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6,(14):143-144
西林县2008年5月被列为全国第四批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县,其中的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中的—项重要内容。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摸清耕地资源状况,更好地掌握耕地地力状况和挖掘生产潜力,有利于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安排农作物生产布局和合理施肥,促进耕地的合理和高效利用,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点阐述了昌宁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的推广应用开展情况,2008年昌宁县被列为国家测土配方项目示范县,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野外调查和分析化验数据,对耕地土壤肥力状况调查,进行养分评级,构建耕地资源信息系统,进一步查清昌宁县耕地地力状况和土壤使用与退化情况,对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地力评价成果,提出合理培肥和使用土地的措施,实现农业安全、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耕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肥作为一项改良土壤,确保作物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对调节耕地地力,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研究应用七星农场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肥指导水稻生产。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地力等级分区的基础上,根据面积,土壤肥力条件将评价耕地进行分区,共分成4个施肥分区,在各施肥分区内开展"3414"肥料效应试验,采用测土配方中养分丰缺指标法,根据田间试验建立不同分区上的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并依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得出配方指导农户施肥,节本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及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利用模式: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中的土壤养分测试数据和肥料田间试验数据建立粮食、蔬菜和大宗特色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提出不同农作物的适宜种植区、土壤类型、土壤养分、大权重评价因子及主要改良方向;利用测土施肥配方技术指标体系中的产量回归方程估算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利用地力评价系统提供的土壤有效养分测试数据和空间数据,扩大了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应用的可操作性和智能化程度;利用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提供的施肥数学模型,地力评价系统可对规划的农作物进行目标产量的估算,提高了地力评价系统评价内容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正>一、目的意义耕地地力评价是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调查数据,通过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县域耕地隶属函数模型和层次分析模型。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一  相似文献   

6.
耕地地力评价是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调查数据,通过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县域耕地隶属函数模型和层次分析模型而进行的地力评价。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摸清耕地资源状况,提高土地生产力和耕地利用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和指导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了商丘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耕地地力进行了分等定级,对中低产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中低产田的改良建议,以达到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持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潘集区2007-2012年被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重点县(区)。近几年,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及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摸清了全区农业、种植业生产发展现状,指出了农业耕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耕地地力与土宜性评价成果为新一轮种植业结构调整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覆盖到每个村屯,结合项目的实施,同时开展了牡丹江市郊区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为今后农业生产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覆盖到每个村屯,结合项目的实施,同时开展了牡丹江市郊区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为今后农业生产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近三十年耕地地力等级及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北省26个县(市、区)近三十年来耕地地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减少了17.43%;不同耕地类型和各地形耕地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减少;优质耕地面积减少,劣质耕地面积增加,耕地整体质量呈严重下降趋势;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大幅度提高,钾含量、p H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趋于均一。基于耕地质量现状,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推广普及耕地质量新技术、新措施,加强耕地质量评价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毕节地区耕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土面积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综合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肥综合利用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了进一步加快毕节地区绿肥生产发展步伐,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针对当前毕节地区绿肥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该区绿肥发展措施及拓展绿肥综合利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任朝霞  陆玉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25-14727
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西安市公众对耕地保护的认知程度,分析了公众对耕地资源各种功能及其外部效益的认识,为公众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结果表明,①89.9%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耕地保护;70.6%的受访者认为耕地大量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可能导致农民大量失业;79.7%的受访者赞成耕地维持现状,耕地面积不减少。②耕地保护主要能提高城市郊区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户提供就业保障和生存空间;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子孙后代保留生存空间。③当前耕地保护工作面临最严峻问题是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大量优质耕地,致使耕地面积锐减;农民种田利益低下,致使农民不愿意种田,大量农民外地打工。④耕地外部效益功能主要有水源涵养,净化水质,保育水资源;同化城市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废弃物;防止水土流失,保育土壤资源;提供娱乐、休闲旅游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耕地土壤质量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耕系统若要持续健康发展,保持较高的耕地土壤质量是其重要途径之一。从耕地资源、耕地土壤肥力和耕地土壤环境三个方面总结了福建省耕地土壤质量的现状,分析了耕地土壤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耕地土壤肥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生产力;加强耕地土壤环境保护,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建立耕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相应保护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阿勒泰市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影响阿勒泰市耕地质量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耕地基本建设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选取评价指标.[方法]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将权重值和指标得分结合,研究耕地质量因素.[结果]土地利用系数、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对耕地质量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得出制约阿勒泰市耕地质量发展的因素是剖面构形、土壤pH值、灌溉保证率和距障碍层深度.[结论]耕地质量受到自然条件和耕地基本建设情况的综合影响,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和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阿勒泰市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6.
耕地资源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化建设的要求和污损土地存在现状,开展生态型土地整治已成为顺应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不断严格以及生态型土地整治要求的不断提高,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不断向耕地产能提升转变,对于污损土壤的修复也是生态型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本文对物理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以及联合方法等各类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在生态型土地整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污染土地修复工作的推进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为避免农民盲目施肥,提高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地城市化与农村人口城市化挂钩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人的城市化落后于土地城市化及农村人口城市化面临的民生问题,采用土地指标与人口挂钩促进城市化的制度创新方法,在发达地区率先试点土地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城市化挂钩的制度探索,建立地票制度平台,在不突破耕地红线背景下,将农村人口建设用地额度与其流动居住区域自由选择相结合,解决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城市可获得其所带建设用地额度,激励城市政府在获得建设用地额度的同时解决额度的携带者,促进人与土地同步城市化,解决农村人口进城的公共服务资金缺口.这一制度创新,必将促进相关主体的利益总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衡阳南岳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南岳区1996—2005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了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特点,并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农村小城镇的发展,目前南岳区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矛盾日益明显,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人为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增强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促进南岳区土地的优化利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策: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积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大力发展节地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与节约利用,优先保障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用地供应,增进土地生态安全,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整治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制度建设、勘测定界、规划设计、项目实施、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四川省农村土地整治的现状和开展情况分析,讲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土地整治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