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又称香蕉蛾,隶属鳞翅目、辉蛾科、扁蛾属,原发地非洲,1987年随巴西木进入广州(程桂芳等,1997),现传人我国10余个省市(市)。蔗扁蛾作为一种外来有害昆虫,特别是随着辽宁省温室的发展和气候的转暖,其潜在的危害性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其在辽宁省的生物学进行研究,为对其存在的危害性进行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白僵菌是昆虫的重要病原真菌之一,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害虫,但环境湿度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白僵菌的新剂型,提高白僵菌孢子萌发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室内设立不同相对湿度,比较白僵菌分生孢子及其微胶囊剂活性.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孢子萌发率也增大.水悬液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达55%,最低为8%;氯化钙悬液孢子萌发率不足10%;微胶囊剂孢子萌发率可高达91%,最低为33%.室内模拟野外条件测定相同分生孢子浓度下的白僵菌水悬液和及其微胶囊剂对沙棘木蠢蛾幼虫的侵染,沙棘木蠢蛾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45.54%和84.54%,说明白僵菌微胶囊剂对沙棘木蠢蛾幼虫的侵染明显高于其分生孢子水悬液.  相似文献   

3.
芦笋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受多种病虫为害,病害主要有茎枯、褐斑、根腐等;虫害有木蠢蛾、叶甲虫、棉铃虫、蓟马、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  相似文献   

4.
苹果蠢蛾主要危害苹果果实,寄主苹果、梨、杏、桃等多种果树.危害果实后,造成大量果实被害脱落.目前,苹果蠢蛾在中宁县有发生,严格控制其传播和蔓延迫在眉睫.文章简述了该虫的发生情况、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方法,为苹果蠢蛾的进一步监测和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对控制苹果蠢蛾的危害、发展果树生产、保护人民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芦苇豹蠢蛾Phragmataecia castaneae(Hübner)是芦田重要的蛀茎害虫。对其雌性生殖系统和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豹蠢蛾雌蛾属于不需补充营养的蛾类。文内附有生殖系统和外生殖器图。  相似文献   

6.
肖良 《世界农业》1993,(8):30-31
苹果蠢蛾能危害苹果、梨、桃、樱桃、李、杏、沙果等多种经济作物。在苹果蠢蛾危害严重的果园里,果实的被害率可达98%,并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因此,许多国家,如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希腊等国都将苹果蠢蛾列为检疫对象,采取严格地检疫措施,严防其传入和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7.
利用性诱剂监测新疆果树食心害虫的消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蠢蛾是新疆果树的主要害虫.研究利用性诱剂监测这3种食心害虫在南北疆不同果园的消长动态,分析其世代发生规律,为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蠢蛾的害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蠢蛾开展检测预报.[结果]2009年,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年在轮台地区和石河子地区一年分别发生5代、4代.苹果蠢蛾在轮台地区一年发生4代,在石河子地区有少量的出现.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果园内,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是不同的.[结论]果树混栽的果园内,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蠢蛾的发生程度较严重.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蠢蛾存在着世代重叠现象,化学防治的重点应放在第一代幼虫上.  相似文献   

8.
不同条件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Vuillemin 是沙棘木蠢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的主要病原物之一,为更好利用白僵菌,室内测定了分离自沙棘木蠢蛾的球孢白僵菌菌株SJ-05分生孢子的萌发条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25℃-30℃,最适pH值为6~8之间.菌株SJ-05在50℃热胁迫下的拟合方程Is=1.0089/[1+exp(-3.6571+0.207812t)],半衰期LT50=18.2min.在10b以内,光保护剂浓度为0.10%的荧光增白剂和浓度为0.15%的抗坏血酸Vc的保护作用最强,超过10h后,浓度为0.15%的抗坏血酸Vc的保护作用则超过浓度为0.10%的荧光增白剂.  相似文献   

