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江苏省农村村级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应用江苏省村级信息服务站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采集、管理、推送,子站的生成、管理,远程诊断、远程教育等功能。通过对系统平台服务应用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户对涉农信息资源需求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时节,提供高时效性的涉农信息服务,为农户提供私人定制化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关于信息进村入户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进村入户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涉农信息资源分散等原因,开展信息进村入户的难度较大。必须紧扣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做好村级站点建设,集聚服务资源,优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打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鹿城区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乡(镇)级、村级、农户级别的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设备、信息人才、信息需求及能力、涉农部门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和涉农网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鹿城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信息接收设备相对较全,但是信息提供、发布、服务、管理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农民的信息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涉农人员对智慧农业建设的支持意愿将直接影响智慧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推广与普及。基于我国西部边陲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就不同认知水平的涉农人员对县域智慧农业建设的支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涉农人员对智慧农业越了解、信息获取能力越强、对当地农业发展现状越满意、地理效应认知度越高,则支持意愿越强;涉农人员的文化水平越高、工作类型与农业科技关联度越高者,对智慧农业的建设越支持,但年龄越大的涉农人员越不支持智慧农业的建设;而行为主体的创新意识与其支持意愿关联度不强,说明我国对新技术在农业中运用的宣传不到位,造成涉农人员的创新意愿与前沿创新技术没有严格相符,农户的知识结构与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需求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强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宣传、提高涉农人员的知识水平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益农信息社服务内容分析及应用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益农信息社(村级信息服务站),在村级层面全面整合涉农信息与服务资源,承接“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等四大类服务事项,实现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便捷、经济、高效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的目标。本文通过介绍益农信息社的建设标准和类型,对各种类型益农信息社服务成效及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区域经济条件下为农信息服务长效运营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户信息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利用河北省237户农户的信息需求调查数据,对农户信息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户信息需求日益广泛和多样化,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机构建设滞后,信息资源缺乏、可靠性差,信息传输渠道不畅,农户的实际收入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农户获取信息的障碍,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的引导和扶持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南平市农业科技信息手机服务系统,实现了农业专家咨询、农业技术学习和农业资讯推送等功能。通过对系统平台服务应用情况数据分析,以期发现用户关注行业、专家、微视频及其他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需求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为农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农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贫困山区农户有效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提供政策参考,对重庆秦巴山区8个区县1520名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调研数据,分析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状况,并构建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农户对种植技术信息和优良品种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涉及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优良品种、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气象与灾害预报防治7类信息,集中于种植、养殖技术信息。不同特征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农户的种植技术信息需求受个人文化水平、家庭规模、务农收入的影响,而农户对优良品种信息的需求受到信息交流、技术共享、总收入、生产规模等的影响;二者均受到农户个人文化水平、农产品价格、政策优惠和政府务农补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深入分析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显著因素,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激发农户潜在购买需求,发挥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作用,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利用黑龙江省6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66.7%的农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但仅有17.7%的农户非常关注农业信息,9.8%的农户认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54.2%的农户表示对保险公司不够了解,58.0%的农户认为当前农业保险品种不能满足需求,6.1%的农户完全不懂保单条款,同时,农户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公司服务、财政补贴力度及相关法规完善等方面满意度均不高。在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因素中,种植面积、农户对农业信息的关注度、对公司了解程度、险种能否满足需求、农户对保障水平评价、财政补贴力度、相关法规完善程度等7个指标作用显著,且除农户对保险公司了解程度外,其余6个指标均对农户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研究阐明了为提升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应从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三个方面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农业保险数据库,降低信息成本;创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险种,提高保障水平,降低谈判成本;分档设计补贴比例,完善相关法规,降低执行成本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调查并分析了天水市农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及其获取机制、信息意识及其需求表达方式、信息需求内容及特点,影响农户信息需求的因素等方面,并从政府的信息服务及农户信息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满足农户信息需求,有效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推进重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凌  侯正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36-12238
在重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中,存在涉农信息应用的“信息孤岛”现象,涉农信息难以及时、准确传递到农民手中的“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不能充分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分析了重庆市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湖南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多语言平台通信、异构平台集成、涉农信息资源集成以及全网短信收发等问题,分析了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刘峰 《农业网络信息》2009,(8):70-72,83
目前.我国建有15000余个涉农网站,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农产品价格信息、供求信息、政策法规、农业新闻等信息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8月,全国有7万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万左右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近100万经营大户、200多万农民经纪人能够定期使用这些信息资源.为此建立一个农业市场信息搜索平台能极大满足市场需求,能为广大农业市场信息用户提供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14.
安向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64-7465,7467
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涉农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主要存在农民等信息人的信息素质较低、涉农信息存量少且分布不均、信息独占以及信息欺诈现象突出以及信息环境较差等问题,这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很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策倾斜、农民技能培训、涉农信息法规建设和非法信息行为惩处等方面入手,逐步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涉农信息生态系统,为农村信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南疆三地州3644户农牧民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对农牧民的农业信息需求现状、制约农牧民信息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和科学评估,以便于相关信息传播机构以农牧民信息需求为中心来改善信息服务供给状况,提高信息服务质量,进而满足农牧民的农业信息需求,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涉农高职院校对“三农”的服务缺乏精准度,面临若干现实困境,诸如涉农高职院校的培训服务和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未形成培育高素质农民的整体机制、涉农专业设置不合理等。技能形成能有效应对经济转型和技术革新引发的变化,找寻应对现实困境的道路,因此,从技能形成视角出发,探讨涉农高职院校涉农学生和农民的涉农技能形成,提出增强对接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促进涉农专业和技能培训精准对接区域农业产业和现代农业等行动路向,为“三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南地区200户农民用户进行了双季稻管理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的知识服务渠道不能满足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用户重新从事农业生产对农业知识的日益广泛和多样化的需要。针对知识服务组织机构建设滞后这一情况,提出了解决知识需求供给的策略——构建基于双季稻管理知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新媒体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状况,以四川省德阳市部分农民和媒体为例,运用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Weighted and Calculated Needs for New Media,简称WCN),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型农民与新一代农民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媒体需求、应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媒体应用于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显迟缓但相较传统媒体更具潜力。新一代农民接受新媒体发布气象服务的可能性和持续性高于传统型农民。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重要需求,无法被传统媒体满足的情况下,农民已经开始预期新媒体能够满足其需求,使得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新媒体开始逐渐被采纳,新媒体的应用倾向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入户访谈的形式,对实施棉花时令科技及管理短信生成辅助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调查,并对所得的支付意愿值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事科技短信服务能够反映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信息服务需求和用户特点,农民的支付意愿较高,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果,推进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是必需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罗章  王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82-15384
在阐述农村信息化的内涵以及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一是农民参与度不足,农村信息平台使用效率偏低;二是信息资源建设滞后,无法适应农民对信息的实际需求;三是农村信息平台交互性较差。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探讨了社会资本要素对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其中农民与信息之间的"信息关系"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参与网络"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乡规民约"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增加了管理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是将"技术网络"植入乡村信任体系,促进农民对信息化建设的认同与支持;二是增强信息平台的交互功能,提升农民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度;三是引导与利用乡规民约的管理权威,完善信息化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