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河北临城县出现了一批从事黄鳝养殖的专业户,但由于措施不当,在引进苗种后不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现象,损失达近万元.据初步诊断,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活体解剖发现肠内有毛细线虫或棘头虫,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毛细线虫病.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笔者通过与养殖户的接触和交流,认为这次鳝苗发病并大量死亡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2.
成茹 《饲料研究》2002,(12):32-32
黄鳝,又名鳝鱼,抗病能力强,只有在水质恶化或鳝体受伤时,才容易染病。若高密度饲养,忽视防病治病,也会有病害发生。因此,饲养黄鳝,除在鳝种入池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鱼池、用10mg/kg漂白粉溶液浸洗鳝种外,还要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1.水霉病 水霉病又叫肤霉病、白毛病。在放养初期,若鳝体受伤,霉菌侵入伤口,便迅速萌发,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出棉毛状菌丝,严重时,呈白色或乳白色旧絮状物。防治的方法是:减少鳝体受伤;鳝种入池前用3%食盐水浸洗1~2min;经常向鳝池中加注新水;每立方米水体用食盐和小苏达4g,全池泼洒。2.打印病 打印病又叫腐皮病。一般发生在夏季。病鳝体表背部两侧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红斑,继而浮  相似文献   

3.
1出血病本病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病鳝体表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出血斑,以腹部和身体两侧最多,肛门红肿。解剖可见鳃、肝、肾均有出血点,腹腔和肠道内积有淡黄透明状液体。病鳝游动无力,头常露出水面,呼吸困难。将死时,不停地按顺  相似文献   

4.
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的一种原虫病.由于病鸡死亡时鸡冠变成蓝黑色及病鸡盲肠和肝脏出现溃疡灶等特征,故又称"黑头病"或"盲肠肝炎".笔者接诊了此例火鸡组织滴虫病,经采取以下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一起雏鸡念珠菌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4月,广西贺县某养鸡专业户的雏鸡发生了一种以口腔、喉头、食道、嗉囊粘膜形成黄白色假膜,嗉翼膨大,触之松软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念珠菌病.一、发病情况该户于1993年4月2日购入雏鸡584只,圈养在一间旧房子里,场地阴暗潮湿,垫料发霉,饲料中拌有抗菌素.10日龄时发现鸡群中有个别雏鸡呼吸急促,20日龄时病情加剧,雏鸡死亡日增,最多的一天死亡12只,至4月25日,有291只患病,发病率约达50%(291/584).死亡83只,病死率约达28.5%(83只/291.只).发病后,畜主曾用青霉素、氟哌酸、土霉素、喹乙醇、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药物口服或肌肉注射,均未获得预防和治疗效果.直至确诊为念珠菌病后,采用制霉菌素、硫酸铜溶液治疗,才控制住病情.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国内外曾有人称之为黄疸性贫血病、类边虫病、赤兽体病和红皮病等.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严重时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7.
服务专区     
《畜牧市场》2006,(6):71-72
山东 陈洪:鸭霍乱与鸭瘟诊断方法有哪些? 袁圆:一、手摸诊断。患鸭霍乱病的病鸭,死亡之前常摇头,死亡时,嘴、鼻流血水,嗉囊里充满饲料,手摸嗉囊感觉较硬;而患鸭瘟的病鸭,流涕流眼泪,死亡时眼睛充血,嗉囊空空无食物,手摸嗉囊较松软。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某鹿场共饲养600只鹿,从未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接种.于1999年12月1日凌晨2时开始有鹿发病,到中午不同圈舍先后有8头病鹿死亡,发病急死亡快.死亡鹿均体格健壮,最先死亡鹿为马鹿.死前口吐白沫,因怀疑中毒,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抢救无效死亡.死后腹胀明显,黏膜发绀,皮下胶样浸润,其中1头天然孔有血液流出,血液不凝.  相似文献   

9.
由于孵化器、出雏器、孵化厅空气和环境消毒不彻底 ,种蛋消毒不严及落盘后没有进行良好的消毒 ,造成初生雏鸡发生大肠杆菌病和绿脓杆菌病 ,并且有的导致出雏率极低。最近发生几例 ,经过进行消毒效果检查 ,彻底进行消毒处理后杜绝了发病 ,特将防治体会介绍如下。1鸡群发病规律两种细菌病皆表现初生雏鸡第二天就有急性死亡 ,到第三、四天时达到死亡高峰 ,日死亡率可达2 %~5 % ,经7~10d死亡基本结束 ,死亡率可达10 %~50 % ,损失非常大。大肠杆菌可引起关节炎和脑炎 ,在出现败血症时死亡率高 ,在发生关节炎和脑炎时死亡率低 ,很易…  相似文献   

10.
模拟黄鳝在稻田中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利用当地湖泊、沼泽、稻田中自捕或收购的幼鳝作鳝种,配套培育蚯蚓、福寿螺、蝇蛆,辅以灯光诱虫解决黄鳝饵料.同时按照综合防治程序预防和控制鳝病.  相似文献   

