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6年生"克瑞森"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滴水时间葡萄滴灌戈壁土壤水盐运移变化特征,分析了戈壁土壤中水和全盐在水平、垂直方向水盐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滴水时间变化,滴灌葡萄戈壁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呈规律性变化趋势。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量明显随径向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土壤水分的最大值出现在滴头下方,并以滴头中央处向外围依次递减;而含盐量随着滴水时间延长离滴头越近处各土层含盐量最低,沿着外围含盐量逐渐增加,在0~40cm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在40~60cm盐分的积累逐渐呈减少状态。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0~20cm达到最大值,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开始下降;0~20cm土层含盐量滴水前滴头下最高,盐分积累较多,随着滴水时间的延长,盐分逐渐减低,20~60cm含盐量最低。因此在滴灌条件下,戈壁土壤水分和盐分具有沿径向分布的规律,水分分布呈洋葱状,盐分分布向洋葱状外围延伸。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戈壁地滴灌葡萄园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相同滴头流量不同滴灌时间下干旱区戈壁地滴灌葡萄园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以有效的提高葡萄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不同滴水时间条件下,6 h和8 h更加合理,湿润峰垂直方向为10~50 cm之间,水分含量的分布梯度差异不明显;水平方向水分主要分布在0~30 cm之间,有利于根系对水分的合理高效利用以及葡萄根系的生长,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水肥耦合模型建立创造了条件。然而在停水后土壤的相对湿度与水势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滴灌柑桔园肥料撒施对土壤pH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H值为8左右的紫色土柑桔园,每株桔树安装3个流量3L/h的滴头,滴头导流管出水口每年移动一次。2002-2004年,每年分9~11次在树冠滴水线下或距出水口40cm范围内撒施复合肥和尿素等2100~3968g,干旱时滴灌。肥料撒施导致滴头出水口附近土壤酸化,土壤pH值下降主要局限于以出水口为中心、半径40cm的范围内,深度可达80cm。距滴头出水口水平距离5cm处、深15~20cm的土壤,一年内pH值降幅达到1.1。随土壤离滴头出水口距离的增加,土壤pH值下降幅度逐步递减。在距出水口水平距离40cm处、深40~85cm的土壤,每年pH值降幅只有0.1~0.28,而距滴头出水口水平距离60cm以上的土壤范围,对其pH值影响甚微,仅浅土层的土壤pH值下降0.1左右。  相似文献   

4.
对石榴滴灌节水、施用水溶肥节肥技术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株行距为3 m×5 m的石榴园,10年生的石榴根系主要分布于地表下0~80 cm之间,集中分布于0~60 cm之间,少量分布于深100 cm处,水平分布于半径180 cm以内,集中分布于150 cm以内。节水试验处理2用水量(18 m3/667 m2)恰到好处,既满足了根系对水分的需求,又不浪费水资源,保证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比传统沟灌节水35.71%。采用滴灌方式施入水溶肥,667 m2灌水18 m3,施20 kg磷酸二氢钾+10 kg尿素,比传统多点穴状施肥节省8.6 kg磷酸二氢钾;节肥生产方式投入产出比为6.55%,而常规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为10.09%。通过石榴节水节肥试验,确定了石榴的最佳滴灌水量及施肥用量,为绿色石榴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库尔勒香梨不同叶幕区域果实品质的差异,确定库尔勒香梨树冠不同区域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将库尔勒香梨冠层进行叶幕分区,即以树干为中心,将树冠分为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东、东北8个方向,水平方向分为内膛和外围,垂直方向分为上层和下层,共计32个区域,并于果实成熟期,测定各区域香梨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不同叶幕区域果实品质差异显著且存在一定规律。库尔勒香梨果实外观品质表现为:外围上层的库尔勒香梨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果实硬度均显著高于内膛下层,北方向的单果重(0.139kg)和果实横径(6.150cm)西北方向的果实纵径(7.315cm)、西南方向的果实硬度(11.460kg/cm2)均好于其余各方向。库尔勒香梨果实内在品质表现为:外围上层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内膛上层;下层内膛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上层外围,西南方向的维生素C含量(3.306mg/100g)、(1.777g/kg)、总糖含量(3.316%)显著高于其余各方向。综上所述,库尔勒香梨树冠外围上层西南方向的果实综合品质佳。  相似文献   

6.
