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技文摘     
<正>利用免疫磁性分离一PCR检测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根据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的RAPD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羧基化磁珠的结合性能进行检验,从而建立和优化了免疫磁性分离-PCR体系,对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进行早期检测。结果表明:1 mg磁珠对多克隆抗体最大吸附值为0.268 mg,进行免疫磁性捕获时免疫磁珠的最佳浓度是0.566~0.741 mg·mL~(-1)。免疫磁性分离-PCR可以减少PCR反应中的抑制物质,对X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0~100 cfu·mL~(-1),比常规PCR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时荧光PCR 方法检测香蕉软腐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Dickeya spp.引起的香蕉细菌性软腐病是近年来在中国广东发生的一种严重危害香蕉的病 害,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是防止病害传播和实时防治的重要手段。依据报道的Dickeya spp.通用引物, 建立了用于香蕉细菌性软腐病发病植株和带菌土壤检测的实时荧光PCR 方法。优化后的检测体系对香蕉 软腐细菌(XJ8-3-3)靶片段克隆质粒DNA 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2.4 × 10-5 ng · μL-1,对菌悬液的检测灵敏 度可达到4.0 × 102 cfu · mL-1,而常规PCR 对其检测的灵敏度为2.4 × 10-3 ng · μL-1 和4.0 × 104 cfu · mL-1, 实时荧光PCR 的灵敏度比常规PCR 高100 倍。利用实时荧光PCR 能够快速的检出香蕉细菌性软腐病发 病植株和带菌土壤中的病原菌量,对梯度稀释的菌悬液接种的带菌土壤检测结果表明,可检测到病菌DNA 最低含量为0.35 pg · L-1。该方法适用于对香蕉软腐病菌的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3.
以金莲花为试材,使用响应面法优化总生物碱提取分离工艺,并分析测定金莲花总生物碱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期为金莲花的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90%乙醇,液料比39∶1 mL·g-1,超声功率400 W,超声32 min,总生物碱得率为0.844 mg·g-1;对DPPH、ABTS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IC50(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0.016、0.036、4.404 mg·mL-1;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990 mg·mL-1和1.330 mg·mL-1。该研究初步证实金莲花富含生物碱类物质,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复合涂膜结合紫外线照射对牡丹切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鲜切花的保鲜时间,利用聚乙烯醇、壳聚糖、柠檬酸、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纳他霉素制成复合涂膜保鲜剂,在20 ~ 25 ℃及相对湿度68% ~ 86%条件下采用高压电动喷涂工艺并结合紫外线照射技术处理‘洛阳红’牡丹切花,考察对切花品质及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增强切花的弹性和坚韧性,较好地保持切花色泽,减少水分损失,同时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增长。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各因素与瓶插寿命之间的数学方程,并得到最佳复合涂膜配方与紫外处理参数为:聚乙烯醇35 mg · mL-1,壳聚糖21 mg · mL-1,纳他霉素1.0 mg · mL-1,SDS 2.1 mg · mL-1,柠檬酸5.4 mg · mL-1,在紫外线强度为90 μW · cm-2、波长为253.7 nm时处理20 min。本处理方法可使牡丹鲜切花的瓶插寿命保持12 d。  相似文献   

5.
纽荷尔脐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西北中亚热带红壤地区,采集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Newhall’],50个果园(范围N25°3′27″ ~ N27°8′、海拔160 ~ 660 m),100个单株的叶片、土壤和果实样品,研究果实品质及株产等级与26个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果实品质受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36.5%,贡献率,下同)> 粗纤维(27.1%)> 可滴定酸(20.0%)> 单果质量(16.1%);叶片矿质元素对品质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K(15.8%)> Cu(11.3%)> Ca(11.2 %)> N(10.5%)> Ni、B(8.7%)> Cd(7.8%)> P(7.4%)> Mg(7.3%),累计贡献88.7%。②叶片矿质元素对株产等级影响的标准回归系数排序为:La(–0.553)> Ni(–0.405)> Zn(+ 0.395)> Cu(–0.377)。③推荐16项叶片矿质元素诊断标准“元素(< 缺乏;适宜下限 ~ 适宜上限;> 过量)”:N(2.7% ~ 3.2%)、P(0.13% ~ 0.20%)、K(1.2% ~ 1.9%;> 2.2%)、Ca(2.5% ~ 4.0%)、Mg(< 0.20%;0.22% ~ 0.45%)、Cu(5.0 ~ 25 mg · kg-1;> 60 mg · kg-1)、Zn(20 ~ 50 mg · kg-1)、Fe(50 ~ 200 mg · kg-1)、Mn(20 ~ 150 mg · kg-1)、B(< 20 mg · kg-1;35 ~ 150 mg · kg-1)、Mo(0.05 ~ 1.0 mg · kg-1)、S(0.28% ~ 0.40%)、Cl(< 0.2%;> 0.5%);限量元素Ni(≤ 3.0 mg · kg-1)、Cd(≤ 0.3 mg · kg-1)、La(≤ 12 mg · kg-1)。  相似文献   