11.
王牧 《中国家禽》1999,21(9):27-28
弓形虫病在人、畜、禽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和威胁。鸭弓形虫病在我国报道较少,1998年8月在吉林省某养殖场的鸭场检出自然发病的鸭弓形虫病。现将检查诊断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于1998年6月15日从外地购入北京商品肉雏鸭5500只,育雏期雏鸭生长发育良好c至7月19日发现有病鸭,并有死亡,初期每天死亡7-10只,随着病势的发展,最多一天死亡则只,至8月20日共死亡1100只,死亡率为20%02临床症状病鸭初期不见有明显症状,只是精神稍有沉郁,食欲稍有下降,啄食时甩头,不喜欢下水池洗沐…  相似文献   

12.
陆贾贤 《中国家禽》2002,24(17):15-16
1 流行病学及临诊症状 1.1病例一 乍浦某鸡场3000多只苗鸡,3日龄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倦怠等症状,随即开始死亡,1周左右达到死亡高峰.呈最急性死亡的无明显症状,到后期多数病鸡还出现歪头、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10日龄时死亡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养鳝正逐渐成为农村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养殖业。笔者在对我地十多家养鳝户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一些农户忽视了对鳝池的科学处理,使鳝种刚一投放进池就发生大量死亡,从而造成严重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发展养鳝业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科学处理鳝池,为黄鳝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确保养鳝成功的第一关键。科学处理鳝池主要是要把好脱碱、填泥、清池三关: 一、脱碱新建水泥鳝池碱度较高,对氧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很易造成水中缺氧。必须进行脱碱处理后才能投入鳝种,否则很易使黄鳝受到碱害而死亡。常见的脱碱方法是:先将池…  相似文献   

14.
鸽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皮肤或脏器感染的真菌性传染病.余姚市马诸镇某专业户饲养种鸽500对,笼养,65日龄时发现150羽青年鸽出现口疮,有喘气状,死亡20羽. 1 临床症状病鸽表现呆滞,缩头闭眼,采食减少,羽毛散乱,拉黄色或墨绿色稀粪. 2 剖检变化口腔粘膜表面覆有黄白色干酪样伪膜,剥离后出现易出血的充血面;嗉囊粘膜增厚,糜烂,粘膜上有白色、圆形、隆起的溃疡,表面易脱落.部分腺胃肿胀,粘膜出血,有卡他性渗出物覆盖.  相似文献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机体的部位不同,致病力不同,所以发病时的表现形式也有多种类型.近些年来,鸡葡萄球菌病屡有发生,给养鸡业造成了较大损失. 1发病情况 2012年3月,我市某养殖户所饲养的3 000只蛋鸡,在61日龄时,鸡群出现零星死亡的现象,该场用氟哌酸饮水自行治疗了3天,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每天仍有新发病鸡出现,每天大约死亡10余只.  相似文献   

16.
1942年6月1日,我场育雏鸡舍刚转进的5400只一日龄罗曼父母代雏鸡突然大批发病死亡,虽经及时治疗,死亡率仍高达23.8%,损失惨重.经临诊症状、病理剖检和化验室检查诊断为绿脓杆菌病. 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雏鸡出壳时,死胚较多,出雏率低,且弱雏较多,MD疫苗注射后,立即转入育雏鸡舍,当日大批雏鸡便迅速发病并大量死亡.病鸡精神沉郁,嗜眠呆立,羽毛蓬乱,食欲废绝,呼吸困难,下颌肿胀,死后口腔中流出灰白色泡沫状液体,部分病鸡拉水样稀便.第二天便达死亡高峰,死亡数高达450只. 二、病理剖检:病死鸡胸腹部或颈部下颌部皮下胶冻样水肿,肝脏呈土黄色,并有出血斑,交错相混呈花纹状,心包积液,心外膜出血,气  相似文献   

17.
1 孔雀的"消瘦病"的病史 在广州地区,孔雀发生"消瘦病"始于何时,很难说得清.有人说,本地从有孔雀起就有此病.在开平、中山、珠海等县市均有记载.此病发病率低,死亡也少,所以不引起注重,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命名,有些地方叫"消瘦病",有的又叫"干瘦病".  相似文献   

18.
2016年2月瓮安县猴场镇某养鸡户饲养肉鸡3200羽,前期生长良好.为了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22日龄对鸡群注射高免卵黄抗体,从31日龄开始鸡群发病并不断死亡,用土霉素拌料和氟哌酸饮水进行治疗,病情得不到完全控制,至38日龄时已死亡235只.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氟本尼考治疗魏氏梭菌病引起中毒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月18日,临沂市一肉兔种兔场反映,从2月16日开始出现种兔死亡,18日时出现大批死亡,至诊断时,已死亡200余只,并呈每日递增趋势.经病史调查、实验室检验、用药调查,诊断为氟苯尼考治疗兔魏氏梭菌病引起的中毒.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前,猪瘟大肆流行,死亡惨重.十年以前,猪瘟已基本控制.随着养猪业的蓬勃发展,仔猪、种猪调运频繁,猪附红体病、弓形体病、链球菌病、猪瘟等新老疫病又有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