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不同杀虫剂对苹果绵蚜的毒力及复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4种药剂对苹果绵蚜的毒力以及复配药剂对苹果绵蚜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苹果绵蚜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啶虫脒吡虫啉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供试的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系列复配剂对苹果绵蚜均有明显的增效或相加作用;不同复配剂中,以啶虫脒和联苯菊酯质量配比为1∶5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余依次为啶虫脒与联苯菊酯2∶1,1∶1和1∶2及吡虫啉与高效氯氰菊酯1∶1和1∶5,其共毒系数均高于200。  相似文献   

2.
3种增效剂与3种烟碱类杀虫剂混配对棉蚜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棉蚜对传统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的敏感性,研究青皮桔柚、有机硅、激健3种增效剂对棉蚜的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浸叶法测,定3种增效剂与3种烟碱类杀虫剂混配后对棉蚜的生物活性及增效作用。【结果】 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对棉蚜24 h LC50分别为11.878、24.452、12.110 μg/mL,吡虫啉和噻虫嗪相对毒力分别是啶虫脒的2.059和2.019倍。添加3种增效剂后,9种农药+增效剂组合对棉蚜的毒力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吡虫啉+青皮桔油、啶虫脒+有机硅、噻虫嗪+青皮桔油的组合增效作用最佳,对棉蚜24 h LC50分别为0.328、1.987、0.704 μg/mL,增效比分别为36.213、12.306、17.202。【结论】 青皮桔柚、有机硅、激健3种增效剂在新疆棉区棉蚜绿色防控和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可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测定18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混配增效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和啶虫脒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活性较高,48 h致死中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50,简称LC_(50))分别为5.89、6.47、18.32 mg/L。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虫脲也具有较高杀虫活性,主要影响昆虫化蛹和羽化。药剂混配结果表明,具有相同杀虫作用机制的啶虫脒与吡虫啉或噻虫嗪不同比例混配基本表现为相加作用,除虫脲与吡虫啉或噻虫嗪不同比例混配主要表现为增效作用,除虫脲与噻虫嗪按1∶5混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207.36。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毒力较高的药剂用于防治设施大棚的辣椒蚜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辣椒蚜虫对5种烟碱类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棉蚜对啶虫脒和烯啶虫胺较敏感,LC50分别为0.935 8、1.729 9 mg/L;吡虫啉的活性最低,LC50为9.151 1 mg/L。桃蚜对啶虫脒、噻虫胺、噻虫啉敏感,LC50分别为1.279 4、2.196 4、2.273 8 mg/L;吡虫啉的活性最低,LC50为12.866 5 mg/L。5种农药对棉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胺噻虫啉吡虫啉;对桃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噻虫胺噻虫啉烯啶虫胺吡虫啉。  相似文献   

5.
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指导田间施药,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螺虫乙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LC50值,药剂处理24 h后,分别为8.19、10.39、19.96、25.30、25.77、28.17 mg/L;药剂处理48 h后,分别为3.64、5.86、10.39、17.57、15.93、12.21 mg/L。可见,阿维菌素对绿盲蝽毒力最高,氟氯氰菊酯次之,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6.
几种高毒替代农药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10种不同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并对其田间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药后1d防效即达到91%以上,持效期10d以上;25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5%溴氰菊酯乳油速效性逊于啶虫脒和吡虫啉,持效期相对较短;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防效一般。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可快速有效地防治小麦蚜虫,对天敌等影响较小,对作物安全,可作为防治的首选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石榴生产中常用的6种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开展其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本文采用浸叶法48 h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20%啶虫脒对棉蚜毒力最大,25%吡蚜酮毒力最低,48 h LC50分别为36.6578 mg/L和352.2443 mg/L。6种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蚜酮。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使用安全无药害,对棉蚜均有一定的防效,70%吡虫啉速效性最好,第1d防效为87.48%,与其他药剂有显著性差异;25%吡蚜酮速效性较差,第1 d防效仅为32.98%;22%氟啶虫胺腈持效性最好,第14 d防效为98.73%,与其他药剂有极显著性差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持效性较差,第14 d仅为42.22%。因此,生产中选用防治棉蚜药剂应兼具持效性和速效性,可选择啶虫脒或氟啶虫胺腈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吡蚜酮不建议作为单剂使用。  相似文献   

