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小勇 《植物保护》2011,37(2):87-90
[目的] 明确牡丹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以生菜、黄瓜、反枝苋、苘麻、小麦和稗为受试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进行室内活性测定。[结果] 除茎器官外,牡丹其他各器官的粉末在10 g/L的添加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胚根(或种子根)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对胚轴(或胚芽鞘)的抑制。各器官中以根和叶的效果最好,花、果实和叶柄次之,茎最低。6种受体植物中,反枝苋幼苗的敏感性最高,而黄瓜最低。[结论] 牡丹的不同器官粉末在10 g/L的添加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八重樱不同器官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八重樱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以生菜、黄瓜、反枝苋、苘麻、小麦和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八重樱的不同器官粉末在10 g/L的添加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普遍对胚根(或种子根)生长的抑制效果高于对胚轴(或胚芽鞘)生长的抑制。其中,以根、叶和花器官表现出的抑制活性最强,而茎的抑制效果则相对较弱。6种受体植物幼苗的胚根对八重樱各器官所表现出的敏感性以生菜、反枝苋最高,黄瓜和苘麻次之,小麦及稗草相对较低。而它们的胚轴所表现出的敏感性以生菜和苘麻最高,小麦、黄瓜和反枝苋次之,稗草最低。说明八重樱各器官,特别是果实、叶和花中均含有高除草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玉米不同品种之间植物化感活性的差异,以生菜为受体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测定17个玉米品种的不同器官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的根、茎、叶、雄花、果皮均对生菜幼苗的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品种及器官之间差异较大。在10 g/L处理浓度下,多数品种的茎、叶、果皮对生菜胚根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但对生菜胚轴生长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综合不同器官对生菜胚根和胚轴生长的抑制率,以费玉3号、青农0902、鉴102、三北17、齐单1号、210×205、浚单20、郑单958、五岳288、东单13等品种的抑制活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琼脂混粉法测定了17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不同器官在0.005 ~0.5 g/L供试浓度下对受体植物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各植物器官对其胚根和胚轴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刺激生长活性,其中,马齿苋茎和叶、反枝苋茎、葎草叶、狼尾草茎等器官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刺激生长活性,而其他植物器官的刺激生长活性相对较低或表现为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松、柏、杉科植物的化感活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琼脂混粉法对11种松、柏、杉科植物器官的化感活性进行了室内测定.在10 g/L的粉末添加浓度下,几乎所有的供试植物材料均对结球生菜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普遍对胚根的抑制效果高于对胚轴的抑制.其中云杉、雪松、黑松和华山松的叶,黑松和华山松的枝以及黑松的幼果对结球生菜胚根的抑制效果,云杉和雪松的枝对结球生菜胚轴的抑制效果均达90%以上.柏科植物不同器官对生菜幼苗的抑制作用要低于松科和杉科植物,其中,洒金千头柏的枝反而对生菜幼苗的生长显示了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乌桕不同器官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 g/L的浓度下,乌桕不同器官粉末对生菜和小麦幼苗的生长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且以叶器官活性最高,果实最低。而叶在0.1~10.0 g/L的不同浓度下对夏至草、反枝苋、生菜、荠菜、小麦和黄瓜幼苗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以夏至草的敏感性最高,而黄瓜最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了芦苇提取物对小麦、萝卜、黄瓜、稗草和反枝苋5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0. 08 g/mL浓度时,对除黄瓜外的受体植物种子萌发抑制率为69. 2%~75. 1%,EC50值分别为0. 044、0. 046、0. 033和0. 042 g/mL,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差,抑制率为10. 6%。在0. 16 mg/L浓度时,对5种受体植物幼苗茎生长的抑制率为69. 3%~93. 2%,EC50值0. 042~0. 100 g/mL;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率为75. 3%~97. 7%,EC50值0. 024~0. 079 g/mL。试验结果丰富了芦苇化感作用范围,从中可能发现新的除草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13种常见的木本植物不同器官及浒苔的化感活性,为其有效利用提供依据,以生菜为受体,采用琼脂混粉法测定了它们在0.005~0.5 g/L供试浓度下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述供试浓度下,13种木本植物不同器官及海洋藻类浒苔对生菜幼苗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0.005 ~0.1 g/L的供试浓度下,金叶千头柏与碧桃的枝、紫丁香与紫荆的叶等器官均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刺激根系生长活性.其他植物器官刺激生长的活性相对较低,或表现为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荆条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琼脂混粉法于室内测定荆条对生菜、黄瓜、反枝苋、苘麻、小麦和稗草6种受体植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10 mg/mL的供试浓度下荆条不同器官粉末对6种植物幼苗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花活性最高。进一步测定了花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溶剂极性萃取物对6种植物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的抑制活性较高,其中石油醚层对黄瓜幼根和乙酸乙酯层对稗草幼根的EC50分别为0.07、0.03 mg/mL,说明花含有较高的除草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绒叶泡桐花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除草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性追踪和柱层析技术,以对杂草反枝苋、生菜、黄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指标,对泡桐花中除草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绒叶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花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后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在浓度为 0.5 mg/mL 时,对反枝苋、生菜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6.30%、56.17%和23.36%; 乙酸乙酯萃取物在浓度为0.5 mg/mL时,对反枝苋、生菜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9.89%、63.53%和32.74%。