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棉纤维细胞发育过程中非纤维素多糖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棉纤维细胞伸长阶段,核苷糖通过不同的酶促反应相互转换,在糖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合成大量的木葡聚糖、木聚糖和果胶多糖等非纤维素多糖,直接参与棉花纤维形态的建成。高尔基体是非纤维素多糖合成的主要场所。非纤维素多糖的合成酶主要包括合成不同核苷糖的转换酶和合成非纤维素多糖的糖基转移酶。棉花纤维的品质,特别是棉纤维强度除了与纤维素的结晶度和排列方式相关外,可能还与棉花纤维中非纤维多糖的交联相关。  相似文献   

2.
小麦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QTL分析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木聚糖是小麦中最重要的非淀粉多糖, 对营养和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采用IciMapping软件, 对PH82-2/内乡188重组自交系群体(F2:6)的水溶性和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进行QTL分析, 在1B、4B、5B、5D和6B染色体上定位5个控制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QTL, 分别解释5.6%~18.7%的表型变异; 在1A、1B、5B、6B和7A染色体上定位5个控制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QTL, 分别解释4.3%~34.9%的表型变异。其中, 1B、5B和6B染色体上影响水溶性和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QTL位于同一标记区间。1BL/1RS易位对水溶性和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有显著作用, 籽粒硬度对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有显著作用。阿拉伯木聚糖含量, 特别是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 与快速黏度分析仪峰值黏度、稀澥值, 以及面条品质黏弹性、食味呈显著相关, 但相关系数受1BL/1RS易位和籽粒硬度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麦籽粒阿拉伯木聚糖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及遗传特征,以Steptoe和Morex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大麦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比值等4个性状在四川4个环境种植下的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年份和不同基因型间的大麦籽粒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均呈显著差异(P0.01),基因型与年份的互作也显著影响籽粒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变异(P0.01)。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在2012年羊马环境受3对完全等加性主基因调控,在2013年羊马环境则受2对具有互补性特征的主基因调控,南充和雅安环境则分别受到2对互补主基因和1对加性主基因调控。而籽粒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在2012年羊马环境、2013年羊马环境、南充环境和雅安环境则分别受到2对加性主基因、3对完全等加性主基因、4对完全等加性主基因和4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调控,不溶性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之比性状2012年羊马环境、2013年羊马环境、南充环境和雅安环境则分别受到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4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2对互补性主基因和4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调控。除了南充环境下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受到3对完全等加性主基因调控,其余环境下的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遗传模型则与该环境下的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模型相同。同时发现,所有主基因的遗传力都较高,从0.514~0.994,大麦阿拉伯木聚糖在不同年份具有不同遗传模型结果支持了控制植物代谢途径基因的表达具有时间与空间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木聚糖(AX)是小麦植物细胞壁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麦面粉的加工制品及生理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结构及功能性质进行阐述,为小麦面粉阿拉伯木聚糖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用超声处理结合蒸煮法制备木聚糖,分别研究了不同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蒸煮时间、蒸煮温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木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A)对木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超声时间20min,蒸煮温度100℃,蒸煮时间2h。在此条件下木聚糖的提取率为59.87%。  相似文献   

6.
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性过氧化氢法提取苹果木聚糖,分析了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溶液pH值、时间和温度对木聚糖提取率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对木聚糖提取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过氧化氢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具有显著性影响,当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2.5%,pH值12.5,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8h时,木聚糖的提取率可达86%。  相似文献   

7.
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无机离子、pH值、温度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产木聚糖酶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无机离子对木聚糖酶活性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激活或抑制作用;黑曲霉产木聚糖酶活性对pH值不敏感;温度对黑曲霉产木聚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小麦面粉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提取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小麦面粉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的提取率,以小麦面粉为原料,探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和料液比对小麦面粉中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和水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分析各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阿拉伯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所得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103 min,料液比1:9,在此条件下,阿拉伯木聚糖提取率为0.689%。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通过均匀设计分析,得出微波辅助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的最佳条件为:粒度50目的玉米芯,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为600 W,提取时间为15 min,液固比为10:1。在此条件下,通过试验得出,玉米芯木聚糖提取率达86.7%。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辅助法可显著提高玉米芯木聚糖提取率,提高了15.4%,而且微波辅助提取法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液固比。  相似文献   

