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明确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适宜肥料用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设置了氮、磷、钾肥料的0(对照)、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穗数与产量增加,千粒质量下降,小麦产量在氮肥用量超过150 kg/hm~2后稳定在8 442~8 474 kg/hm~2;随磷肥用量增加,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磷肥用量为7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617 kg/hm~2,穗粒数、千粒质量变化不大,过量施用磷肥显著降低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减产幅度达5.1%;钾肥用量对小麦穗数、产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施钾量的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下降。[结论]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季节肥料适宜用量为氮肥225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2.
郑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112-114
[目的]明确有利于提高白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适宜的有机肥和氮肥用量。[方法]在磷肥、钾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置4个有机肥和氮肥用量进行单独施用和配合施用,研究有机肥、氮肥不同用量对白菜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无肥区白菜产量最低,仅11 075.0 kg/hm~2,施肥处理中只施用有机肥区产量最少,仅12 937.5 kg/hm~2,商品有机肥3 000.0 kg/hm~2,尿素150.0 kg/hm~2,普通磷酸钙300.0 kg/hm~2,硫酸钾375.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9 525.0 kg/hm~2,经济效益也最大,达29 287.5元/hm~2。[结论]白菜作物大面积栽培建议施用商品有机肥3 000.0 kg/hm~2、尿素150.0 kg/hm~2、普通磷酸钙300.0 kg/hm~2、硫酸钾375.0 kg/hm~2,该配比既能提高白菜产量,又能促进有机肥与化肥互补,有利于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葫芦巴的生物产量以及籽粒产量,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不同施肥种类和肥料最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4个因素对葫芦巴生物产量的影响为磷肥有机肥氮肥钾肥,对葫芦巴籽粒产量影响为磷肥氮肥有机肥钾肥;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试验条件下,葫芦巴最高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最佳施肥组合为施用有机肥400kg/667m~2、磷肥17kg/667m~2、钾肥7.5kg/667m~2。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丢糟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高粱产量的数学模型,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设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4个栽培因素,通过降维分析,研究不同施肥对高粱产量的影响,通过频次分析建立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高粱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其大小表现为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表明宜糯红2号的主控措施为氮肥和有机肥;氮肥与有机肥、磷肥与钾肥之间有协同增产和增效作用;宜糯红2号的高效栽培方式:施有机肥3 627~4 773kg/hm~2,施氮(尿素)194~240kg/hm~2,施磷(过磷酸钙)87~213kg/hm~2,施钾(硫酸钾)87~213kg/hm~2,可实现5 250kg/hm~2的产量。该研究为川南高粱的高产、健康、无公害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冬小麦施肥效果与肥料利用率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河北省冬小麦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现状,通过对河北省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的2 794个冬小麦"3414"田间试验进行分析,明确了氮肥、磷肥、钾肥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测算了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河北省冬小麦不施化肥时产量为4.16 t/hm~2,配方施肥显著提升产量至6.83 t/hm~2,在其他肥料施用的基础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使小麦增产1.77、1.31、0.90 t/hm~2。肥料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39.3%,其中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5.7%、18.8%、13.1%;河北省冬小麦肥料偏生产力平均值为15.0 kg/kg,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平均值分别为36.1、50.9、60.2 kg/kg;冬小麦肥料农学效率平均值为5.9 kg/kg,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9.2、9.5、7.7 kg/kg。河北省冬小麦肥料利用效率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推进土壤培肥、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提高养分资源管理水平,实现小麦产量与养分效率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在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氮磷钾肥料需求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肥料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5个用量梯度,调查小麦分蘖、成穗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对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磷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钾肥无增产效果。[结论]在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麦棉套作小麦适宜肥料用量为氮肥225~300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在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氮磷钾肥料需求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肥料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5个用量梯度,调查小麦分蘖、成穗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对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磷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钾肥无增产效果。[结论]在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麦棉套作小麦适宜肥料用量为氮肥225~300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8.
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肥料种类和施肥配比对蓝花鼠尾草生物学性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4个因素对蓝花鼠尾草株高和生物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对蓝花鼠尾草冠幅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有机肥钾肥磷肥。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评价,在供试生态条件下,施用有机肥200 kg/667m~2、氮肥25 kg/667m~2、钾肥7.5 kg/667m~2,最有利于其株高、冠幅的生长;获得蓝花鼠尾草最高生物产量的施肥组合为:施用氮肥25 kg/667m~2+磷肥17 kg/667m~2+钾肥15 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山西省旱地小麦肥料施用现状,2014年在闻喜县进行了旱地小麦肥料管理调查。结果表明,调研区54.44%的农户冬小麦产量高于平均水平,仅5.56%的农户冬小麦产量偏低。调研区旱地小麦氮肥(N)平均投入量为162.98 kg/hm2,54.44%的农户氮肥投入量偏低;磷肥(P2O5)平均投入量为130.82 kg/hm2,5.56%的农户没有施用磷肥,43.33%的农户磷肥投入量适中;钾肥(K)平均投入量为55.84 kg/hm2,调研区农户钾肥投入分布不均,投入偏低的农户占较大比例,可见调研区农户施钾不合理;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8.29,22.78,99.86 kg/kg;调研区农户各项投入,施肥占总投入的36%。总之,调研区旱地小麦产量较高,氮磷钾肥投入分布不均,对磷肥重视不足,氮磷肥偏生产力较低,各项投入以施肥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0.
