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鸡年话鸡     
1993年是鸡年。鸡,家喻户晓;鸡,六畜(马、牛、羊、猪、犬、鸡)之一。我国养鸡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家鸡由红色原鸡进化而来。红色原鸡酷似家鸡,唯体型略小。公鸡前躯羽毛多为红色,后躯黑褐色。母鸡前躯羽毛则多为黑褐色,背毛黄而带黑纹。原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南部、海南省的海南岛以及印度东北部的缅甸、泰国、印尼等地。常在村寨处与家鸡混在一起,嬉戏觅食,或与家鸡杂交婚配,但夜晚仍要飞至树丫上栖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家鸡和原鸡D-loop区单倍型簇的区域性分布和频率揭示中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的区域和传播途径。通过对1 347条鸡D-loop序列进行完全对比排序,共发现198种单倍型,聚成12个单倍型簇。分析结果显示,海岛型红色原鸡与家鸡和大陆型红色原鸡有明显差异;苏门答腊大陆型红色原鸡作为独立分支,也体现出与东南亚大陆型红色原鸡的区别。单倍型簇频率分析显示,Clade C代表的母系可能更早在东南亚及云南等地驯化并对我国南方家鸡形成产生影响,但并非直接由云南引入我国,应该另有途径;Clade D代表的母系可能更早在山东及河南一带驯化繁衍,后引入四川,并在四川开始大规模繁育饲养,此后向周边区域传播扩散,成为中国家鸡重要母系来源。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的论断,并指出东南亚是我国南方家鸡重要的母系来源;同时,河南和山东一带也可能是我国家鸡起源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3.
野生的红原鸡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等地。它是现在人们普遍饲养家鸡的唯一直系祖先。鸡的驯养在我国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更重要的是,近年在河北武安县磁山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家鸡的骨骼,这样又把我国驯养家鸡的历史追溯到7000多年前。而目前尚没有见到其他国家饲养家禽达到如此久远的事实。关于家鸡的起源.还有一段有趣的“公案”。欧洲有许多书中都说我国的家鸡是由印度传入的,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达尔文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后人都受了他的影响。原来,他是根据我国明朝的《三才图…  相似文献   

4.
珍珠鸡与家鸡杂交性状遗传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珍珠鸡在分类上属珠鸡科(Numididae),学名为Numida meleagris,珠鸡科禽类有五个属,家养珍珠鸡是珠鸡属(NU-mida)的四个种之一,起源于非洲西部.家鸡在分类上则属原鸡科原鸡属(GalluSlinnaeus)的红色原鸡种(Gallus banki-va),起源于我国南部和印度北部,两者亲  相似文献   

5.
原鸡行为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鸡(Gallus gallus)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原鸡属(Gallus),是家鸡的祖先,现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介绍了原鸡的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从采食行为、休息行为、繁殖行为、攻击行为、应激行为等方面综述了原鸡的行为谱特征,以期为原鸡的人工饲养和种群保护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野鸡饲养     
家鸡的祖先,原是野生的原鸡。现在在云南的南部丛林中,仍然有原鸡出没,当地人们管它叫“茶花鸡”,因为它的叫声近平于“茶花两朵”,每当凌晨,雄鸡便开始啼鸣,常常此唱彼和,连成一片,寂静的丛林,被原鸡的叫声搅得热热闹闹。  相似文献   

7.
安集延鸡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分析mtDNA,对安集延鸡的母系遗传多样性和母系来源进行调查。随机采集了29个安集延鸡DNA样品,测定了D-loop区1231bp序列。结果显示,共检测到30个多态位点和10个单倍体型,在859bp位置发现一个插入/缺失变异,此变异在安集延鸡中的分布频率为51.72%;单倍体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适中,分别为0.776和0.00614;Tajima′D检验和Fuli′D检验值分别为-0.0041和-0.0192;遗传距离与红色原鸡最近,为0.007;Network结构图显示安集延鸡群体分为五大世系,可划分到家鸡世系的A、B、C、D和E分支中;世系D所占比例最高为45%,据以往报道,D型世系中分布的大部分为红色原鸡和斗鸡,结果表明安集延鸡母系大部分来源于红色原鸡和斗鸡,并且也掺入一些家鸡母系,为多母系构成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家鸡和红色原鸡mtDNA控制区遗传多态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和多态性来研究中国家鸡和红色原鸡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测定14个中国地方鸡种和红色原鸡2个亚种的256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约560bp,结果表明,A、C、G、T这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5.∞%、37.40%、4.40%和33.20%。共发现44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7.86%,没有观测到插入/缺失,颠换和转换之比为0.13;共具有32种单倍型,9种为共享单倍型;16个群体内单倍型多样度从0到0.964,单倍型变异度总体为0.909&#177;0.014,整体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7.276,核苷酸多样度为1.851%。群体间核苷酸分歧度(Dxy)在0.747%~3.125%之间变化,核苷酸净遗传距离(Da)为0.015%~2.633%。16个群体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态性,群体间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分化。群体遗传多态性和亲缘关系分析表明,一些中国家鸡的群体(如固始鸡和仙居鸡)起源于泰国红色原鸡Gallus gallu sgallus亚种,一些中国家鸡的群体(如茶花鸡和藏鸡等)起源于中国红色原鸡Gallus gallus spadiceus亚种,在一些中国地方鸡种还同时具有这2种红色原鸡的遗传贡献;认为中国家鸡起源于泰国或单纯起源于中国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鸡起源和遗传分化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家鸡品种资源种质特性,并开展其保存与发展工作。本文结合家鸡起源的考古学、古生态学及社会学依据,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我国家鸡多起源、功能性分化及可能存在的遗传背景进行了阐述。认为红色原鸡不同亚群间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分析将有利于在家鸡群体中确定原始单倍型;同时,我国家鸡多起源研究时应注重对北方品种的分析,且分析方法上应注重以单倍型簇为单位的频率分析;我国山东和河南及周边地区可能是我国家鸡独立起源的区域及南方家鸡受到东南亚品种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1世界肉鸡生产现状1.1肉鸡的起源、驯化与分类家鸡(G. G. domesticus)主要源自红色原鸡种中的中国原鸡亚种(G. G. Spadiceus),也叫滇南原鸡(G. g. spadiceus),于公元前约6 000年驯化,驯化中心位于东南亚。红色原鸡共有5个亚种,分别为泰国原鸡(G. g. gallus)、印度原鸡(G.g.murghi)、滇南原鸡(G. g. spadiceus)、印尼原鸡(G. g. bankiva)和海南原鸡(G. g. jabouillei)。根据最新资料统计,全世界的鸡共有1 437个地方品种,其中中国有115个。  相似文献   

