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近年来,柑桔黄龙病在柑桔主产区呈蔓延势头,而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唯一自然虫媒,果园中如果没有木虱,即使有病树也不会造成传染,所以控制柑桔木虱是防控柑桔黄龙病扩散蔓延的关键,柑桔木虱也就上升为柑桔第一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2.
柑桔黄龙病是毁灭性病害,本文就防治柑桔木虱在防控黄龙病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了实际的柑桔木虱监测点,采用定点的方法对柑桔木虱进行系统监测,同时对黄龙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得出了有关柑桔木虱消长的规律以及传播黄龙病的相关数据,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防控柑桔黄龙病,发展我市柑桔产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桂林市柑桔木虱周年发生动态,为柑桔木虱的预警及柑桔黄龙病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07~2010年在失管柑桔园、柑桔木虱寄主植物九里香和正常管理柑桔园观察柑桔木虱周年发生动态及世代重叠情况、不同年份高峰期及种群走势,并分析其危害严重的原因.[结果]桂林市周年有柑桔木虱发生,失管柑桔树及九里香上柑桔木虱种群数量多,下半年高于上半年,且每年有多个峰期,世代重叠;失管柑桔园从21旬开始种群数量剧增,30旬后数量减小,成、若虫高峰期出现在25~29旬;九里香上柑桔木虱主要出现在12~33旬,20旬为最高峰期.正常管理柑桔园柑桔木虱种群数量低,高峰期的33~34旬仅监测到5~30头/100梢.[结论]在桂林市失管柑桔园和绿化植物九里香上周年有柑桔木虱发生,木虱种群数量大,下半年高于上半年,世代重叠;正常管理的柑桔园柑桔木虱种群数量低,管理良好的柑桔园全年未检测到柑桔木虱.  相似文献   

4.
柑桔木虱又名枯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危害柑桔嫩梢和新芽,是柑拮嫩梢期的一种重要害虫。成虫常在叶和嫩芽上取食.若虫群集在嫩芽新梢上危害,被害嫩梢幼芽干枯萎缩,新叶畸形扭曲。若虫的白色排泄物洒在枝叶上,诱生煤病,影响光合作用。同时,柑桔木虱还能传播黄龙病。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冰冻灾后柑桔木虱的死亡率,掌握了各区域柑桔木虱越冬后的虫情,提出了灾后柑桔木虱防治对策。广西冰冻灾后有虫面积为1.833万hm2,占柑桔种植面积的8.3%,同比减少3.217万hm2,虫口密度同比减少86.4%~192.0%。其中桂北柑桔木虱平均死亡率达85%,桂中柑桔木虱平均死亡率为54%,桂南柑桔木虱平均死亡率为34%,同比均显著提高,桂北部分县域死亡率达100%。文章还探讨了自然条件下柑桔木虱越冬死亡率与温度的关系,对以后科学开展春梢期间柑桔木虱的防治,做好柑桔黄龙病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柑桔木虱传播柑桔黄龙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柑桔木虱(Dtaphorina citri Kuwayama)传播柑桔黄龙病的试验,在柑枯木虱的主唾腺及滤室中观察到柑桔黄龙病的病原类细菌体,这些类细菌体与病株中的类细菌体相同,进一步证明了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媒介昆虫,并图示了柑桔木虱唾腺和消化道滤室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桔园是昆虫群落中粉虱,柑桔木虱的亚群落结果,调查发现,柑桔粉虱类8种,粉虱类天敌24种,其中寄生蜂7种,捕食性天敌20种,虫生真菌5种,初步探明了粉虱类,柑桔木虱亚群落的食物网络关系。  相似文献   

