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不仅威胁着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航空、海航运输的安全,并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同时还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丽水市1980~2010年的大雾气象资料分析,总结出大雾的形成及变化规律,为大雾天气的预报及服务"三农",建立防灾减灾体系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5 年11 月11 日,满洲里出现大雾天气,雾最强时段能见度只有100 米,且持续较长时 间,本文对此次大雾出现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要素特征,空气湿度,大气层结等方面进 行分析,表明大气的层结稳定,低层逆温层的出现及近地面较强的湿度是造成此次大雾天气的 主要原因,之前本地草原计划烧除也为此次大雾天气提供充分的凝结核,也是造成此次大雾天 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郑州秋冬季连续大雾天气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大雾属灾害性天气。许多公路交通、飞行航运等事故是由于大雾造成的,同时,雾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结合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本文通过对一次连续性大雾的分析和探讨,找出形成大雾的环流特征及影响因子。并通过相关性检验,挑选出与大雾密切相关的预报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以便定点、定时、定量预报大雾。  相似文献   

4.
针对2010年2月26日出现在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属于平流雾的类型,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移入是造成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预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湿度和风的条件,也要考虑前期地面至500 hPa相关的物理量场如逆温层等的变化对大雾天气的指示意义;另外,前期湿度的积累也为大雾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林中庆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41-242,249
针对2010年2月26日出现在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属于平流雾的类型,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移入是造成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预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湿度和风的条件,也要考虑前期地面至500 hPa相关的物理量场如逆温层等的变化对大雾天气的指示意义;另外,前期湿度的积累也为大雾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大雾属灾害性天气.许多公路交通、飞行航运等事故是由于大雾造成的,同时,雾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结合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本文通过对一次连续性大雾的分析和探讨,找出形成大雾的环流特征及影响因子,并通过相关性检验,挑选出与大雾密切相关的预报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以便定点、定时、定量预报大雾.  相似文献   

7.
出现雾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危害性极大。文章应用泰安市1960-2009年50年"气表-1"资料,统计分析泰安市北部山区和南部湖区大雾天气时空分布特征,返查1980-2009年30年历史天气图,得出本地出现雾的主要天气类型,筛选出影响大雾的主要天气要素,建立"MOS"预报方程,为大雾天气预报及临近预警信号的发布、解除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一次连续大雾的天气要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宁娜  陆忠艳  关颖  赵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20-6621,6853
[目的]探讨大雾的形成、持续及消散的原因。[方法]在辽宁省的天气学资料和物理量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11月29日~12月2日发生在辽宁11个地区持续4 d的大雾天气,从天气学形势、要素特征,尤其是大雾发生、维持、消散的天气学条件出发,对此次连续大雾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此次大雾是由于辽宁处于鞍形气压场中,弱冷空气扩散使地面有多处较弱中尺度辐合区,前期气温较高造成积雪融化,伴随辐射降温和西南平流输送作用,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雾天气。同时,由于风速小和上空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潮湿空气的扩散;加之华北地区也出现大雾天气,高空西南气流将华北地区的潮湿空气输送到辽宁上空,更加重辽宁大雾的强度。[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做好空气污染气象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13年10月21日铁岭地区大雾天气为例,阐述了产生大雾天气的形势背景,分析了出现大雾天气前后大气层结状况、风速变化状况以及水汽条件对形成大雾天气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对这次天气过程的总结分析,对该类天气有一定的认识,为以后对类似天气进行预报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雾霾统计14:00法、NCEP再分析资料,对近35年南充大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雾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就季节而言,大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冬季;从空间分布来看,雾日主要出现在高坪,浓雾和强浓雾主要出现在仪陇,高坪和仪陇两站的雾日数占全市总雾日数的70%以上.低层湿度较大、风力较小、层结比较稳定的天气形势有利于大雾天气的形成,再加之晴朗少云的夜间辐射冷却(秋冬季)及特殊的地形作用(高坪站沿江的城区地形及仪陇站较高的海拔高度),共同构成了南充大雾天气成因;大雾天气与空气污染有较好的相关性,当连续出现大雾天气时,对应AQI指数和空气污染等级升高.  相似文献   

