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最近几年仔猪窝产仔数已经显著增加,但确保这些仔猪的成活给生产者带来了挑战。幸亏有一项专门的饲喂系统和详细配方生产的代乳品饲料,两者结合使用使得1700多头仔猪在每个月的断奶关键时期成活下来。  相似文献   

2.
一头母猪每年能产多少仔猪,对于饲养种猪来说,是最具有经济意义的,但在这方面改进很慢。有些措施,能增加母猪年产仔数,例如:提早仔猪断奶,缩短产仔间隔期,增加受孕率,减少产后和断奶前较常见的仔猪死亡,以及增加产仔数等。但根据母猪的排卵数来看,每窝产仔数的潜力,比实产仔数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白色品系母猪具有较高的产仔数和泌乳量,这一点已经很清楚了。很多猪场已经能够实现较高的总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并且断奶仔猪体重较大。随着母猪窝产仔猪数的不断提高和哺乳期长度增加到21 d左右,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其泌乳量以满足较大体重仔猪不断  相似文献   

4.
汪福生 《广东饲料》2008,17(9):42-43
在过去的30年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母猪的产仔数从8—10头增加到12~14头,平均产仔数提高了10%,断奶仔猪数提高了15%;泌乳量从4~5kg/d增加到10~12kg/d,提高了一番;断奶仔猪窝重从45kg增加到70kg,平均提高40%;每年产仔1.5~2胎增加到2.2~2-3胎;现代高产母猪产仔数、泌乳量、断奶窝重等等数据表明:母猪的生产水平提高了。我们在庆幸这些数据的同时,要明白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  相似文献   

5.
<正>断奶后腹泻、大肠杆菌病、水肿病、链球菌病、耳部坏死——仔猪断奶后面临的健康问题很多。由于过去10年中窝产活仔数大增,帮助仔猪应对这些挑战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仔猪初生体重轻和易受伤情况的发生是必然的结果。这会给幼龄猪的营养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用更少的抗生素饲养更多的更容易因病受伤的小体重仔猪。良好的营养对保证仔猪健康非常重要,平衡的断奶前日粮可帮助仔猪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将探讨断奶前日粮将会如何影响仔猪健康。  相似文献   

