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主要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育肥猪肌纤维类型的影响。试验选用156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180头,平均体重为(85.02±1.15)kg,按组间体重、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将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公5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0.025%、0.05%EGCG的试验饲粮。研究结果表明:1)育肥猪饲粮中添加0.025%的EGCG,能显著下调背最长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P0.05),减少MyHCⅠ、PGC-1α和mtTFA蛋白水平和MyHCⅠ、Tnnt 1、Cytc和COXⅣmRNA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腰大肌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活性(P0.05),显著上调Ⅰ型肌纤维比例(P0.05),显著下调MyHCⅠmRNA的表达(P0.05),而MyHCⅡa、MyHCⅡx、MyHCⅡb的mRNA显著上调(P0.05)。2)育肥猪饲粮中添加0.050%的EGCG,能显著下调背最长肌LDH和SDH的活性(P0.05),降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P0.05),抑制AMPK的磷酸化、下调MyHCⅠ、PGC-1α、mtTFA和NRF-1的蛋白和mRNA表达(P0.05);显著下调腰大肌LDH和SDH的活性(P0.05),降低ROS水平(P0.05),下调MyHCⅠ蛋白和mRNA的表达、抑制AMPK的磷酸化和NRF-1的蛋白表达(P0.05),显著上调Ⅰ型肌纤维比例(P0.05)。综上,育肥猪饲粮中添加EGCG后,可能通过EGCG清除ROS后引起AMPK活性减弱,降低PGC-1α表达,最终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下降和慢肌纤维形成减少。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种类合成氨基酸对培育品种鲁莱猪生长猪氮平衡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用平均体重为(35.00±1.05)kg的健康鲁莱阉公猪4头,回肠末端手术安装简单T型瘘管。对照组饲喂高蛋白质水平(粗蛋白为16.50%,可消化赖氨酸为0.78%)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蛋氨酸的低蛋白质水平(粗蛋白为13.50%,可消化赖氨酸为0.78%)日粮。结果表明:低蛋白添加3种合成氨基酸组粪氮排出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尿氮排出量显著低于高蛋白组(P0.05),与其他低蛋白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氮表观消化率、氮沉积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蛋白日粮添加3种合成氨基酸组总氨基酸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采用低蛋白(粗蛋白为13.50%)并同时添加适量合成氨基酸日粮饲喂鲁莱猪,可以显著降低粪氮和尿氮的排出,对氮利用率和回肠末端总氨基酸消化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日粮必需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11%)水平下,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源对肥育猪生长性能、氮平衡及小肠氨基酸消化规律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58.65±3.71)kg杜×长×大杂交肥育猪,随机分到4个试验组,每个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正常蛋白水平(15%CP)日粮(SBM15),3个处理组饲喂低蛋白水平(11%CP)日粮,分别为豆粕组(SBM11)、豆粕+棉籽粕+玉米胚芽粕组(SCCM11)、棉籽粕+玉米胚芽粕组(CCM11)。按照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添加合成氨基酸至日粮必需氨基酸平衡。结果表明:SBM11和SCCM11组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氮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率(P0.05),CCM11组显著降低了肥育猪的生长性能(P0.05),3个试验组均显著降低了粪氮、尿氮的排放(P0.05);SCCM11组具有较好的肠道内氨基酸释放趋势(P0.1)。因此,饲喂SCCM11组日粮可以保证肥育猪正常的生长性能,有利于蛋白质的平稳降解,提高了氮表观消化率及氮沉积率,减少氮排放。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育肥猪日粮蛋白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后添加不同剂量的酶解蛋白肽对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养分消化率及背膘厚的影响。选取杜×长×大三元商品猪300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LP组饲喂低蛋白日粮,LP1、LP2、LP3组分别在低蛋白日粮基础上添加1%、2%、3%酶解蛋白肽。试验期中猪阶段30 d,大猪阶段24 d。结果表明:LP组的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P3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LP组的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LP1、LP2组(P0.05),与对照组、LP3组差异不显著(P0.05),LP1组白蛋白的含量最高;对照组血清尿素的含量最高,LP组尿素的含量最低,二者差异显著(P0.05),它们与其他各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低蛋白组的粗蛋白、钙的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日粮蛋白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猪生长性能显著降低,但低蛋白日粮添加3%的酶解蛋白肽可达到正常蛋白水平的饲养效果。本试验初步确定了生长育肥猪中猪阶段饲粮粗蛋白:小肽:赖氨酸的适宜比例为13%:0.4%:0.84%,大猪阶段为11.5%:0.4%:0.65%。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性别和日粮添加卵磷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肉质、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及胶原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272头二元杂交猪(阉割公猪和后备母猪各半),将其随机分到2×2因子组别中,包括2个性别(后备母猪和阉割公猪)和2个日粮(基础日粮和0.4%卵磷脂)。饲养5周后对猪只进行屠宰,取背长肌进行肉质和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分析骨骼肌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的关键基因(I型胶原COL1A1,III型胶原COL3A1,α-subunit prolyl4-hydroxylase(P4H)、赖氨酰化氧化酶(Lysyloxidase)和metalloproteinase-1(金属蛋白酶-1,MM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卵磷脂提高了阉割公猪和后备母猪的饲料转化率(P <0.05),但对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屠宰率无显著影响(P> 0.05)。卵磷脂对肌肉剪切力、胶原蛋白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 0.05)。阉割公猪生长速度和COL1A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后备母猪(P <0.05)。但育肥猪性别对最长肌背膘厚度、胶原蛋白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 0.05)。综上所述,卵磷脂在不影响猪肉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了育肥猪的饲料转化率。因此,在夏季高脂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卵磷脂有益于生产。  相似文献   

6.