华红苹果树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红苹果树为试材,把根系空间划分为96个小区,通过整株分区挖掘法、根系扫描分析等方式了解根系的生长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根系干重迅速下降,0150 cm范围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90.29%,为根系的主要分布区域,其中距树干0150 cm范围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90.29%,为根系的主要分布区域,其中距树干050 cm区域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56.52%,是粗根集中区域;在垂直方向上,根系干重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050 cm区域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56.52%,是粗根集中区域;在垂直方向上,根系干重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040 cm土层根系干重占总干重73.92%;每一土层内,随着土层加深,根系呈现逐步向外延伸生长的趋势;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细根在040 cm土层根系干重占总干重73.92%;每一土层内,随着土层加深,根系呈现逐步向外延伸生长的趋势;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细根在0200 cm范围内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以及根体积密度等特征参数一直呈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离树干200 cm左右;直径0200 cm范围内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以及根体积密度等特征参数一直呈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离树干200 cm左右;直径02、32、35 mm的根系在不同方向上生长分布情况并不一致,甚至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条桑在河北省东部平原沙地和丘陵梯田广泛种植,与农作物间作是其主要栽培模式。2006年在河北省迁安市进行了桑粮间作田条桑根系断面积、根量、根系直径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养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分布主要集中在20~40 cm土层内,此范围内的根系重量占总根量的60%~80%。根系以直径小于3 mm的细根居多,占总根量的30%~40%,大于7 mm的粗根数量很少,占总根数的5%~15%。平原沙地条桑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桑丛中心100 cm范围内,桑丛外缘100 cm处的根量仅为总根量的6.52%,水平延伸幅度较窄,根系垂直分布明显;丘陵梯田条桑根系水平延伸可达桑丛外250 cm处,只有少量根系垂直深入岩石中,水平分布趋势明显。条桑根量、根系直径、根系断面积分布依立地条件及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异。桑丛中心外1 m处深层土壤含水量增加,桑丛附近2.5 m内没有存在严重的土壤水分亏缺。平原沙地和丘陵梯田桑丛附近条桑富集土壤养分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埋土区葡萄顺行水平龙干形篱架栽培根系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篱架顺行水平龙干形葡萄根系分布规律,为该种植模式的配套肥水及土壤管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北京平原区典型沙壤土葡萄园6 a生‘瑞锋无核’自根苗葡萄树为试材,利用挖掘法并区隔根系:将距主干水平向外1 m、深1.2 m的土用水细心冲洗将根系与土壤分开,不时用竹竿标记并固定根的位置,以保证冲洗出来的根与在土壤中的位置无较大变化,用水平细线区隔,分设水平方向4段,垂直方向4段,并分区剪取根系样品,测定根系长度、数量和干质量。【结果】6 a生瑞锋无核葡萄树主要的根系为1级根(直径≤2.0 mm),占比达80%以上。主要吸收根系(1级根)在水平方向上以距主干40 cm之内占比最大,可达70%~90%,在40 cm之外还存在一个占比达10%~30%吸收根系分布区;吸收根系在垂直方向分布较均匀,0~40 cm深度有56.9%~58.5%,深于40 cm还有约41.5%~43.1%的分布。【结论】埋土区顺行水平龙干形篱架栽培葡萄根系在水平方向上分布集中,而且延主干向外呈指数衰减。葡萄根系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广,纵向呈线性衰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清耕、覆膜、覆草、覆沙)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根系分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 a生苹果树为试材,采用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法,对不同径级根系(直径≤2 mm、2~5 mm、5~10mm及≥10 mm)进行空间分布调查,并对根系生物量、根长、表面积等进行详细分析;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结果】对照(CK)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干0~90 cm范围内的20~60 cm土层中;覆草、覆沙处理主要分布在距干0~120 cm水平范围内的0~100 cm深土层中,以20~40 cm根系最为密集;覆膜处理根系水平分布与CK相似,垂直方向使根系主要分布区域提升至0~20 cm土层,占根系总量的36.06%。各覆盖处理均可减小细根根径、增大比根长、减小大根径根系的下扎深度。覆盖处理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均与根系总根长、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根长密度呈极显著相关。【结论】覆膜处理根系显著上浮,覆草与覆沙可有效增大根系水平分布范围及垂直深度,增大根系的水肥吸收空间;土壤理化性质与根系生长分布密切相关。综合分析根系分布、树体生长与果实产量品质,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0.
