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以筛选出适合于治疗烟草白粉病的杀菌剂。【方法】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30%醚菌酯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25%乙嘧酚悬浮剂和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2.29mg/L,其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84.29%;25%乙嘧酚悬浮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2.88mg/L,其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81.57%;对照药剂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15.49mg/L,其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只有31.76%;其他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醚菌酯和乙嘧酚,但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结论】醚菌酯和乙嘧酚均能有效地防治烟草白粉病,且效果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为生产提供了更高效可供替代的化学药剂品种。  相似文献   

2.
草莓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及其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为草莓根腐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在河南南阳唐河县采集具有草莓根腐病典型症状的发病植株,通过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对其致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治相结合,研究甲基硫菌灵、杀毒矾、寡雄腐霉、哈茨木霉、多抗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等6种药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当地种植园内草莓根腐病的致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6种药剂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为甲基硫菌灵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杀毒矾寡雄腐霉,其EC50分别为4.98mg/mL、38.39mg/mL、57.25mg/mL、67.98mg/mL、192.76mg/mL和610.55mg/mL;田间防效因供试草莓品种(丰香和隋珠)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杀毒矾对丰香和隋珠的防效最佳,均为80.16%;甲基硫菌灵、枯草芽孢杆菌对丰香和隋珠的防治效果也较好,均分别为80.16%和69.95%;哈茨木霉对丰香和隋珠的防治效果均为69.95%。【结论】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其活性成分主要为生防类芽孢杆菌,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草莓产品的农药残留,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该药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解淀粉芽孢杆菌(WP)、枯草芽孢杆菌(WP)、40%多菌灵(WP)、50%异菌脲(WP)和40%嘧霉胺(WP)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测定了以上5种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40%多菌灵、50%异菌脲和40%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分别为946.28,757.19,75.36,8.95和5.53μg/mL,对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分别为1 665.56,1 416.16,241.90,37.32和21.35μg/mL。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40%多菌灵、50%异菌脲和40%嘧霉胺750倍液的保护效果分别为68.47%,70.14%,74.18%,74.13%和80.63%。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40%多菌灵、50%异菌脲和40%嘧霉胺75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37%,64.83%,69.56%,73.49%和75.55%。【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与枯草芽孢杆菌相当,可以作为田间防治番茄灰霉病菌的一种辅助药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生防细菌与化学杀菌剂复配效果,筛选出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配方组合处理种子,为棉花病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棉花枯萎病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平板对峙试验筛选拮抗细菌,含毒介质法对化学杀菌剂进行毒力测定,相容性测定筛选出与生防细菌协同使用的化学杀菌剂;评价盆栽试验防病效果。【结果】6种生防细菌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56.69%~79.53%,其中枯草芽孢杆菌KXZ-33对其抑制率最好,为79.53%。化学药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福美双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15.840 1、18.018 0、12.794 0 mg/L。KXZ-33与20 mg/L的甲基硫菌灵的相容性最高为90.46%,活菌数为2.18×107 cfu/mL。KXZ-33与10 mg/L多菌灵在7 d防治效果最高为90.5%,28 d下降为27.0%;KXZ-33与10 mg/L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棉花枯萎病7 d防效为87.7%,28 d防病效果为43.7%。【结论】枯草芽孢杆菌KXZ-33种子处理与喷施50%甲基硫菌灵10 mg/L防治棉花枯萎病可以起到提高防效,弥补生防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防效不稳定的同时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筛选出对棚室栽培的草莓白粉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方法】选用4%四氟醚唑水乳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25%乙嘧酚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农药,连续喷药2次,间隔期7d,在喷药后3、5和7d后分别对草莓叶片和果实进行了防效测定。