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美引烤烟品种‘NC297’不同海拔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美引烤烟品种‘NC297’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展开连续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NC297’在不同海拔的适应性广,烟叶产量(其产量为2016~2562 kg/hm2)、抗性、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较为协调兼顾,与其原生地表现相似。该品种具有耐肥性较好、抗病性较强、优质适产和易烘烤等特点,烟叶外观质量综合评分高,糖碱比和两糖差值较为合理。在香气的甜韵感和丰富性方面表现优于对照品种‘K326’和‘云烟87’,吸食品质彰显清香型风格,是适宜于在1600~1800 m中海拔地区的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种植和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最适宜种植密度为15000~16500株/hm2,最佳施肥比例为N:P2O5:K2O=1:1:3,施氮量田烟N 105~135 kg/hm2、地烟N 75~105 kg/hm2。  相似文献   

2.
遵烟6号是从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自然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种。以烤烟品种遵烟6号、红花大金元、K326进行大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遵烟6号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抗病性表现最佳,平均产量2 678.4kg/hm2,产值40 756.35元/hm2,均价15.22元/kg,上等烟率为51.12%,中等烟率为33.76%,均高于红花大金元和K326;初烤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与K326相当。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最优的菜籽饼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比例,改善烟叶品质,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研究有机无机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烤烟品种‘云烟97’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曲靖沾益烟区,施用纯氮量为90 kg/hm2,腐熟菜籽饼有机肥等量替代20%纯氮,施用量360kg/hm2,烤烟专用基肥399kg/hm2 对植烟土壤有改良作用,能促进烤烟品种‘云烟97’的正常生长,显著降低烤烟主要土传病害的发病率(P<0.05),并能使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协调,协调性较对照平均提高14.4%,抽吸品质平均提升5.90%,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8.39%、13.17%、4.41%和6.93%,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追肥量和追肥时间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出最优的肥料基追比例和追肥时间,提高烤烟肥料利用率,改善烟叶品质,设置6个处理和1个对照,研究不同追肥量和追肥时间对‘云烟105’烤烟品种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云南曲靖宣威植烟区,施用纯氮量为97.5 kg/hm2,基追肥比例为70%:30%,于烤烟移栽后25天追施硝酸钾肥料能促进‘云烟105’烤烟正常生长,改善烟株田间农艺性状,使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协调,改善抽吸品质。其中,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平均提高14.03%,感官评吸质量平均提高2.93%,并能使中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和均价等经济指标等分别提高5.05%、4.79%、9.98%和5.45%,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适宜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给浏阳烟区烤烟生产提供施肥技术指导,通过研究施氮量对烤烟经济性状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探讨了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施氮120 kg/hm2不能满足烟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增大施氮量可显著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株物质积累量;(2)各处理经济性状差异显著,施氮150~210 kg/hm2处理产量与产值较施氮120 kg/hm2处理显著提高,其中施氮150 kg/hm2处理上中等烟比例与均价最高,产量与品质协调较好;(3)上部和下部烟叶以施氮150 kg/hm2处理的总氮和烟碱含 量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而中部烟叶以施氮180 kg/hm2处理的总氮和烟碱含量相对较高。综合考虑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量与品质,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的适宜施氮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氮水平对‘湘烟5号’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品种‘湘烟5号’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为其大面积生产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纯氮135~142.5 kg/hm2能促进烟株正常生长,形成"中棵烟"株型,适时落黄成熟,烤后烟叶呈现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色泽浓、油分多、颜色多橘黄的外观特征;不同施氮水平均对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因素产生影响,其中以T2处理(135 kg/hm2)影响效果最佳,产量较常规增加370.35 kg/hm2,提高了15.12个百分点;产值较常规增加12374.4元/hm2,提高了21.82个百分点;均价较常规增加1.34元/kg,提高了5.78个百分点;上等烟率较常规提高了6.01百分点,且烤后的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均较适宜,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因此,建议以纯氮135 kg/hm2为‘湘烟5号’在湘南烟区推广种植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黔西1号’是从‘K326’变异植株中选育出来的烤烟新品种,2005-2007年参加贵州省烤烟品种(系)区域和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贵州省烤烟品种审评委员会农业评审,2009-2011年在黔西县推广种植。