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PEARL模型评价农药渗透对地下水的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荷兰开发的PEARL(PesticideEmissionAssessmentofRegionalandLocalArea)模型,模拟农药在作物—土壤中的运动情况,评价在不同浓度标准要求下,哪些农药会对地下水造成威胁,哪些地下水是安全的。针对我国农药施用现状,提出了关于农药污染地下水的研究,在农药登记中加入农药在地下水中的限量指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梅主要病虫农药使用风险评估及安全用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杨梅病虫发生多、登记农药品种少、实际使用多,质量安全潜在风险隐患的现象,综合生产实际、药剂试验、残留检测、残留限量、风险评估等结果,借鉴国外小品种作物农药使用经验,参照现行的杨梅生产标准,研究提出了杨梅安全用药指南,对解决当前杨梅不合理用药等突出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前.从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吉林长春召开的会议上获悉.“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行动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农业部将出台有力有效政策措施,加快解决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作物登记用药品种严重短缺问题。目前,我国农药登记产品27000多个,大多集中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苹果、柑橘等大宗农作物上.但用在胡萝卜、空心菜、莲藕、食用菌、杨梅、龙眼和中药材等特色作物上的登记产品甚少或缺乏。“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行动计划”.以“促进产业、保障供给、保障安全”为出发点,以鲜食和食药同源特色作物用药为突破口.以调查、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计划,大力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数量;制定和完善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标准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推广;建立健全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示范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体系;依靠法制,强化对农药使用过程的管理;能有效解决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5.
农业问题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为了早日使农民实现脱贫致富,需要不断提升农作物质量,而最根本的就是需要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但在实际化学防治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使得农药被大量浪费,并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低了农药的实际效率。基于此,从农药的施用技术,农药选择以及农药的化学防治对策方面探讨农药减量使用的措施,希望可以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降低农药对环境以及种植庄稼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单、双季稻混栽面积的扩大,轻型栽培的高速推广,以及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病虫草害发生频繁,更趋复杂;同时由于在水稻病虫防治中,单纯依靠化学防治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稻田生态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病虫草害重发,一些偶发或次要病虫为害逐年加重,部分害虫(例二化螟)已产生严重抗药性。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增加了水稻种植成本,而且还污染了稻米,恶化了土壤理化性状,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叙永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户教育水平也较低,因而,安全用药意识淡薄,科学用药水平更差,对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滥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二是错过关键防治期而多用农药;三是药不对路造成用药过量却无效果;四是对使用后农药包装物的随意丢弃造成环境与作物的再次污染。目前,国家已制订了160种农药、19种作物、350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由此,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结合对农产品无公害基地农药使用情况调查的活动,加强农药应用技术的宣传和指导工作,向广大农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让农业生产者了解掌握这些技术,提高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意识,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品质。目前,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化学防治过程没有规范使用农药的情况,导致土壤环境遭受污染,并出现农药残留等问题。因此,针对多种绿色防控技术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化学农药施用技术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化学农药在保证粮食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粮食安全的传统意义。但是农药大量投入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粮食安全的另一个方面。化学农药对农产品的负面影响与农药的施用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农药使用和管理法规,并通过农药施用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从而基本解决了农药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我国在农药施用过程中,由于长期忽视施用质量的提高,加之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农药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一直是以农药的大量投入来保证的,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解决农药的使用问题,首先须通过行政管理和立法限制单位土地面积上农药的施用量,其次建立农户农药购买登记制度,保证农户实际所用农药不会超过允许使用量,最后加强农药施用者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持证施用农药。确保这3个环节的落实,可激发农户农药施用技术的改进,使有限投入的农药发挥最大的效用,减少农药用量,缓解农药与环境及农产品质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杨梅病虫害防治和杨梅果品质量安全现状,阐述了当前杨梅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登记及最大残留量以及杨梅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等研究进展,并对杨梅用药安全、残留检测和风险评估等的未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蓝莓用农药登记情况与我国对蓝莓病虫害防治的需求状况极不适应。为了提高我国蓝莓质量安全水平,本文比较了我国蓝莓用杀菌剂登记使用情况和国内外蓝莓中杀菌剂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有关防治蓝莓病害用杀菌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生产标准中推荐使用的杀菌剂品种,并对我国蓝莓病害防治用药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农药开发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化学农药作为防治农业病虫草害夺取粮食和纤维高产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在目前,乃至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别的措施无法替代的。正因如此,尽管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遭到多方的指责以及各国政府制订的  相似文献   

13.
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种植技术,也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利用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对于减少农业生产对化学氮肥与农药的依赖、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行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的重要性。从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的增产效应、作物增产的氮效应、对农田病虫草害的控制及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的研究进展,明确围绕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应当研究的重点。提出了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未来可取得突破的主要领域,如协调作物茬口,开发推广豆-禾轮作田间综合管理技术,提高轮作综合效应;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轮作响应的农业生态前沿问题;评价轮作生态环境效应,建立轮作生态补偿机制等。本文重新审视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体系的作用及前景,对于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调查重庆市云阳县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防治现状。发生现状:虫害重于病害,主要种类为二化螟、白背灰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防治现状:以化学药剂控制为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分别占比66.7%、11.9%、21.4%,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仅占8%。防治药械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农药购买具有盲目性,不按剂量用药和盲目用药,不适时用药,施药器械简陋,施药缺乏劳动保护,缺少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设施。提出对策建议:加强农药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种植者科技素质;抓好农药零售从业人员培训,提升素质;健全植保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培育大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统防统治水平;强化农药执法监管,提高安全用药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粮食增产、稳产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假如使用不当,则会造成作物药害、农药残留量超标、环境污染、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基于此,简要分析了云县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重点阐述了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鲜食甘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定了无公害鲜食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研究了无公害鲜食甘薯生产的整地栽插技术、肥水管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和农药安全使用关键等,形成了一整套无公害鲜食甘薯种植技术体系,对提高食品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植保科技作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在减灾防灾、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都起作重要的作用。单一使用化学防治方法防治作物病虫害,副作用大。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为了保证粮食及食品安全,必须提倡和推广绿色植保,重要抓手是公共植保。提出重庆市彭水县推广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的对策是:巩固病虫测报基础,建立健全重大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农作物有害生物应急防治和持续控制体系;加强农药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植物检疫,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8.
德国农药管理与农药危害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防治是植物保护最重要的手段,但农药的错误使用会导致农药危害。本文综述了德国化学农药的使用情况,从农药的市场准入、流通、使用和植保执法等环节分析了德国农药管理的法律要求,力求全方位、多视角地论述德国的法律法规是如何防范农药危害风险的。  相似文献   

19.
农药对农田土壤的污染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阐述了我国农药生产及使用的现状 ,通过分析我国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农药在农田土壤中的行为规律 ,对我国农田土壤的农药污染状况、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国外权威机构研究表明,除草醚对试验动物具有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多数国家已禁止生产、使用。据悉,我国已决定在今年年底停止产销除草醚。近几年,我国除草剂发展很快,目前已有很多品种投入生产、使用,用其他除草剂品种取代除草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为了保证我国农业安全生产,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建议,我国已决定停止生产除草醚(用作中间体的除外),撤销除草醚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2001年 12月 31日前停止销售和使用除草醚,撤销除草醚农药登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