在低蛋白(11%)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至必需氨基酸平衡的条件下,研究不同蛋白源日粮对肥育猪血液生化指标及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表达量的影响。选取48头体质量为(58.65±3.71)kg杜×长×大杂交肥育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正常蛋白水平(15%CP)日粮(SBM15),3个处理组饲喂低蛋白水平(11%CP)日粮,分别为豆粕组(SBM11),豆粕+棉籽粕+玉米胚芽粕组(SCCM11),棉籽粕+玉米胚芽粕组(CCM11)。按照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添加合成氨基酸至日粮必需氨基酸平衡。结果表明:SCCM11、CCM11组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SBM15、SBM11组(P0.05)。SCCM11组的胰岛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CM11组的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BM15组的CAT1在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回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BM11、SCCM11、CCM11组(P0.05),但SCCM11组的EAAC1、CAT1、B~0AT1在空肠后段、回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CM11组(P0.05)。因此,饲喂SCCM11组日粮可以显著降低尿素氮的生成,提高了肥育猪对蛋白质、糖、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并增加了EAAC1、CAT1、B~0AT1在空肠后段及回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山竹醇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抗氧化能力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80日龄左右、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35.50±1.50) kg]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90 d,试验期间,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屠宰前30、60、90 d持续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山竹醇的试验饲粮。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选择6头试验猪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样品,检测其抗氧化指标、肌纤维类型组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与p300活性以及肌纤维类型和肌肉生长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生长育肥猪全程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生长育肥猪屠宰前60和90 d饲喂添加400 mg/kg山竹醇的饲粮均可以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生长育肥猪屠宰前60和90 d饲喂添加400 mg/kg山竹醇的饲粮均可以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Ⅰ型肌纤维的比例(P0.05),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Ⅱ型肌纤维的比例(P0.05)。4)各组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中肌球蛋白重链(MyHC)-Ⅱx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生长育肥猪屠宰前60和90 d饲喂添加400 mg/kg山竹醇的饲粮均可以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MyHC-Ⅰ和MyHC-Ⅱa的mRNA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MyHC-Ⅱb的mRNA表达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生长育肥猪屠宰前60和90 d饲喂添加400 mg/kg山竹醇的饲粮均可以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p300活性(P0.05),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PGC-1α活性(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出,生长育肥猪屠宰前60或90 d饲喂添加400 mg/kg山竹醇的饲粮可以提高肌肉的抗氧化能力,增加背最长肌中Ⅰ型肌纤维的比例,且具有生理阶段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低聚木糖(XOS)对仔猪生长性能、背最长肌营养成分含量及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探讨XOS在仔猪饲粮中的最佳添加量及其对肌肉营养成分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调控作用。试验选取健康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50和500 mg/kg XOS的饲粮,试验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每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进行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但末重和料重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游离氨基酸包括亮氨酸、甘氨酸及天冬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或降低;3)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肌球蛋白重链(MyHC)Ⅱa和MyHCⅡx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MyHCⅠmRNA相对表达量与Ⅲ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和解偶联蛋白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mRNA相对表达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仔猪饲粮中合理添加XOS能提高生长性能,促进慢肌纤维相关基因的表达,推荐添加水平为100~250 mg/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粮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和骨骼肌蛋白质组的影响。选择20头平均体重为(73.28±0.57)kg的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饲粮,含10.0%玉米淀粉)和试验组(高脂饲粮,含10.0%猪油),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42d。研究饲粮脂肪含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骨骼肌蛋白质表达谱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饲粮显著提高了生长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并降低了料重比(P0.01)。骨骼肌pH_(45min)、pH_(24h)、肌内脂肪含量、亮度、红度、黄度、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和剪切力不受饲粮脂肪含量的影响(P0.05)。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饲喂高脂饲粮上调了生长育肥猪骨骼肌中钙网蛋白、肌球蛋白重链、加帽蛋白、丙酮酸激酶、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腺苷酸激酶、载脂蛋白A和B、脂肪酸结合蛋白、热休克蛋白27ku和70ku等蛋白质的表达量,但下调了肌球蛋白轻链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蛋白质的表达量。