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食品辐照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和商业化应用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本文描述了我国食品辐照的研究方面、标准现状和商业化应用情况。现阶段我国食品辐照的研究主要包括农产品药物残留的辐照降解、辐照肉制品的控制条件、辐照提高即食食品的安全性、辐照食物脱敏、辐照冷冻水产品、辐照食品的鉴定和辐照在检疫方面应用。现行的食品辐照国家标准需要修订和增加。介绍了我国食品辐照商业化的进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辐照畜禽肉类熟食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综述了我国开展辐照畜禽肉类熟食品的概况及辐照畜禽肉类熟食品的关键工艺 ,如适宜辐照剂量的确定、包装材料的选择、产品辐照前的品质与工艺要求、产品辐照后的贮藏条件与保鲜效果、营养成分、感官性状及卫生安全性的鉴定等因素的分析测试情况。为制订辐照畜禽肉类熟食品工艺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侯玉周 《核农学报》2005,19(4):296-296
《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丛书》新近由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出版,其中由汪勋清、哈益明、高美须编著的《食品辐照加工技术》一书,介绍了食品辐照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艺、技术经济可行性、辐照检疫、辐照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辐照技术商业化、辐照食品国际贸易,较全面地反映了辐照加工技术在食品和农产品中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品辐照标准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辐照食品标准的现状,指出我国辐照食品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起我国辐照食品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推进辐照食品标准体系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辐照技术保障预制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辐照保障预制食品安全与质量技术研究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设立与资助的研究项目。本文对该项目开展以来,各参与国家在辐照影响预制食品微生物安全性、营养与感官质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辐照保障预制食品安全与质量研究与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加入WTO对中国食品辐照的影响 ,分析了河南省食品辐照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河南省食品辐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辐照食品加工业发展概貌 ,展望了广西农产品、食品辐照加工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高能电子加速器在食品辐照加工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能电子加速器装置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辐照加工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在食品辐照加工业中被广泛看好。本文搜集分析了近年来有关高能电子加速器设备及研究现状等方面的信息,对高能电子束加速器装置类型进行了介绍,对高能电子束和60Coγ射线2种辐照技术做扼要对比,并对今后高能电子加速器在食品辐射加工中的发展提出看法,以期为辐照加工单位及从事食品辐照的专业人员在开展辐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时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食品辐照加工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辐照食品的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陈殿华 《核农学报》2004,18(2):81-88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辐照食品的发展情况 ,并介绍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进出口检疫、粮食贮存以及中成药辐照杀虫灭菌的推广应用 ,分析了我国辐照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东辐照食品概况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山东省辐照食品研究的发史及其成就和现状,展望了辐射食品的发展前景,并就辐照食品的商业化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电子束辐照对花生过敏原免疫原性及生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降低花生过敏原免疫原性的效果及辐照对花生生化性质的影响。选择2、4、6、8、10、15和20kGy剂量的电子束对花生过敏原液、脱脂花生粉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后花生主要过敏原(Ara h 1, Ara h 2, Ara h 3)蛋白分子质量的变化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免疫原性的变化通过免疫印迹和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辐照后花生过敏原溶液的浓度、浊度及疏水性的变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度计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生过敏原在溶液状态比固体状态对辐照更为敏感。当辐照剂量低于10kGy时处理的过敏原液的免疫原性稍有增强,剂量大于10kGy时免疫原性降低,剂量为20kGy时过敏原液的IC50值是未处理的11倍。辐照使过敏液的浓度和浊度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加,疏水性与对照组相比增强,但当剂量大于15kGy时降低。电子束辐照改变了过敏原的生化性质,降低了其免疫原性,比较而言,辐照对液体状态下过敏原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辐照后食品超微弱发光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燥物质经过辐照处理后 ,其超微弱发光性质会发生一些变化。经过对多种样品辐照前后的超微弱发光性质的研究 ,依据加入测量液前后的发光变化 ,发现其超微弱发光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 1 )辐照后在加入测量液的情况下产生辐照特征峰 ;( 2 )超微弱发光性质始终无变化 ;( 3)辐照本身对超微弱发光性质无影响 ,测量液的加入使样品在辐照前后均能产生一明显超微弱发光峰 ;( 4 )辐照激发超微弱发光 ,测量液对此超微弱发光有猝灭作用。上述超微弱发光性质可以应用于辐照食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辐照对扒鸡氨基酸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辐照、包装形式、抗氧化剂和辐照温度对扒鸡氨基酸组成及感官变化的影响.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扒鸡18种氨基酸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双盲法对辐照扒鸡贮藏过程中异味变化进行了评分试验.结果表明:6.5kGy剂量辐照时,包装形式、抗氧化剂以及辐照时的温度对扒鸡的氨基酸组成均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扒鸡在辐照后产生了明显的异...  相似文献   

14.
辐照对桂圆干的杀菌效果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桂圆干为原料,研究2、4、6、8及10kGy辐照对其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6kGy辐照的桂圆干中,菌落总数、霉菌及大肠杆菌的含量都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辐照对桂圆于中粗脂肪、灰分、Fe、P、Na和VB2的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蛋白质、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水分、Ca、K和VC的含量影响显著.6~10...  相似文献   

15.
ATP生物发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样品含菌量的快速检测,但在应用该方法检测农产品的辐照灭菌效果时却出现了发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的现象。本文分别从γ射线对ATP的影响、发光动力学以及发光强度增高的途径等方面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光强度的增加并非由ATP所造成引起的,而是由农产品中含有的细菌经辐照后引起的;干扰荧光素—荧光素酶制品中存在的能引起光辐射的物质是形成干扰的另一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辐照对黄原胶分子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杰  哈益明  王锋  李咏富 《核农学报》2010,24(6):1208-1213
以0~500kGy 60Co γ射线对固态黄原胶进行辐照,研究辐照对黄原胶分子量及还原力、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超氧自由基(O2-·)及羟自由基(·OH)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0kGy的辐照可使黄原胶粘均分子量从1.71×106增加到2.23×106,超过10kGy后,黄原胶粘均分子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大逐渐减少,500kGy时降为1.59×104。低于10kGy辐照,黄原胶的还原力、对DPPH·和对O2-·的清除率与剂量呈负相关,与对照相比,还原力降低了3.16%,对DPP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从17.37%和18.18%减少到16.87%和8.51%,增大辐照剂量,黄原胶的还原力和对DPPH·和O2-·的清除率与剂量呈正相关,500kGy时黄原胶的还原力比对照增加164.22%,对DPPH·和O2-·的清除率升高至60.79%和30.06%;对·OH清除能力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清除率从0kGy时的9.29%降低到500kGy时的3.63%。辐照可以引起黄原胶聚合或降解,从而导致其分子量及抗氧化活性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土豆切片干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俊  巢炎  傅俊杰  王剑平 《核农学报》2001,15(6):327-330
将土豆切片经60 Coγ射线辐照后进行热风干燥 ,结果表明 :辐照预处理的土豆切片的失水过程仅为降速过程 ,总失水速度加快 ;干燥过程中物料温度升高 ;辐射剂量增加 ,失水速率增高 ,物料温度也增高。  相似文献   

18.
辐照降低食物致敏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食物过敏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辐照技术作为解决食物脱敏的方法之一,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辐照降低食物过敏原致敏性的机理,并介绍了辐照脱敏研究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