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筛选防治花椒流胶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缓解和控制病菌对药剂的抗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离体条件下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花椒流胶病主要病原真菌——三线镰孢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小穴壳菌属(Dothiorellasp.)的抑菌效果.【结果】6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孢菌和小穴壳菌属均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多菌灵对两种供试菌种的毒力最强,其对三线镰孢菌和小穴壳菌属的EC50值分别为0.144 6g/L和0.568 0g/L,烯酰·福美双次之,硫磺·三唑酮对两种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不好,其中三线镰孢菌对其最不敏感,EC50值为10.249 4g/L.【结论】多菌灵、烯酰·福美双对三线镰孢菌和小穴壳菌属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可作为防治花椒流胶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进一步在田间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广东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类型并筛选有效的杀菌剂种类,为生产上防控该病害提供参 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大田采集的患病花生果荚中分离获得果腐病的真菌纯培养物,回接验证分离菌 株的致病性后确认其病原,通过克隆菌株的 ITS 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 法测定 40% 福美双水悬浮剂、98% 噁霉灵可溶性粉剂、24% 井冈霉素 A 水剂、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 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从韶关采集的花生果腐病样本中分离获得 2 株病原 真菌,回接后均可以引起花生果荚腐烂,严重时导致果仁腐烂。基于菌株 ITS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病原菌 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urm)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供试杀菌剂中 40% 福美双悬浮剂对 2 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 分别为 0.001 mg/L 和 0.021 mg/L,其次是噁霉灵,EC50 分别为 0.296 mg/L 和 0.217 mg/L,井冈霉素 A 的 EC50 分别为 20.575 mg/L 和 11.185 mg/L,苯醚甲环唑和多抗霉素对 2 株病原真菌没有抑菌 效果。【结论】广东韶关地区花生果腐病主要由镰刀菌复合感染引起,以茄病镰刀菌为主,病原菌对福美双和 噁霉灵敏感,生产上可以考虑使用这两种杀菌剂防控。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防治除虫菊根腐病菌的有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除虫菊根腐病菌的主要致病菌——镰刀菌GF4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杀菌剂对镰刀菌GF4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微生物杀菌剂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对镰刀菌GF4的室内毒力最强,EC50值为1.40E-06mg/L;其次是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剂,EC50值为0.0039mg/L;化学农药80%多菌灵也表现出较强的室内抑制效果,EC50值为51.6346mg/L。该研究筛选出了能有效抑制镰刀菌GF4菌丝生长的生物农药,用量少且毒性低,为除虫菊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种类杀菌剂对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8种生产中常用的杀菌剂对6种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筛选出适合防治葡萄致腐病菌的杀菌剂.结果表明,1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毒力,不同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己唑醇、氟硅唑、烯唑醇的抑菌能力较强,其EC50分别介于0.042~4.11、0.068~19.82、0.20~11.46 mg/L.多菌灵对灰霉菌、镰刀菌、交链格孢霉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均大于700 mg/L,代森锰锌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为1621.06 mg/L.不同种类杀菌剂对6种病原菌的毒力为白腐病菌>溃疡病菌>交链格孢霉>灰霉病菌>炭疽病菌>镰刀菌.研究结果可为防治葡萄果实腐烂药剂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党参根腐病会引起党参根部腐烂,造成大量减产。本试验针对编号为X7的病原菌小种进行了6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十三吗啉、福美双、噁唑醇、醚甲环唑、咯菌腈。甲基硫菌灵对党参根腐病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00 224 g/L;十三吗啉次之,EC50为0.083g/L。福美双、噁霉灵、醚甲环唑、咯菌腈的EC50分别为0.115g/L、0.356 g/L、0.76 g/L、2.18 g/L。  相似文献   

6.
5种杀菌剂对苏铁叶枯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苏铁叶枯病(苏铁拟茎点霉)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苏铁叶枯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36%噁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17、3.16 μg/m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3.6%苯甲·碘水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毒力较弱,EC50分别为25.07、670.19、2151.45 μg/mL.因此,在供试药剂中,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36%噁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较强,可作为防治苏铁叶枯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终极腐霉的毒力,结果表明,噁霉灵、唑醚·代森联、硫酸铜钙、甲基硫菌灵和恶酮·霜脲氰对终极腐霉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噁霉灵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2.631 2 mg/L,唑醚·代森联次之,EC50分别为5.303 3 mg/L,其他药剂效果相对较差。在田间药剂筛选试验中,70%噁霉灵wettable powder与70%甲基硫菌灵wettable powder组合防治效果为95.57%,均优于其它供试药剂组合,可应用于番茄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8.
白菜型冬油菜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甘肃省白菜型冬油菜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尖孢镰刀菌(F.oxysprorum)、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和青霉菌(Penicilliumsp.)5种真菌,其中半裸镰刀菌和链格孢为主要致病菌,其分离频率分别为47.1%和30.9%,半裸镰刀菌和链格孢有伤接种发病率分别为90%和80%,无伤接种发病率分别为76.7%和70.0%.采用室内平皿生长速率法,研究7种杀菌剂对冬油菜根腐病的病原半裸镰刀菌和链格孢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噁霉灵、代森锌、福美双、多福和丙.噁.甲霜灵7种药剂对2种病原菌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半裸镰刀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7.66、16.89、0.13、1 435.20、50.84、59.03和0.53μg/mL,对链格孢菌的EC50分别为36.06、41.54、0.29、59.30、34.06、109.27和0.81μg/mL.以噁霉灵的抑菌作用最为突出,对半裸镰刀菌和链格孢菌的EC50均在0.3μg/mL以下,丙.噁.甲霜灵次之,代森锌最差.7种药剂的毒力相关系数均在0.90以上,药剂质量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探究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几种经济林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其在植物病害的无公害防治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3种常见经济林植物病原真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核桃盘二孢(Marssonina juglands),煤炱菌(Capnodiume leaophilum)的抑菌活性,并以腐皮镰刀菌为试材,应用电导仪测定其对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当马铃薯糖苷生物碱质量浓度为2g/mL时的抑菌效果最好;其中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EC50为0.268 0g/mL,煤炱菌次之,对核桃盘二孢(Marssonina juglands)抑菌活性最弱,EC50为1.490 7g/mL;通过菌体细胞液电导率的测定,发现马铃薯糖苷生物碱作用下,腐皮镰刀菌菌体的相对渗透率增加了25.2%.【结论】马铃薯糖苷生物碱提取液对3种供试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以对腐皮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并引起其菌体细胞膜透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草莓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枯萎病是目前危害北京草莓产业的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安全有效的杀菌剂,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北京昌平地区采集的草莓枯萎病株中分离到引起草莓枯萎病的病原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f.sp.fragariae Winks et William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杀菌剂进行筛选,其中,206.7g/L噁酮·氟硅唑、寡雄腐霉、φ=25%腈菌唑、w=60%嘧菌酯、w=70%代森锰锌、w=75%百菌清、w=50%异菌脲7种杀菌剂对草莓枯萎病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其EC50值分别为0.003、0.63、0.73、5.91、8.90、78.54、229.09mg/L;另外,206.7g/L噁酮·氟硅唑、寡雄腐霉、w=70%代森锰锌和w=75%百菌清4种杀菌剂的药效可持续96h以上,其他3种药剂处理48h后对草莓枯萎病的抑制效果显著下降。因此,206.7g/L噁酮·氟硅唑、寡雄腐霉、w=70%代森锰锌和w=75%百菌清是草莓枯萎病防治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