通过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种活性较高的化合物,经鉴定其为对乙氧基苯甲醛,其抑制反枝苋种子胚根生长的EC50值为55.20 μg/mL。对乙氧基苯甲醛是首次从绒叶泡桐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也是首次将其用于除草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培养皿法,研究了银胶菊花水浸提液及其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剩余水相不同极性组分对苘麻和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 g/L浓度处理下,水浸提液完全抑制苘麻和稗种子萌发,对苘麻和稗根长、芽长、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2.6%、89.1%、84.3%和91.7%、55.8%、39.1%;正丁醇相抑制苘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强,乙酸乙酯相抑制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强。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1 g/L浓度处理下,乙酸乙酯相生物活性最高,苘麻和稗种子萌发率分别为13.3%和33.3%,对苘麻和稗根长、芽长、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63.1%、80.0%、58.3%和51.3%、26.7%、23.3%。  相似文献   

12.
The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a water extract from Hemistepta lyrata were tested on the seeds of selected crops in Petri dish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 strongly inhibited the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 rape ( Brassica campestris ), and radish ( Raphanus sativus ), but only slightly inhibited those of sorghum ( Sorghum vulgare ) and cucumber ( Cucumis sativus ). The extract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roots and hypocotyls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while it inhibited their growth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e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of cucumber and radish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extract.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DA concentration in plants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H. lyrata .  相似文献   

13.
33%二甲戊灵乳油防治水稻旱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3年采用大田药效试验,研究了33%二甲戊灵乳油对于华南地区早稻和晚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使用推荐剂量742.5~990.0ga.i./hm2,能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虱草等莎草科杂草和尖瓣花等阔叶杂草,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高浓度处理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精喹禾灵乳油防除大豆田杂草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20%精喹禾灵乳油防除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精喹禾灵乳油用药有效成分剂量应为45.0~52.5 g/hm2,该剂量下,20%精喹禾灵乳油搭配笔者单位自主研发的HY-01增效剂,能够有效防除夏大豆田的马唐、牛筋草、稗草;施药后30d,对禾本科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在95%以上,可见在推荐剂量下施用对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剑麻园常见伴生杂草假臭草为受体植物,白菜和萝卜为参照受体植物,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剑麻新鲜叶片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蒸馏水4种溶剂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溶剂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率、根长和茎长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00mg/mL蒸馏水浸提液和三氯甲烷浸提液对假臭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根长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29%和50%;500mg/mL蒸馏水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和根长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45.00%和64.22%;500mg/mL乙酸乙酯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分别达到30.49%和56.59%。说明剑麻不同溶剂、不同浓度浸提液对不同的受体植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展利用剑麻的化感物质抑制杂草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白三叶草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白三叶草花、叶挥发物对稗草、苘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挥发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以明确白三叶草挥发物对稗草和苘麻的化感作用。结果显示:花挥发物的抑制作用大于叶挥发物,其中,花挥发物处理苘麻萌发率和芽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27和-0.29,稗草根长和鲜重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0和-0.28。花挥发物中共检测出23种化合物,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相对含量较大;叶挥发物中共检测出24种化合物,乙烯基乙醚、乙酸叶醇酯、丙酮相对含量较大。研究表明,白三叶草挥发物对稗草和苘麻均有化感作用,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以烯和酯类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