8.
氟啶虫胺腈对棉田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氟啶虫胺腈对南疆棉田三种蚜虫的毒力及其对三种瓢虫的安全性。方法 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吡虫啉乳油为供试药剂,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两种药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安全影响。结果 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对两种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三种蚜虫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敏感性均高于吡虫啉,棉蚜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的LC50分别为1.17、0.36 mg/L,5%吡虫啉乳油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相对毒力分别为55.41、60.11,棉蚜对5%吡虫啉乳油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毒力均小于5%吡虫啉乳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6.16、7.90和4.54倍,对3龄幼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5.07、7.48和9.23倍。结论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可用来防治棉田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且对棉田瓢虫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3种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13种杀虫剂室外防治椰心叶甲的效果.13种杀虫剂对椰心叶甲的防治效果顺序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氟氯氰菊酯>25%好年冬乳油>2.5%敌杀死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98%巴丹可湿性粉剂≌3%啶虫咪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功夫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40%万灵水剂>40%辛硫磷乳油>40%乙酰甲胺磷乳油.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科学》2013,(2):61-63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试验,研究了九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有效控制,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与田间药效试验分析,在防治瓜蚜时首先选用11%阿维.烯啶虫胺EC;其次选用25%噻虫嗪Wg、10%氟啶虫酰胺Wg、2.5%高渗吡虫啉WP、3.2%甲维.啶虫脒Me,7 d防效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1.
苹果黄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及混配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苹果黄蚜药剂敏感性变化及药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 测定了苹果黄蚜在白天不同时间对杀虫剂啶虫脒、氟氯氰菊酯、马拉硫磷、溴氰菊酯的敏感性, 及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混配对苹果黄蚜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苹果黄蚜在白天对所试药剂的敏感性呈规律性变化, 在9∶30am和4∶30pm对各药剂均出现敏感性高峰, 为喷药的最佳时间, 而在2∶30pm敏感性最低, 应减少在此时向区域内用药; 混配增效试验结果表明, 溴氰菊酯与马拉硫磷以有效成分1∶9, 吡虫啉与马拉硫磷以1∶10和1∶15, 啶虫脒与马拉硫磷以1∶10和1∶15混配对苹果黄蚜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市棉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吐鲁番市棉田主要害虫的灾变规律并筛选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棉花上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以棉蚜和烟粉虱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几种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通过3年连续田间调查,确定吐鲁番市高昌区棉田主要害虫为棉蚜、棉铃虫和烟粉虱,棉蚜的种群动态均呈双峰型变化趋势,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上旬;棉铃虫的种群动态呈现无规律的波浪形变化;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呈单峰型,7月上旬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棉蚜、棉铃虫和烟粉虱3种棉田主要害虫的全年总虫量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和阿维菌素防治棉蚜效果较好,施药后15 d防效分别达97.7%和96.2%;噻虫嗪防治烟粉虱效果最好,施药后15 d防效可达95.17%,有较好的持效性。[结论]试验结果为棉蚜、棉铃虫和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娜  郎志飞  贺康  李飞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377-3383
【目的】对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进行抗性监测,了解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抗性发展情况,为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用药水平最低的新疆南疆种群作为相对敏感种群,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离体酶活力测定、相对表达量分析,研究新疆南疆、河北邢台及江苏南京3个地区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潜在的代谢抗性机制。【结果】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的棉蚜对丁硫克百威仍处于敏感阶段;但对吡虫啉的抗性已有所发展,抗性水平分别为4.87和8.72倍,为低水平抗性阶段。解毒代谢酶活力对比研究发现,3个地区田间种群之间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均存在显著差异,江苏南京种群的酯酶活力显著高于新疆南疆种群。定量PCR分析表明,河北邢台地区棉蚜的羧酸酯酶表达量较高,是新疆种群棉蚜的3.28倍。【结论】田间棉蚜已对吡虫啉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酯酶活力升高在棉蚜对吡虫啉低水平抗性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棉蚜对几种杀虫剂抗性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1~1995年系统监测了河北省广平、冀县、献县、辛集和定兴棉蚜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5年内,各地棉蚜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在1100~17000倍的超高抗范围内波动;对久效磷、氧化乐果和呋喃丹的抗性多在10~40的中抗范围,个别年份及个别地区为低抗或高抵。5年内,棉蚜对上述3种药剂的抗性无明显发展。对另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涕灭威,各地棉蚜仍基本上敏感。不同地区棉蚜的抗药性水平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烟粉虱无公害治理有效药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 1 1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吡虫啉浓可溶剂、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啶虫脒乳油、锐劲特悬乳剂、阿维菌素乳油、啶虫辛乳油和辛吡乳油对烟粉虱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且毒性低 ,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控制烟粉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6.
梨木虱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80-6382
[目的]寻求高效低毒的药剂防治梨木虱。[方法]观察了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开展了实验室、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梨木虱在宿州地区1年发生6代,卵孵化盛期是梨盛花期,其发生与温度和降雨有密切关系。吡虫啉、阿维菌素和莫比朗乳油2 000倍液的田间药效很好,30 d后对梨木虱成虫的杀虫率仍在95.0%以上。吡虫啉、阿维菌素、莫比朗乳油的2 000倍液和速灭杀丁1 000倍液的田间药效很好,杀卵率在94.0%以上。600倍液苦.烟乳油和200倍液加德士敌死虫的实验室药效较好,对若虫的杀虫率达95.0%以上,田间药效与吡虫啉、速灭杀丁相当。[结论]梨木虱成虫发生期首选吡虫啉、阿维菌素、莫比朗,若虫发生期首选苦.烟乳油、加德士敌死虫。  相似文献   

17.
辣椒碱与茶皂素对棉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明确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室内试验测定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杀虫活性,研究辣椒碱、茶皂素混配的共毒系数;将辣椒碱和茶皂素配制成微乳剂,进行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对棉蚜的田间防效实验.[结果]辣椒碱对棉蚜在处理24和48 h的LD50值分别为343.82和271.54 mg/L;茶皂素对棉蚜在24和48 h的LD50值分别为512.85和321.27 mg/L;二者混配在处理24 h的共毒系数为137.16,表现为增效作用.[结论]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各处理药后3 d达到最高防效,7 500 g/hm2施药量处理,最高防效为57.40;,略低于吡虫啉450 g/hm2处理时的防效,但是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7 500与3 750 g/hm2的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西维因对抗性棉蚜和棉铃虫有较好防效,其对棉铃虫的LD0为1.7502μg/头,较对照药剂甲胺磷、马拉硫磷和氯氰菊酯的毒力弱;对棉蚜的LD50为0.3094μg/头,较对照药剂的毒力强,田间防治棉蚜及在陕西、河北两地对棉铃虫的药效均在60%以上,同对照药剂的药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