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区于1979年8月至1980年6月,进行了生长肥育猪的饲养试验,共39个试验组,367头猪。试验统一按南方7省小型早熟猪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试验设计要点”,分别设计试验方案,用3个不同的营养水平,对以肇庆地区地方猪种为母本,外国种公猪(长白、约克、巴克夏)为父本的杂种一代进行饲养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 为查明甘肃黑猪Ⅰ世代的肥育性能和制定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标准,1979年曾以中能(为方便计,当时称作高能)和低能两个能量水平的日粮,对甘肃黑猪Ⅰ世代的肥育性能进行了研究(见《甘肃畜牧兽医》1980年1期)。1980年进行了重复试验。为能更确切地查明甘肃黑猪的肥育水平,并制定适宜的饲养标准,重复试验时,增设了高能组。试验方法重复试验的设计、方法和材料与1979年的试验基本相同,即选用甘肃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饲养的甘肃黑猪Ⅰ世代为试验猪。  相似文献   

3.
<正> 1.试验目的为生产高质量的牛肉和牛排、推动高档肉牛饲养的发展,1986年7月至1987年9月,我们采取高精料直线快速育肥技术,对利用经济价值较低的奶公犊进行了个14月的饲养试验。2.材料和方法试验奶公牛选用哈尔滨市松花江奶牛场1986年6~7月出生的黑白花奶公犊,共20头。试前喂过5~7天乳。同时购入本地黄牛公犊10头参试,以资对照。试牛饲养在同一栏舍内。0至3月龄在舍内木板畜床上单栏饲养。3月龄后实行群饲、自由采食草、料及饮水。按犊牛期(0~6月龄)、生长期(6~10月龄)和育肥期(10~14月龄)三个阶段分别使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1984年开始了高产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技术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高产牛干乳期和升乳期饲养试验(已刊登在《中国奶牛》85年第一期)。现将高产奶牛整个泌乳周期的饲养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我国《肉牛饲养标准(草案)》维持能量需要的准确性及探索用我国生产的开放式呼吸面罩测热装置进行肉牛能量代谢研究的可行性,作者从1985年8月至1986年3月在华南农业大学肉牛试验场分别用4头(第一试验期3头)西门塔尔×广东湛江黄牛杂交一代阉公牛进行了三期维持水平饲养试验,同时结合进行3期的消化代谢试验和4期呼吸代谢试验,根据饲养试验结果,按照我国肉牛饲养标准推荐的公式计算增重的净能需要,同时根据NRC(1984)《肉牛营养需要》代谢能用于增重和维持的效率计算出试验牛的维持代谢能和维持净能需要量。根据呼吸试验结果算出试牛每天的产热量(HP),与根据饲养试验结果算出  相似文献   

6.
1965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助教授奥鲁逊(Orwson)对奶牛做了“混合全价饲料自由采饲(Complete feed,简称CF饲养法)试验,结果证实了该饲养法可以提高产奶量及乳脂率,并且混合精料比传统喂法耗料大大降低。以后日本也相继做了同样试验,证明可提高产奶量12.5%左右。目前欧美各国己开始推广CF饲养法,而我国仍沿用旧式草料分开,分顿饲喂法,尚无该项试验报道。我局成母牛年平均耗料二吨多,而产奶量平均4.5吨左右,效率很低。为提高饲料报酬,降低耗料水平,提高产奶量和经济效益,我们于1978年至1979年两年间在8511农场第五牧场对部分奶牛做了CF饲养法与传统饲养法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7.
原蚕饲养目前沿用的还是大蚕普通育,每日给桑5-7次,这就带来了化工多,劳动强度大,桑叶利用率不高等弊病.我所曾于1979、1980、1982三年春秋蚕期进行了全龄打孔薄膜覆盖育(小蚕3回育、大蚕4回育)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达到节叶、省工、减轻劳动强度和对原蚕的当代成绩、下代成绩均无不良影响的效果.先后在莫干蚕  相似文献   

8.
引言 1978年,中央畜牧所等10个单位提出猪的饲养标准草案(下称“草案”),供国内进一步试验与验证。我校于1979年接受甘肃省科委下达猪的饲养标准研究课题及制定甘肃黑猪饲养标准的任务后,立即开展饲养试验与消化代谢试验,用以测定甘肃黑猪在生长肥育期三个阶段的消化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我县蛋白饲料缺乏问题,加快畜牧业生产发展步伐,在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大力支持下,我局于1989年9月至12月份分别在本县吉田粮所(粮油加工厂)、福堂粮所、永和粮所及一些农户进行了用 FS饲料代替鱼粉饲养畜禽的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部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试验时间和地点:第1期试验于10月23日至11月23日在福堂粮所进行,第2期试验于11月21日至12月21日在永和粮所进行。(二)FS 料来源:由中国新技术创业投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特别哺乳仔猪发生慢性疾病,不仅影响初期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终生性能。因此,从仔猪哺乳期开始就要加强饲养和卫生管理,防止疾病感染和蔓延。为此,作者进行了磺胺药物对仔猪保健效果的研究,现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9年2月19日至8日8日在日本富山县某猪场进行。试验分两期,第1期为基础试验(以下简称试验1):第2期为改进试验(以下简称试验2)。试验共设5  相似文献   