6.
<正>猪繁殖性能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母猪所产的活仔猪数,正常断奶(即三周龄以上)时,成年母猪每窝的产仔成活数应该为10~12个,青年母猪为9~10个。虽然引起窝产仔数减少的原因很多,但一般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大多不是由于疾病引起。1品种猪的排卵率遗传性很高,而且可能对选择发生反应,但随着排卵率的增加常常会出现胚胎或胎儿存活率降低。如果能同时提高排卵率和胚胎存活率,则增加窝产仔数很容易。据报道,虽然有些品种的窝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20年内美国的猪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址生产系统对畜群的健康和控制断奶仔猪链产生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个成功的断奶仔猪营养方案其基本原则对于任何日龄断奶的仔猪来讲都是相似的。可以归纳成三点:①在断奶时,仔猪尽可能的体重大;②尽可能快的将日粮从复合日粮转化为简单日粮;③重点关注保育仔猪管理。此外,在美国过去的10年通过遗传选育的手段,使窝产仔数大约增加了1.5头,仔猪断奶的日龄也相应地增加到平均为19~23 d。当每头母猪产仔数增加以后,由于初生活仔数的增加,有更多体重轻的仔猪出生,这将是生产者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对生产者来说,了解影响初生体重轻的仔猪一生的生产性能以及收益的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1992年以来,通过对丹麦长白猪及约克夏猪的总产仔数进行选育,使这一性状得到了显著的增长,但同时仔猪死亡率也大大增加。本研究的目标是估算出窝产仔数及成活率遗传和表型参数来寻找一种新的选育标准以改善窝断奶仔猪数。研究共收集了9300窝长白猪及6861窝约克夏猪的数据并利用了基于线性模型的REML进行分析,包括了母猪和与配公猪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日龄窝活仔数(N5D)的选育可以作为改善丹麦长白猪和丹麦约克夏猪的窝断奶仔猪数及仔猪成活率替代选育标准。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7,(1)
试验分析了大约克、长白、皮特兰及杜洛克母猪7 508窝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及皮特兰母猪群之间的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和哺乳成活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大约克母猪群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和21日龄断奶窝重最高,长白猪除分娩胎次和妊娠天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大约克、死仔数和总产仔数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大约克外,其他指标与大约克没有显著差异;杜洛克和皮特兰繁殖性能显著低于大约克和长白猪;杜洛克繁殖性能显著低于皮特兰。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大约克与长白猪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皮特兰、杜洛克,皮特兰的总产仔数和21日龄断奶仔猪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杜洛克。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5年中,窝平均产仔数得到了提高.例如,荷兰猪农使每窝的产仔数增加了1.3头(表1).但是这也给猪农带来了挑战,因为窝产仔数与仔猪初生重有很大的相关性,即窝产仔数越多,仔猪的平均初生重也就越小.并且,母猪哺乳大窝幼仔的难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1.
刘自逵 《猪业科学》2019,36(5):132-133
母猪泌乳力和仔猪的吸吮能力是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重点。母猪乳腺发育良好、结构和功能正常是提高母猪泌乳力的基础;仔猪在妊娠后期发育良好、窝产仔数高、母猪分娩正常和有效缩短产程,能提高初生仔猪的活力,活力强的仔猪才有良好的吸吮能力;母猪窝产仔数与母猪乳房数相匹配,才能确保母猪的每个乳房都得到仔猪有规律的吸吮。母猪乳腺发育良好、仔猪吸吮能力强、窝产仔数与乳房数相匹配,母猪乳腺得到充分和有规律的吸吮,母猪泌乳量才会不断增加,才能满足哺乳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断奶窝重、健壮活仔数和断奶成活率。同时通过补充相应营养,在增加泌乳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母猪过分掉膘,以免影响母猪断奶后的正常发情与排卵。  相似文献   

12.
母猪饲养者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断奶时获得更多健康而生长迅速的仔猪。近年来,母猪的产仔率有很大的改善,仔猪数时常超过母猪的哺育能力。窝产仔数的增加使平均初生重降低。仔猪初生重的降低意味着增加断奶前仔猪较高死亡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利用藏猪遗传资源,本研究将高原藏猪引入北京平原地区,在"放牧自由觅食+定点人工补饲"的饲养模式下,采取自然繁殖方式,研究北方低海拔地区藏猪繁殖适应性。结果表明,藏猪母猪初次繁殖体重范围≤22.3 kg,公猪≤18.6 kg;夏季藏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数最高(6.04±2.07、5.40±1.89、5.12±2.33),春季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最低(4.75±1.66、4.00±2.17),冬季断奶成活数最低(3.18±2.46),但四个季度无显著差异(P0.05);藏猪1胎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数(5.64±2.04、5.00±2.00、4.79±2.29)与2胎(5.52±1.75、5.00±2.22、3.73±2.36)无显著性差异(P0.05);北京地区藏猪1胎、2胎的平均窝产仔数(5.64±2.04、5.52±1.75)均高于西藏地区(4.47±0.08、5.40±0.23)和广州地区(4.21±1.91、5.33±1.12);其中,1胎的平均窝产仔数北京地区与西藏地区、广州地区差异显著。说明藏猪引入北京地区后能够适应北方低海拔地区的环境条件,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有效繁殖。  相似文献   

