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研究探讨镉、硒同时摄入对蛋鸡组织及所产鸡蛋中镉、硒含量的影响。从饮水和饲料途径同时对120羽40周龄海兰褐壳蛋鸡进行镉(50 mg/L)、硒(在饲料中添加3%酵母硒)、硒镉(在饮水中添加50 mg/L的同时在饲料中添加3%酵母硒)暴露8周。研究结果显示,硒组、硒镉联合组鸡蛋中硒、镉含量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与单独给镉组比较,添加酵母硒极显著降低了镉在鸡蛋中的沉积;硒镉联合组大多种组织中镉含量均有所升高,但仅有肝脏、肾脏镉含量显著升高,其他组织差异不显著。与单独添加酵母硒组比较,硒镉同时摄入后蛋鸡肝脏和肾脏中硒含量显著升高,其他各组织中硒含量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蛋鸡硒镉同时暴露时,硒能促进镉在家禽体内的沉积,减少镉在鸡蛋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2.
镉、铅胁迫对洋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溶液培养实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镉(Cd2+)和铅(Pb2+)对洋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Pb2+各浓度胁迫下,洋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对照(蒸馏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100 mg/L Cd2+、100 mg/L Pb2+对洋葱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同一浓度下Pb2+比Cd2对洋葱种子萌发、根、茎伸长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滇池水葫芦对铅和镉的富集形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滇池水葫芦对铅和镉的富集.[方法]滇池水葫芦分别置于1.0 mg/L 的Pb2+、Cd2+溶液中进行培植后,对其根、茎、叶分别用80%乙醇、去离子水、1 mol/L 氯化钠溶液、2%乙酸和0.6 mol/L 盐酸逐级提取,并对提取液及提取残渣的消解液进行ICP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滇池水葫芦各个部位的提取液及消解液中均含有Pb2+、Cd2+,提取液中2种金属离子的浓度并不会逐级递减,说明提取液中的富集形态各不相同;利用HPLC-MS分析并初步筛选出了各提取液中与铅和镉结合的基团.[结论]该研究为提取水葫芦中的重金属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波尔山羊为实验动物,旨在观察钼镉联合胁迫对山羊肾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63头健康波尔山羊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选用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作为实验钼源,氯化镉(Cd Cl2)作为实验镉源,按每kg山羊体质量添加钼、镉对照组(Mo 0 mg/kg+Cd 0 mg/kg),低镉低钼组(Mo 15mg/kg+Cd 0.5 mg/kg),低镉中钼组(Mo 30 mg/kg+Cd 0.5 mg/kg),低镉高钼组(Mo 45 mg/kg+Cd 0.5 mg/kg),高镉低钼组(Mo 15 mg/kg+Cd 1.0 mg/kg),高镉中钼组(Mo 30 mg/kg+Cd 1.0 mg/kg),高镉高钼组(Mo 45 mg/kg+Cd1.0 mg/kg),实验期50 d。并于当天、第25、50天每组各剖杀3头山羊取肾组织进行相关实验,观察不同剂量钼、镉对山羊肾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第25、50天时,实验组山羊肾脏bcl-2 mRNA表达量下降(P0.01),bax mRNA、caspase-3 mRNA和cytc mRNA表达量上升(P0.05或P0.01);山羊钼镉联合胁迫导致肾线粒体抗氧化功能降低、自由基含量升高,导致细胞促凋亡基因表达量上升,抗凋亡基因的表达量下降,提示钼镉联合胁迫对山羊肾脏有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蛋鸡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镉(CdCl_2),考察镉暴露对蛋鸡钙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产蛋高峰期(40周龄)的健康粉壳罗曼蛋鸡15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组镉剂量为0、10、30、50、70 mg/kg(CdCl_2),试验期8周,采集鸡蛋,禁食12小时后翅静脉采血,取其胫骨、粪尿样品冷冻保存,测定蛋鸡血液、胫骨、粪尿、鸡蛋中镉(Cd)、钙(Ca)含量、蛋壳品质及胫骨强度。【结果】各处理组血液、胫骨、粪尿、蛋黄中Cd残留量随饲粮Cd添加量的增大呈线性增加(P0.05),蛋清镉残留量增加但不显著(P0.05),蛋壳Cd未检出;血浆中C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胫骨中Ca含量呈线性降低(P0.01),粪尿中Ca含量呈线性增加(P0.01),蛋壳中C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蛋壳厚度、蛋壳重、蛋壳比重在不同的Cd添加量下无显著变化(P0.05),蛋壳强度随Cd添加量增加而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胫骨中端强度无显著变化(P0.05),其他处理组胫骨两端强度低于0 mg/k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蛋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d可引起血液、胫骨、粪尿、鸡蛋中Cd含量增加(蛋壳Cd含量过低未检出),而Cd可能抑制了蛋鸡肠道Ca吸收,增加了粪尿中Ca排泄,导致机体Ca负平衡,最终导致胫骨中Ca下降。  相似文献   

6.
