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添加竹醋液后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竹醋液300倍液对10%印楝素原药增效作用不显著;添加竹醋液100~300倍液对0.6%楝素制剂均具有增效作用,但以100和200倍液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研究印楝素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和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w为44.56%的印楝素原药中的印楝素A,采用核磁共振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测定分离得到的印楝素A,建立一种检测水样中印楝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核磁共振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印楝素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0.37%和91.82%。当印楝素添加水平为0.1、1.0和5.0 mg·kg~(-1)时,水样中印楝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2.53%~94.12%,变异系数为0.35%~0.84%,最小检测质量浓度为0.012 mg·L~(-1)。印楝素在p H 4.0~6.0的缓冲溶液中稳定,当p H大于8.0时,印楝素降解加快,降解半衰期从p H 8.0的14.856 h降到p H 10.0的0.033 h。在p H 6.0的缓冲溶液中,25、35、45℃条件下印楝素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4.68、13.69和2.36 d,而在p H 7.0的缓冲溶液中印楝素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35、6.51和0.94 d。在p H 2.0的缓冲溶液中分离纯化水解产物得到印楝素A内酯衍生物。【结论】印楝素在碱性环境下极不稳定,而在弱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温度对印楝素的降解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印楝素降解加快。  相似文献   

3.
吴锋  李学德  花日茂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44-1945,1948
[目的]寻求治理水中胺菊酯污染的光化学降解途径。[方法]研究了3种光源、2种浓度腐殖酸、3种色素和3种表面活性剂对水中胺菊酯农药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不同光源对胺菊酯在水中光解的影响有较大差异,高压汞灯下胺菊酯降解最快,紫外光次之,太阳光最慢,光解半衰期分别为93.6、95.2和200.0 min。腐殖酸对胺菊酯光敏化作用显著,并随腐殖酸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强。高压汞灯照射下,核黄素、亚甲基蓝和甲基绿3种色素对胺菊酯均有一定程度的光敏化作用,其中核黄素作用最显著,随着核黄素浓度的增加,胺菊酯的光解率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pan-20对胺菊酯的光化学降解有很明显的光敏化作用。[结论]该研究为水中胺菊酯农药的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荸荠、咪鲜胺为试材,探讨咪鲜胺添加不同助剂对采后荸荠冷藏品质的影响,研究荸荠的复合保藏技术。在探讨咪鲜胺对荸荠的保藏效果的基础上,以微生物总数、失质量率、腐烂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助剂、壳聚糖助剂对咪鲜胺保藏荸荠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咪鲜胺单独处理能改善荸荠的保藏效果;添加壳聚糖助剂对咪鲜胺保藏荸荠无明显增效作用;咪鲜胺添加乳酸链球菌素助剂能明显延长荸荠贮藏寿命,降低腐烂率和失质量率,减缓果实内含物的损失;其中添加0.1 g/L乳酸链球菌素助剂到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复合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处理,贮藏30 d仍有较好品质。  相似文献   