6.
白姜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望  涂红艳  张爱玲 《园艺学报》2016,43(8):1605-1612
将白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未成熟花丝接种在MS + 4 mg ? L-1 2,4-D + 4 mg ? L-1 NAA + 1 mg ? L-1 6-BA的培养基上,经过180 d的培养,诱导出3种愈伤组织:Ⅰ,浅黄色松散易碎;Ⅱ,白色疏松半透明水渍状;Ⅲ,黄色致密颗粒状。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的2,4-D、NAA和6-BA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含有1 mg ? L-1 2,4-D、0.25 mg ? L-1 NAA、0.25 mg ? L-1 6-BA时可获得胚性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MS无机盐 + 0.25 mg ? L-1 NAA + 0.5 mg ? L-1 TDZ + 维生素B5 + 100 mg ? L-1谷氨酰胺 + 230 mg ? L-1脯氨酸 + 100 mg ? L-1麦芽提取物 + 45 g ? L-1蔗糖的体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30 d,1 g胚性愈伤组织可获得50 ~ 60个体胚。成熟体胚在MS + 0.2 mg ? L-1 IAA + 0. 5 mg ? L-1 6-BA的萌发培养基上培养20 d时,体胚萌发率为85%。萌发的体胚转移到1/2 MS + 1 g ? L-1活性炭的成苗培养基中可发育成正常植株,植株室外栽培成活率达90%。对100株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进行分析,发现3株三倍体(2n = 3x = 51)、6株四倍体(2n = 4x = 68)和2株六倍体(2n = 6x = 102)。  相似文献   

7.
‘紫红1 号’红肉苹果果肉抗氧化性及花色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红1号’是新疆红肉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f. neidzwetzkyana(Dieck)Langenf.]与‘富士’苹果杂交的F1代中的一株果肉全红的株系。以其为试材,测定其果肉的花色苷、多酚、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其果肉花色苷含量为228.3 mg · kg-1 FW,总酚含量为2 523 mg · kg-1 FW,类黄酮含量为2 514 mg · kg-1 FW,其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为13.39 μmol · g-1。利用液质联用(UPLC-PAD-/MS/MS)鉴定了红肉苹果果肉花色苷的主要组分有9种,其中4种分别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矢车菊3–O–半乳糖苷、矢车菊3–O–木糖苷、矢车菊3–O–阿拉伯糖苷,其中矢车菊3–O–半乳糖苷占73.37%,另外5种暂不能确定其结构。本研究表明花色苷的稳定性,发现该色素在pH 1 ~ 3,40 ℃以下比较稳定,高温加速花色苷的降解。花色苷对光照敏感,暴露在室内自然光下15 d其残留率为41.53%。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1.0、10.0、50.0μg·mL-1)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水提液对果蝇平均寿命、半致死时间、最长寿命、蛹数量和F1代羽化成虫数量的影响;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1μg·mL-1杨树桑黄水提液饲喂果蝇后第1、3、5、10、20天与寿命、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与对照相比,1.0μg·mL-1水提液延长果蝇平均寿命,0.1、1.0μg·mL-1水提液延长成虫半致死时间;1.0μg·mL-1水提液增加F1代羽化成虫数量;基因TEP、BrC, E74B、JHEH均在第3天相对表达量较高;基因INDY、EcRB、Srl、TPI均在第10天相对表达量较高;基因TotA,、Dros、TotX均在第20天相对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八角茴香、花椒、刺梨和两头毛乙醇提取物对拟茎点霉菌的抑制效应,以期探究中药提取物对‘红阳’猕猴桃软腐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这4种中药提取物对拟茎点霉菌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在相同浓度下它们的抑制效果有所差异。如在低浓度12.5 mg·mL-1时,八角茴香、花椒、刺梨和两头毛的抑菌率分别为46.82%、53.57%、38.48%和50.80%。而在高浓度100 mg·mL-1时,其抑菌率分别为86.11%、83.73%、66.67%和82.14%。另外,这4种中药提取物对供试菌种菌丝的EC50值分别为15.64、8.76、28.48 mg·mL-1和9.77 mg·mL-1。八角茴香提取物的室内防治效果明显。综上,这4种中药提取物对拟茎点霉菌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将来可以作为植物杀菌剂资源。  相似文献   

