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西是个好地方,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茶叶是江西主要农产品之一。全省有180多个乡镇生产茶叶,形成了以赣东北的婺源、浮梁、上饶,赣西北的修水、庐山、武宁、铜鼓,  相似文献   

2.
六、婺绿的兴衰婺源早在唐朝以前就盛产茶叶。宋代婺源已是全国的重点茶区。明成化20年(公元1485年)婺源茶树有一百七十六万二干五百三十九株,以每株产茶二两计,年茶约二干二百余担。清乾隆间婺绿外销,茶叶生产盛极一  相似文献   

3.
华夏民族发现和利用茶叶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茶产业也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在社会发展历程中,茶产业是唯一从农业跨人工业化较先进的产业,也是农业产业中最具有持续性发展的产业。茶叶是江西广大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虽然其产值只占全省农业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但茶叶可使广大山区农民走出贫困,迈向小康。凭借优越的品质,依赖区域品牌和悠久的历史,“浮梁茶”、“婺绿”、“狗牯脑”、“庐山云雾”使浮梁的瑶里和西湖、婺源的大鄣山和水岚、遂川的汤湖和戴家铺等偏远山区的茶农富了。  相似文献   

4.
1江西产茶史及现状 江西产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早在唐代,江西就有7州40余县产茶.宋代,江西茶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岁茶课为2 306万斤,江西685万斤).明清时期,茶叶生产亦长盛不衰,产茶区域进一步扩大.1886年经九江转运出口的茶叶高达15 354.8 t.民国初期的1915年,年总产达19 682.8t.此后,由于连年战祸和国民政府的腐败,致使江西的茶叶逐渐衰落.到1949年,全省茶园仅存4 800 hm2,总产2 145 t.  相似文献   

5.
1婺源茶叶的历史地位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婺源传统的特色产业,追溯历史,婺源产茶始于汉而盛于唐."唐载茶经"说明了婺源产茶历史与规模;"宋称绝品"则说明婺源茶叶的天然品质被人们认同和推崇;"明清入贡"是婺源茶叶政治地位的升华;"中外驰名"表明婺源茶叶走出国门,被世界公认,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6.
昌林书记与浮梁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景德镇素有一瓷二茶之说,浮梁是瓷之源、茶之都,浮梁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异、茶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浮梁之茗,闻于天下"的赞誉,有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繁荣,有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浮红茶、上海世博会浮梁贡茶,以及获得国际、国内金奖、银奖的浮瑶仙芝、瑶里崖玉、昌南雨针、景峰碧针、西湖珍芝、瑶河仙芝等一系列名优茶,享誉中外。浮梁茶名气大,但发展步子不大。刘昌林同志一来到景德镇就与浮梁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刘昌林市长到浮梁江村乡、勒功乡调研时,  相似文献   

7.
一、“婺绿”的溯源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陆羽(公元728——804年)所著的《茶经》一书中,曾评说各地的茶叶  相似文献   

8.
江西茶叶历史悠久:远在东汉(25—■),佛教传入我国时,庐山就有僧人竞采野茶和南城麻姑仙女用仙泉烹以享客的传说。唐贞观年间(785—805)江西划属江南区,成为当时我国的七大茶区之一。其产地有歙州(婺源)、袁州(宜春)、吉州(吉  相似文献   

9.
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翠、香馨、汤清”而久负盛名,长期以来是九江的旅游名片。早在1982年江西省茶叶评比中,就名列江西八大传统名茶之冠;1985年全国名茶评比中,又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并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庐山位于东经115度59分、北纬29度35分,  相似文献   

10.
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产茶历史悠久.总结了婺源茶产业"十三五"发展情况,结合产业实际,提出了加强茶叶管理、品牌创建、拓宽营销渠道、强化主体培育、深化茶旅融合等促进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面向市场 振兴赣茶黄崇焘(景德镇市茶叶学会)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产茶、饮茶、出口茶大国。江西是主要产茶省之一,其产量与质量都占有一定地位,在出口贸易中作过重大贡献。茶叶在我省不仅是关系千千万万群众的利益大事,而且是广大茶区实现小康的主要产品。在振兴...  相似文献   

