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非鱼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卢迈新 《南方水产》2010,6(1):75-79
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菌,是人类的重要病原之一,也是其他多种脊椎动物包括猪、牛、鱼等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报道了鱼类链球菌病的暴发与流行,受感染的鱼类包括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以温水性鱼类最为严重。近年中国罗非鱼链球菌感染的报道也呈现增加趋势,尤其在2009年,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地区养殖罗非鱼的链球病发病率为20%~50%,死亡率达50%~70%,甚至更高。链球菌病已严重危害着中国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流行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开展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暖水鱼类链球菌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链球菌病在世界各主要鱼类养殖国家均有发生,对温带和热带、亚热带地区养殖鱼类危害尤为严重。该病主要是由海豚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所引起。本对暖水性鱼类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如疾病的分布、易感鱼种类、发病特征、病样的采集、运输及保存,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病原菌药敏试验,疫苗的开发等诸多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在详细介绍病原菌的基础上阐述现代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鱼类链球菌的快速鉴定上的应用及利用疫苗防治鱼类链球菌病的可行性及成果,以期能对鱼类链球菌病的临床防治有指导意义。[编按]  相似文献   

3.
链球菌病     
鱼类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和乳球菌属成员引起鱼类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急性型病例以神经症状为主,鱼体以“C”型或逗号样弯曲作旋转运动。慢性病例以眼球突出、混浊为特征。为我国水生动物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4.
海豚链球菌,属于链球菌科的链球菌属,呈圆形或卵圆形,成对或呈不同长度的链状,无鞭毛,不运动,有荚膜,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是一种条件性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它不仅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海、淡水鱼类,还可感染人类,引起局部蜂窝组织炎,心内膜炎。海豚链球菌病是感染性极强的细菌性疾病,目前已成为热带鱼类主要致病菌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鱼类链球菌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最早的相关报道见于1957年,发生在日本人工养殖的虹鳟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较广泛的鱼类链球菌感染。鱼类链球菌病最初主要在日本造成危害,目前已在美国、以色列、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南非等地广泛肆虐,严重危害各种淡水、半咸水和海水养殖鱼类。近几年我国鱼类链球菌感染的报道也呈现增加趋势。病原能够从病死鱼的各种器官组织中分离。与病死鱼  相似文献   

6.
<正>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败血型的危害最大,发病率、死亡率都比较高,病猪和健康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炎热、潮湿季多发。2007年8月2日,我中心对1养猪户发病生猪进行了诊断和防治。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链球菌病有2种病原,即海豚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5年前,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是海豚链球菌,且疾病的发生多呈局部性的零星暴发流行。但随着罗非鱼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抗病性能退化,罗非鱼链球菌病呈现大面积、高死亡的急性流行暴发,且病原主要是无乳链球菌。近3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广泛暴发,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极...  相似文献   

8.
正海豚链球菌,属于链球菌科的链球菌属,呈圆形或卵圆形,成对或呈不同长度的链状,无鞭毛,不运动,有荚膜,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是一种条件性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它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海、淡水鱼类,还可感染人类,引起局部蜂窝组织炎,心内膜炎。海豚链球菌病是感染性极强的细菌性疾病,目前已成为热带鱼类主要致病菌之一。此病也可以导致鱼慢性持续性死亡,最终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该  相似文献   

9.
徐志洪 《畜禽业》2005,(12):48-49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人畜共患病,为二类动物疫病。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急性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以上,猪链球菌也可以感染特定人群发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海豚链球菌属于链球菌科的链球菌属,呈圆形或卵圆形,成对或成不同长度的链状,无鞭毛,不运动,有荚膜,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是一种条件性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它不仅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海、淡水鱼类,还可感染人类,引起局部蜂窝组织炎、心内膜炎。海豚链球菌病是感染性极强的细菌性  相似文献   

