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毛竹种子为材料,进行生活力、发芽率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1 a左右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保存条件下,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均先下降后升高,但就近1a的保存效果来看,种子发芽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推测毛竹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二次休眠.不同保存条件下毛竹种子的生活力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与发芽率呈正相关.相对电导率和发芽率的负相关性较为明显,特别是在冷冻条件下,各指标相关性均较强.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毛竹种子相对电导率之间的差异最先表现出来,可能是反映毛竹种子质量的敏感指标.经过近1 a的贮藏,现有保存条件对毛竹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影响较小,其保存效果还需要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筇竹种子特性及实生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筇竹种子特性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筇竹的种子长 1.0 4~ 1.4 5 cm ,直径为 0 .6 9~ 1.14cm:种子净度为 92 .2 6 %、千粒重 5 0 2 .95 g、发芽率 92 %、含水量达 70 .18% ;种子休眠期短、不耐贮藏 ;2二年生实生苗高 39.38cm、地径 0 .2 8cm、竹鞭长 39.38cm ,根系发达 ,分蘖能力强 ,笋芽多达 15个 /丛 ,可在秋季出圃造林 ;3天然更新差、竹苗生长不良是筇竹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毛竹育苗技术(一)播种育苗1.种子处理。一是浸种消毒。将种用0.03%的高锰酸钾温水(50℃左右)浸种24小时;二是种子催芽。将砂子用0.03%的高锰酸钾溶液淋湿,再按3:1的比例与种子混合,堆积在18℃~25℃的屋内催芽。每2天喷1次水,至种胚露白点后筛出拌砂,再用清水洗,可提高发芽率5%~8%。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水杉种子贮藏的适宜含水量、温度和时长,以期为水杉种子的科学贮藏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水杉原产地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小河村的原生水杉母树上采收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种子含水量、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长试验,比较了入库和出库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在10.00%~10.99%时,贮藏期间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降低值最小,贮藏效果最佳。种子含水量为10.00%~10.99%,在-5℃贮藏1 a时,发芽率、发芽势降低值最小,贮藏效果最佳;-5℃贮藏1 a、2 a、3 a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水杉种子贮藏入库含水量应控制在10.00%~10.99%,贮藏温度推荐-5℃,在-5℃条件下可以贮藏3 a。  相似文献   

5.
刨花楠开花结实习性及其种子贮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刨花楠开花结实习性,并进行了种子不同贮藏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刨花楠开花结实期在不同坡向上差异明显,花期阳坡早于阴坡8 ~ 10 d,果期则早4 ~ 5d;刨花楠盛花期为4月5 ~ 15日,果熟盛期为6月中下旬;不同贮藏方法和贮藏时间刨花楠种子的保存率、发芽率、发芽势均有较明显差异,以低温湿沙贮藏效果较好,贮藏半年后种子保存率达100%,发芽率、发芽势达71.67%.  相似文献   