常规施肥条件下香蕉根系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1次整体采样法研究了常规施肥和喷灌条件下香蕉根系定植后55~295 d的田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定植后155 d根系长度是定植后195 d根系长度的22.7%,定植后95 d与115 d除外,根系长度在各观测期间差异显著;定植后175~195 d根系增长量最大。香蕉根系在土壤表层的数量高于下层,定植后55~95、115~135、155~295 d这3个时间段中各相邻的观测期根系伸长的范围变化不显著。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以假茎为中心,水平距离0~20 cm、深度0~20 cm的范围内,占根系总长的68.0%;定植后115~175 d,根系主要分布在水平距离0~40 cm、深度0~20 cm范围内,占根系总长的62.3%~85.7%;定植后195~295 d,根系主要分布在水平距离0~40 cm、深度0~30 cm范围内,占根系总长的83.7%。根系体积和鲜重与根长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1.
了解新疆梨品种的开花生物学及果实品质特征,为其合理利用提供数据参考。在10个新疆梨品种的生殖生长期,对开花物候期、花部特性、花粉特性及果实品质特性等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艾温切克’‘库尔勒黄酸梨’外,其他8个品种花期一致,但果实成熟期有明显差异;‘库尔勒香梨’与其他品种的花器官特征无明显差异;‘绿梨’‘阿克苏句句梨’的花粉活力较强、单花药花粉量较多;‘艾温切克’‘绿梨’等4个品种的单果重较大,显著大于‘库尔勒香梨’;‘艾温切克’的果实硬度最小,与‘库尔勒香梨’无显著差异;‘艾温切克’‘绿梨’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与‘库尔勒香梨’无显著差异或显著高于‘库尔勒香梨’。综上,‘绿梨’‘阿克苏句句梨’的花期与‘库尔勒香梨’重叠,花粉量较多、萌发率最高,花器官特征与‘库尔勒香梨’接近,可作‘库尔勒香梨’的备选授粉树;‘艾温切克’‘绿梨’的果实品质及口感好、果实成熟期早,且果皮颜色与其他品种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黄金梨""红香酥""华山梨""中梨1号"4个品种为试材,对其生长参数、生理指标、叶片表型参数及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梨树品种在西藏林芝地区生长及光合特性,以期为梨树在西藏高原地区的适应性评价以及引种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黄金梨"地径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且变异程度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4个品种净光合速率均先增大,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其中"黄金梨"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黄金梨"综合评价得分最高。"黄金梨"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潜力,在西藏林芝地区高海拔、低温、强辐射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生长表现及光合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交替根区灌溉和施氮量对葡萄幼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采用盆栽进行。以2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设置不同灌溉方式(传统双侧滴灌、固定根区滴灌、交替根区滴灌)和施氮水平(0.4、0.8、1.2 g/kg土,依次记为低氮、中氮、高氮),研究根区交替灌溉与不同施氮量对葡萄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在新梢修剪前,新梢长度表现传统双侧滴灌最长(77.22 cm)、交替根区滴灌居中(68.53 cm)、固定根区滴灌最短(64.50 cm)。交替根区滴灌和固定根区滴灌的新梢长度依次比传统双侧滴灌降低11.3%、16.5%;葡萄新梢修剪量依次降低10.8%、21.3%。同一灌溉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新梢修剪量增加。与传统双侧滴灌相比,交替根区滴灌叶面积略有降低,固定根区滴灌叶面积显著降低,在局部根区滴灌2种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均呈上升趋势,中氮和高氮处理差异不显著;在传统双侧滴灌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先增加后降低。综合考虑不同水氮耦合处理,交替滴灌与中氮互作能够在减少灌溉量和施氮量的条件下优化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14.
