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桑叶消毒清洗机全程自动化系统的构造、原理、设备参数及工艺流程。并对桑叶的浸泡时间、浸泡数量、清洗速度、制作材料耐腐蚀性能及设备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深人探讨,使技术性能在生产应用中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2.
现在各蚕种场为了提高蚕种质量 ,生产无毒蚕种 ,都采用全龄桑叶叶面消毒的方法 ,消除微粒子病源的感染。叶面消毒要采用消毒效果好、对叶质的损坏小、可操作性强的方法。现就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供大家商讨。1 叶面消毒用药都采用氯制剂。包括以“消特灵”和“消毒净”等为代表的有机氯制剂和传统的漂白粉无机氯消毒两种。有机氯制剂一般使用加强助剂进行消毒。在桑叶叶面消毒中的有效氯浓度较低 ,比漂白粉配制方便 ,对叶质的损害较少 ,新鲜桑叶消毒后贮存 8小时与未消毒桑叶比无明显差异 ,达到消毒效果。用漂白粉桑叶叶面消毒 ,一般使用有效…  相似文献   

3.
搞好桑叶消毒 提高蚕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杰宏 《四川蚕业》2009,37(3):17-21
防控微粒子病是蚕种场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环节,桑叶全程消毒是综合防控微粒子病的关键措施。搞好桑叶全程消毒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漂白粉液的检测配制方法,做到目的液有效氯含量准、浸泡桑叶的时间科学合理、全面彻底,做好脱水、保叶质、防止再被污染等工作。在原蚕区全面推行桑叶全程消毒的重点:一是在保证搞好桑叶全程消毒的前提下,减少蚕农桑叶消毒开支,根据种质、茧质情况给予蚕农奖励,增加蚕农收入,调动蚕农搞好全程桑叶消毒的积极性;二是解决全程桑叶消毒配药、脱水、消毒彻底等问题。实践证明,桑叶全程消毒是一项防控微粒子病效果好、投资成本合算的适用技术,应当继续抓好以桑叶全程消毒为核心的综合防微工作,提高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4.
江平 《四川蚕业》2015,(2):48-49,54
桑叶全程消毒是种茧育防微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普种生产过程中,正确认识桑叶消毒,正确运用桑叶消毒技术,坚持桑叶全程消毒不走样,能够有效控制微粒子病发生,提高蚕种繁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总结对原蚕区实施桑叶消毒措施以控制微粒子病发生和蔓延的经验,得出要做好原蚕区桑叶消毒,科学处理好桑园治虫是关键,原蚕区消毒设施配备必须跟上以及桑叶叶面消毒操作必须技术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田英 《四川蚕业》2012,40(1):31-32
针对原蚕区桑叶污染严重这一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对桑叶进行消毒。介绍了原蚕区实施桑叶消毒的做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7.
桑叶全程消毒是蚕种繁育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在原种繁育中比较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与桑叶不消毒的微粒子病"毒率"发生情况,调查桑叶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桑蚕原种繁育生产中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能很好的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毒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韦伟 《广西蚕业》2004,41(1):39-40
本介绍的清洗机是由上海海猫清洗机厂生产的新一代自动、节能高压清洗机,该机具有适用范围广、清洗功能大、冲击力强等特点,是一种集清洗、消毒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品。我场于2003年下半年购买5台PX-280K海猫清洗机,主要用于蚕室、运叶车辆等的消毒和清  相似文献   

9.
关于桑叶浸渍消毒技术实用化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叶浸渍消毒是防微工作的重要措施,作者在原种繁育过程中的桑叶浸渍消毒心得和体会介绍于下,供有关同行借鉴和讨论。1浸渍消毒后的桑叶质量变化 对蚕种生产来说,在应用一项新技术时,首先要  相似文献   