毕节市小麦微机优化配方施肥数学模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不同配方对小麦进行了优化配方施肥田间试验,建立了小麦产量与施肥量的数学模型,得出毕节市小麦栽培的优化配方施肥用量为:有机肥515.7~600.79kg/667m^2,纯氮4.54~5.37kg(尿素9.87~11.67kg),P2O5 4.61~5.24kg(磷肥25.6~29.1kg),K2O 2.64~2.92kg(钾肥4.4~4.86kg),能保证小麦产量超过150kg/667m^2,并在95%置信区间内。结果表明,在毕节市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下,增施磷、钾肥,控制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量,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1.
发酵猪粪与化肥不同配比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的发酵猪粪白化肥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为小白菜科学施用有机无机肥料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发酵猪粪、化肥、化肥与发酵猪粪配比对小白菜产量和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在施肥量为N120 kg/hm2、P2O543 kg/hm2、K2O55kg/hm2的情况下,施肥能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和经济收益,同不施肥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小白菜产量增幅达12.87~30.47 t/hm2,相对增产1.30~3.07倍,获得纯利润7 377~22 829元/hm2。在等量养分施用条件下,肥料中化肥的比例越大则小白菜的产量和利润越高,但3/4化肥+1/4有机肥处理与全部施用化肥处理的差异不大。[结论]合理的肥料施用是保障小白菜产量和经济收益的重要措施,在小白菜栽培中,可以用发酵好的猪粪来替代1/4左右的化肥量。  相似文献   

12.
半夏配方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蒋燕  翟玉铃  王惠  刘晓燕  连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7-7888,7936
[目的]为了研究半夏配方施肥模型。[方法]采用四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研究有机肥、N、P2O5、K2O施用量对半夏纯收入和产投比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两套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结果]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最优方案为:①投产比高于1.40,纯收入高于27000元/hm2,有机肥、尿素、普钙、硫酸钾施用量为87493.725~99 739.845、687.944~785.492、4437.218~4474.887、680.340~1 059.730 kg/hm2;②投产比为1.6时,纯收入达到34 500元/hm2,有机肥、尿素、普钙、硫酸钾施用量为101600.775~109164.555、710.755~823.912、4302.150~5612.805、558.679~712.356。[结论]提高半夏产量、纯收入、产投比的关键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厩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其次是氮肥、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新疆棉花施肥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对棉花产量、施肥量及其它管理措施的调查,分析了新疆主要植棉县棉花的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棉花种植户生产状况分析结论如下:(1)在棉花生产中,农民施肥盲目性较大,区域间有机肥施用量不平衡,南疆农民较重视有机肥的施用;(2)肥料投入不平衡严重,施肥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很少施用钾肥,氮肥(N)投入量0~495 kg/hm2、磷肥(P2O5)0~813.75 kg/hm2、钾肥(K2O)0~49.5 kg/hm2、有机肥0~60 000 kg/hm2;(3)氮磷钾配比不协调,氮磷钾配比为1∶0.14~2.9∶0~0.28;(4)施肥品种单一,主要是以尿素和磷酸二铵为主,只有33.9;的农户施用专用肥或者复合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棉花生产的施肥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期地膜覆盖与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长期地膜覆盖与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方法]采用KMnO4氧化法对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实验站2003年玉米整个生长季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覆膜与裸地2种土壤。每种土壤设4个施肥水平,分别为CK、N、M、MNP。其中,CK为对照。N为单施氮肥处理,年施尿素N 270.0 kg/hm2。M为单施有机肥处理,施用的有机肥为厩肥,其有机肥含量为100.0 kg/g左右,全氮含量为10.0 kg/g左右,折合年施N量为270.0 kg/hm2。MNP为有机肥化肥配施处理,年施有机肥N 270.0 kg/hm2,化肥N 135.0 kg/hm2,P2O567.5 kg/hm2。[结果]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剖面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长期地膜覆盖使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显著增加,而对深层影响不显著。无论覆膜与否,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为:M>MNP>CK>N。有机肥化肥配施和单施有机肥处理都能显著提高土壤表层活性有机碳含量,而单施氮肥则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不显著。[结论]地膜覆盖与施用有机肥是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寿文  钟伟光  李风琴  曹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42-10844