8.
柑桔木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是正常管理柑桔园黄龙病发生严重的最重要原因,弄清这些果园柑桔木虱种群的年发生规律是有效防治柑桔木虱和柑桔黄龙病的基础.6年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0~12月份是木虱种群数量最多的时期,其次分别是9月、1月和5月.9~12月的柑桔木虱数量与次年的柑桔黄龙病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的罕见雨雪冰冻天气对桂林柑桔木虱越冬虫口基数有较大的影响。至2008年3月中旬,桂林北部县未查见柑桔木虱活虫,中南部县柑桔木虱死亡率90%以上,冬后残虫量仅相当于去年的3%~5%,且多集中在失管桔园及房前屋后零星柑桔树上。提出抓住柑桔木虱种群数量少易达防治效果的良机,抓紧抓好各次新梢期和对失管桔园、九里香、黄皮树上的柑桔木虱的防治以及植保机防队伍统一药杀木虱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除原有的亚洲、非洲外,美国、巴西也已发现此病和其传播媒介-柑桔木虱。根据柑桔木虱是黄龙病唯一自然传播媒介和广西柑桔主产区无法实施隔离种植的特点以及柑桔黄龙病已成为广西柑桔发展最大障碍的实际和柑桔生产现状,提出在黄龙病区建立以柑桔黄龙病为第一重要病害,柑桔木虱为第一重要害虫的柑桔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实施以控制柑桔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措施。3年的大面积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验证区累计发病率为0.72%,对照Ⅰ区达9.42%,对照Ⅱ区达7.14%。  相似文献   

11.
冠以“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癌症”之称的黄龙病暂被认为是由韧皮部难养细菌引起的对柑橘产业造成严重威胁的毁灭性病害,它给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鉴于柑橘黄龙病检测技术对柑橘黄龙病防治的重要性,文章对柑橘黄龙病及其病原、黄龙病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柑橘黄龙病的检测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我国自1978年以来有关柑橘黄龙病的研究概况,包括柑橘黄龙病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黄龙病寄主、病原研究、病害诊断与检测、传播途径与病害流行、防控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给果农和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以柑橘叶片为载体,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采集柑橘叶片表面的高光谱图像,用ENVI4.7进行图像处理,提取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st,ROI),统计感兴趣区域平均光谱数据,并进行相关植被植物的运算,最后通过PLS-DA(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判别法进行鉴别并分类.结果表明:基于平均光谱值和植被指数的PLS-DA判别模型都能对健康、缺锌和HLB叶片进行鉴别.其中基于平均光谱值的PLS-DA模型鉴别健康柑橘叶片样品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100%;鉴别缺锌柑橘叶片样品的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91.7%,准确度为88.9%;鉴别HLB叶片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8.3%,准确度为88.9%.基于植被指数的PLS-DA判别模型鉴别健康柑橘叶片样品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100%;鉴别缺锌柑橘叶片样品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89.3%,准确度为90.1%;鉴别HLB叶片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95.3%,准确度为90.1%.识别正确率较高,说明利用高光谱进行柑橘黄龙病病情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加深对柑橘黄龙病抗性机理的了解和为黄龙病抗性基因的克隆提供依据,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NBS-LRR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柑橘黄龙病抗性品种"晚熟温州蜜柑"为供试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共获得17条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 gene analogs,RGAs),其在NCBI中的登录号为KJ019189~KJ019199,KR815564~KR815569。序列分析表明,这17个RGAs与甜橙、柚等柑橘属中推测的一些抗病蛋白基因或其他相关蛋白基因具有显著高的同源性。其中一些RGAs与拟南芥抗霜霉病RPP13基因、柑橘抗衰退病毒基因Ctv或烟草抗TMV基因N具有51.7%~79.0%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依据论文结果,笔者认为,晚熟温州蜜柑中存在较丰富的NBS-LRR类抗病基因,但具体哪些病基因与抗黄龙病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使一种柑橘黄龙病碘—淀粉法快速检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大田检测,以砂糖橘为试验材料,研究无需冷冻和缩短叶片脱色时间的技术.结果表明,磨掉叶片正反面表面蜡质层后,直接脱色,可以省去冷冻处理步骤,且不影响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出结果的一致率为92.5%;同时,叶片脱色时间缩短7.17~8.47 h.优化后,冬季样品叶绿素脱除所需时间均值为5.0 h,其他季节叶片脱色时间均值为3.7 h.  相似文献   

