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犊牛早期断奶是指在犊牛出生60天后断奶,也称快速停奶法,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它不仅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全乳,满足市场的需要,也大大降低了成本。1犊牛早期断奶的饲养1.1犊牛1~60日龄的饲养犊牛第1天喂奶2.0~2.8kg,或按出生犊牛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早期断奶对放牧牦牛及其犊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7岁左右、体况相近、产犊日期相近的健康带犊母牦牛及其犊牛各26头,母牦牛随机分为断奶组和对照组(13头/组),每头母牛相对应的犊牛归为断奶组或对照组。试验期间对犊牛及母牛进行血常规检验,犊牛采血时间为第-5、2、6、12、19天(断奶当天为第0天);母牛采血时间为第-5、5、14、21、28、42、56、70、84天。结果表明:断奶后的第2、6天断奶组犊牛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第2、12、19天断奶组犊牛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断奶后第5天断奶组母牛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56天对照组母牛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断奶组母牛(P0.05);第56、70、84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70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早期断奶会让犊牛和母牦牛在短期内都产生一定的血液生理应激反应,但又可以很快适应新的社会关系或者环境,断奶犊牛的生长性能不会受到影响,且有助于母牦牛体况的维持,顺利度过冷季枯草期。  相似文献   

3.
<正> 犊牛早期断奶试验在国内外早已开始进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已推广应用。我们南山牧场自1973年开始饲养奶牛以来,一直沿用高奶量培育犊牛的方案,犊牛的哺乳期长达5至6个月,喂奶量高达600~800公斤,盲目追求犊牛前期的日增重,增加了犊牛的培育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为此,我场从1986年开始至1987年底对犊牛进行了早期断奶试验,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1988年在全场进行了全面推广应用,使犊牛的哺乳期由5~6个月降至50~60天喂奶量由600~800公斤降至200~300公斤。现将我场推广应用犊牛早期断奶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我场犊牛早期断奶的技术措施 1.犊牛出生后,用碘酊严格消毒,然后将其移  相似文献   

4.
选用体重、出生日期相近的16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犊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常规饲养,90d断奶,全期喂奶量450 kg;试验组采用普瑞纳1112代乳料提前补料,50 d断奶,全期喂奶量190kg.结果表明:采用早期断奶措施,出生30天和60天犊牛体重与常规饲养差异较明显,90天体重差异不明显(P>0.05),但试验组犊牛采食粗料量明显较多,非常有利于犊牛的后期发育.  相似文献   

5.
选用出生日期相近的16头健康犊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常规饲养,采用90天断奶;试验组用普瑞纳1112代乳料提前进行补料,50天断奶。结果表明,早期断奶,30天和60天犊牛体重与常规饲养差异较明显,90天体重差异不明显(P>0.05),但试验组犊牛采食粗料量明显较多,非常有利于犊牛的后期发育,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犊牛早期(3月龄)断奶的可行性,为推广犊牛早期(3月龄)断奶技术提供依据,增加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方法]试验选取出生后3月龄的西门塔尔犊牛,进行断奶饲养,测量断奶后不同日龄的体重及体尺指标,分析其生长发育情况,并对体重及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西门塔尔犊牛断奶后增重快速,断奶后90天,犊牛平均体重达到269.67kg,断奶后平均总增重达到101.54kg,全程日均增重为1128.22g。断奶后90天与断奶后30天比较,体斜长、体高、胸宽、胸深、胸围、腹围、臀围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增长较快的是腹围,其次是胸围,分别增加了19.0cm,14.67cm。体重与体斜长、体高、胸宽、胸深、胸围、腹围、臀围均呈正相关,其中体重与体斜长、体高、胸深、胸围、腹围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犊牛早期(3月龄)断奶后犊牛生长发育情况较好,犊牛早期(3月龄)断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7.
