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7—2018年间对华北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物种分布的调查中,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个白鳞伞属(Leucopholiota)物种,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野外记录新鲜标本的形态、生长环境和生态特点,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形态进行详细观察和测量发现,其主要特征为:菌盖直径3.0~5.5 cm,表面覆盖有大量锈褐色的内弯鳞片;菌褶白色,边缘锯齿状,弯生;菌柄长2.5~5.1 cm,直径0.5~1.0 cm,从底部到菌环处表面覆盖有与菌盖表面一样的锈褐色鳞片,菌环以上表面光滑;孢子大小(4.11~5.95)μm×(3.19~4.09)μm,淀粉质,透明,椭圆形;担子大小(15.38~20.89)μm×(5.21~6.08)μm;缘囊体大小(14.70~21.30)μm×(3.52~5.38)μm,近棒状或近纺锤形。通过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特异性扩增和序列比对,发现其与华美白鳞伞(Leucopholiota decorosa)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9.2%。综合形态学、分子鉴定以及系统进化等分析,将采自腐生于白桦树上的上述物种鉴定为华美白鳞伞,系中国白鳞伞属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油茶茶苞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茶茶苞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油茶茶苞病菌担子圆筒形或棍棒形,无色,顶生2~4个小梗;担孢子单孢,无色,倒卵圆形或椭圆形,(9.9~22.3)μm×(4.5~7.4)μm;PDA培养基上菌落正面乳白色至茶黄色,背面茶黄色,生长缓慢,以微循环产孢方式繁殖生长;经rDNA-ITS序列分析,该真菌与Genbank中细丽外担菌(Exobasidium gracile)的同源性达99%。结合形态学特征,确认该病原菌为细丽外担菌(Exobasidium gracile)。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自湖北省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大型真菌。通过详细的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基于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该种为坚实田头菇Agrocybe firma(Peck)Singer。经文献检索,该物种在中国系首次记录。该种主要鉴别特征:菌盖幼时暗褐色,成熟时黄褐色;菌柄淡褐色,中空;无菌环;菌褶极密,不等长,直生;担孢子光滑,黄褐色,6.9μm×4.3μm,在梅氏试剂中颜色加深为褐色;生于阔叶树腐木上。研究标本存放于汉江师范学院真菌标本室(HMHNU)。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欧美杨I-107溃疡病的发生原因,于2010年5月—2012年9月对病原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试验、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及ITS分子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越桔拟茎点霉的分离得率占68%,其在PDA培养基上日生长量为0.7 cm;5 d开始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器,10 d后产生乳白色至灰白色的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座表生或半埋生,黑色,球形或不规则形,单腔室,200~500μm;分生孢子梗纺锤形或圆柱形,15~25μm×1.2~1.7μm,1~3个分隔,有分枝;产孢细胞内生芽殖型、瓶梗状,10~15μm×1~1.5μm。分生孢子有两种类型,α型分生孢子单细胞、无色,纺锤形,具2个油滴,大小为6.9~10.8μm×2.1~3.3μm,平均大小为8.1μm×2.8μm;β型分生孢子无色、丝状,直或弯曲,无分隔,大小为17.3~24.2μm×1.3~1.8μm,平均大小为20.3μm×1.3μm。在野外接种1年生欧美杨I-107树苗,20 d发病率为100%。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DNA测序,确定该病原菌为越桔拟茎点霉,在我国的杨树上属于首次发现,由它引起欧美杨I-107溃疡病为杨树新病害。  相似文献   

5.
一株丛枝菌根真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广东酸性土壤分离得到一种编号为2-1A1的丛枝菌根真菌.其孢子在土壤中单生,未见孢子果,椭圆形,黄色至褐色,孢子较大(170μm×230μm),孢壁一层,厚约11μm,M elzer s反应为黄色.其形态特征与Glomus flavispo-rum的特征描述相一致.提取其单孢子DNA,Nested PCR扩增其18S rDNA的NS31-AM1区,经序列测定,并在Gene-Bank上比对,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2-1A1与Glomussp.(DQ371674)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同源性为98%.分子鉴定的方法只能将其鉴定到球囊霉属Glomus.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来自中国的层杯属一新纪录种———黄层杯菌,该菌一般分布在滇中地区,生长在高湿度的阔叶林或混交林下腐木上,丛生。其特征如下:菌盖宽2~8 mm,浅杯状到圆盘状,上表面黄色,下表面白色;菌柄长3~10 mm,从端部向基部逐渐变细,白色;子囊5.5~6.5μm×154.4~173.3μm,球棍形,含8个孢子,单行排列;子囊孢子3.5~5.0μm×14.5~19.3μm,有隔,不含油滴;侧丝0.8~1.5μm×160~178.2μm,丝状。新记录种附有英文描述和结构图。标本保存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高等真菌研究室。  相似文献   

