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酸乳制品的性质和抗生素对酸乳制作的影响 酸乳制品是鲜乳经过乳酸菌类发酵而制成的产品。如普通酸乳、嗜酸菌乳、保加利亚酸乳、强化酸乳、加热酸乳、酸乳酒、果味酸牛奶等都是营养丰富的乳饮料。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活性乳酸及其它营养成分,酸乳饮料能刺激胃肠分泌活动,增强胃的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地区向日葵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研究建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文章对内蒙古地区的向日葵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病害有: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黄萎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黑斑病、向日葵褐斑病和向日葵列当;主要虫害有:向日葵螟、草地螟和双斑萤叶甲。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今后向日葵病虫害研究的几点建议,主要包括开展向日葵病虫害普查;加强对向日葵主要病虫害的研究;深入研究施药技术;加强对当地常规品种的应用研究;强化对向日葵的品种检疫。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种质资源多样性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属菊目、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属(Helianthus L.)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美洲。向日葵属是多态的,有很多个种。按习惯分:可分为野生向日葵、观赏型向日葵和栽培向日葵。根据籽实的经济用途可分为:食用型向日葵、油用型向日葵和中间型向日葵。  相似文献   

4.
香菇酸乳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坚强  彭新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80-6082
[目的]研制香菇酸乳。[方法]以鲜乳和鲜香菇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香菇酸乳的最佳配比工艺。[结果]香菇浸提液添加量是影响香菇酸乳质量的最主要因素,然后是菌种接种量、奶粉添加量、糖添加量。香菇酸乳制备的最佳配比工艺为:鲜香菇汁10%,糖8%,奶粉4%,菌种接种量3%,40℃下发酵4 h,于0~4℃冷藏室中贮藏。该工艺加工出的香菇酸乳色、香、味俱佳。香菇酸乳符合一般酸乳的生产条件,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成本较低,质地符合酸乳标准,更具香菇所特有的香味。[结论]该研究为我国香菇资源和乳制品新产品的开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9):F0004-F00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向日葵研究室成立于1979年,主要从事向日葵育种、栽培、植保等研究,30余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部门的向日葵抗病新品种选育、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杂交种选育、中俄向日葵技术合作及新品种产业化、食用向日葵综合开发利用等研究课题。在向日葵遗传育种、病理、生物技术应用以及实用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向日葵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和向日葵种植区域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向日葵播种面积有所下降。黑龙江省向日葵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一方面在向日葵开花期、成熟期降雨集中,菌核病发生严重,导致产量下降,另一方面在向日葵收获期由于降雨量较大、温度低,使向日葵收获、晾晒困难,影响了向日葵籽实的品质和质量。因此,急需尽快选育出早熟、抗病、高产、适宜收获的向日葵杂交种。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列当是寄生于向日葵根部的全寄生杂草,为了探讨向日葵列当寄生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以向日葵的生育时期和向日葵列当寄生严重度为取样依据,采集向日葵根际土壤,测定向日葵列当不同寄生严重度下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向日葵列当寄生严重度表现为不寄生、轻度寄生和重度寄生时,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46、2.70、3.60 g/kg,土壤有机质对向日葵列当的发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向日葵列当不寄生、轻度寄生、重度寄生时,土壤速效氮平均含量分别为30.49、35.01、40.44 mg/kg,土壤速效氮能够促进向日葵列当的发生;硝态氮对向日葵列当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土壤速效磷显著抑制向日葵列当的发生,向日葵列当寄生严重度表现为不寄生、轻度寄生和重度寄生时,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5.55、12.74、8.74 mg/kg。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等养分对向日葵列当寄生严重度的影响不存在绝对的含量阈值。  相似文献   

