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业是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传统的优势农业产业。近年来,福安市委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港口一贸旅游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茶业发展‘五个一’工程”,大力发展生态茶园,致力提升质量水平,倾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加快了福安现代茶业发展步伐。福安市先后荣获农业部第一批“全国尤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和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市)。2010年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茶叶卫生标准和品质,最终实现茶叶绿色食品的目的。罗源县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1997年开始承担实施了“九五”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试验、示范项目,1998年建立了2000亩县级示范片,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了全县1万亩无?..  相似文献   

3.
王水金 《茶叶通讯》2013,(2):29-30,35
福安市是"中国茶叶之乡"、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原产地,2012年获农业部"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称号,是继2003年获农业部"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达标单位"和"先进单位"、2008年获农业部"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市"的又一个国家级荣誉。标准化建设是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建设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8,(2)
正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福鼎白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认真开展茶叶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广无公害茶园建设,从源头上把好茶叶质量关,全市建立了1.5万亩的有机茶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是福建省最早实施、推广有机茶园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县市,推广面积全省最大,也是全国四个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示范区试点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福安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市),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2016年全市毛茶产量2.57万t,产值12.78亿元,茶叶商品总值36.66亿元。全市现有工商登记注册茶叶企业300多家,其中,有18家茶叶企业的29个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为了进一步扩大福安市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规模与产品质量的提升,在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的统一安排下,2012-2016年,先后在福安社口、城阳、晓阳等乡  相似文献   

6.
福安是我国四大茶叶主产县市之一和全国茶叶生产商品基地、社会系列服务化示范市 ,福建省绿茶标准化示范区和花茶主产区。目前全市茶园面积1 0 6万hm2 ,茶叶产量 1 2 7万t,产值 2 5亿元 ,位居全省前列。自 1996年我省召开茶叶农残问题二次专题会议后 ,我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 ,率先行动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了以“降残”为中心 ,建立无公害茶园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效。1 降低茶叶农残的措施1 1 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福安市降低茶叶农残和无公害茶园建设领导小组” ,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安市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茶叶“五新”,全市新植和改植高香型新优茶树品种4.4万亩;推广新型茶机具7200多台套;全面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等,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和“先进单位”,福建省首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提升了福安茶产业发展水平,成为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映莲 《中国茶叶》2008,30(6):38-38
江苏省金坛市通过建立茶业三大体系,全市茶叶亩产值比3年前提高了44%;无性系良种茶园持续发展,连续4年换种茶园比例保持在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全市3.5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只茶叶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7400亩茶园通过绿色食品产地认证,11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1800亩茶园通过有机产品产地认证,  相似文献   

9.
福安市位于福建东北部沿海地区,背山面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是以生产绿茶、花茶为主的多茶类产区,有“中国茶叶之乡”的美誉。现有茶园面积23万亩。毛茶产量2.54万吨,毛茶产值7.10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6.30亿元,茶叶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区内茶园遍布,主要集中分布于丘陵、山地,以山坡梯层茶园为主。因此,分析福安市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对于福安市山地资源的利用、控制水土流失、发展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福安优质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作为福建省实施特色现代农业"五千"工程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福安市金福龙茶业有限公司龙洋茶叶基地为例,探讨优质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模式与成效,树立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编者话     
本期由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谢振伦副教授组稿,主要内容是围绕我省湛江地区建设无公害茶园,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试验研究课题。由华南农业大学、湛江农垦局、海鸥农场、勇士农场等单位组成“无公害茶园生态模式课题组”,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海鸥、勇士农场茶园已被农业部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加快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现有茶园面积12.66万公顷,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3.57%,1997年茶叶产量10.99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83%。茶叶既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又是广大菜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许多菜区地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越,害虫的天敌种群丰富,大部分茶园远离城镇、工厂,水质、大气、土壤污染程度小,十分有利于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但是,在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方面却相对滞后,有些茶区的产品农残检测还存在超标现象。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省农业厅已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茶园…  相似文献   

13.
茶叶历来被视为是人类健康的饮品,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卫生指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开发茶叶绿色食品是时代的要求。我国自1990年由农业部制定出茶叶绿色食品的标准,并于1991年O批颁布了17个茶叶绿色食品证书以来,全国掀起了发展茶叶绿色食品的热潮,并取得成效,我省近一、二年来已有几个]"'品获得茶叶绿色食品注册。福安市为我省主要)上茶县之一,走发展茶叶绿色食品之路已引起了各有关部[J的高度重视,并着手组织实施。本文就福安市走发民茶叶绿色食品之路的若干问题提出商讨,旨在抛砖引玉。一、福安市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安市是福建省的茶叶生产区,改革开放20年来,茶叶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有茶园面积一万多公顷,产茶十万多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和三倍多,位居全省前列,是全国茶叶基地县(市)、全国茶叶百强县(市)。茶叶生产已形成全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基地建设已具规...  相似文献   

15.
有机茶园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安市天香茶叶有限公司下属"水保园"有机茶生产基地,亦是福安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场,系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实地考证,认为茶场植被、生态、地理等综合条件指标均符合有机茶园的要求,优越条件在全国少见.其茶园面积24.3hm2,年产有机茶15t,产值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福安市建设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效与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建议,为各地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闽北茶叶从1997年以来开展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茶园基地建设、标志认证所取得成绩,绿色食品茶叶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今后茶叶发展要合理布局、建好绿色食品茶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绿色食品茶叶市场体系,加大绿色食品茶叶宣传力度,配置相应机构、充分发挥茶业协会作用等管理措施,使闽北绿色食品茶叶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是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 1995年 3月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 ,全县涉茶人口 60万人 ,安溪茶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兴衰与否。1 “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回顾“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是稳定茶园面积 ,狠抓茶园基础建设 ,做好绿色食品基地和铁观音基地建设 ,更新制茶设备和改良制茶工艺 ,不断开发名优特产品 ,培育茶叶市场 ,初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茶园施用"肥力高"生物固氮菌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县茶园面积1.66万hm2,茶叶产量1.3万t,近几年来,积极开展无公害茶园建设,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1852hm2.为解决绿色食品茶叶生产的茶园施肥问题,我们积极引进肥力高生物固氮菌肥在茶树上施用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茶园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8个地市茶园107个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土壤中的铜、铬、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茶园土壤评价依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NY/T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总体环境良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绝大多数茶叶产地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茶叶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