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2.
我省茶叶经阶段性稳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至97年茶园面积达12.67万公顷,产量10.99万吨,产值12.6亿元,98年据初步统计茶园面积稳定不变,总产量11.36万吨,总产值fi.2亿元,产量产值分别比去年增长3。38%和4.76%。其中名优茶)“量2.1万吨,产值6亿元,分别?..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节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茶叶是我省最具优势的农产品之一,“十五”期间,在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实施精品、名牌、绿色与文化战略和良种化、无公害化、茶厂优化改造等工程实施,我省茶叶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产业发展现状2004年全省共有72个县(市、区)产茶,茶园总面积14.8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3.87万吨,产值40亿元。其中名优茶4.78万吨、产值37.18亿元。全省有茶叶市场167个,年交易量达4.78万吨,交易额达30亿元。2004年全省茶叶出口16.44万吨,创汇2.42亿美。2004年全省无性系良种面积为4.8万公顷,良种率为32.58%。全省已有177个基地的4.…  相似文献   

4.
张丽娟 《茶叶》2004,30(4):229-229
玉山镇属磐安县的茶叶主产区,近几年来名优茶生产蓬勃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大幅度增加,名优茶加工机械推广迅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03年底,茶园面积491公顷,其中良种茶面积76公顷,年产茶叶175.8吨,产值1481.46万元,其中名优茶129.3吨,产值1451.8万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1500元,农民收入中有一半采自茶叶。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6.
一、武义茶叶及养生文化 1.武义茶业发展情况2013年武义县拥有茶园面积12.3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7.85万亩,良种化率63.56%,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省"有机茶工程"的试点县之一,实现总产量1.38万吨,产值7.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7%。其中名优茶产量5826吨,产值6.24亿元。  相似文献   

7.
浙江茶情(1)     
陆德彪 《茶叶》2001,27(1):58
2000年浙江茶叶产销   据业务部门统计,2000年全省茶园总面积210.85万亩,其中开采茶园184.25万亩;茶叶总产量11.0万吨,总产值22.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8万吨、产值17.4亿元。与上年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受市场影响,名优茶继续增长,大宗茶产销滑坡,如新昌县2000年珠茶产量4.7万担、产值1600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7.8%和20%;二是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开发受到政府与企业的普遍重视,成了茶叶经济的一个新亮点;三是蒸青茶生产继续攀升,已发展成为拥有25家企业、41条加工流水线、7880吨产量、1.5亿元产值的产业。四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速,一年内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5.3万亩,机采面积达到26万亩,机制名优茶产量超过1万吨。  相似文献   

8.
振兴中国茶业——开发茶饮料时不我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茶业概况1.茶园面积及产量据农业部资料,1996年全国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可来面积87.15万公顷,10万公顷以上的省份有云南省(茶园面积1645万公顷,可来面积13.47万公顷)、浙江省(1346,11.88)、福建省(13.0,1095)、安徽省(12.14,1028)、湖北省(11.26,7.69)。1990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06万公顷,6年中茶园面积增加4万公顷,增幅为3.77%。茶叶产量1996年为59.3万吨,其中红茶4.93万吨、绿茶42.2万吨、乌龙茶5.4万吨、紧压茶原料1.87万吨及其它条4.9万吨。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省份有福建、浙江、云南、四}ID…  相似文献   

9.
余双 《茶报》2004,(1):15-15
2002年,全市茶农25万户,茶园50万亩,其中采摘茶园42万亩,茶叶产量4.3万吨,产值11亿元,平均每公斤25.58元。其中名茶1.27万吨。产值9.24亿元,平均每公斤72.75元。名优茶产量、产值所占比例分别为29.64%和84%。无性系良种茶园13万亩,复盖率27%。主要名茶有大佛龙井、越乡龙井、会稽龙井、绿剑茶、觉农舜毫。全市拥有无公害茶园33万亩,  相似文献   

10.
张强  席险峰 《中国茶叶》2007,29(4):31-31
一、恩施州茶树良种化现状湖北省恩施州现有茶园40万亩,投产茶园30万亩,年产量1.9万吨,产值3.2亿元。其中良种茶园面积11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27.5%,占湖北省良种茶园总面积的61.1%。恩施州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居湖北省领先地位,但其在良种化进程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澜沧地处西南边陲,是普洱茶的主要发源地,境内有一千多年保存较为完好的景迈万亩栽培型古茶园以及邦崴过渡型古茶树,茶产业不仅是澜沧的传统产业,更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截至2014年12月,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4900公顷,全年产量1.38万吨,其中:古茶园面积1866.7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5833.3公顷,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9亿元。为顺应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的提质增效,实现产业的可  相似文献   