11.
有关奶山羊的繁殖力,多胎性和生产力方面的资料不多。本文试图研究印度本地品种比特(Beetal)、外来品种阿尔卑(Alpine)和沙能(Saanen),及其杂种的繁殖性能。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使用了1975年1月至1979年12月饲养于印度国立乳业研究所农场的1,048只山羊的记录。其中比特(B)332只,阿尔卑(A)117只,沙能(S)43只,A×B321只,S×B141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断奶仔猪不同饲养工艺对保育期生产成绩影响,试验将川藏黑猪父母代仔猪35日龄断奶后继续放至产仔舍原圈饲养至双月龄作为试验组,将35日龄断奶后原圈饲养7 d后,由产仔舍转入保育舍饲养至双月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仔猪在保育期的存活率及个体增重成绩,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断奶仔猪存活率高于对照组2.06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在保育期的个体增重比对照组高12.46%,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产保一体的饲养工艺较传统饲养工艺更有利于断奶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一、猪舍 (一) 养猪近况在“战后终结”的1956年经济白皮书发表的那一年,养猪头数为117万头,摆脱了战争中和战后的混乱时期,超过了战前饲养头数最后的1938年的114万头,其后,尽管徘徊了若干年,但到1973年发展到943.1万头是1956年的八倍多,这表明日本国的家畜、家禽正向着高速度发展。随着饲养头数增加的同时,饲养户相应也增加,1962年最高达到102.5万户,但以后下降,1979年相当于1956年的1/4,减少至15,6万户,饲养头数增加,而饲养户数的减少,因而平均每户饲养的头数则增多,1956年平均每户养1.8头,至1979年达60.7头,尤其是肥育猪经营向着多头化发展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 大洋水貂株式会社(简称大洋株)是日本最大的水貂饲养企业。至1979年全社42名职工饲养种貂11800头,貂群55290头,每年群平均4.5±0.3头,年产皮4~4.5万张,此外还有银孤300只。  相似文献   

15.
狄高肉用仔鸭是优良的肉用鸭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饲养管理方便以及体型大、增重快、肉质好的优点。广东省光明华侨畜牧场畔湖鸭场一九七九年五月从澳大利亚引进该鸭,用进口饲料进行饲养,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探讨本地自配饲料的饲养效果,为养好肉用仔鸭提供参考,本人曾在畔湖鸭场进行了不同饲料配方对狄高肉用仔鸭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本试验从出雏时开始至上市时结束,共四十九天。按进口饲料配方分期划分为雏鸭期(1—3周)、中鸭期(4—6周)、大鸭期(第7周)。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分育雏期与生长期,用以测定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对优质肉鸡的促生长效果。育雏期选用石歧杂黄羽肉鸡3237只,按入孵时的蛋重分为大蛋群与小蛋群。试验鸡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按三种处理喂养:(1)对照组喂基础日粮;(2)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100ppm pvpp;(3)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200ppm pvpp。42天育雏期的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PVPP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饲料效率,以200ppm PVPP组最佳,成活率提高4.2%(大蛋群)和35.2%(小蛋群),饲料报酬提高13.6%(大蛋群)和17.1%(小蛋群)。生长期试验选用石歧杂鸡240只,层笼饲养,试验期4周(49日龄至77日龄),观察添加不同剂量PVPP(0、100、200和400ppm)的饲养效果。结果显示的生产 成绩以添加PVPP各组较好,但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猪的重要经济性状 ,如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瘦肉率等是基因与环境 (饲料蛋白质水平 )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养猪生产中 ,要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不但要考虑“基因重组”的问题 ,而且要考虑营养水平的影响。为探索基因与蛋白质水平的相互作用规律 ,以便寻求适宜低蛋白水平饲养的最佳杂交组合。我们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6月进行4期不同蛋白水平的饲养试验。一、试验方法1.猪群的分组及试验设计方案 :在立大养殖场选择3种基因型小母猪分成2群进行4期交叉对比试验。第一期小猪阶段、第二期架子猪阶段、第四期催肥猪阶段都是低…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自1979年以来,采用混合饲料一条龙饲养生猪,出栏快,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好,为企业扭亏增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连年来饲养存栏量维持在1.500头左右。据报导:“日本对肉猪的育肥期,采用间断给料喂养法,可提高经济效益。”为了探索间断喂养的可能性,我们于1984年在饲养猪群中挑选40头进行了初步试验。一、试验猪的挑选:在饲养群中选同猪舍,同时进栏,体重基本相等的长白公猪与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于1990年9月20日至1991年7月20日,春秋两个产仔期,对二胎以上的经产母猪进行对比试验。人工授精试验组春秋各10头(共计20头母猪),本交配种对照组春秋各10头(共计20头母猪)。以长哈杂交母猪为母本,长白公猪为父本,对供试经产母猪随机配种,日粮和饲养管理同样.  相似文献   

20.
猪的光照     
程忠林 《养猪》2006,(6):12-14
迄今多数文献认为正确的光照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水平与健康水平。1猪与光照的关系光照的时间和强度影响猪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抗病力等。1.1光照影响后备母猪的初情期彭癸友等(2002)[1]通过对荣昌小母猪的性成熟观察发现,延长光照可使其初情期提前18.5d,间情期(体成熟前两次发情的时间间隔)缩短1.5d,见表1。德国Giessen大学Steffen Hoy教授1979年进行一项试验,在屠宰时观察雌性肉猪的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状况,并在1986年重复一次。结果表明,小母猪饲养在每天14h、50lx人工光照圈内时,显示繁殖成熟征兆的母猪数大大少于饲养在每天8或14h、80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