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姜绍静  姜玉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60-14161
以《村镇规划》课程为例,介绍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提出了实现特色实践教学的途径,肯定了实践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时政要点相结合、整班授课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革新。并指出在考核方式上,实践教学也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仇方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507-2509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徐州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定位和课程建设现状;围绕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之目的,在教学观念转变、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手段革新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农村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为讨论主题,指出农村旅游市场面临的营销模式单一、旅游项目缺乏文化特色、旅游市场营销缺乏统筹规划的营销问题,提出革新营销模式、树立市场营销新观念;丰富文化元素、突出农村旅游文化主题;科学规划农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策略,促进农村旅游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 ,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融合的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也是继承和革新传统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 ,提高农业的商品化和附加值 ,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一条新路子。张掖作为河西走廊上的一颗明珠 ,其农业独具特色。本文通过对张掖旅游农业现状的分析 ,对其今后的发展作出规划 ,期待其农业和旅游业得到同步发展 ,从而实现产业互补。  相似文献   

5.
在汉寿县南部丘陵山区库塘卧管技改中,针对过去取水卧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规划、设计。应用新型铸铁拍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取水卧管进行了大胆的技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水利部门和丘陵山区广大农民的欢迎,是丘陵山区库塘卧管技改中的一次革新。  相似文献   

6.
2013年,在外跑运输、搞经营,拼搏数十载的能人马革新被复州湾街道裴屯村的乡亲们请回了村,当选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走马上任之初,马革新怀揣返乡创业大干一场的梦想,带着新一届的裴屯村委领导班子在村里搞卫生整治、平整耕地、绿化植木、组织农民流转土地,将一家一户的田园劳作模式变为村民集体耕作,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规模效益,成立了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请专家规划建设了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油菜花田,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和村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当关注到人工智能给整个社会带来方便快捷、经济效益与革新拓进时,由此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关于劳动力市场变化、管理方式变革、抑制人际学习与沟通、危害工作安全权益等问题形成新的担忧,提出变革组织管理方式、重视全面教育与学习、促动技术创造新工作、革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切实贯彻执行相关法规等对应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喀什老城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内存在许多四百年之久的古建筑,地处地震带的喀什古城面临着保护与革新的现实境遇。主要阐述怎样既能保护传统民族建筑又能使古城得到现代化的革新,以及古城新城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点难点之一,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而创业教育教师作为创业教育的执行者,在创业教育发展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文章从创业教育教师发展的政策向度分析入手,聚焦创业教师角色内涵、队伍结构、自身知识结构、遴选标准以及训育等五方面,试图把握创业教育教师研究的研究趋势与规律,进而从创业教育理念的革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创业教育教师发展机制重构三方面提出新时期创业教育教师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食用菌制种简化革新法可免除传统制种所需要的系列昂贵设备、原料、药物、用品,节省投资数千元。生产的菌种抗性强,既耐高温也耐低温,用于扩繁接种成功率达100%,制种周期缩短20~30天。其简化革新方法如下。1制种原料革新简化常规法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为原料,混匀配制成的PDA培养基,用于接植1级试管母种;革新以农家随手可得的麦粒、谷粒、玉米  相似文献   

11.
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82-9083,9086
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地价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对土地的经济价值及其空间分布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地价作为土地经济价值的体现形式,对土地利用规划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地价具有一致性,可以说“规划即地价”。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城镇地价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统一,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夏固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10-10212
定期评价城市规划有利于后继规划的改进和有效实施。评估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实施,关键在于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以减少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为目标,建立了土地集约紧凑利用、土地混合使用、交通结构、绿化覆盖率等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既为审视现行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空间提供了依据,又为城市规划修编增加低碳城市空间内容提供参考依据,以促使形成低碳城市空间,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合兵  李晨  赵素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75-9376,9408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保障土地利用和实现规划目标是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一个亮点。从实施保障体系、编制指导思想、规划本质认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现状,总结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高效、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城市土地利用,使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关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目前我国城市土地整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土地整理的作用与功能和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5.
“精明增长”是由西方国家针对城市蔓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它倡导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对于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该研究从城市增长的数量、强度、效益、循环和建设水平5个方面选取了8个指标建立城市精明增长现状测评体系,对长春市的精明增长现状进行测评.结果表明,长春市城市扩展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与强度均有待提高,但就城市经济发展、道路和公共交通现状来说,符合精明增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壁山县为例,分析了作为城区、农村过渡地带的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谈兵  龙兵  宋成舜  李聪秀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53-15455,15458
以高原城市——西宁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西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9 ~2008年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度由0.259 7增加到0.775 0,年平均增长率为12.90%,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经历了粗放利用、基本集约利用和较为集约利用3个阶段;社会发展是影响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对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何林帮  李钢  王孝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614-18616
就连云港市目前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2009年所制的2006~2020年度连云港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探讨连云港市区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77-4880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偏重城市用地规模外延扩展、村镇建设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原则,提出统筹城乡用地布局,切实转向内涵挖潜、多途径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的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即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统筹和控制,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提升土地人口、生态和经济承载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郭泉  翟慧敏  乔大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71-6972,6989
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现状出发,论述了两者间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协调两者的意义,探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