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监测,近期东北、华北、黄淮大部地区出现二代粘虫成虫,华北、东北地区诱蛾量明显低于近年同期,黄淮地区大部高于上年,结合二代粘虫幼虫发生情况和未来气象因素,预计三代粘虫在总体偏轻发生,华北、东北发生程度轻于前几年,不会出现大面积暴发成灾的情况,发生面积为1500万亩,黄淮等地杂草多、地势低洼和湿度大地块会有集中为害的可能;幼虫为害盛期在  相似文献   

2.
<正>本报讯据监测,近期东北、华北、黄淮大部地区二代粘虫成虫进入盛发期,蛾峰明显,累计诱蛾量高于上年同期;华北、黄淮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水天气多,北方大部气温偏低或接近常年,天气条件对粘虫繁殖和集中为害有利。预计三代粘虫在华北、东北、黄淮发生将重于上年,杂草多、地势低洼和湿度大地块有集中严重为害的可能;幼虫为害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技推广》2017,(6):17-18
正近期,江淮、黄淮地区出现黏虫1代成虫高峰,并集中向东北、华北地区迁移,呈现盛发期早、发生范围广、蛾量大的特点。据监测分析,预计2代黏虫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北等玉米种植区呈重发态势,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玉米黏虫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及早落实防控措施,遏制黏虫暴发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强化责任落实。2代黏虫为害期正值东北、华  相似文献   

4.
2019年大理州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重,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第一大虫害。笔者根据草地贪夜蛾成虫趋光性、趋化性等生物学特征,设置性信息素和虫情测报灯监测点,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在大理州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成虫诱蛾量性信息素明显大于虫情测报灯;全年有2个明显的诱蛾高峰;1500 m以下低海拔热区诱蛾量大;低温霜冻致诱蛾量骤降;诱蛾量性信息素诱捕器距地面2.5m的明显高于诱捕器距地面1 m的。  相似文献   

5.
近半来,本地大地者虎为害逐渐加重。自198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连续的观察与防治试验。 生活史 大地老虎在本地一年发生一代。根据1974~1984年黑光灯下的诱蛾情况,始蛾期一般在9月14日至10月4日,10月中旬进入发蛾高峰。成虫发生期长,约有一个多月,有的年份至11月中旬还可见到少量成虫,10月中旬末为产卵高峰。11月上旬为卵孵高峰。以低龄幼虫越冬。秋末冬初除少量为害蚕豆、三麦等冬作物外,田间为害高峰出现在来年的4月中、下旬。6月中旬末开始滞育越夏,9月中旬末进入化蛹高峰。  相似文献   

6.
李宽  郑能文  蒋敏华  王星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364-2367
为验证不同监测方法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效果,测试了智能性诱、智能灯诱、田间赶蛾的稻纵卷叶螟虫情动态。结果表明,性诱监测诱集蛾量明显低于灯诱监测,且在主害代未能形成明显的峰期和峰次,监测效果不如灯诱监测。灯诱监测诱集蛾量虽然少于田间赶蛾,但其诱蛾动态与赶蛾监测基本吻合,且灯诱峰次多、始见期早。田间赶蛾与灯诱比较,高峰日早,峰型更为明显。智能灯诱监测可较好地反映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发生动态,性诱、灯诱、田间赶蛾、田间调查等多种监测方法相结合,可准确测报稻纵卷叶螟各世代的峰期及蛾量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星尺蠖成虫灯诱结果的统计分析,尺蠖的诱蛾量2011年比2000年增长了87.2%,表明尺蠖虫口增长趋势明显,成为略阳县危害杜仲树优势虫种;越冬成虫羽化高峰期在2月18-3月4日,其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85.42%;根据金星尺蠖诱蛾量预测幼虫的发生量与实际调查幼虫发生量相比较,准确率可达89.8%。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星尺蠖成虫灯诱结果的统计分析,尺蠖的诱蛾量2011年比2000年增长了87.2%,表明尺蠖虫口增长趋势明显,成为略阳县危害杜仲树优势虫种;越冬成虫羽化高峰期在2月18-3月4日,其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85.42%;根据金星尺蠖诱蛾量预测幼虫的发生量与实际调查幼虫发生量相比较,准确率可达89.8%。  相似文献   

9.
为给金纹细蛾田间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山东烟台地区苹果园悬挂金纹细蛾性诱剂诱捕器对金纹细蛾成虫进行诱集。结果显示:金纹细蛾在烟台地区1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4月初始见,4月下旬达到羽化高峰;第1代、第2代、第3代及第4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为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和9月底至10月初;平均每个诱捕器在4~10月间可诱捕到金纹细蛾成虫2 238.8头。  相似文献   