[目的]优选车前子规范化栽培的施肥配方。[方法]通过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建立车前子产量与氮、磷、钾和有机肥四因子的回归模型,利用DPS数据库系统确定最优施肥方案。[结果]车前子产量与氮、磷、钾和有机肥4因子的回归模型为:Y=2 937.44+105.46X1+17.06X2+62.69X3+265.18X4-251.17X21-80.01X22-150.62X23-55.67X24+22.75X1X2+22.75X3X4;以产量3 450 kg/hm2作为目标,配方施肥的系统优化方案为:施氮(尿素)247.65~314.81 kg/hm2;施磷(过磷酸钙)346.05~553.95 kg/hm2;施钾(K2SO4)213.3~340.425 kg/hm2;施有机肥(腐熟猪粪)32 737.5~35 782.5 kg/hm2。[结论]方程的拟合度较好,可以用来反映车前产量与氮、磷、钾和有机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小麦种植筛选适宜的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方法]设置3种种植密度与5个肥料配比施用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对小麦宁春52号的影响。[结果]分蘖期与拔节期,相对较高的播种密度A3(540万株/hm~2)叶面积系数最高,而在挑旗期,相对较低的播种密度A1(450万株/hm~2)叶面积系数整体较高,在各生育期相对较高的施肥水平(施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255 kg/hm~2,钾肥135 kg/hm~2)叶面积系数整体较高;分蘖成穗率在A2(495万株/hm~2)下整体最高,在B3施肥水平(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钾肥135 kg/hm~2)处理下相对最高;较高播种密度A3(540万株/hm~2)、较低的施肥水平B1(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55 kg/hm~2,钾肥0 kg/hm~2)既适合该品种的高产要求,也符合高肥力土壤的低施肥需要。[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的播种与施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最佳施肥配方,为慈姑生产专用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方案设计,测定每个施肥处理的慈姑产量;研究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慈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慈姑最佳施肥量配比.[结果]N、P、K对慈姑产量有较大影响,N2P2K3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产量为18 397.80 kg/hm2,增产率104.77%,净增收入80 317.35元/hm2.氮肥对慈姑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其次,磷肥最小.[结论]慈姑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 446.70 kg/hm2、P2O5 68.10kg/hm2、K2O5 34.90 kg,/hm2,慈姑最高产量为18612.7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420.60 kg/hm2、P2O5 70.50 kg/hm2、K2O4 92.15kg/hm2,最佳产量为18 579.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高桥地区圆葱“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今后指导圆葱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方案设计,对高桥地区圆葱植株的氮、磷、钾含量及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圆葱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得出了最佳经济产量、最佳施肥量及其比例。其中,氮、磷、钾最佳经济产量为71 52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169.50 kg/hm2,P2O5 106.50 kg/hm2,K2O57.00 kg/hm2,NP∶2O5∶K2O比例为1∶0.630∶.34较为合理的。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圆葱产量作用最大,依次是磷肥、钾肥。另外确定了一些重要的施肥参数。100 kg鳞茎养分需求量为N 0.19 kg,P2O5 0.05 kg,K2O 0.16 kg;土壤供养分量为N 104.55 kg/hm2,P2O5 30.15 kg/hm2,K2O 91.65 kg/hm2;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为N0.42,P2O5 0.07,K2O0.32;肥料利用率为N17.43%,P2O5 6.87%,K2O31.55%。[结论]得出的圆葱施肥模型和施肥参数对指导圆葱施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冀西北食用向日葵肥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冀西北食用向日葵的肥料效应。[方法]以近年筛选出的优良品种为供试品种,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对新品种进行不同N、P、K施肥水平的研究,以摸索新品种的最佳施肥效益、最佳施肥组合。[结果]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的产量影响较大。常规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N 71.7 kg/hm2、P2O548.3 kg/hm2、K2O 68.4 kg/hm2,此时产量达3 052.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组合为N67.2 kg/hm2、P2O550.1 kg/hm2、K2O 68.3 kg/hm2,此时产量达2 909.7 kg/hm2。杂交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N 65.1 kg/hm2、P2O566.5 kg/hm2、K2O 154.4 kg/hm2,此时产量达3 302.4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组合为N 72.8 kg/hm2、P2O557.8 kg/hm2、K2O 138.8kg/hm2,此时产量达3 291.3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品种推广利用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油菜的最佳氮、钾肥配比,为春油菜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杂305为供试品种,施肥方案采用"3414"不完全设计,包含氮、磷、钾3个因素,氮、钾肥各设4个水平,磷肥设1个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各施肥处理中,处理N2P2K1(N 133.80 kg/hm2、K2O 101 kg/hm2)春油菜产量最高,为5 780.67 kg/hm2;其次是处理N2P2K2(N 133.80 kg/hm2、K2O201.00 kg/hm2),产量为5 669.50 kg/hm2。通过"3414"肥效试验,获得该地区春油菜肥效回归方程,得出理论氮、钾最佳施肥量,即纯N170.71 kg/hm2,K2O 88.14 kg/hm2,总施肥量258.85 kg/hm2,最佳产量为5 746.59 kg/hm2。试验区土壤氮素含量为中肥力水平,土壤钾含量为高肥力水平。氮肥农学利用率在处理N2P2K2下达到最大值;钾肥农学利用率在处理N2P2K1下达到最大值。在处理N2P2K1下获得的纯收入最高,为24 210.95元/hm2。[结论]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并结合青海东部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钾的施肥量分别为N 170.00 kg/hm2、K2O 85.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