16.
湿度对田间自然热罩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加湿处理后热罩和自然条件下热罩对黄龙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处理后30 d叶片平均病菌浓度下降了85%以上,而加湿条件下叶片平均病菌浓度仅下降3.7%,与自然条件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自然条件热罩处理后90 d叶片平均病菌浓度下降了97%以上,而加湿处理病树叶片平均病菌浓度下降了38%,与自然条件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照组叶片平均病菌浓度处理后30 d和90 d均有略微增加;加湿未热罩处理叶片平均病菌浓度在处理后30 d和90 d分别增加了4.5倍和8.7倍,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加湿热罩处理病树显著减弱了其杀灭黄龙病菌效果,同时表明增加土壤湿度对黄龙病菌繁殖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柑桔木虱是其唯一自然传播媒介,控制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柑桔木虱成虫的高效传病性、近距离扩散性和快速传病性,决定了用来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农药要求速效性好、防效高(药后24h的防效>95%).由于受到试验地虫源和试验条件的限制,柑桔木虱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严重滞后.2007-2008年做了13种农药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和3种农药的大面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增效联苯菊酯EC 25 mg(a.i)/L、雕杀EC 110 mg(a.i)/L、铁骑EC 83 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 h的防效达100%;喹硫磷EC 250 mg(a.i)/L、杀扑磷EC200 mg(a.i)/L、稻丰散EC 333 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 h的防效>95%;防效在94.9%~85%的有丁硫克百威EC 200 mg(a.i)/L、霸中霸EC 200 mg(a.i)/L;吡虫啉WP 100 mg(a.i)/L、阿维·丁硫EC 90 mg(a.i)/L、甲基嘧啶磷500mg(a.i)/L的防效分别为92.3%~74.4%、79.1%、73.1;防效低于40%的药剂有吡蚜酮WP 250mg(a.i)/L、印楝素EC 6 mg(a.i)/L.  相似文献   

18.
柑橘黑点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柑橘黑点病(Diaporthe citri)在浙江、江西等柑橘产区普遍发生,逐渐成为柑橘最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鲜销果实的外观品质和销售价格。2008年以来,通过对该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开展研究发现,果实整个生长期都能感病,但以果实膨大期最感病;黑点病的严重度与树龄、施肥水平和杀菌剂的使用次数关系密切;以座果后每隔20 d使用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防治效果较好,代森锰锌中添加0.25%~0.50%矿物油(绿颖)能有效地提高其防效。文章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黑点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柑橘黄龙病生物学特性和防控方式的基础上,对福建省橘农的柑橘黄龙病防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列联表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柑橘黄龙病防治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橘园数量、是否加入柑橘合作组织、是否有商贩上门收购、是否有防治咨询服务为影响福建省橘农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控制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柑桔木虱成虫的高效传病性、近距离扩散性、终生带毒性和快速传病性,决定了用来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农药要求速效性好、防效高(药后24h的防效>95%)。由于受到试验地虫源和试验条件的限制,柑桔木虱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严重滞后。2006—2007年做了15种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哒虱威EC200mg(a.i)/L、丁硫克百威EC400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h的防效>95%;防效在94.9%~90%的有异丙威200mg(a.i)/L、133mg(a.i)/L、丁硫克百威EC250mg(a.i)/L;噻嗪酮250mg(a.i)/L的防效只有30.8%;防效低于30%的药剂有灭多威200mg(a.i)/L、鱼藤酮150mg(a.i)/L、机油乳剂9500mg(a.i)/L、阿维菌素20mg(a.i)/L和石硫合剂1波美度。机油乳剂与哒虱威混用无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