12.
肖楚 《中国茶叶》2009,31(12):42-42
一、优势 1.茶产业初具规模 贵州省印江县现有茶园9万多亩,茶树品种均为国家级良种,无性系茶园比率为95%以上,可采茶园面积5万余亩,年产茶叶超过2200t,产值1.5亿余元,种茶农户4万多户。有茶叶生产企业35家,标准化茶厂13家。  相似文献   

13.
景宁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林 《中国茶叶》2009,31(2):19-20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多年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从而使景宁惠明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01~2007年累计开发良种新茶园2.06万亩,从而使全县茶园面积达3.9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4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2%,名列全省前茅。产业效益大幅提升,2008年产茶1230t,产值1.1亿元。  相似文献   

14.
老茶园换种改植,是新茶园建设的一部分,是一项科学实用的新技术.针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1年提出的用10年时间,实现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60%的要求,各地积极响应,一方面进行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的建设,另一方面着重进行老茶园的换种改植.5年来,浙江省开展了良种化工程建设,至2005年春茶结束,全省茶园面积236.0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已达81.99万亩,而在去冬今春种植的无性系良种面积就达12.28万亩,包括换种改植面积2.25万亩.目前,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34.73%.但要再用5年时间达到无性系良种化60%的预期目标,还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5.
1 我市茶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建国前全市茶园 147hm2 ,产茶 31t。解放后进入了恢复与改造时期 ,1978年以后得到迅猛发展 ,并依据市场需求逐步调整了品种结构 ,1998年全市茶园 112 87hm2 ,产茶 1 18万t ,产值 1 2 4亿元 ,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四位。其中名优茶 1150t,产值 350 0万元 ,分别占总产量、总产值的 9 6 %和 2 8 2 %。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良种30余个 ,良种普及率 95% ,其中无性系良种86 % ,远高于全国良种普及率 50 % ,无性良种16 %的平均水平 ,与全省基本持平。国优良种铁观音、福云系列、黄旦、福安大已成为我市名…  相似文献   

16.
浙江是我国最大的茶叶生产省份,1993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18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95.5万亩,茶叶总产量12.2万吨,平均亩产62.4kg。茶叶生产之所以能得到蓬勃的发展,总的来说,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茶树良种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1988年以来,由于重视茶树良种优势的开发,名优茶产量大幅度增长,茶叶生产效益明显提高,使生产者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变到“品种、质量、效益”并重。目前,全省各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积极性普遍高涨,1991年全省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3000余万株(其中本省出圃11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3600亩,占全省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45%;1992年种植茶苗6200万株(其中本省出圃43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8500亩,占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89%;1993年冬至1994春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96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近2万亩,基本淘汰了茶籽直播建园,良种的优势在生产中逐步得到体现与发挥。  相似文献   

17.
包建丰 《中国茶叶》2008,30(4):19-20
浙江省松阳县自古产茶,产茶历史已逾千年,茶业几经沉浮,几度兴衰。改革开放以来,松阳茶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名茶创新、良种发展、品牌建设3个时期。目前,全县有茶园5981公顷,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5413公顷,良种面积居浙江省首位;良种覆盖率90.5%,居全省第二位,  相似文献   

18.
武夷岩茶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岩茶发展现状武夷岩条是闽北乌龙茶中的珍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建国后武夷岩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园面积从1978年的1666.7公顷发展到1996年的6400公顷,增加2.8倍,其中良种面积4906.7公顷,占总面积的76.6%,采摘面积由1000公顷扩大至4933.3公顷,增加3.9倍,茶叶产量从325.2吨上升至25085吨,增加6.7倍;产值从126.17万元提高到4545.4万元,增加了35倍,每百公斤产值由388元上升到1812元。尤其可喜的是,近几年发展了名优茶生产,经济效益明显增加。1996年名优茶产量达940.6吨,销售…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现状和主要优势1.发展现状湖北省恩施州是全国优质绿茶、宜红功夫茶的重要产地。据2009年统计,恩施州茶叶种植面积51085公顷,全州8个县(市)均有种植,其中恩施、利川、宣恩、鹤峰四县市茶园面积在6666公顷以上。全州现已有投产茶园38239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23300公顷,占总面积的45.6%,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20400公顷,绿色食品认证面积7300公顷,有机茶认证面积870公顷。  相似文献   

20.
凤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勇  朱飞  张绍伦  赵天辉 《中国茶叶》2008,30(10):34-35
一、现状 1.茶园建设 贵州省凤冈县地处东经107.43°、北纬27.59°境内丘陵广布,森林覆盖率达53.7%,土壤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是优质绿茶生产区域。县内宜茶土地近28万余亩,现已建设茶园13.2万余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1万余亩),投产茶园4万亩(其中有机茶园8729亩)。2007年,实现茶叶总产量2400t,总产值1.0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