孟根 《兽医导刊》2020,(9):99-99
犊牛断奶对其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养牛业认为6月龄断奶比较适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研究人员发现提前断奶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犊牛早期断奶的优点,重点论述了犊牛早期断奶的技术,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犊牛早期断奶已成为规模养殖场提高奶牛、肉牛养殖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犊牛早期断奶补饲技术的不断深入,对犊牛的断奶时间、补饲水平以及饲养管理技术的积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犊牛早期断奶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本文从干物质采食量、犊牛断奶日龄、营养水平、蛋白来源、能氮水平、营养调控、断奶时间、断奶方式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犊牛早期断奶营养调控技术管理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犊牛进行早期断奶是降低犊牛培育成本、提高养牛经济效益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分析了犊牛早期断奶的优点.介绍了犊牛早期断奶的饲养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犊牛早期断奶的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犊牛进行早期断奶是降低犊牛培育成本、提高养牛经济效益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分析了犊牛早期断奶的优点.介绍了犊牛早期断奶的饲养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犊牛实施早断奶,早期补饲,能够显著提高母牛繁殖能力和繁殖效率。犊牛早期补饲是犊牛在出生一定时间后,在继续接受哺乳的同时,开始补充适量的精粗饲料,以促进犊牛消化器官快速成熟,肠道尽快建立正常的菌群,减少犊牛疾病发生,提高犊牛成活率。笔者主要就犊牛早期补饲效果开展试验,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采用犊牛早期断奶能够显著提高断奶牛体重,缩短断奶时间,减少青干草的采食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平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12头中国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40±1)d一次性断奶。采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颈静脉灌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二肽的方式,研究不同水平Gln对早期断奶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颈静脉灌注中等水平的Ala-Gln(0.68 g/kg.d),连续灌注7 d,可以补充早期断奶犊牛体内Gln的缺乏,从而使犊牛的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同时,提高了犊牛的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和饲养犊牛的经济效益,降低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犊牛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早期断奶对犊牛的影响敖日格乐, 尔迪,王纯洁内蒙古农牧学院犊牛早期断奶是在乳用犊牛培育上采用的一项新技术。大量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证明,犊牛早期断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它的特点之一是哺乳期短,哺乳量少,可节省大量鲜奶,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培育成本。另一?..  相似文献   

14.
日粮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断奶早期和断奶后8周消化道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中国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头犊牛,试验1、2组犊牛分别饲喂Na型和N1型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照组不饲喂菌液。饲喂的牛奶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连续饲喂直到开食料采食量达到规定要求时断奶;断奶时各组随机选取4头犊牛屠宰,余下4头犊牛继续饲养,8周后屠宰,称胴体重。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断奶早期瘤网胃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犊牛断奶早期及断奶后8周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断奶早期皱胃pH显著下降(P0.05);试验1组犊牛断奶早期及断奶后8周十二指肠长度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断奶后8周两处理组犊牛回肠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此外,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还可显著降低犊牛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食糜的pH(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犊牛早期断奶对青海湖地区自由放牧条件下牦牛牧食行为的影响。