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蕉柑(CitrustankanTanaka)大孢子和珠心胚发生发育过程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1)蕉柑大孢子发生发育过程比正常品种明显滞后;(2)蕉柑的胚珠和胚囊在发育过程中陆续出现严重败育;(3)仅有极少数胚珠能存活并产生珠心胚发育为多胚种子.因此,蕉柑的果实少核或无核.  相似文献   

2.
蕉柑Jiaogan[Citrusreticulatavar.tankan(Hayata)H.H.Hu]育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配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不正常,造成配子不育.通过核型分析得知,蕉柑的染色体不对称性大于桔类和甜橙,说明蕉柑在长期的栽培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某些染色体节段的易位.  相似文献   

3.
柑桔原生质体抗热性及自由基清除剂对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金柑(FortunelahindsiOsd.cvswingle),伏令夏橙(CitrussinensisOsb.cvvalencia)和种间杂种Murcot桔橙(C.reticulataBlanceⅹC.SinensisOsb.cvmurcot)的胚性愈伤组织经酶法分离原生质体,测定原生质体在不同高温下的完整率和活性率。结果表明:耐热性不同的柑桔胚性愈伤组织原生体在细胞膜热稳定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山金柑(52.49℃)>伏令夏橙(50.42℃)。由原生质体活性率的变化计算出的半致死温度(LT50)可用于柑桔原生质体耐热力的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拮抗剂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钠(DDC)能显著降低柑桔原生质体的抗热性;自由基清除剂苯甲酸钠(SBN)则显著提高了柑桔原生质体的抗热性;SBN对耐热性弱的品种的保护效果高于对耐热性强品种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蕉柑(CitrustankanTanaka)是少核或无核的优良宽皮柑桔品种.其花粉高度败育.对其小孢子发生过程的解剖观察表明.其花粉败育不是在某一发育时期同步出现.而是从花药形成开始到花粉成熟的整个发育进程中各阶段相继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PEG(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了伏令夏橙(CitrussinensisOsb.cv.‘valencia’)+枳橙(PoncirustrifoliataRaf.×C.sinensisOsb.)的体细胞杂交,培养获得了50株再生植株.经细胞学检查和同工酶分析鉴定,确认有6株为伏令夏橙和枳橙的体细胞杂种,它们均为四倍体(2n=4x=36),具有双亲综合的GOT和SKDH同工酶带型.融合后原生质体经3种培养方式比较结果表明,以LMT(低熔点琼脂糖)软包埋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小鼠2细胞胚卵裂球电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800v/cm、40~80μs的单个电脉冲;800v/cm、160~320μs的单个电脉冲;1000v/cm、160~320μs的单个电脉冲;1200v/cm、160~320μs的单个电脉冲;1000v/cm、160~320μs的2个电脉冲所获得的胚胎融合率分别为84.6%(33/39),100.0%(59/59),97.4%(74/76),95.1%(39/41),64.7%(11/17)。融合胚作培养后,2细胞胚的发育率分别为15.2%(5/33),39.0%(23/59),47.3%(35/74),43.6%(17/39),18.2%(2/11)。以1000v/cm,160~320μs的单个脉冲诱导注射LH39~43h,44~48h回收的2细胞胚,胚胎融合率分别为100.0%(27/27),96.4%(27/28);发育率分别为44.4%(12/27),33.3%(9/27)。2细胞胚卵裂球融合的适宜条件为1000v/cm和160~320μs的单个脉冲。  相似文献   

7.
蕉柑大孢子与珠心胚的发生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蕉柑大孢子和珠心胚发生发育过程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1)蕉柑大孢子发生发育过程比正常品种明显滞后;(2)蕉柑的胚珠和胚囊在发育过程中陆续出现严重败育;(3)仅有极少数胚珠能存活并产生珠心胚发育为多胚种子,因此,蕉柑的果实少核或无核。  相似文献   

8.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远缘杂交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石腊制片法,对普通小麦“中国春”T riticum aestivum Lcv.Chinese Spring和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L) Candargy杂交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簇毛麦花粉在小麦柱头上萌发良好,花粉管可顺利长入花柱和胚囊。观察的210个小麦房中,13.81%发生了双受精,产生胚和胚乳;16.19%发生了卵细胞单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4.  相似文献   

9.
影响蕉柑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胚性愈伤组织具有广泛的研究用途 ,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外源基因转化的理想材料 .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培养基组成成分影响显著[1,2 ] ,探讨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因素将为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保存提供依据 ,而且生长状况良好的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是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外源基因转化及相关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物理实验室诱导的蕉柑 (Citrusreticulatavar.tankanHayata)胚性愈伤组织 .培养基 :以MT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于图像分析系统和微机处理信息技术研究柑桔属(Citrus)佛手(C.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染色体,得出染色体数为2n=18,其核型公式为2n=8m+4sm+2st+4T.进一步研究发现染色体的长度随分裂相的不同时期而变化,结合这种染色体长度的动态特征可为核型分析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字4号是四川新胜茶场选出的甜橙(CitrusSinensis)优良单株,具果大、质优、少核、晚熟、较耐低温等综合优良性状。特别是单胚率高而稳定,1990—1992年镜检,单胚率分别为98.15%、95.6%、97.7%。  相似文献   

