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用地膜自然老化与人工老化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加速光老化与自然气候暴露老化试验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以乌鲁木齐天山区南端农田自然老化试验田和人工加速光老化试验箱作为检测地膜老化试验手段,对A、B、C三种不同配方的农用地膜进行老化前后力学性能分析,并研究了辐照强度、温度、老化时间对农用地膜老化寿命的影响.[结果]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试验都表明B膜抗老化性相对其它2个膜样较好.[结论]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规律非常吻合.说明用340 nm荧光紫外灯辐照度控制在0.68 W/m2、黑板温度为60℃、冷凝温度为60℃、光照3 h、冷凝3 h试验条件下,可模拟出人工加速光老化试验的老化速率是自然气候环境下暴露试验的10倍.  相似文献   

2.
激光打印字迹人为热老化表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为老化文件是指为使所需的文件在外观上与标称时间的文件相符,人为故意采用一定的物理、化学手段对文件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在短时间内加速老化、陈旧而形成的一种假文件。文件人为老化的手段有多种,如光老化、热老化、溶液浸泡等。现今,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不断升级,特别是激光打印机因其打印速度快、噪音小、打印效果好等优点,在现代办公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应利用此类机具进行  相似文献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染料的老化研究具有操作简单、测定迅速的优点.本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红色染料-胭脂红酸经过碱、酸、光、热以及氧化还原气氛等老化过程及染料分子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胭脂红酸耐酸、耐紫外光,但耐碱、耐热性差,并且在氧化、还原气氛下稳定性不好.  相似文献   

4.
郭敏  熊涛  邱祖明  吴顺清  田志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57-19860,19862
[目的]为古代丝织品文物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综述了古代丝织品的材质、种类、文物保护现状、霉斑清洗技术等,介绍了生物技术保护丝织品文物的优势。[结果]古代丝织品的材料为蚕丝,根据织物组织结构、经纬线组合方式、加工工艺、绸面的外观形态及质地可将其分为14大类和34小类;目前我国各市区博物馆馆藏丝织品文物出现霉斑污染的报告较少;导致丝织物产生霉斑的霉菌大多分属于曲霉属、青霉属、分支孢子菌属、新月菌属、胶霉属、链孢霉属、木霉属等;丝织品文物霉斑的清洗方法主要为化学法;生物技术保护丝织品文物具有清洗过程更加环保、安全,清洗废液无毒、易降解等优势。[结论]生物技术处理可安全、科学、有效地延长古代丝织品文物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对丝织物进行氨基酸水解老化后,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和Origin Pro 8数据处理软件,使用Gausse拟合对红外光谱进行拟合计算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的方法,分析丝织物在氨基酸盐酸条件下的力学性质与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丝织品的最大荷重与延伸率下降,变得容易断裂,体现出丝织品的脆弱特性。且随着时间的增长,pH浓度升高,无规结构的含量增加,β-折叠结构的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小麦种子在不同收获期下贮藏过程中种子活力变化.[方法]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3个不同收获时期的春小麦种子在100;相对湿度和41℃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时间分别为0、2、4、6、8d,测量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幼苗干鲜重等指标.[结果]不同收获期下老化2d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从第4d开始,随着老化时间增长,各相关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老化第8d时,种子的发芽率最低降至60.33;.[结论]采用种子活力指数结合主要农艺性状可有效评价不同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收获期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人工老化处理这一措施结果显示种子在短时间内受到高温高湿胁迫伤害较轻,老化的时间越长,种子受到的伤害越深,劣变越快.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不同老化程度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玉米种子的生理生化、生命活力因人工老化而发生的变化,为玉米种子老化机制及种子活力修复研究奠定基础。以桂单0810和桂单162 等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48℃、相对湿度95%)的人工老化方法,研究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逐步增加老化时长,除2个品种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同步上升之外,其余生理指标如过氧化物酶活性、发芽指数、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均同步下降,老化10 d时,桂单0810和桂单162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60.32%和62.54%、55.44%和62.68%、49.52%和54.33%、65.63%和70.00%,而MDA含量大幅升高90.91%和93.20%,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60.16%和83.04%。相关性分析表明,MDA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人工老化方式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其活力,影响幼苗的生长。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8.