6.
对水竹种子特性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水竹种子长4~4.5mm直径1.0~1.3mm当年发芽率52%~60%,在室温干藏隔年发芽率达51%。(2)1年生实生苗高在40cm以上,地径0.2~2mm竹鞭长30~160cm,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7.
不同贮藏条件对米老排种子含水率和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真空铝箔袋、瓦罐和布袋3种封装材料和-20、-5、4、10℃和室温5种贮藏温度等15个组合,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贮藏6个月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种子含水率和萌发特性的影响,以筛选最佳种子贮藏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封装材料和贮藏温度对米老排种子含水率和萌发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布袋封装时,5种贮藏温度的种子含水率平均为9.61%,发芽率平均为21.5%;瓦罐封装时,种子含水率为11.48%,发芽率为15.8%;而真空铝箔袋封装时,种子含水率高达16.90%,发芽率基本为0。对于贮藏温度,4℃和10℃贮藏的种子发芽效果较好,-20℃和-5℃的效果一般,而常温贮藏的效果最差。不同封装材料和贮藏温度对种子含水率和种子萌发特性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采用布袋或瓦罐封装在4℃和10℃进行冷藏的贮藏条件最佳,其贮藏6个月的种子发芽率约为30%,为新鲜种子发芽率的40%左右。种子含水率与种子发芽率具有较强的关联,其关系大致呈尖峰状分布,适宜的种子含水率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从而促进种子发芽。综合分析,采用布袋或瓦罐封装在4℃和10℃进行冷藏的贮藏条件最佳,其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当年和隔年采集的的毛竹种子 ,用MS培养基 ,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和抗生素 ,对毛竹种子进行人工诱导发芽试验。其结果表明 :当年采集的毛竹种子的发芽率为 61%、污染率 4 .97% ;隔年的毛竹种子污染率为 61.67% ,发芽率为 12 .533%。用不同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差异显著 ,尤以处理 3效果最佳。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种子的发芽 ,生根也有差异 ,4号培养配方的效果最好 ,其无菌苗得率为61% ,这比传统种植方法的成活率高 6~ 8倍 ,为毛竹的推广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究贮藏温度对南京椴种子耐贮性的影响,揭示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寻种子适宜贮藏温度,为南京椴种子贮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含水量为9.80%的南京椴种子为试验材料,存放在室温(23~27℃)、4、-5和-40℃等4种温度条件下开展种子贮藏,对贮藏0、180、360、540、720 d的种子分别测定种子绝对发芽率和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 O2-·含量、OH·产生能力与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协同影响南京椴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贮藏温度条件的种子发芽率均下降;随着贮藏温度的下降,种子发芽率显著上升;至720 d贮藏试验结束时,在室温、4、-5和-40℃贮藏条件下的种子绝对发芽率分别为43%、49%、60%、62%。贮藏时间延长导致种子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变,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种子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在贮藏前期,种子SOD和POD活性升高,后期均有所下降;种子O2-·含量、OH·产生能力和MDA含量整体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室温贮藏180 d时,南京椴种子仍可保持较高的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PEG模拟干旱对毛竹种子萌发及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及生长生理的影响,探究毛竹种子萌发期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机理,为毛竹的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5%、10%、15%、20%、25%) PEG-6000溶液对其种子萌发、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胚根和胚芽的生长量与PEG胁迫浓度间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对照组(CK)和5%处理组在第4天开始发芽,其余各处理组的发芽起始时间随处理浓度的升高逐渐延迟,25%处理组不发芽。(2)最终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随PEG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均在5%浓度达到最大值。干旱胁迫下毛竹种子发芽率日变化曲线中对照组和5%处理组间存在唯一交叉点。毛竹种子在PEG胁迫下发芽率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4. 49%和19. 27%。(3)胚根和胚芽最终长度均在5%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处理间差异显著(P 0. 05)。对照组和5%处理组的胚根平均长度日变化曲线存在交叉点。PEG胁迫下胚根生长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20. 43和23. 01%。(4)胚根中SOD、POD、CAT的活性均随PEG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分别在5%、10%、10%浓度时达到最大值。(5) 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PEG浓度的升高而持续升高,但低浓度(0%10%)时MDA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低浓度干旱胁迫抑制发芽前期毛竹种子萌发以及胚根的形成,但显著提高毛竹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并且促进胚根后期的生长;而高浓度PEG干旱胁迫延迟毛竹发芽,抑制整个发芽时期的发芽率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 PEG浓度高于15%的干旱胁迫使毛竹的抗氧化酶系统发生紊乱,并对组织膜系统造成显著伤害。  相似文献   

11.
种子的发芽率除受树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影响外 ,还受贮藏条件 (温度、温度、通气状况 )和贮藏年限的影响 ,贮藏期间种子的含水量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因子。白榆、桑树种子适宜随采随播 ,否则 ,会降低发芽率。不能及时播种应密封干藏。为探讨白榆和桑树种子在密闭、低温条件下长期贮藏 ,种子含水量对发芽率的影响 ,做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用的白榆和桑树种子于 1 995年装入小广口瓶 ,封蜡密封后放在温度为 1~ 4℃的冰箱冷藏室贮藏 ,种子装瓶时含水量 :白榆种子分别为 6 .8%、4 .1 %、2 .7%、,桑树种子分别为 4 .9%、3.4 %、2 .0…  相似文献   

12.
毛竹实生苗造林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发笋旺、运载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实生苗的分蘖性强,用分株、埋鞭、压条、留鞭等方法,以苗繁苗,建立永久的竹苗生产基地,是解决母竹来源少、多快好省地扩大竹林面积的有效途径之一。 种子管理 1.毛竹在桂林4~6月开花,9月种实成熟,种子采集后经过干燥,脱粒,去空壳,拌药(50千克种子混拌100~150克敌敌畏或谷虫净)即可装运。在运输途中,防止受潮发热,影响种子质量。 2.毛竹种子宜用干藏,将种子装入布袋子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有条件的冷库贮藏(0℃~5℃),发芽力…  相似文献   

