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沙棘叶与几种植物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沙棘叶、黄芪叶、山楂叶、银杏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水提方式,浸提这4种植物叶中总黄酮,浸提出黄酮量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表明,沙棘叶资源丰富,是潜在可利用的天然资源,试验结果为有效利用和评价沙棘叶品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其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种子可榨油。近年来,国际上对沙棘果实的综合利用研究,以及对沙棘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多,特别是苏联从70年代至1986年以来,已相继发现沙棘含有150多种化学成分,同时还发现沙棘具有全面的生理活性,并且在营养科学、医药、化妆品中的应用已引起重视。在国内,用沙棘果实制作的饮料和沙棘酒已普遍推开,用沙棘种子榨油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化,而唯独对沙棘叶的应用研究却很少。为了综合开发沙棘,我们对沙棘叶及沙棘叶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廉永善  陈学林  孙坤 《沙棘》2004,17(2):1-3
描述了沙棘属(Hippophae)一个分布于四川省汶县和茂县的新亚种--卧龙沙棘(Hr.rhamnidessubsp wolongensis Y.S.Lian,K.Sun & X.L.Chen).依据主要形态特征和分布的分析,它近缘于中国沙棘,但是卧龙沙棘具有莲花瓣状着生的花芽,叶片大而互生、叶边缘呈明显地波状而且波谷常向背面稍反折,叶柄和果柄明显较长等,容易辨认.卧龙沙棘分布比较小,仅仅出现在四川省汶县和茂县海拨1660~1920 m的山坡上.  相似文献   

4.
陕西沙棘叶片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饲料营养分析方法,首次对陕西省的宜君、黄龙、靖边、吴旗、永寿5地沙棘叶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陕西沙棘叶片中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丰富的氨基酸,其营养价值优于或等于苜蓿草粉及白三叶青干草等常规饲料,证明沙棘叶是应该大力推广应用的优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忻耀年 《沙棘》2002,15(1):15-19
介绍了从沙棘果肉中提取和精制沙棘黄酮的技术和工艺。合理设计、借助溶剂纯化脱脂去杂的工艺,以及真空喷雾干燥的使用,不仅可降低生产的运行费用,同时保证了所生产沙棘黄酮具有较高的品质,该设备同样也可用于沙棘叶中黄酮的制取。  相似文献   

6.
沙棘叶的饲料价值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分析表明,沙棘是一种含营养物质种为在多,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的优良畜禽饲料资源,沙棘叶粗蛋白质量分数在11.47%-22.92%之间,粗脂肪质量分数为4.69%,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约24种),沙棘叶含有丰富的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并含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1270mg/kg),沙棘叶是极好的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的发病防治和促进生长方面有优良效果,沙棘饲料产业有广阔的前景,发展沙棘饲料产业,能把林牧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产业,推动沙棘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北地区不同类型沙棘叶片参数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北地区3个典型区域,杂交沙棘叶片多条形,钝尖,叶柄较长,而中国沙棘叶片呈披针形;叶面积以杂雄沙棘最大,引进大果沙棘次之,杂雌沙棘较小,各乡土沙棘最小;叶产量随雌雄株、区域不同变化很大,"杂雄优1号"叶产量较"杂雌优54号"高出3.6倍,同一品种"杂雄优1号"叶产量,辽宁朝阳比甘肃庆阳能高出2.4倍。在三北地区,杂雄沙棘叶面积大,叶产量高,具有很好的种植和叶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永昶 《沙棘》2004,17(3):34-35
从我国沙棘开发利用的现状看,在重视沙棘优良品种和生产高科技的沙棘产品的同时,还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重视以下方面的研究与开发:(1)沙棘果(包括种子)、叶的食用研究;(2)沙棘造林适地研究;(3)中国沙棘选育研究;(4)沙棘果、叶的采收与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山西省沙棘主产地不同类型、不同采集时间沙棘叶的多酚和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果沙棘叶样品中多酚含量低于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高于小果沙棘叶。沙棘叶多酚含量在5月份达到最高,为14.69%,之后先降低后升高,8月份达次高峰,为13.61%,后又逐渐降低;总黄酮含量在5月份最低,后逐渐升高,在6月至7月达到最高,8月后又逐渐降低。沙棘叶多酚含量与年均降水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生态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总黄酮含量、含水量与生态因子间均未呈现出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永寿沙棘基地沙棘杂交试验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韩玉兰 《沙棘》1997,10(2):8-12
在第二代子代测定区,二次选择出的优良单株上进行中国沙棘和国外沙棘杂交,中国东部沙棘和西部沙棘亲交,经三年的杂交试验基本都成功,以陕西黄龙和河北丰宁,涿鹿杂交效果最佳,其次是陕西黄龙中国沙棘和前苏联沙棘;青海中国沙棘和蒙古乌兰格木沙棘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人参 ( Panax ginseng C.A.Mey.)别名中国人参或吉林人参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 ,原产中国、朝鲜、苏联。人参是药效极特殊的一种草药 ,但适合栽培人参的地块越来越少 ,且不能重茬 ,栽培所需的物质和经营管理费用也较大。 1 993年 ,通过在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青山林场进行模拟野山参的生态条件 ,选择适宜的生长立地播种或移植 ,简化田间管理措施等试验 ,培育出的人参接近于野山参的营养价值 ,成为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高价商品。1 适宜林地的选择1 .1 气候人参性喜冷凉湿润气候 ,耐寒。属阴性长日照植物 ,喜斜射或散射光 ,忌强光和高温 ,…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对收集的版纳省藤家系进行苗期生长变异的观察,结果发现:家系间根长和芽长及叶片数和最大叶长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与气温关系显著,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趋势相似,移苗后的2、3个月生长最快,12月至次年的2月生长缓慢;主成分分析选出6个优良家系,其中4个分布在勐腊尚勇地区。  相似文献   

18.
19.
Ohne Zusammenfassung
Dr. L. L. J. Ossowski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