8.
山羊酸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山羊酸乳并以山羊酸乳为主要原料 ,经配料、胶磨、均质、杀菌、冷却等工艺 ,研制出营养丰富、无膻味的山羊酸乳饮料。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向日葵列当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是专寄生向日葵、烟草和番茄的寄生性杂草。由于近年内蒙古的向日葵种子大量无序从国外和区外调入,以及种植高感向日葵列当的食用向日葵品种,导致列当在自治区大范围扩展蔓延,特别是向日葵主产区巴彦淖尔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田间调查,详述了列当的种类、分布、发生危害规律以及防控措施,为指导向日葵列当杂草的科学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的嗜酸乳杆菌HS111和嗜酸乳杆菌HS112经紫外诱变、亚硝基胍紫外复合诱变处理后,嗜酸乳杆菌HS111共轭亚油酸产量提高了19μg/ml,而嗜酸乳杆菌HS112较原来出发菌株共轭亚油酸产量提高了27.7μg/ml,两菌株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脂肪酸构成的油料籽实对奶牛瘤胃液和血浆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乳脂CL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乳脂CLA合成机制,为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寻找合适途径。【方法】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经产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油料籽实(葵花籽、亚麻籽、菜籽),3种日粮的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同,测定采食后不同时间点瘤胃液、血浆及乳脂中脂肪酸含量。【结果】葵花籽组奶牛乳脂中CLA、t11-C18﹕1、PUFA及LCFA比例均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葵花籽组奶牛血浆中t11-C18﹕1的比例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瘤胃液中各种脂肪酸含量在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采食后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不同时间点瘤胃液中CLA的比例均较低;瘤胃液、血浆中的t11-C18﹕1含量对乳脂中CLA含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1和0.766。【结论】富含亚油酸的葵花籽在优化奶牛乳脂肪酸构成、提高CLA含量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菌核菌粗毒素对向日葵种子及幼苗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向日葵菌核菌粗毒素和病菌培养滤液处理向日葵的种子和幼苗,研究粗毒素对种子萌发、胚根生长的影响,对幼苗的致萎作用、对幼苗离体叶片的致病作用以及对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核菌粗毒素对向日葵种子萌发、胚根伸长和幼苗生长都有毒害或抑制作用,对离体叶片也具有强烈的致病作用,且粗毒素和培养滤液引起的症状基本相同。同时,草酸毒素可作用于寄主细胞膜,引起细胞膜透性的增加,造成膜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13.
王成  邵伟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53-156
[目的]有效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葵仁粕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方法]通过研究高蛋白低纤维型葵仁粕对肉仔鸡饲粮的消化代谢率的影响,探讨其代替豆粕作为蛋白饲料的可行性.[结果]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7;-13;的葵仁粕,对饲粮消化代谢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EE、Ca和P的消化代谢率有-定程度的降低.[结论]葵仁粕完全可以作为豆粕的替代品使用,而且能明显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巴彦淖尔地区6种主要作物(小麦、玉米、花葵、油葵、籽瓜、白瓜籽)的生产成本、收益、净收益、产出投入比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地区主要作物的生产成本总体上均呈略有增长的趋势,变化幅度不大,其中,花葵和生产成本最高,玉米其次,籽瓜最少;主要作物净收益差异极显著,其中,花葵净收益最高,白瓜籽其次,小麦最低;主要作物产出投入比差异显著,其中,白瓜籽产出投入比最高,花葵其次,小麦最低。6种主要作物中,花葵和白瓜籽的生产效益较高,小麦效益则最低。提出了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作用、适当地调整作物结构等提高作物生产收益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Substandard sunflower seeds surpass the sunflower meal and oil cake by their level of metabolic energy by 1.2–1.5 times and can replace these high-calorie feed materials in the rations of cattle. In mixed feed, whose structure includes the substandard sunflower seeds (5% in mass), the share of the cleavable protein decreased by 1.3% and digestibility of the dry matter increased by 2.3% as compared to mixed feed, whose structure includes sunflower cake (8% in mass). Both variants of the mixed feeds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 on cows of the white-and-black breed with the live weight of 600 kg and average daily milk yield of 25–28 kg within the first lactation phas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total feed mix ration. The metabolism and digestive processes in the rumen of the animals fed with the substandard sunflower seeds proceeded without any disturbances. In the ruminal flui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mmonia nitrogen was lower by 6.75 mg % on average. Furthermore, in the milk of the cows, the content of the milk fat increased by 5.2% and the urea content decreased by 9%.  相似文献   

16.
对煮制葵花籽进行焦香化增进处理,用GC/MS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并与普通煮制葵花籽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检测出的焦香味煮制葵花籽的18种挥发性成分中,焦香味物质含量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2%;与普通煮制葵花籽相比,焦香味成分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葵花籽皮对母猪的饲喂效果,将36头妊娠经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葵花籽皮(0、4%、7%、10%),测定葵花籽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母猪的平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能显著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以试验2组母猪的繁殖性能、维持背膘厚度和体质量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母猪的窝均产仔数提高0.7头,窝均初生质量提高0.83 kg,断奶存活率提高2.33个百分点,窝均断奶质量提高12 kg,发情间隔缩短2 d,哺乳期背膘厚度下降5.0 mm,整个繁育周期平均体质量下降12 kg。综上,饲粮中葵花籽皮的最佳用量为7%。  相似文献   

18.
付艳平  辛树权  高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77-12680
[目的]验证促生菌uw4在盐胁迫下对向日葵种子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向日葵种子在促生菌uw4悬浮液中浸泡后放入小花盆中进行沙培,每隔2d浇1次透水,30d后检测生理生态指标。[结果]一定的盐胁迫会降低向日葵种子的出芽率、株高、根长、干重和鲜重等生态指标,促生菌uw4能减轻或缓解盐胁迫作用。盐胁迫下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加入促生菌后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力2项生理指标增加幅度变大,但丙二醛含量减少。[结论]促生菌uw4能减轻或降低盐胁迫对向日葵种子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日葵菌核病的初侵染来源为病残体上的菌丝、菌核及向日葵种表、种内的菌丝、菌核,向日葵菌核病的传播方式为土壤传播、种子传播及空气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菌种子。该病菌主要以直接穿透侵入为主,还可以从气孔侵入,未见从细胞间隙侵入,该菌培养滤液对种子萌发、胚轴生长、幼苗生长等都有毒害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影响杂交大豆制种的几个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玲  刘博  周安定 《农学学报》2014,4(11):15-18
为了探索不同因素对大豆杂交制种产量影响,设计了播期、行距、父母本行数比例三因素裂区试验和播期、母本与油葵距离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制种产量影响显著,行距、父母本行数比例,三因素之间两两互作、三者互作均对制种产量影响不显著。播期5 月10 日、行距50 cm、父本:母本=1:2 处理时制种产量最高。母本与油葵距离对大豆制种产量影响极显著。母本距油葵90 cm 处理下产量最高。结论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较早播期、较短母本与油葵距离,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杂交大豆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