13.
广西柳州地区林科所于1963年开始进行毛竹(楠竹)种子育苗和造林试验,近几年已获得显著进展。他们的实践证明,毛竹实生苗可塑性大,起苗、运苗和种植都很方便,成活率高,种后5~6年便可成材(胸径6厘米以上),同时成本可降低90%以上。毛竹实生苗地下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要求土壤疏松湿润。幼苗怕涝、怕冻、怕旱,宜选择半阴半阳、坐西向东的坡地作圃地,并要求排灌方便,土壤以酸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木棉 Bombax ceiba 和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混合种子,在0、4、和8℃条件下贮藏135d,每隔45 d测定一次种子场圃发芽率和活力指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测定种子的初始和贮藏135 d的生活力。结果如下:木棉种子在相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活力逐渐下降,贮藏135 d后种子发芽率在8.33%以下,基本失去发芽能力;美丽异木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率为新鲜种子发芽率的67.46%以上;利用TTC染色法(1.0%浓度)能反映出木棉的种子生活力;木棉种子0℃贮藏90 d发芽率好于4和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TTC染色法检测木棉的种子生活力;美丽异木棉种子0、4、8℃贮藏135 d的发芽率差异很小,0℃贮藏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较优。  相似文献   

15.
隔年贮藏檫树种子形态成熟时,果皮虽已呈蓝黑色,但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当年采收的种子即使生活力很高,通常都不会前发。到次春,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种子不会萌发,一般场圃发芽率只有20~60%左右(表一)。倘若种子处理和贮藏不当,发芽率更低。这表明,檫树种子采收后,在生理上需  相似文献   

16.
普陀鹅耳枥濒危的生物学原因及基因资源保存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分析普陀鹅耳枥的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种子品质、萌芽性、幼苗生长特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普陀鹅耳枥雄花散粉期与雌花柱头可授期重叠时间仅为6天.雄花序在树冠的上、中、下部分布比较均匀,而雌花序则集中分布于树冠的上部和中部.盛花期花粉的最高萌发率可达52.41%,室温下干燥保存的花粉寿命仅为6天左右,在4℃干燥条件下保存可以延长花粉寿命10天左右.采自不同母树的种子,出籽率、千粒质量、饱满度和发芽率等遗传性状在不同单株之间存在显著变异,但原生母树的种子品质要显著优于F.代的种子品质.用膨化珍珠岩在室内贮藏种子效果较好.叶芽的隐芽不具萌发性,但是顶芽遭受损伤以后,下部侧芽能重新抽发新枝.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幼苗高生长速生期,2年生实生苗平均高为52~76 cm,平均地径为0.69~1.05 cm,苗木保存率为76.8%~100.0%.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香果树种子沙藏、5℃低温贮藏、-5°冷冻贮藏、对照(CK)贮藏试验,结果显示在5℃低温环境中贮藏,种子发芽率最高,达66.8%;不同贮藏方式对香果树种子发芽势和种子发芽时间有明显影响。种子贮藏时间试验表明贮藏时间对香果树种子萌发影响较大,在5℃低温贮藏下种子可长期贮藏并且能够保持较高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18.
竹子果实形态及质量的观察和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3个属40种竹子果实的形状、颜色、长度、直径等形态特征以及竹子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和发芽势等质量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其中20个种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带壳颖果一般为椭圆形、圆锥形、卵圆形,颜色以灰褐色、紫褐色和黄褐色为主,长度、直径和千粒重分别为10~20 mm、2~6 mm、20~40 g.去壳颖果一般为卵形、纺锤形、椭圆形,颜色以黄褐色和紫褐色为主,长度、直径和千粒重分别为5~9 mm、2~5 mm、15~25 g.种子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度、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80%~95%、10%左右、低于10%、60%~80%、40%.坚果一般为墨绿色和褐色,种子长度、直径、大型坚果千粒重、小型坚果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10 mm以上、10 mm左右、500 g左右、低于200 g、90%左右、60%(较高)、80%左右、60%左右.梨果为绿色、褐绿色,种子长度、直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15~20 mm、14~18 mm、大于500 g、90%左右、60%左右、70%左右、4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香椿种子特定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结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贮藏方法、催芽处理进行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发芽试验,并对11个地理种源的丝栗栲种子进行种子千粒质量、含水量检验和发芽试验,探讨丝栗栲种子催芽、贮藏技术及发芽率与种子千粒质量、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沙藏可最大限度的保持丝栗栲种子活性,越冬后种子发芽率与新鲜种子相比,发芽率仅下降1.2%,但种子发芽周期比新鲜种子增长了将近一周。(2)用冷水浸泡24h丝栗栲种子发芽率达95.0%,比未催芽处理提高5.0%,还可缩短种子发芽周期将近3~4d。(3)丝栗栲种子的发芽率与含水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含水量是影响丝栗栲种子发芽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贮种选种中,含水量的控制十分关键。本研究解决了丝栗栲种子越冬贮藏、催芽处理等关键技术,可为丝栗栲育苗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