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云南木蠹象是我国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云南松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云南木蠹象蛹室在被害云南松树木上的分布规律,反映了该虫幼虫和蛹在树木上的危害与分布。研究表明,云南木蠹象蛹室主要分布在云南松树木主干的中上部,其蛹室数量占主干蛹室量的76.99%;同时,云南木蠹象蛹室集中于树木主干,主干上的蛹室数占全树蛹室数的70.26%。云南木蠹象蛹室在轮枝上的分布多集中在中上部轮枝,即第1~3轮轮枝。在这些轮枝上的蛹室数目是所有轮枝蛹室数目的87.69%。从生长年龄而言,蛹室主要分布在1~2年生的主干和侧枝上。  相似文献   

2.
云南木蠹象对云南松幼树的危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该文研究了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onger对云南松的危害特征,探讨了云南木蠹象在云南松幼树上的虫口密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中建议。  相似文献   

3.
松材线虫等5种有害生物在贵州省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国内外专家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结合贵州省森林资源状况和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kle、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 Mamiya et Enda、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et Zhng、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ng、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 5种松树病虫在贵州的潜在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为高度危险,萧氏松茎象、云南木蠹象、纵坑切梢小蠹属中度危险。  相似文献   

4.
南华县首次引进管氏肿腿蜂进行云南松蛀干害虫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南华县林业局在西南林学院的指导下首次引入管氏肿腿蜂,在天子庙坡林场云南松树体上进行人工放养,用于防治天牛、云南松木蠹象、云南松小蠹等危害性蛀干害虫,以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南华县林业局在西南林学院的指导下首次引入管氏肿腿蜂,在天子庙坡林场云南松树体上进行人工放养,用于防治天牛、云南松木蠹象、云南松小蠹等危害性蛀干害虫,以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引诱剂Ⅰ和引诱剂Ⅱ是最常用的2种松墨天牛引诱剂。为了弄清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林间诱捕云南松蛀干害虫的效果,于2009~2012年每年的5~9月蛀干害虫活动期在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2个林区设6块样地进行2种蛀干害虫引诱剂诱捕蛀干类害虫实验。结果表明,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可以诱捕到危害云南松枝梢和树干的8种害虫,1种待鉴定,1种天敌昆虫。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吉丁虫、木蠹象、松瘤象是云南松蛀干害虫的优势群体。连续使用害虫引诱剂能显著降低林间蛀干类害虫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7.
云南木蠹象是鞘翅目象甲科的一种蛀干害虫,危害健康云南松。2002年在贵州威宁暴发危害,当时除了人工清理枯死枝条、枯死植株外,无有效防治措施。在羽化期喷施1000倍40%速扑杀乳油两次后,云南木蠹象的危害指数平均下降11.08,防治效果可达50.6﹪。通过试验,我们认为速扑杀可用在虫源地控制虫口密度,连续2 ̄3年使用可以抑制虫害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8.
云南木蠢象于2002年5月首次在威宁县海拉乡发现,由于云南木蠹象是蛀干害虫,个头小,隐蔽性强,除了采用人工清理外,目前尚无很好的防治方法,本文就云南木蠹象人工清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云南木蠹象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该虫的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和寄主的经济重要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危险性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云南木蠹象在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中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省云南松4种主要害虫云南木蠹象、纵坑切梢小蠹、松墨天牛、云南松毛虫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贵州省拟松材线虫病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通过风险性分析和计算,得出拟松材线虫是松树的重要病害种类,其R值为1.74,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贵州省拟松材线虫病的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松实小卷蛾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实小卷蛾是对我国松属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蛀梢、蛀果害虫。为正确认识松实小卷蛾对林木的危害性,加强对其管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防止其进一步的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对松实小卷蛾在我国的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通过此综合评估,认为松实小卷蛾在我国属中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病于2003年在贵州省的遵义县发生,目前呈扩散趋势。本文针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和传播特点,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分析和探讨了治理措施,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其传播速度和逐步根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为达到持续控制纵坑切梢小蠹(简称松小蠹)危害的目的,进行了松小蠹与云南松林分之间的关系、抚育间伐控制蠹害效果、蠹害木清理技术、聚集信息化合物引诱剂筛选及林问引诱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系列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探明了云南松林分与松小蠹危害之间的关系及受害林分内害虫的演变情况;证实了松小蠹生活史中姐妹代的存在,摸清了姐妹代各虫态出现的时期、种群数量,为松小蠹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出4种效果较好的引诱剂配方及两种可供推广的诱捕器,研究了引诱剂林间引诱、测报方法及应用粉拟青霉菌杀虫剂防治扬飞期成虫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松小蠹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贵州松褐天牛防治工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松褐天牛在贵州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分布与危害状况、开展松褐天牛防治工作的意义、开展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及下步工作打算。  相似文献   

16.
橙带蓝尺蛾是罗汉松和竹柏的重要食叶害虫,目前在广东、广西、台湾均有危害。本文依据FAO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从该虫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橙带蓝尺蛾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1.36, 属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风险值R为1.58, 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7.
黄胸木蠹蛾是多种阔叶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为正确认识云南省黄胸木蠹蛾对林木所造成危害的危险性,加强管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和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 isk Analysis)的方法,对黄胸木蠹蛾在云南省的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综合评估,认为黄胸木蠹蛾在云南省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8.
松叶蜂是一种对松树有严重危害的害虫。本文以贵州省余庆县发生松叶蜂疫情为例,针对调查情况,论述了松叶蜂的概括和分类、分布情况,阐述了松叶蜂的危险性和生活习性及传播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姜明成  郑平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4):28-30,40
南华松叶蜂在贵州平坝1 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萤内越冬,第1代幼虫于7~8月取食2年生松针造成局部性危害,幼虫有群集习性,便于人工防治。据室内人工饲养观察,幼虫期受姬蜂及寄蝇寄生,其寄生率高居40%~88%,表明通过充分运用天敌因素,可以实现害虫的自然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