12.
仰天云峯茶     
仰天云峰茶产于婺源县西北方向的古坦乡水岚村仰天台。这里峰峦叠翠,山高林密,黄山余脉——婺源境内的最高峰,海拔1600多公尺的五股尖、六股尖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横贯在此,象一道天然屏障,把江西婺源、景市浮梁和安徽休宁分开。在水岚村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茶叶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好茶产业,更好地为茶农、茶企服务,多年来景德镇市茶科所、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深入各茶区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指导。尤其是2014年入春以来,景德镇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先后奔赴浮梁县福安茶叶有限公司、鹅湖镇、勒功乡、臧湾乡、瑶里镇罗源、江村乡等茶场开办名优茶培训班,讲解有机绿茶与有机红茶的加工工艺、名优茶相关知识和有机茶园的管理。在培训班上重点讲解了整合“浮梁茶”品牌,推进“浮梁茶”整体升级的重要意义。浮梁茶品牌以“崖玉,浮瑶仙芝”等五大产品商标为基础,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模式。围绕“千年品牌、百年金奖”与“江西浮梁、千年茶都”进行深层讲解。茶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茶园,手把手地给学员们传授名优茶的采摘以及茶树科学施肥、防病灭虫技术。并在桃源公司有机茶制茶车间给学员们现场演示了浮瑶仙芝的手工制作和机器加工名优茶的工艺流程。精心指导学员掌握摊晾、萎凋、发酵、烘制等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术。近一个月来,市茶科所开办的名优茶培训班学员共计8300人次,共发技术资料3.5万份。  相似文献   

14.
<正>茶叶是浮梁农业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浮梁社会经济及农民收入的稳定和增长。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和浮梁县委、县政府把浮梁茶叶产业的发展列入了重要的工作议程。2014年浮梁茶首次与陶瓷作为景德镇的"一瓷二茶"特色举办了"一路一带"瓷茶文化展,第一次实现了瓷茶同台展秀。如何促进浮梁茶产品改过去名优茶以礼品、展品为主,大宗茶以提供原料为主向商品化过渡,拓展销售市场,提高浮梁茶的市场占有  相似文献   

15.
我场是“浮红”的主要产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名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这浮梁即今景德镇市,可见,我场产茶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经验。但是,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下,茶园荒芜,产量低劣,著名的“浮红”日趋萎  相似文献   

16.
婺源县茶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面积2 967平方公里,人口36万。201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80亿元,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578元。婺源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中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互通信息,促进茶叶教育改革,活跃教学研究活动,增强校际横向联系,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届赣、浙、皖、苏四省中等农(茶)校茶叶专业校际教研会议,于7月21~28日在我省婺源茶校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江西、浙江、安徽三省中等农(茶)校的茶叶专业教学骨干人员以及学校领导,共30人(江苏代表因故未到)。到会同志就四年制中等茶叶专业的教学计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自古有“瓷一茶二”之称。早在唐代浮梁已成为南方的重要茶叶集散中心之一,官府所征茶税一度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到宋代,景德镇瓷业已很兴盛,明清时期是御窑所在地,成了全国瓷业中心。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就在其所作《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中赞颂:“今夫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惟清惟馨系其揉者;浮梁之瓷,莹于水玉,亦系其钧火侯是足。”目前论述景德镇瓷和茶的文章已是长篇累牍,但尚未见论及景德镇茶馆者,笔者试就民国时期的景德镇茶馆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9.
江西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所产婺绿、饶绿、浮红、宁红远销国际市场,久盛不衰。同时,茶叶也是江西的主要创汇产品和山区经济的重要财源。发展茶叶生产,对振兴江西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茶产业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在供给侧方面呈现较为复杂的状态.婺源县在茶园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茶树品种单一、零散茶园较多且管理不规范,茶园建设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茶叶生产上,婺源县茶企加工设备较为先进,但茶叶加工工艺技术较为传统,主要原因是缺少制茶工匠,人才瓶颈影响到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