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芷蓿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在苜蓿新品种的选育、地方品种的整理、国外品种的引进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的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国外苜蓿育种工作进行比较,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苜蓿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我国在苜蓿新品种的选育、地方品种的整理、国外品种的引进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的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国外苜蓿育种工作进行比较,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棉花育种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河北省审定了33个品种,其中河北省育成品种25个,占审定品种的75.8%,有8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6个获得国家攻关后补助,冀棉18、冀棉22、冀棉25分别在杂种优势利用、中长绒和抗病育种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评价了生产上推广种植的3个来源转基因抗虫品种在产量、抗虫、品质3个方面的表现,并针对河北省育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棉花育种的研究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苜蓿作为草食性畜牧业的重要饲草饲料,其育种研究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升我国苜蓿育种水平,介绍了我国苜蓿育种研究状况,其育种存在着育成品种少、育种技术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以及基因工程技术育种方法进行选育品种,并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传统育种技术为辅的研究方向,以期加快我国苜蓿育种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麦类作物育种课题开展研究40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端正育种方向,经常调整育种策略与技术路线,使麦类育种取得显著成绩,自1997年以来先后自育成功或引种成功春小麦、啤酒大麦及小黑麦新品种16个,均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登记。  相似文献   

6.
<正>1中兰1号苜蓿1.1品种来源中兰1号苜蓿(Medicogo sativa Linn.ZhongLan.No.1)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以抗霜霉病和丰产性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简单轮回选择多亲本改良混合选择和多元杂交等方法选育而成,1998年12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杂交中稻育种上的研究动态,以湖北省近10年审定的中稻品种情况为例分析并提出下一步杂交中稻育种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西大豆育种进展,并结合广西大豆生产需求和自身优势,对今后广西大豆育种提出相关建议,为广西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公开发表文献资料及育种单位提供的内部材料,从遗传育种研发体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优异种质鉴评与育种亲本创制、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改革开放开始—"八五"(S6.5-8.5)、"九五"—"十五"(S9.5-10.5)、"十一五"(S11.5)和"十二五"至今(S12.5-)4个时期的广西大豆育种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今后广西大豆育种研究方向和侧重点.[结果]广西大豆育种项目、经费及其来源均迅速增加,其中项目由S6.5-8.5时期的2个增加至S12.5-的23个,经费由S6.5-8.5时期的5万元增加至S12.5-时期的1260万元,S11.5时期起建成5个大豆育种平台.至今,正式通过审定命名的大豆品种共39个,其中春大豆28个,夏大豆11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双审定品种3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5个,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31个;S6.5-8.5、S9.5-10.5、S11.5和S12.5-时期分别有4、10、12和13个品种通过审定;37个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个通过系统选育而成;高蛋白品种15个,高油品种2个,双高品种4个,菜用品种1个、高异黄酮品种2个、高抗镉金属品种2个.39个大豆品种共追溯到40个祖先亲本,平均每个育成品种有1.03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2个),且祖先亲本中,有11个是广西本地种质,占27.5%;有22个是我国其他省(区)种质,占55.0%;有7个是国外种质,占17.5%.春大豆育种骨干亲本9个,夏大豆育种骨干亲本6个.优良大豆新品种的育成及大面积推广,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广西大豆高产育种主要利用育成品种(祖先亲本含丰产性好的种质材料)或丰产性好的国外引种作为直接亲本.广西大豆种质资源丰富,至今收集保存有6000余份,但利用率低(地方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2%,野生大豆种质利用率为0).[建议]加大科研投入,丰富育种手段,加快大豆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利用,尤其是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驯化和利用;在保持广西大豆高蛋白优势的同时,加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耐荫、适宜机械化的绿色大豆新品种,尤其是夏大豆品种;加快特色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制度正处于改革前夜。随着企业育种规模扩大,商业育种的运行规律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必然要否定现行的品种审定制度。许多人从正反两个方面讲起品种审定制度都认为那是玉米育种的"指挥棒"。有人很欣赏这个命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了宁夏大豆育种科研工作的历史与成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区大豆育种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自育出5个大豆新品种,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13个,使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得到4~5次全面更换;大豆品种丰产性不断提高,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品质性状也不断提高。文章最后对大豆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11,(6):23-24
自1983年北京市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以来,审定通过了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品种989个,极大地促进了京郊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育种单位的增加及育种水平的提高,审定品种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多年没有建立品种退出机制,有些品种虽已审定多年,  相似文献   

12.
育种家选育的棉花品种,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之后,就取得了在生产上正式推广应用的合法权。研究表明,一个棉花品种在生产上一般可应用10年左右。可是实际应用中有些品种审定后短短几年内便在生产上消声匿迹,而有些品种则在推广了10年之后仍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既是植棉大省,又是轻纺大省。“九五”以来,棉花新品种选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先后育成十几个品种通过安徽省审定。以皖棉13号为代表的安徽省自育品种,取代外省品种成为安徽省的当家品种。目前安徽省生产中应用的棉花品种基本是安徽省自育品种。安徽省棉花育种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同等水平,但在育种的技术手段、品种资源的创新、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培养引进、资金投入和育种机制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4.
“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小麦品种22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6个,小麦育种研究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总体上看,内蒙古的小麦育种还存在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育种效率不高、方法落后等。文章总结和分析了"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凉山玉米育种途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玉米育种工作已开展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人力、物力及其它方面的原因,玉米育种进展较慢。在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引育结合。从“六·五”期间以来坚持以自育杂交种为方向。在“七·五”期间育成了两个玉米杂交种,通过了凉州品种审定小组的审定。这两个品种在与凉山相同的生态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为了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育目性,有必要对育种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在2006—2010年间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共计109个,通过对近年审定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分析。从中总结出河南省近年审定玉米品种在抗性水平上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年审定玉米品种对全部病虫害的抗性鉴定结果大多数表现为综合中抗水平,对河南省普遍发生且危害较大的玉米螟、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茎腐病在抗性审定上进行了高标准严格控制,对河南省局部发生且危害较小的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审定标准相对降低。实现抗性育种目标的基础是优良抗性种质材料的筛选结合抗病分子辅助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自1983年北京市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以来,审定通过了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品种989个,极大地促进了京郊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育种单位的增加及育种水平的提高,审定品种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多年没有建立品种退出机制,有些品种虽已审定多年,但未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玉米育种现状和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5~2009年期间辽宁省玉米育种的审定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阐述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现状,包括种质基础、杂种优势模式、审定品种应用情况和玉米育种的基础研究等,提出了辽宁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和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牧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yn)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寒高产为育种目标,以Speador2为原始材料,在乌鲁木齐市自然条件下,连续3a自然选择后,1994年冬再次人工扫雪冷冻筛选,1995年春季返青后,以返青早、株丛大、长势好、健壮为选择单株的标准,选得11株,隔离,开放授粉,分株收种,种子等量混合而成品系,再经过多年的系列试验(品比、多点、生产)育成。在乌鲁木齐3a平均产鲜、干草比北疆苜蓿(CK)分别增产27.61%和31.4%,比原始亲本Speador2分别增产38.6%和29.68%。在阿勒泰等地试验结果类同。抗寒及耐盐性也比北疆苜蓿强。1998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正式定名为新牧3号杂花苜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太空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空育种是农作物诱变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新途径,它具有非常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自1988年首次通过卫星搭载开展水稻太空育种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7个育成品种(组合)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华航一号”等7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审定。综述了水稻太空育种的机理与特点以及研究进展,讨论了水稻太空育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