【结果】通过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效调查,结果表明,四氟醚唑和唑醚·氟酰胺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在施药2次后第7天时防效分别为77.29%和82.78%;通过对草莓白粉病病果防效调查表明,四氟醚唑、唑醚·氟酰胺和阿泰灵防效好于乙嘧酚、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结论】四氟醚唑和唑醚·氟酰胺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可用于北京地区棚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乙嘧酚、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差,不宜用于北京地区棚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可拮抗樱桃叶斑病菌的细菌菌株,为樱桃叶斑病防治提供生防资源。【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可培养细菌,以平板对峙法测定分离菌株对樱桃叶斑病菌杨柳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alicis)、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ria)和细极链格孢菌(A. tenuissima)的拮抗效果,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基于16S rDNA、GyrA和Gyr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拮抗菌株对靶标病原菌菌丝形态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选用樱桃离体叶片培养测定其对樱桃叶斑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结果】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660株细菌,有10株细菌对供试靶标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其中有4株细菌(QH-588、QH-668、QH-667和QH-664)的发酵液对靶标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50.00%,经鉴定,菌株QH-588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QH-664、QH-667和QH-668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萎缩芽孢杆菌菌株QH-588可明显抑制靶标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生防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菌株QH-588发酵液在樱桃离体叶片上对靶标病原菌具有预防和防治作用。【结论】萎缩芽孢杆菌菌株QH-588具有防治樱桃叶斑病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生防枯草芽孢杆菌JN209的稳定性及生防活性。【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hrpZPsg12基因的分泌表达载体,采用电转化方法将从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中克隆到的hrpZPsg12基因转化至枯草芽孢杆菌JN209中,同时采用抑菌圈法测定宿主菌与基因工程菌抑菌活性的变化,评价其作为生物农药在田间对烟草病毒病的生防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JN209/pWB980-hrpZPsg12。抑菌活性分析表明,基因工程菌株在保持原始宿主菌株抑菌活性的同时,对部分靶标菌的抑菌效果有明显提高。烟草病毒病田间小区防治试验表明:与原始宿主菌JN209相比,新构建的基因工程菌JN209/pWB980-hrpZPsg12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有明显提高。【结论】改良的基因工程菌在抑菌谱和抑菌活性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对烟草病毒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进一步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8.
嘧肽霉素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方式与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型农用抗生素嘧肽霉素对真菌病害烟草赤星病的抑菌机制及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嘧肽霉素稀释5 000倍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形成、菌丝的生长和形态均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稀释500倍时,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99%,对病原菌孢子形成抑制率在96%以上,处理48 h后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84.6%,经药液处理后菌丝出现断裂、畸形、原生质外渗,菌丝形态完全被破坏.田间防效试验表明,4%嘧肽霉素稀释100倍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达到80.09%,与对照药剂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和0.3%科生霉素300倍液防效相当,表明嘧肽霉素作为抗病毒农药的同时也是较好的杀真菌农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白粉病是烟草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为探究物理植保液(PPP液)对烟草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并摸索出最适防治浓度,测定了不同浓度的PPP液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PPP液1∶1 600、甲基硫菌灵和清水对照最大叶长较长,最大叶宽、叶面积和株高适宜,综合农艺性状较好,1∶300和1∶500次之;PPP液1∶500首次防效为77.64%,第3次药后为71.49%,与甲基硫菌灵相当。结论:PPP液1∶500对烟草白粉病防治效果显著,对烟草植株生长无不利影响,相比甲基硫菌灵,其安全性更好,且PPP液用药成本低廉,因此适宜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得生防药剂多粘类芽孢杆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剂对食用菌常染杂菌脉孢霉和青霉菌丝的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两种生防制剂对脉孢霉和青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多粘类芽孢杆菌药剂对脉孢霉和青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分别为90.44%和65.04%;而枯草芽孢杆菌药剂对脉孢霉和青霉的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在处理中表现为最高,抑制率分别为36.29%和46.66%。