由此可见,采食高脂饲粮可显著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并上调骨骼肌中与脂质代谢、葡萄糖和能量代谢等生物学功能相关的蛋白质表达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亮氨酸和谷氨酸对肥育猪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77 kg左右的三元杂交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5%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1.00%亮氨酸+1.37%L-丙氨酸(亮氨酸组)、1.00%谷氨酸+1.44%L-丙氨酸(谷氨酸组)、1.00%亮氨酸+1.00%谷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组)。饲喂60 d后屠宰采集肌肉样品,检测其中脂肪酸含量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背最长肌中,亮氨酸组C18∶2n-6和C20∶1含量显著增加(P0.05),C18∶0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组C14∶0和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C17∶0和C18∶2n-6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股二头肌中,亮氨酸组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组C18∶2n-6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亮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等氮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和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蛋白脂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添加1.00%亮氨酸或1.00%谷氨酸可调控肥育猪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是养猪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日粮模式,以理想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为理论基础,在不影响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将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从NRC(1998)推荐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4%,同时合理添加合成氨基酸来满足畜禽的需要。与传统日粮相比,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具有提高蛋白利用效率、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肉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文章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猪的生长性能、氮排泄、肠道菌群、肉品质这四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营养物质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144头初始体重为(6.49±0.01) kg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喹乙醇+75 mg/kg金霉素,罗伊氏乳杆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GLU)的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UN)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胃动素(MLN)和空肠胆囊收缩素(CCK)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MLN的mRNA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Na+依赖性谷氨酰胺载体2(ASCT2)、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1(CAT1)、小肽转运体1(PepT1)和空肠中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以及空肠与回肠y+L氨基酸转运体1 (y+LAT1)的mRNA表达量(P 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y+LAT1、CAT1、PepT1和空肠与回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表达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十二指肠与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以及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ACCα的mRNA表达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SGLT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3(SGLT3)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营养物质转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断奶仔猪肠道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促进小肽、氨基酸及脂肪酸吸收转运,增强脂肪酸的合成。罗伊氏乳杆菌LR1在替代猪饲用抗生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用于开发新型猪饲料抗生素替代物。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讨不同淀粉类型日粮对育肥猪肠道消化吸收、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将90头((68±2.0)kg)阉公猪随机分配到3种日粮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采用纯的蜡质玉米淀粉(WMS)、非蜡质玉米淀粉(NMS)和豌豆淀粉(PS)作为淀粉来源来配合3种试验日粮,日粮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例分别为0.07、0.19和0.28。饲养28d后,每个重复选择2头猪(体重接近于每个重复的平均体重)称重,屠宰,取空肠黏膜和血液样品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淀粉类型日粮对育肥猪空肠黏膜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与WMS日粮相比,PS日粮显著下调感受甜味的味觉受体家族1的成员2和成员3(T1R2/T1R3)的mRNA表达水平(P0.05),而显著上调了可溶性载体家族1成员5(SLC1A5)的mRNA表达水平(P0.05);NMS日粮显著上调了可溶性载体家族7成员7(SLC7A7)的mRNA表达水平(P0.05);PS日粮和NMS日粮显著下调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mRNA表达水平(P0.05)。3)在血清生化指标上,不同淀粉类型日粮对血液葡萄糖(Glu)含量并无显著影响(P0.05);与WMS日粮相比,PS日粮和NMS日粮显著降低了游离脂肪酸(FFA)含量(P0.05)。4)不同淀粉类型日粮对血清激素水平并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结果揭示,育肥猪饲喂高直支链比例淀粉日粮会下调甜味感受体、葡萄糖转运载体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部分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水平,从而减弱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有利于对氨基酸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半胱胺在生长育肥猪中的最适添加量。选用1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设4组,分为对照组,试验1~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饲养试验分为15~30、30~70、70~110 kg三个阶段。全期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三个阶段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300 mg/kg半胱胺,试验2组添加150、250、350 mg/kg半胱胺,试验3组添加200、300、400 mg/kg半胱胺。试验结果表明,半胱胺不但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而且可以适度降低15~30 kg仔猪腹泻率(P0.05)。生长育肥猪三个阶段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00、250、300 mg/kg。