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原料奶需检测的几项微生物指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液态奶制品消费显著上升,对原料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UHT奶等长效奶制品,原料奶中微生物的要求更为严格。本文主要讨论了与原料奶质量密切相关的几项微生物指标,作为生产商品质原料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原料奶的收购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格的原料奶是生产优质奶制品的前提条件,而只有正常奶才是合格的原料奶.所谓正常奶系指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等侵害的健康母牛在产犊7天以后至干奶期前整个泌乳期所产的奶.正常奶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基本保持稳定,物理、感官及微生物指标也都符合国家规定的鲜奶质量标准;反之,异常奶则因其成分和性质发生了变化,故不宜加工成奶制品.  相似文献   

3.
鲜牛奶以质论价的新方法与试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我国奶牛业得到蓬勃发展,鲜奶及奶制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奶与奶制品质量未呈上升趋势。这与当前执行的奶价收购政策及计价方法有很大关系,因为生产高质量的奶制品必须有高质量的原料奶作基础,而按目前的奶价政策,优质原料奶并未得到优阶,挫伤了奶农生产优质奶的积极性。因此,制定合理的奶价政策和科学的计价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原料奶中微生物的数量能够直接反映奶牛养殖环境及原料奶在收集、运输与保藏等环节中的卫生状况。关注企业原料奶的微生物数量,加强对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是提高我国整体乳品质量和提高养殖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所有用于巴氏杀菌、超巴氏灭菌或无菌加工的优质A级原料奶,以及所有优质A级巴氏杀菌奶、超巴氏灭菌奶或无菌加工的奶和奶制品的生产、制造、巴氏杀菌、超巴氏灭菌或无菌加工,均应遵循、符合本章所列的表1中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和温度标准》及各项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6.
干酪生产和成熟期间的蛋白水解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酪生产和成熟期间的蛋白水解酶西北农业大学食品系(陕西省杨陵712100)张富新干酪是以奶与奶制品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乳酸菌和凝乳酶使奶中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再经一定时间成熟而制成的一种发酵奶制品。在于酪生产和成熟期间,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7.
原料奶风味已成为衡量原料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料奶中产生的不良风味不仅会影响奶户交奶和奶企收奶,而且还会影响消费者的口感,同时也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原料奶中的固有良好风味和不良风味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并从整体上提出控制原料奶中产生不良风味的技术措施,为生产优质风味奶和奶制品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奶牛场生产的原料乳中主要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采集奶牛场的奶样及奶厅环境空气样品,在实验室检测原料乳中的主要微生物及理化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其指标的主要因素。检测结果表明,冬季牛乳的营养成分高于春、夏、秋三季,微生物各项指标优于春、夏、秋三季,而且未检测到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奶厅环境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得出结论:原料乳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在不同季节间有较大差异,乳中细菌含量与奶厅环境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没有必然的关系,只要严格执行原料乳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规范,就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原料乳细菌总数和病原菌的数量,生产出安全合格的牛乳产品。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含抗生素的原料奶生产出来的牛奶称之为"无抗奶".2000年启动的"中国学生饮用奶"计划中明文规定:学生饮用奶必须以"无抗奶"为原料,以保证学生奶的品质.所以,学生奶在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的奶制品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放心牛奶".  相似文献   

10.
原料奶中的微生物直接影响乳制品加工企业成品奶的质量,如何有效控制原料奶中微生物的数量是各乳制品加工企业和原料奶生产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工作中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广大同行和牧场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原料奶质量中微生物指标检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原料奶的质量中微生物指标一直是人们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与原料奶质量密切相关的几项微生物:芽孢总数、耐热芽孢总数、嗜冷菌等,以供生产高品质原料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原料奶干物质的一种快速测定法黑龙江省完达山食品厂(密山市158307)刘广胜,宋淑珍原料奶干物质含量不仅是表示奶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奶制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奶标准化和生产甜奶粉计算加糖量的重要依据。乳品厂家目前大多数以单一的乳脂含量计价;这种方法虽比测比...  相似文献   

13.
在奶牛生产实践中,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鲜奶的品质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奶业产业链中,所有的食用奶和奶制品的正常加工,乃至所有以奶作为配料的其他食品加工都离不开优质原料奶的生产加工。原料奶的奶量和质量,对整个奶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日,河北省政府决定采取4项措施,切实保护奶农利益:一是尽最大努力帮助奶农拓宽鲜奶销售渠道,积极推动国内奶制品企业在河北省尽快恢复生产、增加鲜奶收购量,力促省内奶制品企业开足马力、全力生产。二是从财政中拿出3.16亿元补贴奶农,根据2007年底存栏数量,按每头奶牛200元的标准给奶农发放饲料补贴,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负担50%,  相似文献   

15.
原料奶安全检测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不断出现奶制品的安全问题,而原料奶作为乳业加工的源头,对奶产品的质量安全影响巨大.本文综述了原料奶的质量安全控制及相关检测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饲养、挤奶、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提高我国奶与奶制品的质量安全及促进乳制品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畜牧业》2010,(4):10-10
<正>我国关于奶制品生产及销售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其中主要包括原料奶的验收、加工、生产条件与规范、产品标准及检验项,对于产品包装与标识也有严格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奶制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购买奶制品时应选用正规、有一定知名度和规模的厂家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谈建立完整的原料奶质量控制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风 《中国奶牛》1996,(5):53-55
原料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奶制品的质量,因此,制定系列包括从环境卫生、挤奶操作到原料奶的检测等的标准和管理制度,以及为提高牛奶质量实行按质论价的收购方法并建立完整的原料奶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奶业生产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奶与奶制品棕色化的产生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中国奶牛》1998,(4):51-52
分析奶与奶制品产生棕色化的因素为非酶促棕色化中的前两种:羰氨反应和焦糖化。奶及奶制品发生棕色化后风味及外观恶化,物理性质降低。控制奶与奶制品棕色化发生的方法包括:控制温度,使用还原糖含量低的糖类,选用适当的稳定剂,控制原料奶的pH值,控制成品含水量和添加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生产实践中,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并探索出许多提高奶牛产奶量和改善奶质的措施。在奶业产业链中,所有的食用奶和奶制品的正常加工,乃至所有以奶作为配料的其它食品工业,都离不开优质原料奶的生产。原料奶的质量,对整个奶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维护民生、民权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影响奶牛产奶量和奶质的因素很多,本人仅从奶牛的饲养和管理方面来浅谈一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牛奶主要的营养成分特别是人们经常接受的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杂质度等。生鲜牛奶是奶制品的源头,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奶制品的营养品质和食用安全。青海省市场上的奶制品原料奶基本都由省内奶牛规模养殖场提供。为了掌握青海省奶源基地生鲜奶品质状况,2015年我们对青海省内部分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生产和部分收购点的鲜奶开展了营养品质和部分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分析工作。1规模养殖场基本情况青海省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饲养以荷斯坦牛为主,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