将90羽4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羽,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采用饮水染毒方式对蛋鸡进行Cd暴露(50 mg/L)和酵母硒保护试验(饲料中添加3%酵母硒),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Cd组血清E2、P4含量呈类似变化,分别自第2、4周显著下降(P0.05);卵巢组织中SOD活性、GSH-Px活性、GSH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Cd组SOD活性下降了32.45%(P0.01),GSH-Px活性下降了26.26%(P0.01),GSH含量下降了19.83%(P0.01),MDA含量升高了37.03%(P0.01);卵巢Cd含量极显著升高。超微结构观察发现Cd组卵巢颗粒细胞染色质边集、线粒体嵴断裂、空泡化、微绒毛断裂等损伤变化。与Cd组相比,Se保护组血清E2、P4含量自第6周显著升高,卵巢SOD活性、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卵巢硒含量极显著升高,Cd含量差异不显著,卵巢微绒毛、线粒体、细胞核等损伤变化轻于Cd组。综上所述,Cd引起的氧化应激是Cd致蛋鸡卵巢损伤的重要原因,氧化应激引起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蛋鸡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酵母硒通过缓解卵巢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Cd对卵巢细胞微绒毛及线粒体的损伤,对蛋鸡Cd暴露引起的卵巢损伤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ICP-MS测定无公害农产品土壤样中的铅·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张素珍  吴小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09-12509,12513
[目的]简便快速测定无公害农产品土壤样中铅(Pb)、镉(Cd)的含量。[方法]采用湿法消解样品,在硝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Pb、Cd的含量。[结果]在最佳测定条件下,Pb、Cd的质量分数分别在1.70~1000.00mg/kg、0.05~100.00mg/k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3.4%和5.2%。[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检出限低等特点,可满足土壤样中Pb、Cd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铅、镉胁迫对红麻种子的毒害效应,为红麻杂交一代F1应用和铅、镉耐性植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其杂交F1为材料,设置不同Pb浓度(0~1000 mg/kg)与Cd浓度(0~30 mg/kg)组合处理,测定种子发芽各项指标.[结果]随着Pb、Cd单一及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加,3个红麻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P3A、992的发芽势在Cd 30 mg/kg处理下有回升波动的现象.3个红麻品种中,F1发芽最好,P3A最差.[结论]综合考虑,可将Pb≤400 mg/kg、Cd≤20 mg/kg的处理浓度作为区分3个红麻品种萌发期耐铅、镉强弱的理想浓度.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严重危害着土壤动物的生存。蚯蚓是最重要的土壤动物之一,被称为土壤生态工程师,对土壤污染物非常敏感。当前,关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关于重金属对蚯蚓行为变化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本研究以赤子爱胜蚓为实验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铅单一及铅镉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并采用2D装置评价蚯蚓的掘穴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滤纸接触法,铅单一污染下赤子爱胜蚓的半致死浓度48 h(LC50)为439.33 mg/L;铅镉复合污染时赤子爱胜蚓的48 h LC50为Cd2+ 84.20 mg/L和 Pb2+ 239.55 mg/L,且两者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2)随着铅单一、铅镉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加,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处理第7 d,150 mg/kg Pb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85.63%与59.65%,144 mg/kg Pb+35 mg/kg Cd复合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95.28%与61.63%;相关分析表明,洞穴长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洞穴每日最大深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建立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重金属对蚯蚓的直接毒性与潜在风险评估,为蚯蚓掘穴行为的洞穴长度与深度作为潜在且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2只健康成年绵羊随机分为3组,Ⅰ组剂量Pb为10mg/kg.d和Cd1mg/kg.d口服醋酸铅和氯化镉溶液;Ⅱ组除按Ⅰ组处理外,按Se0.1mg/kg.月的剂量肌注0.2%亚硒酸钠生理盐水;Ⅲ组为健康对照组,处理后对血液、组织和被毛中主要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铅镉摄入后可使血液中铁和钙含量明显降低(P<001及P<0.05),被毛锌含量显著升高(P<001);肾脏中Pb、Cd含量最高,肝脏、被毛次之,全血中含量最低(肾>肝>被毛>全血)。因血液中铅镉的浓度具有较大的变异,因此认为,被毛中的Pb、Cd水平更能反映机体的中毒状况。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有效态铅和镉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DTPA为提取剂,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铅和镉,多次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的对比试验表明,其方法可靠,精密度和允许偏差都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有效态铅和镉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DTPA为提取剂,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铅和镉,多次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的对比试验表明,其方法可靠,精密度和允许偏差都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刘敏  吴小建  李明娟  黎金锋  刘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30-14232,14269
