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浸泡、煮豆、胶体磨磨浆等工艺,制成没有豆渣产出的全豆豆浆,对全豆豆浆的加工工艺与感官品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全豆豆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泡豆比为2.0∶1,水豆质量比为900∶100,煮豆沸腾时间为25 min,磨浆时间为1.5 min。  相似文献   

2.
嫩豆腐工艺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在传统生产工艺基础上,对嫩豆腐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标准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的嫩豆腐加工工艺标准化主要参数:豆浆浓度12°,凝固剂石膏与内酯的配比为3.5 g+1.75 g,煮浆温度95℃,点浆温度85℃,煮浆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3.
以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作为稳定剂,研究了大豆多糖添加工艺对酸性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pH、调酸温度和均质压力对成品沉淀率有明显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0.25%,pH3.8,均质压力20 MPa,调酸温度10℃.按照此条件生产的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明显提高,沉淀率为1.41%,且饮料颜色乳白均一,酸甜适宜,清爽可口,没有豆腥味.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中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推进传统特色主食的推广,开展了对"土豆饽饽"加工工艺的标准化研究。以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为筛选依据,形成一套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加工技术。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对硬度的影响很大,与皮厚度相同,两者对感观评分都具有很大的影响。适宜的研磨时间、淀粉添加量、皮厚度和蒸煮时间都能改善"土豆饽饽"的品质。试验优化确定"土豆饽饽"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添加量7%,研磨时间20 s,皮厚度0.4 cm,最佳蒸煮时间25 min。最佳配方产品外观良好,颜色淡黄,表皮晶莹,口感黏糯筋道,具有蒸煮马铃薯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铃薯》2013,(2):106-111
本文采用单纯形格子法对马铃薯饮料配方进行研究,以沉淀率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了最适宜的马铃薯饮料配方。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对饮料的稳定性影响最大,黄原胶对饮料口味起到重要作用。综合考虑成本与工艺要求等问题,确定马铃薯饮料配方为:主料82.6%,椰粉7.0%,黄原胶0.1%,羧甲基纤维素钠0.2%,单甘脂0.1%,白砂糖10.0%。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饮料的沉淀率和感官评价分别为2.07%和92.12%,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说明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在实践中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香蕉纤维化学脱胶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脱胶处理香蕉纤维,对一煮和二煮工艺中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残胶率和残余木质素含量为指标对化学脱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一煮工艺中,NaOH浓度、煮炼时间、Na2SO3及Na5P3O10浓度是影响脱胶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后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为14 g/L、煮炼时间150 min、Na2SO3浓度3%﹑Na5P3O10浓度2.75%,残胶率为9.19%,残余木质素率为7.87%。二煮工艺中确定了NaOH浓度、H2O2浓度、处理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14 g/L、H2O2浓度为8%、处理时间120 min,残胶率达8.85%,残余木质素达4.68%。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出红参、红枣复合饮料加工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为人参食品的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以人参、红枣为原料,以感官评价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红参、红枣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并通过测定复合饮料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 优化的工艺为红枣汁:红参汁比例为21:1、糖添加...  相似文献   

8.
研究莲子添加量、料水比和白砂糖添加量等单因素对豆花持水量、凝胶强度、感官和质构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莲子豆花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莲子豆花最佳工艺为莲子添加量20%,打浆时料水比为1∶10,白砂糖用量为5%,β-环状糊精用量为1.5%,葡萄糖酸-δ-内酯用量为0.2%,凝固温度为78℃,凝固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三七加工工艺,以确定最佳加工工艺。方法将三七采用不同蒸制时间,不同定色温度和不同定色时间进行加工,按红三七质量标准进行检测。结果蒸制时间越短对含量的影响变化较小;定色温度低对含量的影响变化较小;定色时间长对含量的影响变化较小。结论最佳工艺为:蒸制时间30min,定色温度为60℃,定色时间为7h最佳。  相似文献   

10.
基因库中马铃薯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克新4号试管苗的离体茎尖为试材,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预培养培养基中蔗糖浓度、预培养时间和PVS2处理时间等影响超低温保存存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建立了马铃薯种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技术方案。通过形态观察和同工酶检测,冻存前后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没有发生改变,表明该方法对马铃薯的种质保存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