11.
雉鸡又称野鸡或山鸡,英文名为 Pheasant,形态似鸡,雌雄异色。雉鸡有16个种,包括家鸡的祖先——原鸡、眼斑雉和孔雀,除了一种生长于非洲刚果外,其余全部产于亚洲(日本,中国南北部及朝鲜),在16个种中,有175个亚种。仅是产于中国的环颈雉(Phasianus torquatus)便有十多个亚种。环颈雉分布在中国各地,是一种很好的可捕猎鸟,广泛引进于美洲,目前中国各地驯养的雉鸡,均属环颈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家禽产业化的发展,禽流感等严重疫病的威胁,鸡的种群多样性逐年下降。在过去十年里,科学家们致力于解决一个长期困扰达尔文的谜团:鸡是在何地何时如何被驯化的?研究发现,多个原鸡亚种对家鸡的形成均有贡献,而其驯化是在几个地区独立发生的。2012年11月23日出版的《Science》报道了近年来科学家利用遗传学和考古学技术探寻鸡驯化历程的进展。科学家们跨越整个南亚大陆追寻红色原鸡的足迹,他们收集了博物馆的古老标本,尝试从古代鸡的骨髓中提取DNA确定史前鸡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3.
惠阳胡须鸡IFN-α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红色原鸡IFN-A基因设计了引物对,采用PCR法克隆并测序了我国地方标准品种惠阳胡须鸡的IFN-α基因,定名为HyIFNA4.HyIFNA4与红色原鸡类IFN-α比较,FORF长度均为582个核苷酸,编码162个氨基酸,相互间同源性在97.4%-99%。UPGAM法构建鸡IFN基因系统树进一步揭示了HyIFNA4可能是一种新亚型干扰素。  相似文献   

14.
B.Svihus 《中国家禽》2012,34(8):33-35
现代家禽生产采用的笼养方式限制了家禽的活动,而自由放养提供给家禽(尤其是肉鸡)更多活动自由。红色原鸡(商业鸡的祖先)即使在被饲喂的情况下,在觅食行为上仍花费大量时间,其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禽》2004,26(24):49-49
我国科学家12月9日在京宣布,他们参与的破译鸡基因组序列和遗传差异的国际研究计划取得进展,已完成了原鸡基因组和家鸡基因组多态性研究。这项成果以主题科学论文的形式发表在12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6.
家鸡起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家鸡属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原鸡属(Gallus)。原鸡属有4个原鸡种:包括东亚南部和南北部的红色原鸡(G.gallus)、德干高原以南的灰色原鸡(G.sonneratti)、斯里兰卡的黑尾原鸡(或锡兰原鸡)(G.1afayettei)以及印度尼西亚的绿领原鸡(G.varius)。其中红色原鸡分化为5个亚种:包括自印度河流域的克什米尔至印度中部的G.g.murghi,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泰国及其邻近地区(印度支那半岛,包括柬埔寨、越南和老挝三地的南部区域)的G.g.gallus,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近日,世界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以3篇主题科学论文的形式,发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关于原鸡基因组和家鸡基因组多态性研究的重大成果。这是我国科学家以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起点,在国际合作框架下参与和主持完成的又一突破性成果。此举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国际基因组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刘斌介绍,他们通过肉鸡、蛋鸡、乌鸡3种家鸡基因组序列与红原鸡基因组框架图的比较,发现了280多万个变异位点,为鸡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材料;通过构建鸡基因组框  相似文献   

18.
加快屏边县大围山微型鸡发展进程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屏边县大围山微型鸡,民间称为“发财鸡”、“香鸡”、“金鸡”、“娇鸡或焦鸡”等。分布在屏边县境内,以大围山为中心的玉屏镇、白河乡、湾塘乡甚多,是民间长期驯养的原始鸡种。其生长速度比一般土鸡或土杂鸡较慢,体型和外貌近似家鸡,与茶花鸡相似,但个体比茶花鸡小,毛色与茶花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红色原鸡的生态习性、人工驯养及杂交利用、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家鸡视觉退化的原因——大量与视觉相关的基因在家鸡驯化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作用强化,促使这些基因在家鸡的视网膜中表达发生显著变化。该项成果日前发表于《细胞研究》杂志。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博士生王明山介绍,家鸡的野生祖先——红原鸡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