10.
白背飞虱·褐飞虱成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灯诱结果表明 :在贵州塘头稻区 ,白背飞虱、褐飞虱成虫混合发生 ,始见期分别为 4月 11~ 18日和 2 1~ 2 4日 ;白背飞虱、褐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季节性消长动态年度间均较一致 ,同期年度间诱虫量变化大 ;4、5、6月诱虫量少 ,7、8、9月诱虫量多且出现 4次成虫高峰 ,10月诱虫量明显减少 ,到 10月 14~ 19日和 17~ 2 0日成虫种群分别终见。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15、2016两年5—9月设玉米田桃蛀螟性诱试验田,并在附近设虫情测报灯,定期进行田间普查,几种数据相比较,得出滁州玉米田桃蛀螟最佳测报方法,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每代桃蛀螟比玉米螟发生期提前7d左右; 7月下旬前灯诱效果很差,越冬代性诱有蛾高峰,灯诱没有高峰; 1代性诱剂与灯下蛾高峰基本吻合; 8月下旬后性诱效果很差,2代性诱没有蛾高峰,灯诱有蛾高峰;田间虫量从8月上旬逐渐上升,3代达到高峰,各代桃蛀螟以蛀茎为害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2.
存贮温度和时间对二化螟性诱剂诱蛾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二化螟性诱芯的存贮温度和存贮时间对雄成虫田间诱集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月3日到8月10日每盆平均总诱蛾量,处理Ⅰ和处理Ⅳ比对照(处理Ⅴ)分别下降27.1%和38.8%,但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Ⅱ和处理Ⅲ比对照分别下降53.7%和62.8%,差异显著(P<0.05)。不同处理每盆每日最大诱蛾量与总诱蛾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处理所反映的田间发蛾高峰期相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高效诱芯,研究其科学使用技术,为提高性诱剂诱捕目标害虫效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09-07―09,选用桃小食心虫2种诱芯及桃小食心虫与金纹细蛾的单一诱芯和复合诱芯,在陕西省白水县选择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混合发生的苹果园进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桃小食心虫2种不同诱芯的平均日诱蛾量和不同时段诱蛾量均无显著差异,而诱蛾量的动态趋势有一定差异。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单一诱芯的诱蛾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复合诱芯;不同时段诱蛾效果表现为,试验初期桃小食心虫单一诱芯的诱蛾量极显著高于复合诱芯,而金纹细蛾单一诱芯在整个试验期间诱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复合诱芯;单一诱芯和复合诱芯诱蛾量动态比较一致,单一诱芯的诱蛾高峰均高于复合诱芯。【结论】桃小食心虫2种诱芯都能起到诱集成虫的作用,但A诱芯能更好地监测成虫的发生动态。在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混合发生的果园,将2种诱芯分开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资》2013,(26):3
<正>本报讯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监测,6月份以来,由于气候条件及一代虫源基数大等原因,二代粘虫在东北、华北、黄淮等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对秋粮作物构成严重威胁。近日,农业部派出专家指导组赴东北、华北重点地区调查虫情、指导防治。山东、河北等省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测报灯系统和性诱剂系统2种智能工具监测水稻二化螟越冬代的虫情动态.结果表明,2种智能工具对二化螟的诱测效果均较好,测报灯系统峰型明显、 虫量集中,性诱剂系统诱测日期早、 虫量诱集多,两者主蛾峰日与田间发育进度调查预测化蛾高峰相近,预测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控制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危害,2014年在上海市金山区梨园开展了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和为害梨果消长规律调查。结果发现,应用性诱剂监测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前期高峰较明显,表明在梨树发芽及新梢长成时期诱蛾量大,7-8月份又出现一个明显的高峰期;中期诱蛾量高峰不明显,但世代重叠现象严重。通过性诱剂监测和梨小食心虫为害梨果消长规律调查,明确了梨树发芽、新梢长成时期以及7月-8月上旬是梨园梨小食心虫防治适期。结合调查和防治工作实践,提出了包括梨园规划、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的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纽康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对二化螟成虫的诱杀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二化螟性诱剂对对二化螟靶标性强,诱虫稳定性较高,累计诱虫量比测报灯要多,且与测报灯下诱蛾量的动态趋势大体一致,性诱剂监测的蛾峰日比测报灯更接近于大田实际情况,对二化螟成虫预测比较准确,能完全替代测报灯进行二化螟预测预报,与灯诱及田间剥查虫蛹相结合,可起到较好的互补性,能更及时、准确地为预测预报田间幼虫发生为害期提供依据,可以作为基层测报人员监测二化螟应用于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贵州福泉烟区地老虎类成虫种群数量季节性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泉农田设置黑光灯,经3年各2个诱蛾点诱扑烟地老虎成虫表明大地老虎种群数量10月前后为增殖盛期,地老虎属越冬代蛾多发型;各月均能诱扑到黄地老虎成虫,4~5月发蛾量较高;3~8月可诱扑到紫切根虫和八字地老虎成虫,但种群数量低;茶色地老虎、木纹夜蛾成虫每年发生2个世代.  相似文献   

19.
刘鸿恒  李猛  李秀钰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0):2046-2048
通过2个厂家的昆虫性诱剂监测稻麦上4种主要害虫发蛾峰次的试验,结果表明,3月29日、4月6日监测到小麦黏虫2个发蛾高峰;6月4、7日二化螟1代2个高峰、8月5日2代高峰;6月8日、7月15日、8月20日、9月22日大螟1~4代发蛾高峰;稻纵卷叶螟7月14日、8月12日、9月12日3个迁入及发蛾高峰;同时在二化螟、大螟诱集中,纽康生物性诱剂效果要好于宁录生物性诱剂,而在稻纵卷叶螟监测中,2种性诱剂效果均无人工赶蛾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余庆县2020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其特点为成虫始见期比2019年晚、比历年早;主迁入期第3代成虫迁入峰次多、峰期长,迁入蛾量大,迁入主峰期推迟;第3代残存虫量大,第4代田间蛾蜂期长、补充迁入蛾量大;田间第3代、第4代幼虫连续大发生,幼虫量第4代大于第3代;危害高峰期比历年早,危害期长,第5代发生比历年同期平均轻.原因如下:在稻纵卷叶螟迁入期雨日多、雨量大,有利于成虫的迁入、交配、产卵和卵孵化;5月份气温回升快,水稻大田移栽提早,迁入成虫很快扩散于稻田产卵繁殖;第3代残存虫量和第4代补充迁入蛾量大,田间积累虫量大;6月上中旬及7月上中旬低龄幼虫盛发期雨日多,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不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等因素,造成第3代、第4代幼虫连续大发生.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和特殊气候条件下,大面积的防控必须进行统防统治,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