9.
榆树木蠹蛾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树木蠹蛾(H01cocerus vicarius Walker)是宁夏传统的林木次要害虫之一。过去只在局部地区发生危害,随着退耕还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榆树木蠹蛾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正在上升为我区的主要优势害虫。据2006年调查,在引黄灌区和干旱沙区危害林木面积已经超过2.5万公顷,对退耕还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成果构成严重威胁。综合1980年以来在9市县(区)共76个乡镇、林场的长期观测和研究结果,目前初步摸清了榆树木蠹蛾生态学特性和生活规律,并总结出一些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皇蛾Attacus atlas(Linnaeus)及长尾青蛾Actias selene(Hubner)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人工室内试养,初步确定了皇蛾的寄主植物是乌桕和柳树,长尾水青蛾的寄主植物是白乌桕、红乌桕和鸭脚木。幼虫发育经过,皇蛾为6个龄期42~45天,长尾水青蛾为5个龄期35~38天。整个生活周期,皇蛾为75~81天,长尾水青蛾为59~67天。卵和蛹的生命力较强,而幼虫的生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1.
陈伟 《福建农业》2000,(6):12-12
荔枝、龙眼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果品,全市荔枝种植面积1200公顷,龙眼种植面积1.44万公顷,但荔枝、龙眼在生产过程中遭到多种害虫危害。全国目前已报道的荔枝、龙眼害虫有116种,福建有106种,在我市对荔枝、龙眼危害性大、常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20多种,其中普遍发生、为害梢果严重的有荔枝蝽、荔枝尖细蛾、荔枝蒂蛀虫、荔枝瘿螨(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角颊木虱(主要为害龙眼),发生较严重的有龙眼亥麦蛾、金龟子类、卷叶蛾类、介壳虫类、木蠢蛾类和白蛾蜡蝉,龟背天牛零星局部发生,在许多老果园白蚁发生十分严重,此外,荔枝小灰蝶、龙眼鸡、蓑蛾类虽危害很轻,也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2.
山茱萸木蠹蛾的观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害山茱萸木蠹蛾主要有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 L)和咖啡木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两种,均属鳞翅目,芳香木蠹蛾为木蠹蛾科,咖啡木蠹蛾为豹蠹蛾科。在陕西省发生的主要为芳香木蠹蛾。该虫近年在陕西省丹凤、佛坪等地发生严重,据我们两年调查了解,受害山茱萸树达10万株,2002年8月在佛坪县栗子坝乡、长角坝乡山茱萸园调查,有虫株率达7%~13%。1 分布区域及寄主范围 山茱萸芳香木蠹蛾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等山茱萸产区,其中以河南、陕西主产区虫口密度最大。 主要寄主为山茱萸、杜仲、牡丹、芍药、花椒、丁香、白蜡、杨、柳、榆、槐、枫树、核桃、李、杏、苹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阿拉尔垦区苹果和梨春季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hriella Yang),苹果蠢蛾(Laspyresia pomoniella L.),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la Busck),梨园蚧(Quadraspldiotus perniciosus Comstock),糖城蚧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春尺蠖(Apoc miacineraius Erschoff),梨树腐烂病(Valsa ambiens Fr.),苹果树腐烂病(Valsa ceratosperma Maire);其发生规律的调查表明: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hriella yang),苹果蠢蛾(Laspyresia pomonella L.),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常混合发生,一般以老熟幼虫在树子的翘皮,裂缝,树洞中结茧越冬,优斑螟的危害还可导致腐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石榴园木蠹蛾科害虫主要有豹纹木蠹蛾、咖啡木蠹蛾、小木蠹蛾及六星黑点蠹蛾等,属鳞翅目。本文作者从各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分布与寄主、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沙棘木蠹蛾在彭阳县的发生特点,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营林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沙棘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沈国良  陈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55-156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Prgeria sinica Moore)属鳞翅目、斑蛾科,又称冬青卫矛斑蛾.主要危害:大叶黄杨、金边黄杨、丝棉木等树木.以幼虫取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损伤树形,影响观赏,降低城市绿化、美化效果.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1年生枝梢上越冬,翌年2月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越夏,10月下旬羽化成虫并产卵.  相似文献   

17.
对桐乡市重阳木上发生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重阳木主要病害为重阳木丛枝病;重阳木主要虫害有锦斑蛾、黄刺蛾、褐边绿刺蛾、小袋蛾、绿尾大蚕蛾、咖啡木蠹蛾、相思拟木蠹蛾7种。在掌握这8种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为重阳木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灵山县蔗区甘蔗木蠹蛾发生及为害情况,为防治甘蔗木蠹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调查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及实践经验,分析灵山县甘蔗木蠹蛾发生为害特点及发生原因。【结果】灵山县甘蔗平均虫害株率达25.63%,其中木蠹蛾平均为害株率占总虫害株率的58.94%。【结论】灵山县蔗区甘蔗木蠹蛾为害比较严重,已给当地甘蔗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应采取蔗种调运检疫、农业防治、灯光诱杀、人工捕蛾和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灵山县蔗区甘蔗木蠹蛾发生及为害情况,为防治甘蔗木蠹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调查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及实践经验,分析灵山县甘蔗木蠹蛾发生为害特点及发生原因。【结果】灵山县甘蔗平均虫害株率达25.63%,其中木蠹蛾平均为害株率占总虫害株率的58.94%。【结论】灵山县蔗区甘蔗木蠹蛾为害比较严重,已给当地甘蔗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应采取蔗种调运检疫、农业防治、灯光诱杀、人工捕蛾和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20.
小线角木蠹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标准编号:DB 1301/T 297—2018)规定了小线角木蠹蛾的虫情调查、发生为害程度划分、防治标准、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检查等内容。该规程为有效控制小线角木蠹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