7.
拟松材线虫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素珍  史延梅  陈凤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66-20667
对拟松材线虫的形态以及致病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拟松材线虫在形态上与松材线虫十分相似。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拟松材线虫的尾部形态为圆锥形,而松材线虫的尾部为指形。形态鉴定上支持将尾尖突短于1μm的定性为松材线虫,长于3.5μm的定为拟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和松材线虫交合伞都有多种变化,不宜作为分类特征。关于拟松材线虫对松树的致病性,主要存在3种观点:①无致病性;②有微弱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③具有致病性分化,有的株系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杨树锈病病原菌的形态学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津武清区杨树锈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技术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其夏孢子黄色,长椭圆形或矩圆形,大小(29.0~44.0)μm×(11.8~24.8)μm,平均大小35.2μm×18.4μm(n=50);基部刺细密较大,顶部刺稀疏较小;夏孢子萌发可生成多个芽管;r DNA-ITS序列长度为663 bp。  相似文献   

9.
农用抗生素TS99产生菌YH9407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辽宁省丹东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新的杀真菌链霉菌YH9407,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在各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气生菌丝和孢子堆为灰白色 ,基内菌丝一般为浅黄色 ,有的可产生黄色可溶性色素 ;孢子丝柔曲或直立 ,直径为0.17~0.22μm,孢子呈球形或卵圆形 ,直径为(0.6~0.8)μm×(0.8~1.2)μm ;通过与杀真菌链霉菌已知种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比较 ,YH9407为杀真菌链霉菌的一个新菌株 ,暂命名为StreptomycesfungicidicusNo.9407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摸清锦州世博园进境花卉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对园区病虫害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表明:首次在病变的郁金香球茎中发现了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Liu,2000)。该种线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虫体较长,唇区缢缩明显,口针长13μm左右,具有明显的口针基球,后阴子宫囊较长,约为阴门处虫体直径的2~4倍;尾呈长圆锥形,尾端具一星状尾尖突;雄虫交合刺长为20.0~21.5μm。  相似文献   

11.
浙江宁波口岸从日本进境的罗汉松苗木根际土壤中分离出一种根结线虫属2龄幼虫,热杀死后虫体直,头部和尾部渐变细,但尾部变细更明显;体长351.7~418.4μm,体宽12.8~14.7μm;头部不缢缩,无唇环。口针长11.5~13.4μm,基部球圆形、小;侧区明显,有4条侧线;排泄孔位于半月体前3~4个体环处;尾长49.5~54.0μm,尾端钝圆,尾部透明区长9.5~13.5μm。通过PCR扩增了线虫28S rDNA D2-D3区、ITS和COI基因的分子标记,其在NCBI数据库的登录号分别为ON176683、ON171447、ON171452,并将其与下载的近似种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综合2龄幼虫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判定所分离的线虫为马里兰根结线虫(Meloidogyne marylandi)。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种线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滇黄精花粉形态学研究及进一步的分类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个不同花色的滇黄精品系,在植株形态比较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外壁纹饰、极轴长(P)、赤道轴长等方面进行观察描述和比较。【结果】P1、P2和P3这3个品系之间除了花色的差异,在多数植物学特征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而P4具有植株较矮、叶片窄小、花被短小以及根茎呈圆柱状、其横切面黄色等特点;滇黄精花粉粒大,长球形,极面观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具远极单沟,沟缘整齐,沟膜较清晰,无萌发孔,外壁很薄,两层,外壁表面具细网状雕纹;4个品系的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花粉长68~70μm,极轴59~72μm,赤道轴23~31μm,极轴(P,μm)×赤道轴(E,μm)分别为65μm×25μm、70μm×28μm、64μm×26μm、66μm×26μm,P/E为2.5~2.6。【结论】尽管4个滇黄精品系花色迵异,但在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难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在真菌分类中,菌丝和孢子的显微特征是区分种的一个重要依据。本研究对绣球菌担孢子和菌丝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丝白色,粗细比较均匀,菌丝直径为1.40~2.12μm ,双核菌丝有明显的锁状联合现象;孢子近圆形至椭圆形,孢子大小为(3.1~4.4)μm ×(3.8~5.5)μm。此研究有助于绣球菌属的鉴别和分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木材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研究香椿木材的微观特征,分析年轮宽度、导管及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结果表明:髓心至第10年年轮宽度迅速增加,1~20 a间均保持旺盛的生长;早材和晚材的导管宽度、双壁厚、腔径由髓心向外逐渐增大,约19 a后趋于平稳,早材导管宽度121.80μm,晚材导管宽度38.75μm,早材导管双壁厚度10.98μm,晚材导管双壁厚度16.49μm;纤维长度由髓心向外呈逐渐增大的趋势,18 a后纤维长度基本趋于稳定,纤维形态指标平均值分别为:长度1 080.94μm,宽度26.76μm,长宽比40.25,双壁厚7.96μm,腔径18.80μm,壁腔比0.43。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以来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病理实验室先后接到张家口坝上地区养羊户送来的以贫血、渐进性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羊,剖检发现其真胃内有捻转血矛线虫寄生,最多达2 120条。另在其食道黏膜内发现细长、乳白色的美丽筒线虫,共14条。漂浮法粪便检查时发现2种虫卵。一种虫卵内含16~32个胚细胞,卵壳薄,光滑稍带黄色,虫卵大小为(75~95)μm×(40~50)μm;另一种虫卵内含有幼虫,虫卵大小为(50~70)μm×(25~37)μm。经诊断为羊混合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和美丽筒线虫病。对羊群普遍用左旋咪唑片和丙硫咪唑口服驱虫,2周后羊群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我国西部地区土壤中稀有且重要的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采用经典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从西藏采集的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蜡蚧霉GZUIFR.SP477菌株,其主要特征是:菌落白色,背面鲜红色;分生孢子梗上仅2-3个瓶梗着生,大多数瓶梗直接着生于菌丝上,单生、对生至轮生;瓶梗椭圆形至柱状,(5.5-10)μm×(1.5-1.8)μm;分生孢子卵圆至长椭圆形,(2.5-6.0)μm×(1.8-2.2)μm,呈短链。基于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鉴定,蜡蚧霉GZUIFR.SP477菌株为我国一新记录种,丝枝蜡蚧霉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 ZareW.Gams。  相似文献   