笔者就‘黔西1号’的选育过程、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CMV抗性、TMV抗性、黑胫病抗性、青枯病抗性、抗逆性、产量、均价、产值、上中等烟率、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鉴定、配套栽培技术和调制技术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西1号’大田烟株长势较强,抗气候斑点病、黑阱病,中抗赤星病、青枯病。平均单产为2193.75 kg/hm2,均价为11.42元/kg,产值为25052元/hm2,上等烟率为27.1%。烟叶分层落黄,成熟好,容易烘烤,颜色以金黄为主,外观品质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较为协调,与对照‘K326’相当;烟叶评吸略优于对照‘K326’。总之,‘黔西1号’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较好、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配套栽培技术和调制技术简单,容易掌握,是一个值得开发利用的地方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3个烤烟品种(系)在安顺烟区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优选适应安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品种,以‘2010-6’、‘A18’、‘贵烟2号’3个烤烟品种(系)为参试品种,以‘K326’为对照在安顺西秀区进行生产试验,分别从生长状况、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及烟叶评吸质量等方面对各参试品种(系)及对照进行分析比较,鉴定参试品种(系)对当地土壤、栽培、烘烤条件的反应和再生产价值。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在安顺市西秀区的综合表现来看,均好于对照品种‘K326’,其中以‘贵烟2号’表现最好,‘2010-6’、‘A18’略优于对照品种‘K326’。3个参试品种(系)可作为安顺市特色优质补充品种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云南保山高海拔地区不同烤烟品种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掌握云南保山高海拔烟区不同烤烟品种适宜性问题,2011—2012年对云南保山烟区2000 m海拔区域7个烤烟品种共计99个C3F烟叶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云烟’系列品种整体海拔敏感度低,其中‘云烟100’综合表现最好,烤后烟叶外观物理特性突出,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各指标均在云南优质烤烟适宜范围内,工业可用性较高,适宜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而‘云烟99’原烟含梗率偏高,‘云烟97’总糖含量偏高,‘K326’烟碱和总氮含量偏高且总糖含量偏低,以上3个品种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海拔敏感度高,工业可用性较低,不适宜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云烟85’、‘云烟87’、‘红花大金元’3个品种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适宜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0.
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同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优化小麦品种结构,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采用品种同异比较(理想值法)分析方法,对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15个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筛选适宜宝鸡生态条件下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系)。结果表明,‘西农167’综合同一度最大(0.9622),说明该品种在14个参试品种(系)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15个性状中有96.22%的性状达到了育种目标要求,其次是‘漯6073’(0.9104),产量较高,抗倒伏和综合抗病性强;再次是‘新麦0401’(0.9021)、‘长河25’(0.8954),均表现为抗倒、抗病,产量三因素协调;对照‘周麦18’(0.8713),试验中产量中等,但该品种在当地多年表现综合性状较好,高产、稳产,因此,仍不失为一个优良品种。因此,在14个参试品种(系)中,‘西农167’、‘漯6073’、‘新麦0401’、‘长河25’、‘周麦18’等5个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优异,适宜在宝鸡市川塬灌区生态条件下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微生物肥料对烤烟的影响,以两种不同微生物肥料为供试肥料,云烟87为供试品种,对其生长势、田间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质量以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的大田生育期均为101d。施恩格兰微生物菌剂的烤烟产量比对照组增加115.50kg/ hm2,产值增加4806.45元/hm2,中上等烟比例增加2.73%;烤烟叶片结构疏松,油分稍有,化学成分略好于对照,抗病性强于其他处理。施保得生物肥的烤烟产量比对照组增加49.50kg/ hm2,产值增加1669.80元/hm2,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01%,烟叶结构稍密,油分少,单叶重最重,化学成分更协调。综合分析可得,两种生物肥都能增产增值;施用恩格兰微生物菌剂对烟株大田长势具有较好效果;而施用保得生物肥使得化学成分更协调,感官评价更好。  相似文献   

12.