10.
木聚糖酶酶活测定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NS法,探讨了不同测定条件对1株欧文氏杆菌变异菌株CXJZ11-01所产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产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为:采用0.1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pH值为5.2 ̄5.8,木聚糖质量分数为0.8%,温度为60℃,DNS用量为2.0 ̄2.5mL。在适宜测定下,该菌株发酵液酶活最高达344U/mL。  相似文献   

11.
河西节水农业的现状评价与重点领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强  黄高宝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16-220
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绿洲灌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研究表明,河西走廊区节水农业现状是:工程节水技术是农业节水的主流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缺乏核心,管理节水技术与实践存在脱节,各类技术的组装集成不足。该区农业节水的重点研究领域是:以水权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的管理节水技术体系研究,以地面改进、保护性耕作和覆盖技术为主的农艺节水技术研究,以废水、劣质水开发利用为主的开源节水技术和设施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2.
ATM technique is a kernel technique in B-ISD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 technique and its 4 primary ways for realizing switched virtual Network.It is hoped to push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TM technique forward.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玉米产量潜力增进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结合玉米科研和高产开发实践就中国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发阶段的具体技术、技术实质、技术创新点、高产攻关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实现进一步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在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的同时对玉米进行密植和营养(群体冠层的和土体的)同步改良是当代玉米高产开发中实现玉米产量潜力持续增进、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SSR技术及其在果树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SSR分子标记技术有丰富的多态性、重复性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它已经成为植物遗传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分子标记技术。对SSR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作了介绍,分析了如何获得SSR引物,着重介绍了SSR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和构建果树遗传图谱的研究现状,指出了SSR技术将在果树科研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akes the motorcycle system design as the target , and researched motorcycle total scheme design and total layout design and kinetics matching optimization to design, KBE's technique , CAX's technique , PDM's technique and to target and so on technique is used in the synthesis , and intelligent CAD/CAE's system of the motorcycle system design work distance traveled by a stream of water and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and integrated technique of every application sub system meritorous service capacity composition and CAD/CAE/CAT has been underway research, Open up a model system , and still unite the fund motorcycle produce development , and verifies.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河北省第三次夏谷良种更新工程”的过程中,将生态区划理论和品种发育规律、栽培技术、新型推广模式研究及良种繁育等多个技术领域结合一起,探索出了一套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①依据生态条件,将项目区划分为若干生态类型区;②筛选适宜的推广品种等技术主体;③进一步揭示主推品种在各类型区的特征特性和生育规律;④进行不同品种在各类型区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⑤探索切实可行的农技推广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The original value monitoring for material decay is to make use of the video frequency technique, the 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mod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for examin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of decay image of the material external appearance. In this paper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 and the veins characteristic of material decay are analyzed and the method and technique to withdraw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terial decays and to match the image contents are given; thus the search of the material corrosion imagechara cteristic information is realized.  相似文献   

18.
南方长期作物配方施肥技术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述了配方施肥技术的基本原理,配方施肥技术在南方长期作物中的应用概况,对配方施肥技术在南方长期作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关对策,最后展望了配方施肥技术在南方长期作物中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s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ique, computer technique, software technique, network technique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se techniques in measurements and apparatus, dummy instruments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domain. In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spectrum meters, the measurements, analyses, display and controls of them were separated, and made the experiments complexly operating. Combining With the applications of Labview in apparatus' intelligentizing, recommends mostl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er and apparatus and the data collecting in computer.  相似文献   

20.
浅谈鲜食玉米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鲜食玉米的甜玉米汁饮料加工技术、鲜食玉米真空软包装技术、鲜食玉米速冻加工技术及玉米笋加工工艺技术,分析了目前我国鲜食玉米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