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XOS)对生长肥育猪血浆生化参数、肌肉氨基酸含量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70日龄、平均体重约为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80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10个重复(公母各占1/2),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设对照组、抗生素组、30~65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以及30~100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于试猪平均体重达100 kg时,前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样品,测定其氨基酸含量及肌纤维类型和肌肉生长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剂量XOS可显著提高血浆球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白蛋白/球蛋白值(P0.05);2)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30~65 kg阶段饲粮添加250 g/t XOS可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苏氨酸(Thr)、亮氨酸(Leu)、苯丙氨酸和丝氨酸(Ser)含量(P0.05),30~65 kg阶段饲粮添加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x(My HCⅡx)、生肌决定因子(Myo D)、肌细胞生成素(Myo G)和生肌增强因子2A(MEF2A)mRNA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30~100 kg阶段饲粮添加100或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中Thr、Leu、Ser、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以及My HCⅡx、Myo D、Myo G、MEF2A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一定剂量的XOS可调控机体氮代谢,上调肌纤维类型和肌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且以30~100 kg阶段添加100 g/t XOS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饲粮蛋白水平对育肥期荣昌猪屠宰性能、细胞大小、基因表达和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相近的荣昌猪,在育肥阶段随机分为2组,即低蛋白组(10.50%)和高蛋白组(16.5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结束后,屠宰,测定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脂肪细胞体积和肌纤维横截面面积。使用qRT-PCR法定量分析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显示:1)高蛋白组胴体重、脂肪率、背膘厚和脂肪细胞体积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肌纤维横截面面积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与低蛋白组相比,高蛋白组脂质降解基因ADIPOR1、ADIPOR2和LPL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脂质生成基因FABP5、FTO和UCP2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基因SCD的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肌肉生长基因MYOG、MYOZ1、MYOD1和IGF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抑制肌肉生长基因MSTN的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3)与低蛋白组相比,高蛋白组脂肪细胞和肌纤维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饲粮蛋白可从分子和表型水平来影响育肥期荣昌猪的生长发育,高蛋白饲粮可增强其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降低粗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同时添加苯甲酸对仔猪生长性能、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2多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平均体重接近12 kg的保育猪500头,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猪。试验日粮共4个,即低水平日粮(低蛋白、低钙磷)组,高水平日粮组(高蛋白、高钙磷),低水平日粮+15 g/kg苯甲酸组,高水平日粮+15 g/kg苯甲酸组。低水平日粮组较高水平日粮组显著降低了仔猪的生长速度(P <0.05),使25 kg阶段仔猪的采食量显著降低了13%(P <0.05)。低水平日粮添加苯甲酸较较高水平日粮组显著降低了25和40 kg猪尿液pH(P <0.05)。低水平组显著降低了钙、磷摄入量及粪中钙磷含量(P <0.05)。日粮添加苯甲酸可以显著降低尿钙排泄量和提高尿磷排泄量(P <0.05)。低水平日粮显著提高了血清钙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P <0.05)。低水平日粮组显著降低了血清磷水平(P <0.05),而高水平日粮+苯甲酸组较高水平日粮组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和血清磷水平(P <0.05)。日粮添加苯甲酸可以影响磷的消化率,提供仔猪生长早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对生长后期猪的骨矿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择24头日龄相近、平均体质量约6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07%和0.10%的强化保生灵2号,研究日粮添加半胱胺对生长育肥猪能量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表明:添加半胱胺的试验组Ⅲ在试验进行到第16 d时,生长育肥猪的消化能和代谢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表观氮沉积和脂肪表观消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半胱胺可以有效提高生长育肥猪对能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是利用猪的理想蛋白模式、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体系等配合日粮技术发展而来的。与传统日粮相比,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具有节约蛋白质饲料原料、减少氮排放、改善肠道健康和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等优势。本文将综合阐述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配制的关键技术,包括蛋白质的水平、必需氨基酸的组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添加、氨基酸的平衡以及净能体系的应用等问题,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半胱胺对猪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消化酶活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日粮中添加半胱胺 (CysteamineCS)可降低生长抑制激素活性 ,促进动物生长。Leehongsik(1 999)报道 ,半胱胺能显著提高大鼠胰脏的胰液分泌量 ,并提高胰液中蛋白质含量。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主要是由胰腺分泌 ,本试验以日粮中添加半胱胺研究对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总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和半胱胺对猪胰腺分泌的影响 ,并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包被处理半胱胺 经抗氧化包囊处理 ,半胱胺含量为 30 %。1 2 基础日粮 试验基础日粮的原料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 1。1 3 饲养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