控释专用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5年的田间小区试验,考察了施用烟草控释肥对烟草农艺性状、养分利用率以及烤烟的产量、外观品质等级、烟叶化学成分等因子的影响,评价烟草控释肥在烤烟生产上应用的综合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推荐施肥相比,施用烟草控释肥促进了烟株的生长,提高烟叶产量14.1~51.8 kg/hm2;增加养分吸收累积量,肥料N、P、K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3~6.7,1.9~3.6,1~3.1个百分点。控释肥的施用还明显改善了烟叶的外观品质等级,上等烟比例提高了3.9~5.8个百分点,降低了烟叶中烟碱含量,提高其还原糖含量以及中上部叶的钾含量。提高烟叶产值1404.6~8764.0元/hm2,5年平均增值3385元/hm2。可见在烤烟生产上施用控释专用肥不仅减少了施肥次数,节约了人力成本,还在大田生产上表现出很好的增产提质和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及氮磷钾比例对红土晒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和探索红土晒烟适宜的施氮量和氮磷钾比例,为生产优质红土晒烟提供经济合理的科学施肥依据和指导方案,运用正交设计,在红土晒烟适宜种植区进行重复小区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氮磷钾比例对红土晒烟生长发育情况、产量、产值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氮磷钾比例对红土晒烟的产量、产值、以及内在品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烟丝外观质量的影响较小,对植物学性状的影响没有规律。施氮量为75kg/hm2时产量和产值最高,增加到105kg/hm2时,产量反而略有下降,并且此时烟碱含量明显升高,平均超过3.0%。P2O5:N比提高对产量和产值的影响不大,并会使烟碱含量升高。提高K2O:N比,对红土晒烟的产量和产值没有增加作用,且烟叶含钾量也未有明显增加,但有助于降低烟碱含量。因此,红土晒烟适宜的施氮量宜控制在75kg/hm2或以下,P2O5:N宜为0.5:1,土壤磷含量较低、pH>7的可增加到1:1;K2O:N宜为2:1,钾含量较低的土壤可增加到3:1。  相似文献   

14.
尚志强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147-147
为了选育优质白肋烟品质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手段,把从高世代中选出的优良株系,进行株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各株系株高除99P-2-1-1外,其它都超过CK,最高的是99K-5-2-1,比CK高12.8cm。各株系平均有效叶数为22.66,接近CK。大田生育期均为97d,属中熟株系。(2)各株系都有不同程度的黑胫病、赤星病发生,其中黑胫病发病率99K-5-2-2最低,99I-7-5-1的较高,赤星病发病率99P-2-1-1最低,99F-1-1-2的较高。花叶病发病率除99I-7-5-1、TN86(CK)为0外,其它发病率均为0.56%。(3)产量99K-5-2-2、99K-5-2-1超过CK,其中99K-5-2-2居一,99K-5-2-1居二,99P-2-1-1;产值除99I-7-5-1外均超过CK,以99K-5-2-2居一,99P-2-1-1居二;上中等烟比例以99K-5-2-2居一。(4)综合比较99K-5-2-2、99K-5-2-1、99F-1-1-2遗传性状稳定,株型好,综合抗性较强,产量产值及上中等烟比例超过或接近CK,外观质量较好。尤其以99K-5-2-2、99K-5-2-1表现最好,其次是99F-1-1-2,建议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15.
烤烟早熟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筛选适合云南烟区种植的烤烟早熟品种,在云南玉溪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K326为对照,对6个早熟品种的生育期、田间自然发病率、产量及产值等性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6个早熟品种中,8902-42和Islangold的生育期与对照相同,没有表现出早熟特性,其余品种的大田生育期比对照K326缩短5~10d,PVH19的生育期比对照K326缩短10d,表现出较明显的早熟特性。龙江911、宣洞区和PVH19田间自然发病率较低,综合抗性较好。龙江911和PVH19的产量、产值均超过对照K326,上等烟比例除PVH19与K326接近外,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综合分析各性状,PVH19表现最好,龙江911次之,筛选出的2个品种可以在云南烟区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烤烟产量的影响趋势,借助作物生长模型,结合《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SRES)的2种排放情景A2(强调经济发展)和B2(强调可持续发展)预估的未来气候情景,定量地模拟分析了重庆地区烤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种植当前烤烟品种,到2020年,A2情景下,各地烤烟单产波动范围-4.7%~5.7%,增减产幅度不大。巫山、黔江、酉阳、南川等烤烟区仍以轻微增产为主,其余烤烟区为轻度减产区;B2情景下,各地烤烟单产波动范围-35.3%~8.1%,巫山、巫溪、黔江、南川大部等烤烟区以轻微增产为主,其余烤烟区为减产区,其中奉节、武隆烤烟区减产幅度较大,在15%以上。到2040年,A2情景下,各地烤烟区产量波动范围-15.85%~1.93%,除万州烟区轻微增产外,其余烤烟区均为减产区,其中酉阳中部、武隆南部减产幅度较大,在10%以上;B2情景下,各地烤烟区波动范围-14.45%~8.18%,其中,酉阳、彭水与黔江南部为增产区,其余地区烤烟均为减产区。无论是A2情景还是B2情景,重庆大部烤烟区可能会出现不同幅度的减产趋势,且局部减产幅度较大。