5.
4种农药对水中咪鲜胺光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仪建立了水中咪鲜胺残留量的分析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4种常用农药(三唑磷、氯氰菊酯、碘甲磺隆钠盐和抗蚜威)对水中咪鲜胺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水中的咪鲜胺可用石油醚∶丙酮(9∶1,V/V)混合液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GC-ECD(Ni63)检测;当添加浓度为0.027、0.054、0.108、0.216mg·L-1时,添加回收率为89.77% ̄102.65%,变异系数为3.82% ̄4.85%,最小检出量为1.08×10-11g,最小检出浓度为0.0027mg·L-1。②三唑磷、氯氰菊酯、碘甲磺隆钠盐能抑制水中咪鲜胺的光化学降解,抑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碘甲磺隆钠盐垌氯氰菊酯>三唑磷,而且抑制作用的强弱还与这3种农药在水中的浓度成正相关。③抗蚜威能加速水中咪鲜胺的光化学降解,说明抗蚜威具有光敏化作用,而且光敏化作用的大小与水中抗蚜威的浓度成正相关。试验结果说明不同种类的农药对咪鲜胺的光化学降解有不同的效应,因此,在评价咪鲜胺的生态环境行为与效应时,不仅要了解咪鲜胺自身的特点与性质,还应充分考虑实际环境中共存农药等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组对比试验得出结论:同株印楝的印楝素A、印楝素B含量年际间差异显著,印楝素(A+B)含量差异不显著;嫁接株与母株间印楝素含量差异显著,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嫁接株间印楝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印楝素A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印楝素B含量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先增加后降低;花期对植株施肥会降低印楝素含量;果实采摘后5~10 d脱洗时,种仁内印楝素含量最高;脱洗后种子日照10~20 d时,印楝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魏琦  岳永德  汤锋  王淑英  王进  郭雪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23-6925,6943
[目的]研究竹醋液抑菌活性及对杀菌剂增效作用,为竹醋液的综合利用及其化学杀菌剂复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苹果炭疽菌、苹果腐烂菌及番茄灰霉菌等3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了4种竹醋液及多菌灵、异菌脲等6种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抑菌活性。[结果]培养48h后,咪鲜胺对苹果腐烂菌、苹果炭疽菌和番茄灰霉菌的EC50分别为0.0012、0.0088、0.1266mg/L;戊唑醇对苹果腐烂菌、苹果炭疽菌和番茄灰霉菌的EC50分别为0.0388、0.0725、0.7993mg/L;竹醋1对苹果腐烂菌、苹果炭疽菌和番茄灰霉菌的EC50分别为5199.7932(稀释192.32倍)、5701.2827(稀释175.40倍)、6232.0030mg/L(稀释160.46倍)。咪鲜胺EC50∶竹醋液1EC50=1∶5复配组合共毒系数(CTC)为261.23,戊唑醇EC50∶竹醋液1EC50=1∶5复配组合CTC为249.49。[结论]咪鲜胺、戊唑醇及竹醋液1的抑菌活性较强,竹醋液对咪鲜胺、戊唑醇2种供试杀菌剂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生长期施用w为0.3%的印楝素乳油,检测印楝素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印楝素在0.05~5.00 mg·kg~(-1)水平范围内取0.1、0.5、1.0 mg·kg-1添加,样品中的印楝素经乙腈超声波辅助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印楝素在甘蓝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52%~93.21%,相对标准偏差为2.75%~3.55%;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90.69%~93.32%,相对标准偏差为2.09%~3.46%。印楝素在甘蓝中的残留半衰期为0.89 d,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2.40 d。【结论】印楝素属易降解农药。该施药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生物活性及增效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A B(1:1,m/m)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h,拒食中浓度(antifeedant medial concentration,ARC50)分别为0.97mg/L、2.42mg/L和1.01mg/L~印楝素A与印楝素B按质量比1:1混合后具有增效作用。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A B对大菜粉蝶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h,AFC50分别为176.67mg/L、224.48mg/L和149.99mg/L印楝素A与印楝素B按质量比1.6:1混合后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3mg/L印楝素A和印楝素B能延缓斜纹夜娥的化蛹,降低蛹重,且印楝素B对蛹的影响高于印楝素A。1mg/L印楝素A与印楝素B能明显降低斜纹夜娥幼虫的体重,处理后3~5d,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幼虫的体重的影响明显高于印楝素A。  相似文献   

10.
印楝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中对影响印楝素稳定性的因素做了较系统地研究,诸如温度、溶剂极性、酸碱度、抗氧剂和抗光剂等.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印楝素在pH4~6的溶液中比较稳定,而在强酸、碱、水溶液以及热甲醇溶液中分解较快.环氧化豆油有抑制印楝素热分解的作用,对氨基苯甲酸有抑制印楝素光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观测不同稀释浓度的木酢液对温室番茄植株病害的控制效果,同时以常用有机合成农药作为对照,分析了木酢液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酢液300~500倍液对番茄的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且控制效果好于有机合成农药。  相似文献   