12.
柑桔根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的初步研究张正梁,龚惠启,张浦亭,王军(湖南省邵阳市农业学校,邵阳422004湖南省邵阳县农业局,邵阳422004)OccurringRegularityofRootRotDiseaseofCitrusanditsContro...  相似文献   

13.
不同授粉方法对两种亚洲百合杂交结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日光(Sun Ray)、俄维农(Avignon)两种亚洲百合为母本,调查了4种授粉方法对克服百合自交不亲和性和种间不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方法对百合的杂交结实力影响不一样。柱头授粉、切花柱授粉和温度处理后授粉对两种百合的结实情况影响不大。辐射蒙导授粉和先锋授粉倾向于诱导单性结实,且在俄维农与西伯利亚、俄维农与雪皇后的种间杂交中得到杂交胚,并通过胚培养成苗。  相似文献   

14.
空气和土壤干旱对不同杨树种类无性系生长及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杨树无性系I-214(Populuseuramericanacv,‘I-214’)、健杨(Populus×euramericanaGuinircv.robusta)、中东杨(P.berolinensis)和群众杨(P.‘popularis35-44’)1年生插条苗进行盆栽试验,发现它们对空气和土壤干旱的耐性存在很大差异,其中Berolinensis对空气干旱的耐性最强,对土壤水湿的耐性最弱;Italica和Robusta对土壤干旱反应敏感,当田间持水量(FFC)降至40%时,净光合速率(Pn)已显著降低,严重干旱(30%FFC)时,苗木下部1/4叶片脱落,同时,上部叶面积生长受到很大抑制;Berolinensis和Popularis虽在干旱初期Pn下降显著,但7d后Pn不同程度回升,并且受旱期间叶面积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即显示出对土壤干旱的耐性,因此,杨树无性系对土壤干旱耐性依次为Popularis>Beroiinensis>Robusta>Italica。  相似文献   

15.
以雪柑(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汁囊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中,均脱分化获得了愈伤组织,但衰老汁囊获得率低。在培养过程中,接种后10天内可溶性固形物和含酸量迅速下降,10天后又趋于平稳。同工酶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成熟汁囊未见水溶性蛋白质带和过氧化物酶带,但经过15天培养,开始产生愈伤组织,谱带明显增加,随培养时间增加,谱带加强,汁囊愈伤组织培养165天后,分化出了根、胚状体和类汁囊,类汁囊具汁囊相似的形态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16.
长期继代培养柑桔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植株再生①林定波沈德绪(1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杭州310029)PlantRegenerationFromProtoplastofCitrusCalusSubculturedForLong┐TimeLinDingboS...  相似文献   

17.
菊花“秋露”缺镁症研究初探夏宜平(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杭州310029,China)APreliminaryStudyonMg-dencyinChrysanthemum(cv,“QiuLu”)XiaYiping(Dept.ofHorticulture...  相似文献   

18.
3种微孢子虫对家蚕致病性和胚胎传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比较了从四川种茧育家蚕分离的大型微孢子虫SCM6(Nosemasp.)和小型微孢子虫SCM7(Endoreticulatusbombycisnov)与家蚕微粒子(Nosemabombycis)对蚕的致病力和胚胎传染性。结果表明,2龄起蚕经口添食梯度浓度的微粒子和微孢子虫后,两种微孢子虫对蚕的致病力弱于家蚕微粒子。母峨感染后的卵中,SCM7无胚胎传染,SCM6具有弱度胚胎传染,其胚传率为(1.44±0.75)%;家蚕微粒子胚传率达(19.65±8.25)%,对子代也具有较强的胚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在油菜花期喷雾Nacl溶液,研究克服白菜型油菜(Brassicacampestris)自交不亲和性。结果表明,在合肥用3%~5%的浓度,喷雾后半天内授粉,效果较好,其自交亲和指数与人工剥蕾的相当;单株套袋选育自交系,每隔3~5天喷雾一次,不需人工授粉,也可获得一定数量的自交种子.该研究为在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选育、繁殖自交系和克服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自交”不亲和性,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马铃薯真菌性病害种类及4种新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1993年,以河北省围场县为主要研究基地,辅以张家口、保定、邯郸等地,进行了马铃薯病害调查和病原菌鉴定,共确定真菌性病害11种:晚疫病(Phytophthorainfestans)、早疫病(Alternariasolani)、黄萎病(Verticillumdahliae,v,albo-atrum)、枯萎病(Fusariumoxysporium,F.avecnaceum)、干腐病(F.solani.var.coerleumm)、黑痣病(Rhizoctoniasolani)、炭疽病(Colletotrichumcoccodes)、灰霉病(Botrytiscinerea)、叶斑病(Cercosporaconcors)、茎点坏死病(Phomaglomereta,P.medicaginis)、红周刺座霉干腐病(Volutellaciliatta)。其中后4种病害为省内新记录,茎点环死病和红周刺座霉干腐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