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洋葱产量、产值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密度下,洋葱鳞茎假茎直径、一级率、亩产值、平均单果重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与假茎直径、一级率、平均单果重、亩产值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负相关水平,但与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在当前的栽培技术条件下,玉溪洋葱种植密度以0.23 m×0.18 m规格移栽,亩栽1.61万株苗,相关性状、亩产量和亩产值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江苏省高砂土地区及相近生态条件下洋葱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8种栽培密度、6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洋葱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密度和施肥量对紫阳洋葱产量、株高、假茎粗、一级鳞茎率有显著影响.[结论]紫阳洋葱在江苏省高砂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41万~47万穴/hm2;施硫基高钾复合肥(N:P2O5:K2O=17:6:25)1350.0~1575.0 kg/hm2.  相似文献   

3.
水稻种植密度直接影响着预期产量。承德市植保植检站在承德市进行了水了不同密度的水稻种植试验,为进一步研究本地的水稻高效种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连葱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对洋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探索最佳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密度对株高、叶长、叶宽、假茎粗、叶片数、苗期单株重等苗期农艺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株高和叶长都是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8g的播种密度影响最大,叶宽、假茎粗度和苗期单株重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连葱9号"的抽薹率和分球率减少; 8g的播种密度小区产量为42. 3kg,表现优于其他的播种密度。不同的播种密度对洋葱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8g的播种密度是最佳的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丰花1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充分发挥植株个体与群体的综合增产优势,在本地推广种植花生新品种丰花1号,合理的行穴距为40cm×18.5cm,即最佳的种植密度为13.5万穴/hm2,每穴2苗。  相似文献   

6.
本文开展了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的种植,进行了特种蔬菜黄秋葵不同播种期、不同密度、不同肥量的优质高产栽培试验,初步摸清了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为该种植模式在本地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扶风县是陕西省洋葱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洋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中,地处渭河川道的揉谷、绛帐和上宋三个乡镇种植面积已达534hm^2,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近两三年来,不少农户的洋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鳞茎顶端腐烂,即所谓“烂头”现象,严重影响了洋葱的产量和品质,阻碍了洋葱生产的发展。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东段,为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县境内光照资源丰富,有机肥贮量大,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清澈、无污染,具有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优越条件.近年来随着高原蔬菜外销量的增加和本地蔬菜加工企业的发展,永昌县的洋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且当地种植的高原夏菜7月中旬至10月初的上市期恰逢东南沿海高温酷热期和台风季节,给洋葱外销创造了条件,产品十分畅销,效益较好.现结合生产实践,将永昌县洋葱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不同播期与不同播种密度对洋葱露地越冬育苗及洋葱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白雪’F1陈种子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播期:A1(10月22日)、A2(10月28日)、A3(11月3日)、A4(11月9日);3个密度:B1(4粒/穴)、B2(6粒/穴)、B3(9粒/穴),共12个处理,通过测定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分析播期及密度对露地越冬洋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期随密度的增大,幼苗假茎粗与叶片数、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而幼苗株高和叶片胞间CO2浓度呈增大趋势;同一密度随播期的推迟导致光照时间缩短,幼苗株高、假茎粗、叶片数与胞间CO2浓度呈降低趋势,幼苗叶片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逐渐增大趋势。综上,北疆地区洋葱露地越冬在11月9日采用一穴6粒的方式种植有助于洋葱幼苗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0.
对美国引进洋葱新品种yesgrow进行光温效应、施肥水平及种植密度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短日不耐低温类型”,适宜在闽东南沿海一带种植,适宜播种期为夏至至大暑,适宜肥料施用比例为N:P2O5:K2O=1:0.65:1.95,每公顷适宜施肥量为纯N375kg、P2O5243kg、K2O731kg;最佳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7-30万株。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分蘖洋葱病毒病发生严重、种性退化的问题,本试验以分蘖洋葱优质种球为试材,开展分蘖洋葱冷凉地区良种繁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东部冷凉地区敦化市进行良种繁育分蘖洋葱产量与农安县差异不显著,干物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农安县;繁育栽培时,4月12日播种与4月19日播种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株距为10cm时产量最高,为1869.48kg·667m-2;良种单个鳞茎重、分蘖数、产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留种。本试验初步建立并优化了分蘖洋葱良种繁育体系,可为分蘖洋葱地方品种复壮及规模化良种繁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楚杂棉1号的栽培特性,农科所设立了小区密度比较试验,研究在本地气候、栽培条件下楚杂棉1号的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新品种龙粳31和在本地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品种龙粳25、龙粳26及龙粳29,通过不同的栽植密度处理,试图寻找出这4个品种在本地的最适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品比.密度和播期等引种试验.掌握了紫香糯1号糯玉米的生育特性和产量表现。说明该品种品质优良、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667m^2、露地播期为4月中旬-6月中旬,鲜穗产量65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在吉木萨尔县大有镇设置微型种薯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县气候冷凉,不宜为赶市场获得较高收购单价而提早收获,应重视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综合马铃薯品质和产量、收购单价和纯收入等考虑,一般年份本地微型种薯马铃薯宜按照株行距25厘米×70厘米种植,在马铃薯生产过剩的年份或者偏重于品质时,本地微型种薯马铃薯应按株行距35厘米×70厘米模式种植。  相似文献   

16.
靖远县自2007年茭白开始试种培育以来,总种植面积已近133.33hm2。为探索茭白在本地的最佳种植密度及相关配套技术,作者对当地主栽品种一点红进行了栽培密度筛选试验,为茭白在靖远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通过采用小垄种植的方式,比较不同玉米品种在相同密度和不同密度下的产量、质量和品种间的优缺点。寻找出适合本地高寒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和最佳种植密度,为本地区玉米品种更新及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德美亚2号和九玉5号在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方面与德美亚1号综合比较,均要好于德美亚1号,但不太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48-551
为确定山西主推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并对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农艺性状、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高;净光合速率、单株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因品种不同,其净光合速率达到峰值的生育时期不同;郑单958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玉米群体产量最高,分别为13 657.83,12 998.50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群体产量的高低与适宜种植密度密切相关,因此,适宜种植密度的选择可为玉米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胡红梅 《上海农业科技》2009,(4):114-114,116
洋葱是集营养、医疗和保健于一身的特色蔬菜,在我国南北各地均种植,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者的喜爱。为使广大种植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洋葱高产优质种植管理技术。供种植户通才。  相似文献   

20.
李新泽 《河南农业》2014,(23):49-49
<正>西华县有种植洋葱的习惯,近几年,随着品种的更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洋葱产量大幅提高,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本文针对多年种植洋葱造成土壤成分的改变及病害的加剧,为进一步提高洋葱产量及效益,提出以下洋葱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一、育苗技术(一)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新品种。品种要具有茎叶生长快,鳞茎膨大迅速等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