12.
7种农药和5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苯嘧啶醇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百菌清、甲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呋喃丹、乙烯菌核利等7种农药,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烯(20)山犁糖醇酐硬脂酸酯(Tween-60)、司班-20(Span-20)等5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苯嘧啶醇在玻片表面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苯嘧啶醇与7种农药以1:1的剂量比涂布于玻片表面时,百菌清、甲氰菊酯、氰戊菊酯、辛硫磷对氯苯嘧啶醇的表面光解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而三氟氯氰菊酯和乙烯菌核利则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有一定的光敏化作用.供试的4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苯嘧啶醇的表面光解有一定的影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Tween-60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有一定的光敏化作用,而十二烷基磺酸(SDS)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表现出一定的光猝灭作用,司班-20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作用复杂,低剂量时表现出微弱的光敏化作用,而当剂量比增加到5:1时则表现为一定的光猝灭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分别在棉田和茶园开展了添加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5%氟铃尿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和10%吡虫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结果表明:5%氟铃尿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施药后7d增效作用显著,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10%吡虫啉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施药后1d、3d和7d、11d增效作用均显著,施药后1d、3d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但添加稀释600倍竹醋液,施药后1d增效作用显著,施药后3d、7d和11d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为供试作物,探讨竹醋液的不同处理方法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立方米育苗基质中竹醋液添加量为250~500ml,或苗期用200倍竹醋液灌根,或是在每立方米基质中使用500ml竹醋液处理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并在定植后定期用200倍灌根的综合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黄瓜叶片、茎粗和株高的生长。竹醋液综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降低黄瓜中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竹醋液与农药助剂对表面张力的联合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扩大竹醋液使用范围和提高竹醋液使用量,研究了竹醋液与11种农药助剂对表面张力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竹醋液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表面张力影响较大,其联合作用方式表现为强烈的拮抗作用;而OP-10和BD-3071与竹醋液联合效应对表面张力作用最好,其联合作用方式表现为协同作用;竹醋液和木质素磺酸钙,渗透剂810,JFC,NS-146,GL—B005,VIS777和GL-B002表面张力有较小的影响,表现为相加作用。在测试的11种农药助剂中,OP-10和BD-3071与竹醋液联合作用效果最好。表1参13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肥料宁盾与农药的兼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宁盾能够更好的得到示范推广,对当前农民常用的47种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宁盾的兼容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嘧霉胺、氟啶胺、氟菌肟菌酯、咪鲜胺、病毒K、多抗菌素和病毒立克在某一浓度内与宁盾兼容性较好,但随着浓度的改变会抑制宁盾的活菌数;艾敌达和吗胍乙酸铜在任何浓度下都与宁盾的兼容性一般;甲霜灵锰锌、腐霉利、甲霜霜霉威、醚菌酯、井冈霉素、生石灰、氟乐灵、印楝素、霉止在任何浓度下与宁盾的兼容性都较差;建议甲霜霜霉威、井冈霉素、印楝素、咪鲜胺、嘧霉胺、吗胍乙酸铜可以在其使用10d后使用宁盾;氟啶胺可以在其使用15d后对作物使用宁盾;甲霜灵锰锌、醚菌酯可以在其使用30d后对作物使用宁盾,腐霉利、氟乐灵、氟菌肟菌酯不建议将其与宁盾复配使用。生石灰可以在与土壤混拌后再使用宁盾,艾敌达和吗胍乙酸铜可以与宁盾进行复配使用。由此说明多种农药都可与宁盾配合使用,而且使农药的使用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津优30”黄瓜为供试作物,主要通过室内抑菌试验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竹醋液对黄瓜霜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0倍竹醋液可以有效地抑制黄瓜霜霉病孢子的萌发,防治田间黄瓜霜霉病,其抑菌及防治效果与72%克露600倍相当。  相似文献   

18.
几种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喜红  杨伟  唐茜  师丹  赵晓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11-1111,1116
[目的]为探讨不同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方法]以700、800、1 000倍0.3%印楝素乳油,2 500、2 800、3 000倍茶联苯,2 5003、0003、500倍万里红为供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茶联苯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9.37%、90.35%8、2.31%,药后4 d防效分别为97.56%8、5.59%、71.87%。0.3%印楝素乳油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较差,药后4 d防效达高峰,分别为90.81%、80.72%7、0.92%。万里红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分别为87.43%、69.97%、60.02%,药后4 d防效显著降低。[结论]茶联苯2 500~2 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0.3%印楝素乳油700~800倍液施药4 d后防效显著,且对天敌杀伤力小,是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正常施药后不产生药害,可以用来防治茶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竹醋铜制剂对烟草赤星病菌抑制效果并初步判定有效成分。[方法]采用室内抑菌试验,研究竹醋铜制剂的有效浓度范围;将竹醋液、硫酸铜、竹醋铜进行紫外全波段扫描,初步判断有效成分。[结果]50~200倍竹醋铜制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效果较显著,在400倍时效果较差,与无菌水对照差异不明显;竹醋铜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铜离子与竹醋液络合生成新物质,但具体物质尚不明确。[结论]竹醋铜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药剂,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绿色药肥制剂应用于烟叶生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竹醋铜制剂不同稀释浓度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喷施竹醋铜制剂200~400倍液可明显改善烟株生长发育,低于100倍液则产生抑制效果。其中,400倍液能够显著提高烟叶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叶片干物质积累,较对照(清水)分别提高62.11%和18.33%;同时其株高和茎围分别比对照增加26.10%和19.01%,但是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