11.
子宫线虫感染鲤鱼、鲫鱼、乌鳢、斑鳢、真鲷等鱼类,并使这些鱼类产生疾病,对此已有不少报道。子宫线虫病对鱼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子宫线虫的雌虫吸取鱼体的血液,破坏鱼体组织,引起发类和充血,继发感染细菌和水霉,特别严重的能引起鱼类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水产养殖业正面临着严重的病害问题,尤其是以细菌性疾病流行最广、危害最大、损失最重。其中,以链球菌感染最为流行,在全球各大洲的主要鱼类养殖国家均有发生,危及各种海、淡水鱼类,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其危害日益凸显;据统计,全球每年渔业因海豚链球菌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超过1.5亿美元。链球菌病不仅阻碍了渔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现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病症与病理学、致病机理、检测手  相似文献   

13.
链球菌病近年来逐渐成为危害水产养殖行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已报道的有海豚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常引起鲑鳟鱼类、罗非鱼、梭鱼、叉尾鮰等多种海、淡水鱼类发病。2009、2010年浙江湖州、嘉兴等地养殖牛蛙暴发链球菌病,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绵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绵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发于冬春交替季节。羊链球菌存在于病羊各组织器官和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主要危害绵羊,山羊发病较少,气候突变加上羊只瘦弱,病情就会加重,小羊死亡率高于大羊。该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WC1535菌株)后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 strain)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水温下无乳链球菌在尼罗罗非鱼体内的动态分布及消除规律。首先,分析25℃、29℃和33℃3个实验组罗非鱼的感染累积死亡率;其次,对3个实验组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计数;然后,分析感染后不同实验组罗非鱼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无乳链球菌的浓度。结果显示,随着水温的升高罗非鱼的累积死亡率也随之升高,25℃、29℃和33℃组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6.67%、25.56%和78.90%。菌落统计结果显示,随着水温的升高,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增殖速度加快,同时,单位质量组织(脑、肝脏、脾脏和肾脏)中无乳链球菌的最大载菌量也随之升高。本研究还发现,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脾脏中的浓度最高,在肾脏中的存活时间最长。综上可知,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体内各组织中链球菌的增殖、消除速度均与水温密切相关。本研究为研究无乳链球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也为通过合理调控水温及施药等措施防治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9,(12)
羊群出现链球菌病,主要是由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发,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绵羊最易感,山羊次之。羊链球菌病主要以出血性败血症、纤维素性和浆液性肺炎为病理特征,怀孕母羊表现为胃肠功能不良和流产。简单分析链球菌引起的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广东省肇庆、广州、番禺三个地区发病罗非鱼肝、肾、脑中分离出3株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中草药药敏试验显示,茵陈蒿散、黄连解毒散、黄连解毒散改方、三黄散、黄连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近年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的养殖罗非鱼中暴发一种流行病—链球菌病,无论是网箱,还是池塘养殖的罗非鱼,都有此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及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罗非鱼链球菌病是一种暴发性流行病,主要病理特征为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眼眶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采食减少或绝食,游姿平衡失调,翻滚,转圈,解剖病鱼可见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色浅,肠腔充满淡黄色液体,肝脏增大。近期,华南地区养殖罗非鱼出现链球菌病,其发病面积之广,危害程度之重很快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罗非鱼饲料经销商、罗非鱼出口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表示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对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病鱼体中进行罗非鱼链球菌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中药药敏试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表现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等类型。猪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的表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感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以皮肤剧痒和皮肤炎症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溶血素(Hemolysin,Hly)对鱼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已获得的无乳链球菌ZQ0910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ly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原核重组质粒p ET-28a-hly,经IPTG诱导表达后,制成亚单位疫苗免疫吉富罗非鱼,并分析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hly基因产物大小1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经测序与Gen Bank报道的链球菌属Hly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可达99%。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可见一条51.7 k D的特异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说明表达的Hly蛋白能与His-Tag单抗特异性结合;制备的亚单位疫苗免疫鱼体后第14天即可检测到抗体产生,并在第28天达到峰值,抗体效价为1∶4096,免疫保护率为70%。由此证实,该亚单位疫苗有望成为预防由无乳链球菌引起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基因工程类疫苗。  相似文献   

20.
<正>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性传染病。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主要是链球菌的C、D、E及L群,本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以发病突然,死亡较快,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