14.
曹长仁  樊福好 《猪业科学》2012,29(8):106-107
0引言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遗传育种理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手段提高母猪产仔数。众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掘母猪的繁殖潜力,追求最大的窝产仔数和最大的母猪年提供上市肉猪数。但产仔数提高的同时,仔猪死亡率亦呈上升趋势。如丹麦,近20年间总产仔数提高了近3.5头,但断奶活仔数仅仅提高了1.5头,很多育种进展因仔猪死亡的增加而折耗。仔猪死亡包括分娩过程死亡和断奶前死亡,是包括死胎在内的所有仔猪损失,按一般每窝的死胎数为0.9~1.2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9,(2)
为探讨青刈发酵墨西哥玉米粉对母猪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胎次为(4.12±1.00)、体重为(246.45±6.58)kg的健康长大二元杂种能繁母猪5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按常规饲喂妊娠期和哺乳期基础饲粮,试验组妊娠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和10%发酵墨西哥玉米粉的饲粮。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总产仔数提高了7.72%(P0.05);产活仔数提高了10.04%(P0.05);死胎数降低了26.67%(P0.05);初生仔猪窝重提高了8.65%(P0.05);断奶仔猪成活数提高了15.19%(P0.05);断奶仔猪窝重提高了29.24%,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断奶后7 d发情头数提高了9.09%,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母猪均没有发生孕期哺乳期便秘,也没有泪斑发生,而对照组平均有(0.76±0.44)头孕期哺乳期母猪发生了便秘,平均有(0.60±0.50)头母猪发生了泪斑,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通过在母猪饲粮中添加发酵的墨西哥玉米粉饲喂母猪,可提高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仔猪窝重、断奶仔猪成活数、断奶仔猪窝重,降低仔猪7日龄内腹泻率、死胎率和母猪便秘、泪斑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1 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仔猪,而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提供的年断奶仔猪数或年上市肉猪数为评价.仔猪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繁殖周期),增加年产仔窝数.  相似文献   

17.
皖南花猪按头型可分为狮子头型、马脸型和桩头型,为研究皖南花猪母猪不同头型母猪间的繁殖性能差异,研究通过整理安徽省皖南花猪保种场以往数据,现场记录等方法,统计皖南花猪不同头型经产母猪(370窝)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35日龄窝断奶仔猪数和35日龄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35日龄断奶仔猪数、35日龄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狮子头型及桩头型母猪(P0.05);皖南花猪桩头型母猪在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等繁殖性能上优于狮子头型母猪,但在35日龄断奶窝重这一指标中低于狮子头型母猪。研究表明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繁殖性能与狮子头型、桩头型母猪相比更为优异,为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山花黄芩提取物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320头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山花黄芩提取物,其中妊娠期添加150 g/t,哺乳期添加500 g/t,试验期为136 d(其中妊娠期115 d,哺乳期21 d),测定母猪繁殖性能指标(窝均产仔数、窝均健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均重、窝均死胎数、窝均木乃伊数、窝均产无效仔数)、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指标(窝均断奶仔猪数、窝均断奶成活率、21日龄断奶窝重、21日龄断奶仔猪均重、哺乳期窝均增重)、母猪采食量指标(母猪平均采食量、21日均采食量)、体况指标(母猪分娩背膘厚、母猪断奶背膘厚、背膘损失)、发情指标(断配间隔、断奶7 d发情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窝均健仔数显著增加(P<0.05),初生窝重极显著增加(P<0.01),窝均死胎数显著减少(P<0.05);窝均断奶仔猪数极显著增加(P<0.01);母猪平均采食量、21日均采食量、母猪断奶背膘厚均极显著增加(P<0.01),母猪背膘损失显著降低(P&l...  相似文献   

19.
1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仔猪,而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提供的年断奶仔猪数或年上市肉猪数为评价。仔猪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繁殖周期),增加年产仔窝数。  相似文献   

20.
试验测定了民猪、巴民杂交1代母猪、丹系大白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毛色性状。民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43头,窝产活仔数10.29头;39窝仔猪中,有21窝全窝仔猪全部是黑仔猪,占54%。巴民杂交1代黑色公母猪横交,母猪窝产仔数8.92头,窝产活仔数8.22头;32窝仔猪中,仅有1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3%。杂交1代黑色母猪与巴克夏公猪级进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29头,窝产活仔数8.76头;33窝仔猪中,仅有2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6%。杂交一代黑色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13窝仔猪中,没有出现全窝仔猪都是黑仔猪现象,有3窝仔猪中出现全身为棕色个体(或带黑斑点)。纯繁大白猪窝产仔数11.64头,窝产活仔数10.66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