激,且随应激强度增加机体动员幅度加大。应激15 d后,机体还未完全适应。结果提示,白凤雏鸡对冷应激易感,血清LDH、CK活性可以作为白凤雏鸡的冷应激检测指标。本研究结果为冷应激研究和做好应激条件下珍禽的饲养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