试验于2015年8月22日至11月15日开展,选取26头带犊牦牛作为试验对象,对其中13头牦牛的犊牛实施早期断奶处理作为断奶组,另外13头带犊牦牛作为对照组。断奶组和对照组各随机选取3头牦牛佩戴畜用GPS3300装置,每10min记录一次家畜所在位置和环境温度。试验分为断奶早期(断奶后15d)、断奶中期(断奶后第16天到第38天)、断奶后期(断奶后第59天到第82天)。断奶早期又分为阶段Ⅰ(断奶后第1天到第6天)、阶段Ⅱ(断奶后第7天到第15天)。结果表明:1)断奶早期阶段Ⅰ断奶组的平均日游走距离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断奶早期阶段Ⅱ、断奶中期和断奶后期两组的平均日游走距离差异不显著。断奶组在不同时期的平均日游走距离表现为,断奶早期阶段Ⅰ显著高于断奶早期阶段Ⅱ和断奶中期(P0.05),断奶早期阶段Ⅱ和断奶中期显著高于断奶后期(P0.05)。对照组则表现为断奶早期阶段Ⅰ、断奶早期阶段Ⅱ和断奶中期显著高于断奶后期(P0.05)。断奶当天断奶组牦牛的游走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不同断奶时期断奶组和对照组的昼夜采食规律有所不同。2)断奶早期阶段Ⅰ、断奶早期阶段Ⅱ及断奶中期断奶组和对照组的采食空间分布格局相似,但是断奶中期的采食空间分布格局明显广于断奶早期。断奶后期断奶组和对照组的采食分布格局出现了分化,对照组的采食活动范围明显广于断奶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会短时间内让母牦牛的牧食行为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但其又可以很快适应失犊的情况。在环境比较恶劣、牧草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带犊牦牛和不带犊牦牛种内竞争比较激烈,适合分群放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瘤胃微生物菌群对犊牛早期断奶的影响,试验选择10日龄的荷斯坦小公犊牛3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头,试验组分别于10,13,20日龄时投喂同群成年牛瘤胃液10,50,100 m L,并在15日龄时对其补饲开食料,对照组犊牛除不进行瘤胃液投喂处理,其他饲养管理与试验组相同。分别在犊牛初生2 h后、断奶当天进行体尺、体重测量。结果表明:采用成年牛瘤胃液投喂犊牛并实施早期断奶可实现55 d左右早期断奶,断奶后试验组与对照组(75 d左右断奶)体重和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断奶时间试验组却较对照组提前了20 d,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犊牛腹泻发病率较对照组低33.3%,效果非常明显。说明在犊牛培育期间采用成年牛瘤胃液投喂犊牛可以使犊牛瘤胃微生物菌群提早建立,促进犊牛瘤胃消化机能发育,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缩短犊牛断奶时间,实现早期断奶,同时减少腹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早期断奶犊牛血液谷氨酰胺含量和血清D-木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选用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3头中国荷斯坦犊牛,(40±1)d一次性断奶,研究了早期断奶应激对犊牛血液谷氨酰胺(Gln)含量以及小肠主动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犊牛血液Gln含量显著下降(P<0.01)。同时,早期断奶应激也使犊牛小肠吸收功能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牛业的快速发展,犊牛的数量大量增多,为了使犊牛正常而健康的生长发育,早期断奶早期补饲,增加商品奶,降低培育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大发展。 一、犊牛早期断奶的好处: 1、缩短哺乳期,节省用奶量。常规犊牛的哺乳期长达10个月之久,实行早期断奶可改为6月龄断奶。不但不影响犊牛生长发育,而且节约大量全乳,满足市场的需要,可大大降低培育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母牛繁殖效益,实现一年一胎繁育目标,开展犊牛早期断奶对比试验。[方法]选择杂交改良西门塔尔核心母牛产后7d,母子分离,每日定时供给母乳3次,其余时间,供给犊牛开食颗粒饲料自由采食,试验时间360d。[结果]试验组95%犊牛90d即断奶,比传统带犊断奶提前30天以上;试验组周岁前生长发育与对照组相比,体高、体长、胸围、体重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母牛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集中出现在16~60d之间。16~45d之间的发情率达31%,较对照组提高9%;46~60d之间的发情率达37.5%,较对照组提高11%。[结论]犊牛补饲开食颗粒料可实现90天断奶,早期断奶不影响犊牛正常生长发育。母牛产后繁育机能恢复快,适时授配,可达到一年繁育一胎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早期断奶犊牛补饲后投喂不同剂量的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定期对犊牛检测牦犊牛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进行测定,并统计各试验组犊牛腹泻病的发生情况,探究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对早期断奶犊牛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其今后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菊苣酸能显著提高犊牛淋巴细胞转化率(P 0. 01),可有效预防犊牛腹泻的发生,对犊牛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