蒙脱土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光降解及老化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究蒙脱土对木塑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及其在老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毛白杨木粉和聚丙烯为原料,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蒙脱土钠基蒙脱土(Na-MMT)和有机蒙脱土(OMMT)为添加剂,在不同添加量的条件下(0、0.5%、1.0%和1.5%)制备了5组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并进行长达960 h的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在老化过程中,测试试材的表面颜色和弯曲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复合材料表面的形貌和化学组成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老化造成复合材料表面的褪色和开裂现象,老化960 h后,对照组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保持率分别仅为76.4%和61.7%;两种类型的蒙脱土均有效抑制了复合材料光降解,添加蒙脱土的复合材料其弯曲性能保持率均高于对照组;蒙脱土同时具有紫外屏蔽作用和光催化作用,前者在老化初期(老化480 h内)的作用较为明显;相比于Na-MMT,OMMT层间有机改性剂的光降解促进了复合材料体系的光老化进程。结论Na-MMT更有利于延缓复合材料的光老化,且在添加量较低时(0.5%)耐老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人工老化处理后,种胚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降低,但种子重量、α-粉酶活性、相对电导值、MDA含量、SOD活性及TTC还原量在经人工老化处理和未经老化处理种子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小麦种子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H_2O_2积累,对细胞造成毒害。种子经人工老化处理后,能萌发生长的幼苗在长势上劣于未处理种子的幼苗,较明显的表现为根系发育不好,根冠比下降,根系活力降低。但SOD、CAT活性在老化处理未与老化处理种子幼苗之间变化不大。SOD同功酶谱带数目不受人工老化处理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琛  肖生苓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179-4182
[目的]研究老化行为是解决农用薄膜的老化现象、防止老化的基本手段.[方法]采用加速紫外老化和热老化2种方法,对老化前后聚氯乙烯(PVC)薄膜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的拉伸性能、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种老化方式下,HDPE薄膜的拉伸强度都下降,在老化120 h时,热老化拉伸强度降低6.07%,而紫外老化拉伸强度下降15.08%;PVC薄膜在老化120 h时,热老化拉伸强度上升33%,而紫外老化拉伸强度下降13.8%.在2种老化方式下,HDPE薄膜透气量都上升,老化120 h时,热老化透气量增加107.64%,而紫外老化透气量增加219.39%;PVC薄膜在达到最大透气量后缓慢降低.2种老化方式下,在老化120 h内,HDPE薄膜透湿量都是先降低后上升,而PVC薄膜透湿量都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合理使用农用塑料膜,降低老化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污染的丝绸织物中的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出三种霉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显微形态观察,分别鉴定为藻菌纲的根霉属(Rhizopus Ehrenberg)、子囊菌纲的拟青霉属(Penicilliopsis Solms—Laubach)和半知菌类的黑曲霉组(A.niger)。  相似文献   

12.
针对真丝织物易皱、抗菌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真丝织物进行预处理,再用壳聚糖、柠檬酸溶液进行二浸二轧抗皱整理.对整理后的真丝织物进行力学性能和白度测试,探讨了有关工艺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等离子体—壳聚糖对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经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抗皱性能有较大提高,折皱回复角可提高50°左右,断裂强力和白度略有下降.结果表明,真丝织物经低温氧等离子体—壳聚糖联合整理后,壳聚糖与真丝纤维发生了接枝,故其折皱回复性能得以提高,纤维的结晶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湖桑溯源     
古人云桑之利民与菽粟等,不管是以桑椹作为灾难时刻救荒之物,抑或是以桑叶养蚕抽丝做绢绸为奢华商利,桑之重要均不言而喻。而以"叶厚大而疏,多津液,少葚,饲蚕蚕大,得丝多"著名的湖桑却争议不断,这里试图结合文献记载从种植技术、社会政治经济需求等方面对其起源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蚕(Bombyx mori)蚕丝纤维脱胶后蛋白质成分的变化,为了解丝蛋白在蚕丝纤维中的分布特征打下基础,并为改进蚕丝纤维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木瓜蛋白酶、碳酸钠、尿素、中性皂和碱水法5种方法对蚕茧进行脱胶处理;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方法处理的蚕丝和不同蚕丝加工产品的脱胶程度,以及脱胶对丝素的影响;利用FASP酶解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技术鉴定不同方法脱胶后的蚕丝及各种蚕丝加工产品的蛋白组分;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鉴定到的丝蛋白进行注释并通过非标定量的方法比较各种样品中丝蛋白的丰度。【结果】通过5种方法对蚕茧丝进行脱胶,蛋白电泳检测发现木瓜蛋白酶法降解丝胶蛋白的同时基本不会破坏丝素蛋白;碳酸钠法对丝胶的降解能力较弱,但对丝素的降解较强;中性皂法和尿素法对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的降解都比较严重;碱水法的效果不理想。