[目的]研究双孢蘑菇对Pb2+、Cd2+的耐受与富集效应。[方法]在双孢蘑菇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b2+、Cd2+,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子实体和菌丝体的Pb2+、Cd2+含量。[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双孢蘑菇对Pb2+、Cd2+的富集量随Pb2+、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子实体不同部位富集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菌褶〉菌盖〉菌柄,其中Pb2+含量分别为19.42、16.42、15.30 mg/kg,Cd2+含量分别为38.56、35.73、11.80 mg/kg。复合胁迫下,Pb2+的富集量高于单一Pb2+胁迫而Cd2+的富集量低于单一Cd2+胁迫。[结论]双孢蘑菇对Pb2+、Cd2+具有较强的耐受与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铅、镉在白榆中分布规律和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重金属铅、镉在白榆中分布和积累,了解其对重金属镉、铅的耐性和抗性,为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的造林提供技术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白榆在铅、镉单一及复合处理条件下,对铅、镉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结果表明:在铅、镉单一及复合处理下,铅、镉元素在白榆各器官中分布规律均表现为:根>茎>叶;在铅、镉单一处理下,转运系数均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降低;铅、镉在其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富集系数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复合污染下,镉对叶、茎累积铅具有协同作用,对根累积铅无明显影响,铅对根、茎、叶累积镉具有拮抗作用。白榆对铅、镉元素不符合超富集植物条件,但对铅、镉元素表现出一种耐性,因此,白榆适用于铅、镉污染区的种植和绿化。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铅镉的作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有效铅、镉与玉米根、茎、叶的吸收相关性,及有效镉与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相关性,通过玉米根、茎、叶的伤流、蒸腾等试验,探讨了玉米对铅、镉的吸收和运输机制。水稻体内对镉的积累与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籽粒,当镉质量比为32mg/kg时,水稻糙米里镉质量比超标,测出了褐土有效镉临界质量比:水稻为594mg/kg。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区的水源、土壤内各种微量元素的本底值常不完全相同的,相应地农作物、畜产品的含量也就存在着差异,因而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亦有一定的差异。本文针对北京地区土壤、农作物、牛奶、牛血液的镉、铅含量都较国内外一些文献报导偏低的倾向,对人发中  相似文献   

17.
越橘幼苗对铅、镉胁迫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年生越橘"圣云"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重金属铅和镉胁迫下越橘不同器官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铅处理下,越橘根系中铅的含量大于茎和叶,当铅质量分数<60 mg/kg时,茎中铅的含量大于叶片,而当铅处理浓度高于此值时,则叶片中铅的含量大于茎;在镉处理下,越橘不同器官中镉含量排列顺序为根>茎>叶;越橘茎部和叶片对镉的富集能力大于其对铅的富集能力;2种重金属处理的幼苗生物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重金属铅、镉浓度的升高,植株生物量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同浓度处理条件下,铅胁迫对应的幼苗下降幅度大于镉。  相似文献   

18.
环境铅镉污染对动物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白银矿区周围农田土壤、灌溉用水、牧草、农作物、粮食和动物全血、被毛及组织中1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并检测了当地动物组织器官机能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工厂在冶炼过程中已造成Pb、Cd、Cu、Zn对周围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其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区(P <0.01),其中牧草中Pb、Cd的平均含量是对照区的9和680倍,粮食中为10和35倍,并通过食物链系统导致马和羊发生Pb-Cd联合中毒,呈现典型的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和肝脏、肾脏及肺脏等实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同时,动物性食品中Pb、Cd蓄积直接威胁食用者的健康安全。提示动物体内Pb、Cd含量的分析可作为监测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标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铅、镉单一和复合污染及其与常量元素钙、微量元素锌的交互作用对韭菜植株生长发育和Pb、Cd在其根、叶中迁移富集规律的影响。韭菜中Pb、Cd的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得。结果表明,韭菜对Pb或Cd的吸收量与土壤单一Pb或Cd污染程度正相关;Pb/Cd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低浓度复合时相互促进吸收,高浓度复合时优先吸收Cd而抑制韭菜对Pb的吸收;锌在高浓度Pb/Cd污染时表现出优良的拮抗作用,可有效降低Pb、Cd的生物有效性并促进韭菜生长。韭菜根是富集Pb、Cd的主要部位,但受代谢方式、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根、叶中的分布存在差异;根与叶中Cd的浓度比为1.5左右,Pb浓度比主要为2.5~4.5之间,显示Cd更易迁移至韭菜叶组织中。  相似文献   

20.
川西蒙山茶树中铅、镉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川西蒙山茶树中铅、镉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及茶叶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铅、镉元素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秩序为:吸收根>嫩茎>成熟叶片>新梢(一芽二叶);茶树各部位(吸收根、嫩茎、成熟叶片)铅、镉含量与土壤铅、镉含量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复合污染下,镉对吸收根、嫩茎、春茶、夏茶累积铅具有协同作用,铅对吸收根累积镉具有协同作用,对茶树其他部位累积镉具有拮抗作用;铅处理下,春茶生物量无显著变化,夏茶生物量与铅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镉处理下,春茶生物量与镉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夏茶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当镉浓度达到60mg·kg-1时,夏茶植株中毒致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