10.
 平菇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平菇生产的病害,早期监测和防治是关键。采用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毒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t-1A)/(Pt-1D1),通过扩增条件优化,建立了该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及富集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完成了该菌在平菇表层的动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托拉斯假单胞杆菌的检测范围为102 ~ 109 cfu ? mL-1,在经过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后,检测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了100倍。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在病害症状未显现之前检测到病原菌,为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流行监测和早期防治奠定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丝瓜中酚类物质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为丝瓜酶促褐变的后续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液相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A)/0.3%乙酸水溶液(B),柱温32℃,进样量2μL,流速为0.25 m L·min~(-1)。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0.5 min,95%B;0.5~17.5 min,95%~67.5%B;17.5~18 min,67.5%~95%B。检测波长选取283 nm。14种酚类化合物标准品在18 min内完全分离,样品中检测出13种酚酸。线性范围在0.05~4mg·L-1,检出限(S/N=3)为0.004~0.049 mg·L~(-1),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在95.70%~106.89%,相对标准偏差在0.32%~4.71%。龙胆酸为丝瓜样品中主要酚酸,其次是绿原酸、多巴胺、L–酪氨酸,再次是焦性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草酸、儿茶酚、表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4–甲基儿茶酚、对香豆酸。  相似文献   

12.
安祖花细菌性疫病的Nested-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鹤  金茂勇  肖橘清  张宝珠  明军  袁素霞  刘春  张宁 《园艺学报》2011,38(10):2017-2020
根据基因库中已发表的安祖花细菌性疫病致病菌粉黛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dieffenbachiae)基因序列设计引物XcF1/XcR1、XcF2/XcR2,通过扩增条件优化,建立了安祖花细菌性疫病的Nested-PCR检测方法,可以直接从感染细菌性疫病的安祖花组织DNA中扩增出1...  相似文献   

13.
 ‘津香橙’是由‘梨橙’(母本)与‘强德勒红心柚’(父本)杂交培育出的优质无核甜橙新品种。果实近圆球形,单果质量150 ~ 160 g,种子数0.6粒以下;果面光滑,深橙色,油胞细密;果肉细嫩化渣,酸甜适中,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总酸9.6 mg · mL-1,总糖102.6 mg · mL-1,维生素C含量468 mg · L-1,可食率70.7%,出汁率57.3%。树势强健,丰产性好,在10年‘梨橙’中间砧上高接换头第3年株产达到40.58 kg。成熟期在11月下旬。适宜重庆及相似生态区年均温17.5 ℃以上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Bb050230 菌株,对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
表明:球孢白僵菌对棕榈蓟马的成虫和若虫具有较高的毒力,用浓度为3.0×108 个·mL-1 的球孢白僵菌
孢子悬浮液接种8 d 后对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76% 和83.25%,致死中时间
(LT50)最短分别为4.43 d 和4.79 d,第8 天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106×105
个·mL-1 和3.284×105 个·mL-1。  相似文献   

15.
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抑制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抑菌测定和盆栽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和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以及孢子萌发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韭菜水提液浓度为0.75g·m L~(-1)时,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100%;当韭菜水提液浓度为0.25g·mL~(-1),处理20h后观察,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5.47%;在盆栽试验中,基质中加入韭菜水提液浓度为0.086g·g~(-1)接种15d后,甘蓝枯萎病的防治效率可达40%,甘蓝死亡率下降27%。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彩椒坐果率和降低畸形果率,以彩椒品种世季红为试材,研究3种配方保花保果剂对彩椒产量、坐果数和商品果率的影响,并在低温弱光照、亚适温弱光照和高温条件下比较最优配方在朝天椒、线椒和牛角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配方P_2(A液:复硝酚钠0.03 g·m L~(-1),B液:赤霉素0.10 g·m L~(-1)、2,4-D钠盐0.01 g·m L~(-1)、萘乙酸钠盐0.10g·m L~(-1))对彩椒保花保果效果最佳,小区产量、坐果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商品果率和单果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逆境条件下不同类型辣椒喷施配方P_2后,小区产量和坐果数均显著提高,商品果率和单果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配方P_2能解决甜(辣)椒畸形果率与坐果率的矛盾且稳定性好,不同类型辣椒品种在不同逆境下均可应用配方P_2进行保花保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壳寡糖对茄子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和减药效果。结果表明,100μg·m L~(-1)壳寡糖喷雾诱导茄子幼苗3次,对茄子棒孢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62.56%。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提高。100μg·m L~(-1)壳寡糖诱导3次后喷施50μg·m L~(-1)啶酰菌胺与单独喷施100μg·m L~(-1)啶酰菌胺均能显著降低茄子棒孢叶斑病病情指数,且二者防效相当,表明壳寡糖具有明显的减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