经过3a时间,对库尔勒地区香梨果实商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梨果实商品性状不稳定,不同年份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商品果率、特级果率、"公梨"和"母梨"的发生比例、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等方面;单果重表现为,初果园的盛果园的老果园的;可溶性固形物表现为,老果园和初果园的高,盛果园的低;"公梨"和"母梨"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的差异在不同年份表现不同,"母梨"的品质优于"公梨"的说法不科学;3a"公梨"的单果重都显著大于"母梨"的。研究指出,目前香梨果实分级存在弊端,特级果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并不优于其它级别果实。  相似文献   

15.
选取5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trnL-trnF-1、trnL-trnF-2、trnS-psbC、accD-psaI、rps16-trnQ和1个基因区域rbcL,对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梨(Pyrus L.)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演化分析。将188份梨资源的测序结果整合得到长度为5 612 bp(包含缺失片段),共检测出13个单倍型、4个单一突变位点、16个简约性信息位点和14个插入/缺失片段(InDels),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178,核苷酸多样性为0.35 × 10-3。accD-psaI区域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的Hd值最高,为0.7177;rbcL区域的Hd值最低,为0.0317。其中162份梨资源检测出12个单倍型,Hd为0.713,核苷酸多样性为0.29 × 10-3;梨的不同地理群体中湖南省的10个梨地方品种的Hd最高,为0.889;来自贵州省的8个品种的Hd最低,为0。138份砂梨地方品种共检测出8个叶绿体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2、H4和H5在130份砂梨和37份白梨品种中检测到,单倍型H6、H10、H11、H12和H13在8份砂梨地方品种‘青皮钟’、‘甜宵梨’、‘细花红梨’、‘惠阳红梨’、‘麝香梨’、‘塘湖青’、‘红粉’和‘横县浸泡梨’中检测到。Median-joining Network图显示单倍型H6和H11为古老单倍型,H1、H4和H5为较进化的单倍型。根据叶绿体DNA序列变异信息可推测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砂梨和白梨亲缘关系较近,同时来自湖南地区的砂梨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区库尔勒香梨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阿克苏2个地区的香梨为试材,研究比较了不同地区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内外部品质。结果表明:库尔勒地区香梨的含水量为82.98%、可溶性固形物16.40%、可溶性糖1.98%、维生素C 16.10mg/100g、可溶性蛋白质0.29mg/g、游离氨基酸0.40mg/g、总酸含量0.034%、石细胞含量0.44g/kg、淀粉7.76%、硬度8.20kg/cm2;阿克苏地区香梨含水量为84.67%、可溶性固形物14.40%、可溶性糖1.52%、维生素C 9.17mg/100g、可溶性蛋白质0.28mg/g、游离氨基酸0.26mg/g、总酸含量0.067%、石细胞含量0.65g/kg、淀粉含量5.83%、硬度8.23kg/cm2。由此可知,库尔勒地区的香梨比阿克苏地区的较好。  相似文献   

17.
优质中晚熟梨新品种‘冀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玉'为‘雪花梨'和‘翠云梨'的杂交后代。8月下旬至9月初成熟。果实椭圆形,绿黄色,蜡质较厚,平均单果质量260g;肉质松脆,风味酸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综合品质上等。抗黑星病,丰产。  相似文献   

18.
以"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干旱戈壁地灌水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根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提高葡萄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葡萄根系在土壤纵向40cm以下的生物量变大,即葡萄果实采摘后的根系相比果实开花前在40~65cm处葡萄根系的分布量增加了26.2%;果实单粒重和果实硬度均随灌溉量的增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果实横径明显降低;灌溉量为400m3/667m2的处理最佳,产量为730.1kg/667m2,比对照增产62.6%,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葡萄产量与灌溉量的指数模型拟合效果较为理想,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