如果引入适应气候变暖的新品种(模型中只延长烤烟生育后期即开花到顶叶成熟的积温),A2情景下增产105~170 kg/hm2,增幅6.9%~10.6%;B2情景下增产40~78 kg/hm2,增幅2.5%~5.12%。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由于积温的增加,未来10年内重庆大部地区烤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局地减产严重。如果提前移栽期,通过一些适应对策,如引入适应气候变暖的新品种,可达到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免揭地膜不同氮用量对烤烟光合及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决烤烟生产因降雨而造成的肥料流失问题及如何提高烤烟氮肥利用率的问题,在高降雨量年型(2010年5-9月降雨量超850 mm以上),对湘西北新晃烟区大田烤烟采用全生育期免揭膜方式,固定氮磷钾配比(1∶1∶3),研究不同施氮量(105 kg/hm2,120 kg/hm2和135 kg/hm2)对烤烟光合生理及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生长发育更好,烟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随之增大;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反映出,免揭膜方式对烤烟生长造成了胁迫,施氮量越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Fv/Fo值越大,叶片吸收光能的光化学猝灭参数qP下降,可变荧光的非光化学猝灭参数qNP上升,同时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值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烟叶成熟度、油分和色度提高,但叶片组织结构僵硬、身份偏厚,各处理上部烟糖含量相对较低,而总碱含量大于3%,对品质均较为不利,总体上各处理间品质差异不显著;干烟产量及均价均为氮用量135 kg/hm2最高,氮用量105 kg/hm2最低。建议今后生产上在免揭膜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氮用量,通过增施有机肥或绿肥并结合综合农艺措施来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山地烤烟对配施生物有机肥响应效果,为当地烤烟生产提供参考,以常规肥料对比,通过生物有机肥不同配施量试验,分析其对烤烟生理生化指标及产质量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烤烟根系体积和净光合速率,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上等烟叶比例及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其中烟叶产量提高9.35%~11.2%,达2159.1kg/hm2和2361.0kg/hm2,产值增加2.51%~15.2%,达55057.1元/hm2和61858.2元/hm2,上等烟叶比例增加0.95%~3.63%;在其他生产成本一致的情况下,经济效益处理提高2.14%~14.5%;经济效果指数(ECI)和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均好于对照。合理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烤烟生产有着良好的提质增效响应效果。  相似文献   

19.
烤烟砂培基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湘西自治州烤烟育苗实际情况,设计了常规基质漂浮育苗、砂培漂浮育苗、常规基质浅水育苗、砂培浅水育苗四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四者出苗率均在90%以上,没明显差异,每亩育苗成本分别为88.46元、86.22元、84.46元、83.26元。砂培育苗出苗时间比常规基质育苗时间慢2-6天。砂培漂浮和砂培浅水育苗螺旋根的比例分别为57.6%和35.8%,常规基质(包括漂浮和浅水)育苗螺旋根比例仅为0.5%。常规基质漂浮和浅水育苗的烟苗素质明显好于砂培育苗。常规漂浮每盘1.6公斤,而砂培漂浮每盘6.2公斤,漂浮盘越重在山区运苗难度越大。综合比较砂培基质育苗不宜在湘西自治州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生态与品种互作对烤烟新品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不同生态、品种及其生态与品种互作对烤烟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影响,选用HB023、HB061、HB086、HB107、HB112 5个品种,以‘云烟87’和‘K326’为对照,分别种植在湖北省宣恩县晓关乡、利川市凉雾乡、房县野人谷镇、兴山县黄粮镇和保康县马良镇5个区试点,分析生态与品种互作对提高烤烟新品系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及上中等烟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系在各区试点的经济性状均高于对照,区试点间差异显著性因经济性状指标而异,尤其在保康区试点,各参试品系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及上中等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云烟87’和‘K326’,说明保康区试点的生态条件对提高烤烟经济效益十分有利;HB023与房县区试点、HB086与宣恩区试点、HB112与兴山和房县区试点互作,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云烟87’和‘K326’;HB061与宣恩区试点互作,其产值及上中等烟比例相对于对照有所提高;HB107与房县区试点互作,其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所提高,说明生态与品种互作有利于提高参试新品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