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木瓜蛋白酶和中性皂法脱胶后的蚕丝中几乎没有丝胶蛋白,主要是丝素蛋白、seroin 1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等;尿素法和碳酸钠法脱胶后的蚕丝中残留蛋白最少,主要是丝素蛋白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等。通过蛋白电泳检测了6种蚕丝加工产品中的蛋白质,发现生丝和胚绸中的丝素蛋白比较完整,绸、缎和电力纺中的丝素蛋白出现了部分程度的降解,而丝绸旧衣中的丝素蛋白有严重的降解。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生丝和胚绸中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丝胶1、seroin 1、osiris 9a、甘氨酸富含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SPI51等;绸、缎和电力纺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蛋白和seroin 1,而丝绸旧衣中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蛋白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结论】木瓜蛋白酶脱胶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丝素纤维的完整性,碳酸钠和尿素法的脱胶程度最高。生丝和胚绸中的丝胶蛋白含量很高,丝素纤维比较完整。绸、缎和电力纺中的丝胶蛋白很少,丝素纤维有部分程度的降解。蚕丝经过彻底的脱胶后还剩余的蛋白包括丝素重链、丝素轻链、丝素p25、seroin 1和甘氨酸富含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寻找克服以往玉米须黄酮及其单体纯化工艺不足的技术,分离玉米须黄酮及其单体。[方法]以玉米须浸膏为原料,采用萃取和模拟移动床色谱相结合的办法分离高纯度玉米须黄酮,并优化其纯化工艺。[结果]所得产品和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明确了玉米须黄酮的纯化工艺路线。[结论]规模化精细分离技术和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可用于高纯度玉米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The orb web is a spectacular evolutionary innovation that enables spiders to catch flying prey. This elegant, geometric structure is woven with silk fibers that are renowned for their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 used silk gland expression libraries to address a long-standing controversy concern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orb-web architecture. Contrary to the view that the orb-web design evolved multiple times, we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and phylogeny of silk proteins support a single, ancient origin of the orb web at least 136 million years ago. Furthermore, we substantially expanded the repository of silk sequences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synthesis of high-performance biomaterials.  相似文献   

17.
The orb web is a spectacular evolutionary innovation that enables spiders to catch flying prey. This elegant, geometric structure is woven with silk fibers that are renowned for their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 used silk gland expression libraries to address a long-standing controversy concern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orb-web architecture. Contrary to the view that the orb-web design evolved multiple times, we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and phylogeny of silk proteins support a single, ancient origin of the orb web at least 136 million years ago. Furthermore, we substantially expanded the repository of silk sequences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synthesis of high-performance biomaterials.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蚕丝的分类、性质特点及鉴别方法等。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蚕丝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显微镜下的蚕丝有其独特的显微结构,这为蚕丝区别于其他动物皮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霞  钟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43-44,80
[目的]探讨绣球花最佳的染色方法。[方法]以新鲜绣球花切花和压制干燥后的绣球花为试材,分别进行食用色素吸色染色处理和马克笔、粉彩、丝绸染料等颜料涂色染色处理,再对染色后的绣球花进行日晒破坏性处理。[结果]用狮头牌食用色素3%的浓度吸色3 h可得到最佳染色效果,且在日晒下颜色虽然变淡,但不影响观赏性,对压花制品的保存有利,而且遇胶不会出现渗色;3种颜料涂色后绣球花瓣颜色都得到提升,变亮,但马克笔涂色后不耐日晒,严重褪色;粉彩耐日晒,但易脱粉;丝绸染料稳定性高,耐日晒且遇胶不会出现渗色现象。[结论 ]丝绸染料涂色和用3%食用色素吸色3 h这2种方法是绣球花最佳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