17.
晶圆盘菌属(Hyalorbilia)以檗晶圆盘菌[Hyalorbilia berberidis(Velen.)Baral]为模式种,由BARALMARSON建立于2000年。目前,已有12个种正式报道。本研究首次记录了来自中国的梭孢晶圆盘菌(H.fusispora),该种关键特征为梭形子囊孢子,[4.2(4.5)~6.1(6.3)]×[1.3(1.6)~1.6(1.8)]μm,孢子两端对称分布有4~6个直径0.4~0.5μm的球形孢子体。  相似文献   

18.
对寄生于草莓根部的一种线虫-光尾拟短体线虫(Pratyenchoides leiocauda Sher,1970)进行了详细描述。该线虫采集于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草莓园和辽中县的草莓根际,其鉴定特征为唇区3~4条环纹,侧区6条侧线(体中部),尾部合并为4条侧线,食道腺双叶状从背侧长覆盖肠,雌虫双卵巢,尾圆柱形,具20~25条环纹,尾末端无环纹或具有2~3条不规则环纹,雄虫普遍存在,交合刺较长(22.7~25.2μm),交合伞包到尾端。该种线虫为草莓上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淡紫紫孢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柑橘木虱中分离出一株对柑橘木虱具强致病性的菌株ZJPL08,观察该菌株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克隆并分析其rDNA ITS序列,并测定该菌株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结果表明:ZJPL08的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淡紫色至深紫色,富生粉质状分生孢子;3~5个轮生瓶梗,大小为(7.5~9.0)μm×(1.8~3.0)μm;分生孢子卵形或纺锤形,大小为(1.5~2.8)μm×(1.3~2.5)μm。该菌株的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个淡紫紫孢菌菌株的对应序列相似性达100%,因此,菌株ZJPL08鉴定为淡紫紫孢菌。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接种后培养时间越长,柑橘木虱的死亡率越高;培养时间相同时,孢子悬浮液浓度越高,柑橘木虱的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筇竹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并对其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筇竹叶片表皮细胞长5.22~20.38μm,宽3.90~14.68μm;泡状细胞长14.98~34.88μm,宽9.99~32.97μm;叶肉细胞长7.67~25.20μm,宽2.68~13.86μm;薄壁细胞长5.68~13.74μm,宽2.70~10.09μm,厚壁细胞长3.11~11.64μm,宽1.83~8.19μm。筇竹叶片在解剖结构上存在变异,各指标变异系数为9.30%~26.08%,除个别指标外,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构建了筇竹叶片各类细胞长宽之间的回归方程,可用各类细胞的宽度对各类细胞的长度进行预测。发现仅少数指标之间存在差异,多数指标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筇竹秆龄并没有对叶片形态特征产生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