10.
刘君成 《四川蚕业》2010,38(2):33-34
自1997年春季开始,我场在原蚕区推行桑叶全程消毒,经多年的生产实践,实行桑叶全程消毒能有效地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蚕种合格率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种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原蚕区全面实施桑叶全程消毒,是防治微粒子病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桑叶全程消毒是蚕种生产中预防蚕病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桑叶消毒主要采用手工作业,存在劳动效率低下、对从业者身体伤害大、安全隐患多等缺陷。四川省三台蚕种场组织科技人员研制出桑叶全程消毒系统,通过实际使用,系统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劳动效率高,有效避免了消毒药物对从业者的身体伤害,适合在蚕种生产行业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 黑猫清洗机是由苏州黑猫(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清洗机,该产品具有适用范围广、清洗功能大、冲击力强等特点,是一种集去污、防疫、消毒于一体的比较理想产品。我市原蚕区于1997年由江苏省浒关蚕种场率先使用该产品,主要用于原蚕区饲养前的室内外环境的清洗、消毒和蚕期结束后的回山消毒,对防微降毒、保产增质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有效地保障该场的原蚕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桑园使用消微灵进行叶面消毒对桑叶营养成分及原蚕饲育品质的影响,将桑叶经不同浓度消微灵药液进行桑叶喷施处理,调查药液处理后桑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和对原蚕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桑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与清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且对虫蛹生命力、产茧量、产卵量与孵化率等指标亦无明显影响,表明消微灵可用于原蚕区桑叶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14.
冯永德 《蚕桑通报》1995,26(3):43-44
针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蔓延,养蚕环境和桑叶被微粒子病原严重污染等问题,着重介绍桑叶全程消毒技术标准,方法及设施设备,实践证明,桑叶消毒为蚕儿提供安全饲料,是防除微粒子病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桑叶全程消毒在原蚕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原蚕区桑叶浸泡消毒与桑树上喷消相结合的桑叶全程消毒防控微粒子病的新模式。其核心技术:结合推行原蚕小蚕(1龄-3龄)共育,大蚕(4龄-5龄)分发到农户饲养等技术,从1龄-5龄期第2天前采用桑叶全程浸泡消毒,5龄期第2天后桑园采叶前喷消。主要技术经验:一是结合桑园的管理、害虫防治和原蚕区环境净化以及日常的消毒防病措施构筑完善的防微技术体系;二是加强与蚕农的沟通,发挥积极主动性,保证桑园杀虫,群防群治,蚕沙无害化处理,净化养蚕环境等技术细节落实;三是讲究技巧,合理解决全程桑叶消毒配药、脱水、消毒及树上喷洒彻底等问题;四是根据合格种茧、工作配合情况、维护原蚕区环境有功等指标,给予蚕农奖励,调动蚕农搞好全程桑叶消毒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各地实践证明,实施桑叶消毒能显减少微粒子病对蚕儿的感染和危害,大大提高蚕种镜检合格率。同时桑叶经过洗消也抑制了其他蚕病发生,克蚁产茧、克蚁制种提高。桑叶消毒始于四川,以后逐步推向全国,为江、浙、皖、粤等各兄弟省份同行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叶面消毒对桑叶有机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沈爱英  陆根明  张珩 《蚕业科学》2003,29(2):189-192
测定了经漂白粉和消特灵两种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进行消毒处理的桑叶内的蛋白质、还原糖、总糖、脂肪的含量,分析了漂白粉和消特灵在消毒过程中对桑叶内蛋白质、还原糖、总糖、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养分的降解与消毒剂浓度及消毒时间有关,消毒剂的有效氯浓度在0.3%左右,对桑叶有机养分的破坏较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我区桑蚕原种繁育防微形势依然严峻的问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原种繁育多年来在生产中采用漂白精桑叶全龄消毒的防微措施,家蚕微粒子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这一技术措施的实行成本及效益有待调查分析.文章以广西桑蚕原种繁育生产实际为调查分析对象,对其生产中漂白精桑叶全龄消毒这一技术措施进行成本核算,并通过开展漂白精桑叶全龄消毒与桑叶全龄不消毒的原种繁育对比试验,调查分析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广西桑蚕原种繁育中,采用漂白精桑叶全龄消毒单张蚕种支出成本约占总支出成本的11.2%,成本较高,但漂白精桑叶全龄消毒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家蚕微粒子病毒率,提高了合格蚕种数,稳定、增加了蚕种生产收入,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自九十年代中期 ,我省主蚕区相继爆发家蚕微粒子病 ,蚕桑生产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也给桑蚕种制种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多年来 ,通过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桑叶蚕期全龄叶面消毒新技术 ,不仅使家蚕微粒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而且大大减少了其他蚕病的发生 ,蚕种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根据我们的实践和体会 ,要正确运用桑叶叶面消毒技术 ,保证桑叶消毒效果 ,应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1 严格掌握药液浓度小蚕期浸叶 ,漂白粉药液有效氯含量以 0 .2 8%为中心 ,有效氯含量最高不超过 0 .3% ,消毒净药液有效氯含量…  相似文献   

20.
叶面消毒对桑叶叶质和蚕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漂白粉消毒叶、“八二八”消毒叶、清水处理叶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变化以及用这种叶饲喂的蚕体胃蛋白酶、SOD、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活力变化,发现生物测定结果、桑叶成份测定结果与酶活力测定结果是相一致的。漂白粉消毒叶对桑叶和蚕体的影响最大,“八二八”消毒叶对桑叶无不良影响,但对蚕体有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