11.
连续的阴雨、雪、大雾天气,严重地威胁着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蔬菜的生产。光照不足可造成植株黄化,瓜类化瓜、茄果类落花落果等。为了使这种障碍性天气对蔬菜生产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灾害性天气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和大雾等。可发生在不同季节,一般具有突发性。就大风、暴雨、暴雪等天气给北京市密云县设施农业造成的危害进行阐述,继而总结出在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做好充分有效的应对和防备灾害性天气突袭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周翠芳  张广平  杨海山  伍一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42-8244,8283
针对2010年9月30日出现在宁夏北部地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不仅要考虑冷却条件、风的条件,更要考虑前期500~700 hPa维持较稳定层结及与稳定度有关的物理量场(如T地面-T850值、θse850-θse500值等)变化对大雾天气的指示意义;另外,前期湿度条件的积累也是影响大雾生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赵桉梆  王亮  郭庆元 《北京农业》2012,(24):123-124
通过对仙居县一次大雾气候特征和环流形势特征和天气条件的分析,阐述大雾形成的天气气候条件,对加强大雾预报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每年l1月到第二年1月大雾天气频发,大雾的最浓时段为日出前后.本站处于均压场控制之下,有时间受弱高压区影响.大雾出现前8 h有明显的降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的典型大雾天气个例,对自动站Z文件提取能见度、相对湿度、比湿、风场、湍流通量等物理量气象要素,并结合每一个国家级自动站出现大雾的时间段,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总结归纳本溪地区大雾天气气象要素的量化指标。分析结果在本溪市气象台进行了业务应用,应用效果良好,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经过大量数据的处理级筛选,得到的大雾量化指标,客观具体、一目了然,使得预报员在平时的预报中可以轻易掌握,并不断了解大雾发生的规律,提高预报员的预报经验。该成果可应用于本溪市大雾预报预警工作,提高新型自动站观测数据在大雾天气中的应用成效,通过统计10 min气象要素数据更加详细认识大雾天气发生特点,为预报员预警大雾天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瑞金  李江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68-10972,10981
利用2004—2007年石家庄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华北平原出现的10次大雾天气过程中的超折射回波特征进行了统计。并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的数值模拟结果结合探空实况对2005年11月19~21目的华北平原大雾天气过程的超折射回波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大雾天气有利于大气波导的形成;超折射回波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太行山对超折射回波分布有明显影响;在0.5°平面位置显示产品上超折射回波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出现在夜间和上午;在大雾天气过程中出现超折射回波表明大雾天气的进一步发展和维持,为华北平原大雾天气的监测、预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于涛 《农业灾害研究》2019,(3):71-72,75
选用1971—2015年鄂尔多斯市气象观测站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近45年大雾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5年鄂尔多斯市大雾天气呈现出很大的波动性,20世纪70年代,鄂尔多斯大雾天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进入到80年代则逐渐上升,从90年代往后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总体鄂尔多斯大雾天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鄂尔多斯市大雾天气主要在夏季末和秋季最为集中,而春季4—5月和夏季初出现大雾天气较少;鄂尔多斯市大雾出现在白天的概率为65.4%,夜间出现频率为34.6%;因鄂尔多斯市境内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使得各个区域的大雾分布有较大差异,近45年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区大雾天气出现次数较少,东南部大雾天气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月10日郸城县发生大雾天气过程,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着重从天气形势、物理量等角度针对此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均压场与弱冷空气频繁活动、500hPa高空环流平直、700~850hPa中低层受到高压脊前较弱的偏北气流的控制,共同主导了此次大雾天气的形成;在上空中高层弱下沉运动及近地层弱上升运动的共同影响与作用下,导致大雾天气过程得以持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梁晨 《北京农业》2013,(12):157-158
利用常规气候资料,对2012年1月10日发生在河南省郸城县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是在高层环流平直、中低层为高压脊前弱偏北气流控制以及地面均压场和弱冷空气活动的天气形势影响下产生的,水汽条件、垂直速度以及温度平流场等物理量对大雾的形成及加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彭明艳  赵杰  张方方  安迪  伏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70-16271,16376
[目的]探讨徐州市大雾天气的特点及预报方法。[方法]利用1960~2009年徐州地区大雾天气历史资料,对该区大雾的特点以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然后介绍大雾天气的预报方法,最后提出大雾的防灾对策。[结果]徐州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大雾,最多的是12月份,占全年的16.4%;6月份最少,占全年的2.2%,且持续时间较短,浓度也不大;冬半年远多于夏半年,10月~次年2月的5个月即占了全年的2/3。大雾的生成时间主要是在后半夜至早晨前后为最多,而午后出现大雾的情况极少,说明徐州市大雾主要以辐射雾为主,纯平流雾较少,而有时也会有平流+辐射混合雾出现。[结论]该研究为徐州市大雾天气的准确预报提供了较为科学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