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为了精确地评估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及价值,提高郊野公园的经营管理水平,选取上海浦江郊野公园的5种典型林分香樟、栾树、桂树、无患子、池杉为研究对象,在逐株实测的基础上,根据绿量方程计算三维绿量,通过三维绿量换算林分产生的生态效益,再利用生态经济学方法评估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所选5个林分在0.648 5 hm2的总面积上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为23.07万元,合35.57万元/hm2。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在产氧量和吸收CO2量方面,香樟 > 栾树 > 桂树 > 池杉 > 无患子;在吸收SO2量、滞尘量(TSP)、夏季蒸腾量方面,香樟 > 栾树 > 池杉 > 桂树 > 无患子;各林分的单位面积总生态效益价值香樟 > 栾树 > 桂树 > 池杉 > 无患子。林分生态效益及价值与三维绿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其结构特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太原市区选择2类10个不同结构特征的绿地为研究样本,利用HOBO Pro温、湿度数据采集器对绿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温湿度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绿地绿量、叶面积指数、绿地面积、周长面积比4个绿地特征要素与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绿地面积、绿量显著正相关,与绿地周长面积比值显著负相关;在垂直方向上,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绿量显著正相关,降温效应与叶面积指数显著正相关,增湿效应与叶面积指数正相关性不显著。绿地绿量是衡量绿地生态效益的关键因子,应将其作为绿地系统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角度看,在增加绿地面积和提高绿量的同时,一方面要重视大面积斑块的绿地,提高其在绿地系统中的比重,另一方面根据绿地用途相应地选择不同的形状,使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公路建设土壤保护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生态负效应,其中土壤扰动是公路建设产生的各种负效应中最普遍也是破坏范围和程度较大的一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公路绿化日益得到重视,并成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路域土壤则是公路绿化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路域土壤的保护,在全面分析公路建设对土壤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了路域土壤保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增加城市绿量,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所以,需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藤本植物的优势,再添"新绿",实现与地面绿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以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的四个生态移民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移民区生态效益评价。应用2008年SPOT卫星遥感影像和2013年无人机航摄影像,首先对研究区5 a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与分析;其次应用生态绿当量评价模型进行生态移民研究区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显示:(1)2008—2013年5 a间研究区的生态绿当量均有所提高,生态环境有改善;(2)2008年和2013年研究区域的生态绿当量均低于1,移民区生态环境仍较为脆弱;(3)研究区森林覆盖率低于联合国最低值20%,高于环保部生态县15%的覆盖率,基于生态绿当量森林覆盖率与最佳森林覆盖率有很大的差距,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方面仍需调整,需加大保护生态恢复措施力度,继续实行封山育林禁牧、退耕还林等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6.
南安市是闽南花岗岩重点产区之一。由于开采面积大,范围广,造成了严重的新的水土流失,危害极大。本文主要针对矿山采石迹地治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复绿技术进行治理绿化,恢复自然生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市矿山迹地生态复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绿美村庄建设成为新时代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简述植物配置的概念,分析植物配置在绿美村庄建设中的基本原则,探讨大丰绿美村庄建设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讨论植物配置研究对大丰绿美村庄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技术手段,运用USLE方程计算了区域水土流失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处理获得各乡镇的水土流失率。结合各乡镇的单位面积绿量,通过相关分析与建立模型定量描述了两变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绿量与水土流失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各模型的R2均在0.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的森林合理经营和水土保持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现代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要遵照以人为本、生态为先、追求情趣、实用观赏、主题鲜明等新理念,进行景观环境设计。特别是在绿化设计上,应强调人性化意识,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能够接触到绿色。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进行科学搭配组合,并能体现出季相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深圳的实践以及国际大都市的经验基本展示了城市未来绿化的发展方向,即应该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生态园林的道路。本文从编制规划科学合理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增加物种多样性和绿量、加强绿化管理几个方面讨论了城市未来绿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