因此,多粘类芽孢杆菌药剂可以作为杂菌孢子抑制剂,枯草芽孢杆菌药剂可以作为杂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引起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探讨黄芪白粉病在承德的发生规律,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及肥料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展。该试验通过田间实地观察记载黄芪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合不同肥料、不同药剂对黄芪白粉病进行防治。得出河北省承德地区黄芪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荚,施用尿素有利于发病,喷施全能胖墩及锌硼二氢钾、复合能均可减轻白粉病的发生。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白粉菌属豌豆白粉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防效较高的杀菌剂有30%金瑞驰(醚菌酯+啶酰菌)SC1 000倍液处理、枯草芽孢杆菌FG300处理,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200倍液处理,这3种药剂防效均75%,能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发展。另外,秋季及时清除病残体也是减少白粉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纯化陕西周至地区杏树流胶病病原菌,筛选对其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杀菌剂,为其田间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陕西周至地区杏树流胶病发病枝条,表面消毒后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纯化、培养病原菌,并进行回接试验,对能引起相同病症的病原菌菌株进行菌落形态和孢子形态观察,并利用ITS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后采用MEGA软件通过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建立系统发育树,鉴定致病菌株的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原菌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6%靓果安水剂和2%溃腐灵水剂3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陕西周至地区杏树流胶病病原菌分离物(编号为SXZZ)培养初期为白色,随后逐渐变为黑色;菌丝无色有隔;分生孢子无色单孢纺锤形。对该病原菌的ITS序列进行Blast比对后发现,其与葡萄座腔菌的同源性高达99%;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陕西周至杏树流胶病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甲基硫菌灵非常敏感,1 μg/mL甲基硫菌灵即可明显抑制其菌丝生长, EC50为2.831 5 μg/mL;但其对靓果安和溃腐灵不敏感,二者在最低质量浓度分别为86.7和20.83 μg/mL 时,才能抑制其菌丝生长,且二者的EC50非常高。【结论】陕西周至地区杏树流胶病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该菌株对甲基硫菌灵极其敏感,但对靓果安和溃腐灵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玉米大斑病的适宜药剂,通过田间试验比较苯甲·丙环唑、甲基硫菌灵和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30%苯甲·丙环唑EC 300g·hm-2、70%甲基硫菌灵WP 1 500g·hm-2和枯草芽孢杆菌WP 300g·hm-2一次施药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效分别为84.63%、80.93%和79.05%,对玉米生长安全。从农药减量角度出发,生产上防治玉米大斑病宜采用含苯甲·丙环唑和枯草芽孢杆菌成分的药剂为佳,建议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早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引起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探讨黄芪白粉病在承德的发生规律,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及肥料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展。该试验通过田间实地观察记载黄芪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合不同肥料、不同药剂对黄芪白粉病进行防治。得出河北省承德地区黄芪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荚,施用尿素有利于发病,喷施全能胖墩及锌硼二氢钾、复合能均可减轻白粉病的发生。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白粉菌属豌豆白粉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防效较高的杀菌剂有30%金瑞驰(醚菌酯+啶酰菌)SC1 000倍液处理、枯草芽孢杆菌FG300处理,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200倍液处理,这3种药剂防效均>75%,能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发展。另外,秋季及时清除病残体也是减少白粉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防治稻曲病的高效生物药剂,采用菌丝干重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7种生物药剂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并进行了测试药剂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种供试药剂在室内测试试验剂量下对稻曲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都达80%以上,其中井冈·蜡芽菌、井冈·枯芽菌、枯草芽孢杆菌对稻曲病病原菌菌丝抑制率都为100%;对稻曲病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在70%以上的生物药剂有井冈·枯芽菌、蛇床子素、井冈·嘧苷素和井冈·蜡芽菌;田间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是井冈·枯芽菌和蛇床子素,两者防效都在70%以上。研究结果证实在破口期前7 d左右和齐穗期前后施用6%井冈·240亿CFU·g-1枯芽菌可湿性粉剂或1%蛇床子素水乳剂,可提高对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筛选对芹菜叶斑病(病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琼脂片法分别用14种杀菌剂对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菌丝和孢子萌发做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4种杀菌剂中对病原菌菌丝抑制效果最好的分别为3%甲霜恶霉灵、5%香芹酚、10%苯醚甲环唑、其EC50分别为10.8、19.9、26.2 μg/mL;对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的分别为3%甲霜恶霉灵、25%嘧菌酯、43%戊唑醇,其EC50分别为15.7、29.5、38.7 μg/mL。只有3%甲霜恶霉灵具有最佳的防治效果。防效最好的药剂为3%甲霜恶霉灵和5%香芹酚,其防效分别为96.3%和83.9%。【结论】3%甲霜恶霉灵最适用于田间芹菜叶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蚯蚓水解液对草莓白粉病的抑制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蚯蚓水解液对草莓白粉病孢子抑制及田间防效试验,探讨对草莓白粉病的抑制潜力。结果表明,蚯蚓水解液对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草莓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总氨基酸2181 mg·L 1。田间防效表明,在草莓白粉病发病期,连续3次喷施蚯蚓水解液,草莓白粉病能被有效控制,防效为807%~900%,蚯蚓水解液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的喷施浓度以50~100倍液较为适宜。同时蚯蚓水解液的使用不会对草莓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反而是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对有益生物也无不良影响,说明蚯蚓水解液在草莓生产上具有很好的防病和促进生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开展了生防细菌枯草芽孢杆菌Y1336不同稀释倍数代谢产物对月季白粉病的防效、土壤营养元素变化及切花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在月季植株根部土壤分别浇施效价为10亿孢子/g的枯草芽孢杆菌Y1336(WP) 400倍、600倍、800倍稀释菌液。【结果】相对于清水对照处理,3个田间小区试验对月季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6. 93%~80. 98%、58. 60%~72. 33%和43. 73%~61. 25%,前2种浓度处理的防效高于或相当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土壤中有效N、P、K等可被利用的有效态营养元素含量增加;切花产量增产9. 15%~48. 37%,A级以上切花比例从20. 92%提高到54. 19%,品质提高一倍以上。【结论】Y1336对月季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明显提高了月季切花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微孔板法检测番茄灰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楠  王猛  申瑞平  刘峰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075-3082
【目的】利用酶标仪建立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杀菌剂敏感性的快速、高效测定方法。【方法】以OD增加值作为评价指标,确立微孔板法检测灰霉病菌敏感性的测试条件,并对啶酰菌胺、嘧菌酯、乙霉威、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6种常用杀菌剂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将结果与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所得结论进行比对。【结果】微孔板法测定条件为:酶标仪测定波长为630 nm,测试培养基为灰霉分生孢子萌发刺激液(PDE),孢子悬浮液浓度为8×105-1.6×106个/mL,培养条件为21℃黑暗条件下振荡(150 r/min),孔中加入孢子悬浮液与药剂培养24 h作为药剂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的测试时间,孔中孢子悬浮液培养12 h后再加入药剂培养12-24 h为药剂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测试时间。测试结果与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所得结论基本一致。用该方法测得啶酰菌胺对山东省3个地区57株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EC50均值分别为1.9311和5.6488 μg•mL-1。【结论】微孔板法综合了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的优势,测试速度快、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 7 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生物药剂用于指导百 香果生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 7 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效果,观察药剂对病原 菌孢子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用离体接种法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7 种生物药剂处理对菌落生长均有 抑制作用,但对孢子的生长和形态的效果不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显示植物源药剂中抑菌效果最佳为井冈霉素 (EC50 为 7.79 mg/L),其次为春雷霉素(EC50 为 26.35 mg/L)、乙蒜素(EC50 为 28.65 mg/L)、苦参碱(EC50 为 339.13 mg/L)和多抗霉素(EC50 为 1 150.29 mg/L)。微生物药剂以枯草芽孢杆菌效果较好,EC50 为 3.2×106 CFU/g。 筛选毒力较强的 4 种生物药剂均可抑制百香果茎基腐病不同菌株生长。离体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井冈霉素 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显著,两者的离体防效分别为 58.8% 和 70.6%,田间防治 效果则达到 53.7% 和 61.3%。【结论】针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筛选出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两种抑菌效果最 佳的生物药剂,可作为化学防治方法的替代或有效补充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